再别拔鼻毛了亲
鼻毛对吸入空气起着滤过清洁的作用,若拔除鼻毛,无疑是将鼻子的防卫自动解除,其结果是细菌、有害尘埃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此外,拔除鼻毛后,毛囊受损,细菌乘机侵入,可引起鼻疖发生。
很多人抠鼻孔或拔鼻毛,是由于鼻内有干燥、烧灼或瘙痒感所致。虽然从道理上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但在不知不觉中,又忍不住会有这种行为,因此,对于各种鼻病造成的鼻内不适感应及时处理。如减少鼻腔分泌物的刺激,以预防鼻前庭炎;积极治疗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原发病;鼻内干燥或发痒时,应滴用消炎、止痒且具有清凉感的药液,并适量服用维生索A、B、C等。
(转载自http://medask.yynet.cn/ques/272192.html)
关于鼻疖:
1、鼻疖多发生于鼻前庭、鼻尖和鼻翼处。多因患者有挖鼻或拔鼻毛不良习惯,导致鼻前庭皮肤损伤和继发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亦可因鼻分泌物刺激,细菌从皮肤毛囊根部进入皮下组织,形成局限性化脓感染。 2、一般患有慢性鼻前庭炎、糖尿病、体质衰弱的人,都容易并发鼻疖,并易反复发作。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鼻上出现鼻疖,就随意挤压,这可造成感染发生扩散,上行进入海绵窦,引起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转载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95492.htm)
关于鼻前庭炎:
经常挖鼻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变态反应或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的分泌物刺激长期在粉尘(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肺经素有蕴热,又因起居不慎,复受风热邪毒所袭,或因鼻前孔附近皮肤受损伤,或鼻疾脓涕经常浸渍,邪毒乘机侵袭,外邪引动肺热,风助热势,上灼鼻窍,熏蒸肌肤而为病。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饮食不节,脾胃失和,运化失调,以致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循经上犯,熏蒸鼻之肌肤而发。小儿因脾胃气弱,肌肤娇嫩,易积食化热,疳热上攻,熏灼肌肤而致病,故尤为多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鼻疳者,因疳热攻肺而成。”《病源辞典》也说:“由乳食不调,上焦壅滞,疳虫上蚀所致。”
(转载自http://www.hudong.com/wiki/%E9%BC%BB%E5%89%8D%E5%BA%AD%E7%82%8E)
很多人抠鼻孔或拔鼻毛,是由于鼻内有干燥、烧灼或瘙痒感所致。虽然从道理上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但在不知不觉中,又忍不住会有这种行为,因此,对于各种鼻病造成的鼻内不适感应及时处理。如减少鼻腔分泌物的刺激,以预防鼻前庭炎;积极治疗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原发病;鼻内干燥或发痒时,应滴用消炎、止痒且具有清凉感的药液,并适量服用维生索A、B、C等。
(转载自http://medask.yynet.cn/ques/272192.html)
关于鼻疖:
1、鼻疖多发生于鼻前庭、鼻尖和鼻翼处。多因患者有挖鼻或拔鼻毛不良习惯,导致鼻前庭皮肤损伤和继发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亦可因鼻分泌物刺激,细菌从皮肤毛囊根部进入皮下组织,形成局限性化脓感染。 2、一般患有慢性鼻前庭炎、糖尿病、体质衰弱的人,都容易并发鼻疖,并易反复发作。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鼻上出现鼻疖,就随意挤压,这可造成感染发生扩散,上行进入海绵窦,引起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转载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95492.htm)
关于鼻前庭炎:
经常挖鼻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变态反应或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的分泌物刺激长期在粉尘(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肺经素有蕴热,又因起居不慎,复受风热邪毒所袭,或因鼻前孔附近皮肤受损伤,或鼻疾脓涕经常浸渍,邪毒乘机侵袭,外邪引动肺热,风助热势,上灼鼻窍,熏蒸肌肤而为病。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饮食不节,脾胃失和,运化失调,以致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循经上犯,熏蒸鼻之肌肤而发。小儿因脾胃气弱,肌肤娇嫩,易积食化热,疳热上攻,熏灼肌肤而致病,故尤为多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鼻疳者,因疳热攻肺而成。”《病源辞典》也说:“由乳食不调,上焦壅滞,疳虫上蚀所致。”
(转载自http://www.hudong.com/wiki/%E9%BC%BB%E5%89%8D%E5%BA%AD%E7%82%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