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戒烟经历
5月31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无烟日”,于是我不禁回想起了自己人生的两次戒烟历程(我坚信不会有第3次了,呵呵)。每个人都喜欢谈论自己得意的事情,我也一样,何况,活了半辈子,能让自己得意的事情不多啊,而戒烟,就是其中的重要的一件,呵呵
我的第一次戒烟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时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个工程单位的施工队担任助理工程师。经常与工人兄弟们打成一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血气方刚,争强好胜,乐此不疲,毫无节制。结果有一次,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事后得知自己现场大发酒疯,大出洋相了。这与当时腼腆寡言的我,形成特别大的形象反差。于是,这事便成了一段时间里,那个施工工地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时,对外界评价比较敏感的我,为此感到特别的后悔、懊恼,甚至是悔恨。想要找出一件什么事情来狠狠地“惩罚”一下自己,于是便开始了戒烟。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戒烟的难度应该不大,毕竟那时自己的烟瘾一般,一天一盒左右。我记得那时是冬天,我在晚饭后,烟瘾上来时,就去冲冷水澡。当时我还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一层宿舍只有一间淋浴房。在年前的一次老同事聚会上,我那时的一个室友形容当时的情况:每当晚饭后,淋浴房里就会先传出一阵“杀猪般”的惨叫,然后就是断断续续的走调变音的“颤抖得令人恐怖”的歌声,这种情况持续了近半年。
第一次戒烟的时间维持了大概3、4年,后来怎么又抽了起来了?我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模糊,甚至空白。也许当时并没有觉得抽烟有什么不好,也许结婚生子之后感受到了生活的绵延不绝的“鸭梨”,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碰巧的时间发生了碰巧的事导致了碰巧的结果。反正,1992年之后,我又重新开始抽烟了。
我的第二次戒烟(肯定是最后一次,呵呵)发生在1998年11月下旬的某一天。那时我在证券公司上班。记得那天收市之后,我突然觉得最近的生活有点单调无聊,需要小小地改变一下,于是草率地,心血来潮地决定再次戒烟。我把身上剩下的半盒烟和打火机,以及办公室厨子里剩下的几条烟,全给了一个本部门特别爱抽“伸手牌”烟的同事,然后平静但比较郑重地告诉部门的所有人:我要戒烟。同事之中大多数人都一笑了之,也有个把女同胞打趣地回应:最近怎么啦,每周都能听到几次有人要戒烟的“传说”。好毒辣啊,简直是语言暴力,呵呵
这次戒烟,与上次不同,一开始就面临着以下问题:
1、体重不断地往上窜。了解后发现,这是绝大多数戒烟的人都会出现的症状。我上次戒烟没有感觉到这个问题,可能的解释是:那时年轻,本来就偏瘦,并且当时吃的是单位食堂。这次为了阻止身体发胖,我开始有了经常运动的习惯,起初是在城市的周边,后来走向全国各地,有时还跨出国门,比如到尼泊尔去徒步等等。从戒烟,到运动习惯,再到喜欢出游,这也算戒烟给我带来的额外收益吧。
2、决定戒烟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想到一件事,如果当时想到了,估计至少要推迟半年以上才会行动,其最终结果如何?用东北话回答:两说。什么事呢?此前中国证监会决定,中国证券市场的首次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考试将在1999年4月份举行。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心里都没数。而我所负责的这个部门要想“有所事事”,就必须有5人以上考过这个资格。我呢,就应该以身作则,一起参加考试。与一群比自己小10多岁的,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姑娘小伙子同台PK,这对我是一个考验。我当然清楚,在接下来准备应考的几个月时间里,正是自己戒烟最难熬的日子。怎么办?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经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的徘徊和犹豫,纠结和挣扎,我也刚刚作出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考试可以不过,烟却不能再抽一口!
这时候我老婆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她帮我买了 国健清肺排毒烟,我起初觉得这烟怎么就能戒烟了,果然烟瘾是一天比一天小了,也没那么痛苦了,对于我这个烟瘾特别大的人来说,这样的效果很不错,大约在用了两周之后,我的烟瘾就彻底没有了,也是因为我的毅力吧,在用排毒烟的时候抽烟也越来越少,慢慢的闻到烟味就难受,所以才会这么快就戒掉了,这个方法在此,无私奉献了,呵呵
钱老先生在《围城》中借方鸿渐之口说过:许多人讲述自身经历,自己觉得独特有趣,说得津津有味,听者却感平淡雷同,味同嚼蜡。我估计,本篇文章即是,呜呜。
关于戒烟的必要性,我印象最深一个例子是:有个美国很有名的外科大夫,当他看到一则有关一个中国老太太,在过去的20多年里,持之以恒地劝导数百位人成功戒烟的报道后,发出如下感慨:我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比不上这位女士,因为她挽救的生命绝对比我多!
所以,朋友,尤其是信奉长期价值投资,坚信复利创造奇迹的朋友,无论多么艰难,戒烟吧。。。
我的第一次戒烟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时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个工程单位的施工队担任助理工程师。经常与工人兄弟们打成一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血气方刚,争强好胜,乐此不疲,毫无节制。结果有一次,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事后得知自己现场大发酒疯,大出洋相了。这与当时腼腆寡言的我,形成特别大的形象反差。于是,这事便成了一段时间里,那个施工工地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时,对外界评价比较敏感的我,为此感到特别的后悔、懊恼,甚至是悔恨。想要找出一件什么事情来狠狠地“惩罚”一下自己,于是便开始了戒烟。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戒烟的难度应该不大,毕竟那时自己的烟瘾一般,一天一盒左右。我记得那时是冬天,我在晚饭后,烟瘾上来时,就去冲冷水澡。当时我还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一层宿舍只有一间淋浴房。在年前的一次老同事聚会上,我那时的一个室友形容当时的情况:每当晚饭后,淋浴房里就会先传出一阵“杀猪般”的惨叫,然后就是断断续续的走调变音的“颤抖得令人恐怖”的歌声,这种情况持续了近半年。
第一次戒烟的时间维持了大概3、4年,后来怎么又抽了起来了?我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模糊,甚至空白。也许当时并没有觉得抽烟有什么不好,也许结婚生子之后感受到了生活的绵延不绝的“鸭梨”,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碰巧的时间发生了碰巧的事导致了碰巧的结果。反正,1992年之后,我又重新开始抽烟了。
我的第二次戒烟(肯定是最后一次,呵呵)发生在1998年11月下旬的某一天。那时我在证券公司上班。记得那天收市之后,我突然觉得最近的生活有点单调无聊,需要小小地改变一下,于是草率地,心血来潮地决定再次戒烟。我把身上剩下的半盒烟和打火机,以及办公室厨子里剩下的几条烟,全给了一个本部门特别爱抽“伸手牌”烟的同事,然后平静但比较郑重地告诉部门的所有人:我要戒烟。同事之中大多数人都一笑了之,也有个把女同胞打趣地回应:最近怎么啦,每周都能听到几次有人要戒烟的“传说”。好毒辣啊,简直是语言暴力,呵呵
这次戒烟,与上次不同,一开始就面临着以下问题:
1、体重不断地往上窜。了解后发现,这是绝大多数戒烟的人都会出现的症状。我上次戒烟没有感觉到这个问题,可能的解释是:那时年轻,本来就偏瘦,并且当时吃的是单位食堂。这次为了阻止身体发胖,我开始有了经常运动的习惯,起初是在城市的周边,后来走向全国各地,有时还跨出国门,比如到尼泊尔去徒步等等。从戒烟,到运动习惯,再到喜欢出游,这也算戒烟给我带来的额外收益吧。
2、决定戒烟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想到一件事,如果当时想到了,估计至少要推迟半年以上才会行动,其最终结果如何?用东北话回答:两说。什么事呢?此前中国证监会决定,中国证券市场的首次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考试将在1999年4月份举行。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心里都没数。而我所负责的这个部门要想“有所事事”,就必须有5人以上考过这个资格。我呢,就应该以身作则,一起参加考试。与一群比自己小10多岁的,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姑娘小伙子同台PK,这对我是一个考验。我当然清楚,在接下来准备应考的几个月时间里,正是自己戒烟最难熬的日子。怎么办?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经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的徘徊和犹豫,纠结和挣扎,我也刚刚作出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考试可以不过,烟却不能再抽一口!
这时候我老婆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她帮我买了 国健清肺排毒烟,我起初觉得这烟怎么就能戒烟了,果然烟瘾是一天比一天小了,也没那么痛苦了,对于我这个烟瘾特别大的人来说,这样的效果很不错,大约在用了两周之后,我的烟瘾就彻底没有了,也是因为我的毅力吧,在用排毒烟的时候抽烟也越来越少,慢慢的闻到烟味就难受,所以才会这么快就戒掉了,这个方法在此,无私奉献了,呵呵
钱老先生在《围城》中借方鸿渐之口说过:许多人讲述自身经历,自己觉得独特有趣,说得津津有味,听者却感平淡雷同,味同嚼蜡。我估计,本篇文章即是,呜呜。
关于戒烟的必要性,我印象最深一个例子是:有个美国很有名的外科大夫,当他看到一则有关一个中国老太太,在过去的20多年里,持之以恒地劝导数百位人成功戒烟的报道后,发出如下感慨:我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比不上这位女士,因为她挽救的生命绝对比我多!
所以,朋友,尤其是信奉长期价值投资,坚信复利创造奇迹的朋友,无论多么艰难,戒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