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
by 黃志華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375883-id-1958033.html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1)
正值歌唱事業上升期的王靖雯,其新大碟《十萬個為甚麼?》予筆者頗多驚喜。
首先是繼《執迷不悔》後,在這新大碟中又有另一首「本女子自道」式的作品《流非飛》,而今次的針對性頗強呢!
《流非飛》這歌名怎麼解?為甚麼讀起來字音跟港姐劉飛飛的名字完全一樣?更教人意外的,這《流非飛》的歌詞是由另兩位港姐莫可欣、郭可盈填的。
港姐填詞?真罕見,罕見得教人半信半疑,加上《流非飛》這歌名,不由得亂猜:流非飛、莫可欣、郭可盈會不會是整個諷刺作品的構成部份?
在沒有真憑實據之前,只得相信,這《流非飛》是莫、郭二位港姐所填的,而且填得也不壞,縱然無厘頭味道頗重,但要諷刺的訊息及對象都很清楚:
「菲菲不停問我是我犯錯嗎?多講反而是錯…請你不要隨便胡亂評論我,…飛自由,完全非自由。飄忽可能是我,令你着了火,偏偏不明白我,彷彿表情做錯…菲菲看笑語滿天飛…菲菲太自我、太不羈,菲菲不愛理,無心機。菲菲今天不打領呔,姿色多古怪,事實是她不想太乖…《清新》、《大眾》、《一週》的心態,事實大家思想太歪!菲菲不瞅不睬上街,事實是她不太愉快……北京依然是美,菲菲依然念記…」
黃耀明借天王的情歌惹來某些歌迷的反感,王靖雯這首歌矛頭卻直指…《清新》、《大眾》以至一眾娛樂新聞工作者,在某次演唱會,她還說若記者問其關於戀愛問題,便會對記者唱這首《流非飛》來代替回答,未知道又會否引起某些人的不滿。
我既為王靖雯擔心,但又很欣賞她這樣敢言敢於表露自己的不滿。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2)
王靖雯的新唱片,標題為《十萬個為甚麼?》這亦算是個很經典的句子,因為早在六十年代,內地為了給青少年編一套課外讀物,便以「十萬個為甚麼?」為叢書的總標題,滿足這一年歲的每事問的強烈求知慾。
而今王靖雯的新唱片以此為題,是否表示她對這個世界的問號依然沒有減少?
在歌詞冊中,幾乎每首歌都配上一個問句,《流非飛》是「為甚麼流言蜚語滿天飛?」,《如風》是「為甚麼最美的戀情常有最遺憾的結局?」,《冷戰》是「為甚麼成長變成負擔,知識變成累贅?」,《若你真愛我》是「為甚麼愛你就要佔有你」,《動心》是「為甚麼情關總闖不過?」,《誘惑我》是「為甚麼經歷了這麼多,還經不起一絲誘惑?」《Do Do Da Da》是「為甚麼問題這麼多,答案卻又令人困惑?」《Do We Really Care?》是「Why full of sorrow, no tomorrow ?」
問題真是不少啊,真有「十萬個為甚麼?」的勢頭,當中,也不盡是愛情方面的問題,如「為甚麼成長變成負擔,知識變成累贅?」及「為甚麼問題這麼多,答案卻又令人困惑?」
這裡,就先簡略的談談《Do Do Da Da》,歌中確舖陳了許多問題:「憑甚麼野獸變高尚…愛也變相變了勾當,到處去記賬到處瘋狂…綠色怎會失去光亮,誰亦不關注只有失望……我有我去勉強反抗,你有你去看世界死亡。」
這當中好像問題紛陳,再也顧不及層次,而歌中還偏要給出不是答案的答案:「Do Do Do Da Da Da,這答案你會否滿意…這答案我覺得諷刺。」
詞人是答不來還是刻意製造這個悶葫蘆?又是一個問號?《十萬個為甚麼?》是充滿問號的新唱片。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3)
相比起《Do Do Da Da》,王靖雯新唱片另一首《長大》卻是有層次一族。
王靖雯這首《長大》,在同一碟中還收錄了一個由其監製填詞的英文版《Do We Really Care ?》兩個版本帶取材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都是說及人生哲理的,而且各有千秋!然而這裡是中文報紙專欄,英文版不打算談了,只談中文版的《長大》。
「想到昨日我尚幼小,望向風裡愛天真淺笑。天空永恆幻變多麼奧妙,我卻幼稚管不了,青葱歲月靜靜遠飄,路上奔波再也不懂淺笑。彷彿汽球在風飄,怎意料,慨嘆這是否需要。」在這一段裡,把成長過程的感受概括為天真失落,人亦變成不斷路上奔波,如蘇東坡所說:「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不過,這段裡的一句「彷彿汽球在風飄」中的「在」字,似可細加斟酌,「順風飄」、「逆風飄」、「任風飄」、「被風飄」都比「在風飄」包含更多意思,只待作者自己選定。
從接着的歌詞描寫:
「你說這叫長大,我說多麼的費解。我愛看這世上有多大,可惜世界轉變太快……世情變幻猜想以後不改只有遠遠的星宿。每次失意躲避,我說多麼可悲。我愛昨天那自我天地,多麼粗糙卻也多優美。」
明顯可以看到,詞人對昨天的、過去的時光更見迷戀:「多麼粗糙卻也多優美。」這是否意味那是不願長大,拒絕成長的心態的反映?我想,這傾向是不能否認的,但從積極一些的角度來看,在認識到成長之後原來是不太快樂事實後,如何去改變「成長變負擔、知識變累贅」的走向,將是生命中最大挑戰,但我相信挑戰成功並不是天方夜譚。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4)
王靖雯的新唱片《十萬個為甚麼?》不乏愛情歌曲,不過,比起一般的流行情歌,王靖雯此碟中多首情歌都很有特色,即以近期成了主打歌的《如風》而言,林振強那利落的詞筆,還是很能寫出動人的愛情故事:
「……有一個人曾讓我知道寄生於世上原是那麼好,可惜他必須要走,剩我共身影長夜裡擁抱。來又如風,離又如風,或世事統統不過是場夢……但我不過是人非夢,總有些真笑亦有真痛……今天暖風吹過亦有點凍……」
情人已逝而情難忘卻,剩下許多許多嘆息,但詞人聰明之處是並不着力煽情而只是淡化處理,結果反而更見動人,像「但我不過是人非夢,總有些真笑亦有真痛」,又如梅艷芳的《女人心》或蘇芮的《我只是個人》般,強調自己人心肉造,豈能說不想就不想,最多只能用理智控制着,但實在也不會好受的。
王靖雯演繹此曲,則足以顯示其音域的寬闊,最難得是聲情並茂,記得,筆者首次聽到《如風》,是在王菲的「首次」個人演唱會上的事,當時便覺她唱得很感人,要知把一首新歌唱得觀眾動情,是絕對不易的,君不見幾許歌手開個唱,最常被投訴的就是「新歌太多」,連歌王張學友也不例外,因為新歌往往難以動人,除非歌者有過人的功力(當然若曲好、詞好則幫助也不少)。
除了《如風》,改編自Tori Amos的《Silent All These Years》的《冷戰》,改編自中島美雪的《惡女》的《若你真愛我》,王靖雯自己包辦詞曲的電視劇《千歲情人》主題曲《動心》等等,都值得細意咀嚼。
其中《動心》是用國語唱的,使她首次嘗試作曲更顯得心應手,歌詞雖不及上次《執迷不悔》的蒼勁,但作為一首情詞,還是沒有流於俗套。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5)
與《容易受傷的女人》一樣,王靖雯的新歌《若你真愛我》也是改編自中島美雪的作品,而負責填詞的亦是與《容易受傷的女人》的相同。
雖然這麼多「相同」,卻看得出他們沒有刻意炮製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之二》來,畢竟從電影就可知道,續集、三集、四集之類的製作,總難超越正集。所以,拋掉《容易受傷的女人》的成功包袱,一切從零開始,反而會好一點。
事實上,兩相比較起來,《若你真愛我》的音樂不及《容易受傷的女人》來得所謂「大路」,動聽則一,而詞人今次着意的不再是「容易受傷」,卻是某些女性在愛情上的獨佔心理。這或許不及「容易受傷」那樣引起普遍共鳴,但我們沒理由一定要詞人寫些必須「引起普遍共鳴」的東西,而且,能否「引起普遍共鳴」,很多時是事後才知的啊!
《若你真愛我》的歌詞的構思也實在巧妙的,看歌詞的前半段:
「不需要你的鮮花,不需要你的擁抱,……不需要你的解釋,不需要你的安慰,不需要口中遷就但卻心中將一切統計……」我們還拿捏不穩,是女主角主張有情不必太刻意表現,還是別的甚麼意思。
到了副歌,可不得了:
「若你真愛我別又再拖拖拉拉左計右計一錯再錯永沒有改過,一顆心可以破碎,但是不可能活受罪!愛着仍舊是我嗎?只要問一句。若你真愛我,但願會開開心心親我伴我請告訴我愛定我一個,身邊的她跟她跟她要盡快消失,以免多惹禍!」
這聲聲嬌斥,誰能抵擋!而妙在詞人填來跟長長的樂句的語氣非常吻合,詞意則順溜非常,顯見功力非凡!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6)
王靖雯的新歌《冷戰》,改編自《Silent All These Years》,對比中、英文版的歌,應察覺意思很相近,可說是一首盡量貼近原英文歌詞的譯詞。事實上,詞人在這詞中描寫一對情侶的冷戰,寫得很是生動:
「……眼看無數個問號被靜默的你吻去,只好自欺。從不敢忍心識穿你,據聞你與那默劇藝人戀上了,我也學別人靜靜地演我這套戲,亦不願分離。」
這是廣東人歇後語所謂的亞蘭嫁亞瑞──累鬥累,你默不作聲我也一言不發,你不願分手我也絕不主動放棄,糾纏在冷戰狀態,看誰先吃不消。而詞中提到:「據聞你與那默劇藝人戀上」,可說是幽默之筆。
還有別的幽默之筆:「似是你共我有了默契永不要幼稚的罵戰,但表情彼此表情悄悄地暗示這是冷戰。」其實罵戰就是罵戰,還會分幼稚不幼稚的嗎?不過,這樣一說,倒顯示了二人的冷戰是很有「品味」的選擇!
這《冷戰》的副歌,跟《若你真愛我》一樣,是長得特別誇張的樂句,但詞人卻很能駕馭它:
「多少年直到目前我愛你你也愛我,這個你我過去也聽過說過破裂過厭棄過怨過傷過變過你我卻永遠怕說破。冷戰再冷戰再冷戰一錯再錯我卻愛上這個錯……」
一個句子逾三十個字,真是很嚇人的,如何一氣直下?詞人聰明之處是以「過」字尾的詞舖排,層次井然有序,免於紊亂不堪。
總的來說,這詞似乎真是就憑「冷戰」二字就舖排出整整數百字的歌詞,不即也不離。而能夠寫出不少「幽默」構想,營造一定的感情張力,那是靠詞人的老本──多年功力。但這也是缺點的所在:詞由頭到尾的感情變化其實不大,是原地踏步的。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外一篇)
王靖雯的新歌《流非飛》,終於有軟硬天師走出來認頭,指出該曲的歌詞實是出自他二人之手,而不是唱片上所署的港姐名字:莫可欣/郭可盈。
筆者早前在這裡談王靖雯的新唱片時,談到這首《流非飛》,亦提出過懷疑,這裡亦不妨引錄該段文字:
「《流非飛》這歌名怎麼解?為甚麼讀起來字音跟港姐劉飛飛的名字完全一樣?更教人意外的,這《流非飛》的歌詞是由另兩位港姐莫可欣、郭可盈填的。
港姐填詞?真罕見,罕見得教人半信半疑,加上《流非飛》這歌名,不由得亂猜:流非飛、莫可欣、郭可盈會不會是整個諷刺作品的構成部份?」
不過,筆者只是止於懷疑,並沒有進一步花心思去猜測真正的填詞者是誰。也許,若筆者當時肯去猜,會猜中是軟硬天師也說不定。而今只有嘆自己這個「事後諸葛」做得不徹底好了。
而今只好做事後諸葛:軟硬天師為王靖雯寫歌詞是絕對不稀奇的事情,過去,他們互相做對方音樂會的演出嘉賓,而且也讓人感到彼此都很欣賞對方的音樂才情,走上合作道路是很自然不過的事。也曾這樣聯想,劉飛飛、莫可欣、郭可盈,港姐也,而港姐諧音「講者」,再衍變為「講人是非者」。
事實上,王靖雯這首《流非飛》,正是描寫流言蜚語對王靖雯造成的困擾、壓力,究其因就是這個圈裡太多「講人是非者」,而且還要化成文字,滿足八卦讀者的需求,令人佩服的是王靖雯對此並不妥協。事後諸葛做罷,倒渴望王靖雯跟軟硬天師多點合作,但寫「執迷不悔」型的歌應適可而止了,說得太多就變囉唆,好題材還有許多嘛!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1)
正值歌唱事業上升期的王靖雯,其新大碟《十萬個為甚麼?》予筆者頗多驚喜。
首先是繼《執迷不悔》後,在這新大碟中又有另一首「本女子自道」式的作品《流非飛》,而今次的針對性頗強呢!
《流非飛》這歌名怎麼解?為甚麼讀起來字音跟港姐劉飛飛的名字完全一樣?更教人意外的,這《流非飛》的歌詞是由另兩位港姐莫可欣、郭可盈填的。
港姐填詞?真罕見,罕見得教人半信半疑,加上《流非飛》這歌名,不由得亂猜:流非飛、莫可欣、郭可盈會不會是整個諷刺作品的構成部份?
在沒有真憑實據之前,只得相信,這《流非飛》是莫、郭二位港姐所填的,而且填得也不壞,縱然無厘頭味道頗重,但要諷刺的訊息及對象都很清楚:
「菲菲不停問我是我犯錯嗎?多講反而是錯…請你不要隨便胡亂評論我,…飛自由,完全非自由。飄忽可能是我,令你着了火,偏偏不明白我,彷彿表情做錯…菲菲看笑語滿天飛…菲菲太自我、太不羈,菲菲不愛理,無心機。菲菲今天不打領呔,姿色多古怪,事實是她不想太乖…《清新》、《大眾》、《一週》的心態,事實大家思想太歪!菲菲不瞅不睬上街,事實是她不太愉快……北京依然是美,菲菲依然念記…」
黃耀明借天王的情歌惹來某些歌迷的反感,王靖雯這首歌矛頭卻直指…《清新》、《大眾》以至一眾娛樂新聞工作者,在某次演唱會,她還說若記者問其關於戀愛問題,便會對記者唱這首《流非飛》來代替回答,未知道又會否引起某些人的不滿。
我既為王靖雯擔心,但又很欣賞她這樣敢言敢於表露自己的不滿。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2)
王靖雯的新唱片,標題為《十萬個為甚麼?》這亦算是個很經典的句子,因為早在六十年代,內地為了給青少年編一套課外讀物,便以「十萬個為甚麼?」為叢書的總標題,滿足這一年歲的每事問的強烈求知慾。
而今王靖雯的新唱片以此為題,是否表示她對這個世界的問號依然沒有減少?
在歌詞冊中,幾乎每首歌都配上一個問句,《流非飛》是「為甚麼流言蜚語滿天飛?」,《如風》是「為甚麼最美的戀情常有最遺憾的結局?」,《冷戰》是「為甚麼成長變成負擔,知識變成累贅?」,《若你真愛我》是「為甚麼愛你就要佔有你」,《動心》是「為甚麼情關總闖不過?」,《誘惑我》是「為甚麼經歷了這麼多,還經不起一絲誘惑?」《Do Do Da Da》是「為甚麼問題這麼多,答案卻又令人困惑?」《Do We Really Care?》是「Why full of sorrow, no tomorrow ?」
問題真是不少啊,真有「十萬個為甚麼?」的勢頭,當中,也不盡是愛情方面的問題,如「為甚麼成長變成負擔,知識變成累贅?」及「為甚麼問題這麼多,答案卻又令人困惑?」
這裡,就先簡略的談談《Do Do Da Da》,歌中確舖陳了許多問題:「憑甚麼野獸變高尚…愛也變相變了勾當,到處去記賬到處瘋狂…綠色怎會失去光亮,誰亦不關注只有失望……我有我去勉強反抗,你有你去看世界死亡。」
這當中好像問題紛陳,再也顧不及層次,而歌中還偏要給出不是答案的答案:「Do Do Do Da Da Da,這答案你會否滿意…這答案我覺得諷刺。」
詞人是答不來還是刻意製造這個悶葫蘆?又是一個問號?《十萬個為甚麼?》是充滿問號的新唱片。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3)
相比起《Do Do Da Da》,王靖雯新唱片另一首《長大》卻是有層次一族。
王靖雯這首《長大》,在同一碟中還收錄了一個由其監製填詞的英文版《Do We Really Care ?》兩個版本帶取材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都是說及人生哲理的,而且各有千秋!然而這裡是中文報紙專欄,英文版不打算談了,只談中文版的《長大》。
「想到昨日我尚幼小,望向風裡愛天真淺笑。天空永恆幻變多麼奧妙,我卻幼稚管不了,青葱歲月靜靜遠飄,路上奔波再也不懂淺笑。彷彿汽球在風飄,怎意料,慨嘆這是否需要。」在這一段裡,把成長過程的感受概括為天真失落,人亦變成不斷路上奔波,如蘇東坡所說:「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不過,這段裡的一句「彷彿汽球在風飄」中的「在」字,似可細加斟酌,「順風飄」、「逆風飄」、「任風飄」、「被風飄」都比「在風飄」包含更多意思,只待作者自己選定。
從接着的歌詞描寫:
「你說這叫長大,我說多麼的費解。我愛看這世上有多大,可惜世界轉變太快……世情變幻猜想以後不改只有遠遠的星宿。每次失意躲避,我說多麼可悲。我愛昨天那自我天地,多麼粗糙卻也多優美。」
明顯可以看到,詞人對昨天的、過去的時光更見迷戀:「多麼粗糙卻也多優美。」這是否意味那是不願長大,拒絕成長的心態的反映?我想,這傾向是不能否認的,但從積極一些的角度來看,在認識到成長之後原來是不太快樂事實後,如何去改變「成長變負擔、知識變累贅」的走向,將是生命中最大挑戰,但我相信挑戰成功並不是天方夜譚。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4)
王靖雯的新唱片《十萬個為甚麼?》不乏愛情歌曲,不過,比起一般的流行情歌,王靖雯此碟中多首情歌都很有特色,即以近期成了主打歌的《如風》而言,林振強那利落的詞筆,還是很能寫出動人的愛情故事:
「……有一個人曾讓我知道寄生於世上原是那麼好,可惜他必須要走,剩我共身影長夜裡擁抱。來又如風,離又如風,或世事統統不過是場夢……但我不過是人非夢,總有些真笑亦有真痛……今天暖風吹過亦有點凍……」
情人已逝而情難忘卻,剩下許多許多嘆息,但詞人聰明之處是並不着力煽情而只是淡化處理,結果反而更見動人,像「但我不過是人非夢,總有些真笑亦有真痛」,又如梅艷芳的《女人心》或蘇芮的《我只是個人》般,強調自己人心肉造,豈能說不想就不想,最多只能用理智控制着,但實在也不會好受的。
王靖雯演繹此曲,則足以顯示其音域的寬闊,最難得是聲情並茂,記得,筆者首次聽到《如風》,是在王菲的「首次」個人演唱會上的事,當時便覺她唱得很感人,要知把一首新歌唱得觀眾動情,是絕對不易的,君不見幾許歌手開個唱,最常被投訴的就是「新歌太多」,連歌王張學友也不例外,因為新歌往往難以動人,除非歌者有過人的功力(當然若曲好、詞好則幫助也不少)。
除了《如風》,改編自Tori Amos的《Silent All These Years》的《冷戰》,改編自中島美雪的《惡女》的《若你真愛我》,王靖雯自己包辦詞曲的電視劇《千歲情人》主題曲《動心》等等,都值得細意咀嚼。
其中《動心》是用國語唱的,使她首次嘗試作曲更顯得心應手,歌詞雖不及上次《執迷不悔》的蒼勁,但作為一首情詞,還是沒有流於俗套。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5)
與《容易受傷的女人》一樣,王靖雯的新歌《若你真愛我》也是改編自中島美雪的作品,而負責填詞的亦是與《容易受傷的女人》的相同。
雖然這麼多「相同」,卻看得出他們沒有刻意炮製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之二》來,畢竟從電影就可知道,續集、三集、四集之類的製作,總難超越正集。所以,拋掉《容易受傷的女人》的成功包袱,一切從零開始,反而會好一點。
事實上,兩相比較起來,《若你真愛我》的音樂不及《容易受傷的女人》來得所謂「大路」,動聽則一,而詞人今次着意的不再是「容易受傷」,卻是某些女性在愛情上的獨佔心理。這或許不及「容易受傷」那樣引起普遍共鳴,但我們沒理由一定要詞人寫些必須「引起普遍共鳴」的東西,而且,能否「引起普遍共鳴」,很多時是事後才知的啊!
《若你真愛我》的歌詞的構思也實在巧妙的,看歌詞的前半段:
「不需要你的鮮花,不需要你的擁抱,……不需要你的解釋,不需要你的安慰,不需要口中遷就但卻心中將一切統計……」我們還拿捏不穩,是女主角主張有情不必太刻意表現,還是別的甚麼意思。
到了副歌,可不得了:
「若你真愛我別又再拖拖拉拉左計右計一錯再錯永沒有改過,一顆心可以破碎,但是不可能活受罪!愛着仍舊是我嗎?只要問一句。若你真愛我,但願會開開心心親我伴我請告訴我愛定我一個,身邊的她跟她跟她要盡快消失,以免多惹禍!」
這聲聲嬌斥,誰能抵擋!而妙在詞人填來跟長長的樂句的語氣非常吻合,詞意則順溜非常,顯見功力非凡!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6)
王靖雯的新歌《冷戰》,改編自《Silent All These Years》,對比中、英文版的歌,應察覺意思很相近,可說是一首盡量貼近原英文歌詞的譯詞。事實上,詞人在這詞中描寫一對情侶的冷戰,寫得很是生動:
「……眼看無數個問號被靜默的你吻去,只好自欺。從不敢忍心識穿你,據聞你與那默劇藝人戀上了,我也學別人靜靜地演我這套戲,亦不願分離。」
這是廣東人歇後語所謂的亞蘭嫁亞瑞──累鬥累,你默不作聲我也一言不發,你不願分手我也絕不主動放棄,糾纏在冷戰狀態,看誰先吃不消。而詞中提到:「據聞你與那默劇藝人戀上」,可說是幽默之筆。
還有別的幽默之筆:「似是你共我有了默契永不要幼稚的罵戰,但表情彼此表情悄悄地暗示這是冷戰。」其實罵戰就是罵戰,還會分幼稚不幼稚的嗎?不過,這樣一說,倒顯示了二人的冷戰是很有「品味」的選擇!
這《冷戰》的副歌,跟《若你真愛我》一樣,是長得特別誇張的樂句,但詞人卻很能駕馭它:
「多少年直到目前我愛你你也愛我,這個你我過去也聽過說過破裂過厭棄過怨過傷過變過你我卻永遠怕說破。冷戰再冷戰再冷戰一錯再錯我卻愛上這個錯……」
一個句子逾三十個字,真是很嚇人的,如何一氣直下?詞人聰明之處是以「過」字尾的詞舖排,層次井然有序,免於紊亂不堪。
總的來說,這詞似乎真是就憑「冷戰」二字就舖排出整整數百字的歌詞,不即也不離。而能夠寫出不少「幽默」構想,營造一定的感情張力,那是靠詞人的老本──多年功力。但這也是缺點的所在:詞由頭到尾的感情變化其實不大,是原地踏步的。
說王菲《十萬個為甚麼》(外一篇)
王靖雯的新歌《流非飛》,終於有軟硬天師走出來認頭,指出該曲的歌詞實是出自他二人之手,而不是唱片上所署的港姐名字:莫可欣/郭可盈。
筆者早前在這裡談王靖雯的新唱片時,談到這首《流非飛》,亦提出過懷疑,這裡亦不妨引錄該段文字:
「《流非飛》這歌名怎麼解?為甚麼讀起來字音跟港姐劉飛飛的名字完全一樣?更教人意外的,這《流非飛》的歌詞是由另兩位港姐莫可欣、郭可盈填的。
港姐填詞?真罕見,罕見得教人半信半疑,加上《流非飛》這歌名,不由得亂猜:流非飛、莫可欣、郭可盈會不會是整個諷刺作品的構成部份?」
不過,筆者只是止於懷疑,並沒有進一步花心思去猜測真正的填詞者是誰。也許,若筆者當時肯去猜,會猜中是軟硬天師也說不定。而今只有嘆自己這個「事後諸葛」做得不徹底好了。
而今只好做事後諸葛:軟硬天師為王靖雯寫歌詞是絕對不稀奇的事情,過去,他們互相做對方音樂會的演出嘉賓,而且也讓人感到彼此都很欣賞對方的音樂才情,走上合作道路是很自然不過的事。也曾這樣聯想,劉飛飛、莫可欣、郭可盈,港姐也,而港姐諧音「講者」,再衍變為「講人是非者」。
事實上,王靖雯這首《流非飛》,正是描寫流言蜚語對王靖雯造成的困擾、壓力,究其因就是這個圈裡太多「講人是非者」,而且還要化成文字,滿足八卦讀者的需求,令人佩服的是王靖雯對此並不妥協。事後諸葛做罷,倒渴望王靖雯跟軟硬天師多點合作,但寫「執迷不悔」型的歌應適可而止了,說得太多就變囉唆,好題材還有許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