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婺源小记
想去婺源想了N年了,虽然我家大头一直对此很不屑,因为他家门口就是大片的油菜花。还记得那年,也是清明,好像和喜羊羊差点儿就去了,但因没有买到火车票而作罢。结果,也是那年清明,大王的同事就被大雨困在了村里。
今年最初的境况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比如我们又没有买到火车票。不过好在今年的放假时间比较舒服,于是决定晚一天出发,舍弃庐山,专攻婺源。自从我们不拧巴了,老天爷也就不跟我们拧巴了。先是住宿订的出奇的顺利,到了那里更是基本与高峰错过,成本也没有暴涨。可怜的大夫夫妇就不停的堵车啊堵车,贵啊贵。
D1
婺源实在是个交通太不方便的地方,所以大家都要清明去,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年里油菜花盛开的最美的时节,还因为没有清明休假,基本玩儿不下婺源来。第一天,我们就全部耗费在了路上。4月2日晚上的火车,只买到了最慢的那一班,第二天中午才到九江,然后从九江到景德镇、从景德镇换车到婺源县城、再从婺源县城到清华镇。我家大头的话说是,坐了火车坐大巴、坐了大巴坐中巴、坐了中巴坐摩托。哈哈。九江汽车站周围那叫一个破啊,景德镇也是尘土飞扬的,典型的轻工业城市。除了路灯柱子都是陶瓷的,宣誓这是大名鼎鼎的瓷都之外,实在没什么其他可以表扬的了。景德镇的车停在婺源的那个站,到底有没有可以去清华的车,我至今也没有搞清楚。总之,当时是打了个摩托去的。摩托师傅还挺好,路上经过某个地方主动停下,说,这儿好看,下去照照相。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金黄油菜花掩映中的青瓦白墙的婺源村落,不知其名。
D2
前一天晚上联系了住同一家旅店的几个人一起拼车。路线是理坑-查平坦-浙源午餐(并看塔)-虹关(看古樟)-岭脚。然后我们翻山,小朋友回清华。
理坑是高宅大院型的,由于不是通票里的景点,且交通小小有些不便(其实从清华过去是有公交车的,在桥头),所以人不是特别多。也有小桥流水、也有村后的油菜地,也算是个包罗万象型的村落了。查平坦之前我都没听过,是那几个小朋友要去的,不过真的很漂亮,而且之后发现,它出现在了许多明信片上。村子不通公交,所以很安静,油菜地在周围不高的小山包儿上,层层叠叠却不张扬,房子聚在中间,桃花、梨花都开了,很小清新。
从岭脚向一边走,走古栈道、翻过山,就到安徽了。我其实非常非常想走,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还是只走了另一边,古驿道,翻过山,到官坑。翻山的路上,不时遇到其他人,超过或被超过。天阴阴的,所以并不累,下山的路上,终于下起了清明小雨。过了那个著名的唯一岔路后不久,眼前就开阔起来。远远的看到山坳里的村落。大头说,就是那个。之后的路途就变得无比幸福,到官坑的路上,铺满了油菜花。踏着青石板路,迎着细雨,从田间走过,觉得自己选择徒步无比正确。
到了官坑,雨还在下着,天都快黑了。幸而一阵就来了好几拨儿刚从山上下来的,一半要去庆源、一半要去江岭,于是司机大叔硬是单给我们加开了一班公交车,一车人热热闹闹地冲向了自己的目的地。
D3
庆源大抵是我们这次去的最美的村落,而我们住的小桃园客栈大抵是这个村落最美的一间。清澈的小河边的红色小门,一打开就是金色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和青瓦白墙。庆源是小家碧玉型的,美的很单纯、很干净。
磨叽到中午才去江岭。江岭以其日出时的晨雾和云海而闻名。但由于前一天下雨,据说当天早上大雾,什么都看不到。我很邪恶的窃喜一下,不然还要纠结那天没有住到江岭错过了美景。江岭的花田的确很恢宏,漫山遍野、无穷无尽,这个景致估计只有这里才有了。但据说都不是当地农民种的用来榨油的了,都是为旅游而种的纯观赏植物了。
下午时分来到晓起,迎着夕阳,踏着两边种满油菜花的青石板路,从下晓起走到上晓起。与下晓起的熙熙攘攘不同,上晓起格外宁静悠然。也有大夫第、进士第,却不见人影,只有廊前喜燕、光舞尘飞。
D4
中午时分离开上晓起,从下晓起走过时,又一次庆幸自己住在了上晓起。那种热闹实在不是我喜欢的。可惜到了李坑,只是更加拥挤、更加喧嚣而已。李坑因为交通方便、开发太过,反而失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情调。好在李坑已是最后一站,第二天就离开婺源,再次经过景德镇到九江,踏上归程。
这次婺源之行很多联票的景点都没有去,比如思溪延村,比如江湾汪口,但想来无非是村落花田,村落无非是理坑型的或庆源型的,不再看也罢。总结下来,婺源之行要挑重点而不重复的话,应该这么安排:理坑、查平坦、岭脚徒步到官坑、庆源、江岭、上晓起。
当然,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景点,比如清华的彩虹桥,比如大鄣山、卧龙谷,就看各人喜好选择了。
含往返北京的火车票,总开支每人约1800元。
今年最初的境况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比如我们又没有买到火车票。不过好在今年的放假时间比较舒服,于是决定晚一天出发,舍弃庐山,专攻婺源。自从我们不拧巴了,老天爷也就不跟我们拧巴了。先是住宿订的出奇的顺利,到了那里更是基本与高峰错过,成本也没有暴涨。可怜的大夫夫妇就不停的堵车啊堵车,贵啊贵。
D1
婺源实在是个交通太不方便的地方,所以大家都要清明去,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年里油菜花盛开的最美的时节,还因为没有清明休假,基本玩儿不下婺源来。第一天,我们就全部耗费在了路上。4月2日晚上的火车,只买到了最慢的那一班,第二天中午才到九江,然后从九江到景德镇、从景德镇换车到婺源县城、再从婺源县城到清华镇。我家大头的话说是,坐了火车坐大巴、坐了大巴坐中巴、坐了中巴坐摩托。哈哈。九江汽车站周围那叫一个破啊,景德镇也是尘土飞扬的,典型的轻工业城市。除了路灯柱子都是陶瓷的,宣誓这是大名鼎鼎的瓷都之外,实在没什么其他可以表扬的了。景德镇的车停在婺源的那个站,到底有没有可以去清华的车,我至今也没有搞清楚。总之,当时是打了个摩托去的。摩托师傅还挺好,路上经过某个地方主动停下,说,这儿好看,下去照照相。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金黄油菜花掩映中的青瓦白墙的婺源村落,不知其名。
D2
前一天晚上联系了住同一家旅店的几个人一起拼车。路线是理坑-查平坦-浙源午餐(并看塔)-虹关(看古樟)-岭脚。然后我们翻山,小朋友回清华。
理坑是高宅大院型的,由于不是通票里的景点,且交通小小有些不便(其实从清华过去是有公交车的,在桥头),所以人不是特别多。也有小桥流水、也有村后的油菜地,也算是个包罗万象型的村落了。查平坦之前我都没听过,是那几个小朋友要去的,不过真的很漂亮,而且之后发现,它出现在了许多明信片上。村子不通公交,所以很安静,油菜地在周围不高的小山包儿上,层层叠叠却不张扬,房子聚在中间,桃花、梨花都开了,很小清新。
从岭脚向一边走,走古栈道、翻过山,就到安徽了。我其实非常非常想走,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还是只走了另一边,古驿道,翻过山,到官坑。翻山的路上,不时遇到其他人,超过或被超过。天阴阴的,所以并不累,下山的路上,终于下起了清明小雨。过了那个著名的唯一岔路后不久,眼前就开阔起来。远远的看到山坳里的村落。大头说,就是那个。之后的路途就变得无比幸福,到官坑的路上,铺满了油菜花。踏着青石板路,迎着细雨,从田间走过,觉得自己选择徒步无比正确。
到了官坑,雨还在下着,天都快黑了。幸而一阵就来了好几拨儿刚从山上下来的,一半要去庆源、一半要去江岭,于是司机大叔硬是单给我们加开了一班公交车,一车人热热闹闹地冲向了自己的目的地。
D3
庆源大抵是我们这次去的最美的村落,而我们住的小桃园客栈大抵是这个村落最美的一间。清澈的小河边的红色小门,一打开就是金色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和青瓦白墙。庆源是小家碧玉型的,美的很单纯、很干净。
磨叽到中午才去江岭。江岭以其日出时的晨雾和云海而闻名。但由于前一天下雨,据说当天早上大雾,什么都看不到。我很邪恶的窃喜一下,不然还要纠结那天没有住到江岭错过了美景。江岭的花田的确很恢宏,漫山遍野、无穷无尽,这个景致估计只有这里才有了。但据说都不是当地农民种的用来榨油的了,都是为旅游而种的纯观赏植物了。
下午时分来到晓起,迎着夕阳,踏着两边种满油菜花的青石板路,从下晓起走到上晓起。与下晓起的熙熙攘攘不同,上晓起格外宁静悠然。也有大夫第、进士第,却不见人影,只有廊前喜燕、光舞尘飞。
D4
中午时分离开上晓起,从下晓起走过时,又一次庆幸自己住在了上晓起。那种热闹实在不是我喜欢的。可惜到了李坑,只是更加拥挤、更加喧嚣而已。李坑因为交通方便、开发太过,反而失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情调。好在李坑已是最后一站,第二天就离开婺源,再次经过景德镇到九江,踏上归程。
这次婺源之行很多联票的景点都没有去,比如思溪延村,比如江湾汪口,但想来无非是村落花田,村落无非是理坑型的或庆源型的,不再看也罢。总结下来,婺源之行要挑重点而不重复的话,应该这么安排:理坑、查平坦、岭脚徒步到官坑、庆源、江岭、上晓起。
当然,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景点,比如清华的彩虹桥,比如大鄣山、卧龙谷,就看各人喜好选择了。
含往返北京的火车票,总开支每人约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