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杂思(一)
我这个人,向来懒得很,常常羡艳那些坚持写日记的人,多年之后翻出泛黄的文字,该是怎样一种享受抑或唏嘘。可惜我的懒惰让我注定与此无缘。
暑假看完《那些年》思绪波荡,便翻出了初中的“日记本”。那个时候语文老师是班主任,要求每周都要摘抄一篇,写一篇。看着多年前稚嫩的字迹和有些矫揉的文字不禁笑起多年前那个自以为成熟的自己。可惜,出于应对作业的背景,真真假假现今也分不清了。有时候,人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又知道呢?想起奥威尔《1984》里写到,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历史,记录在案的便是历史。于是历史就成了任人玩弄的小姑娘(是钱穆说的么,记不清了)。
于是,细细数来,真正是出于真心且完全写实的文字只有三篇。一篇是被初中时最好的朋友“背叛”寒心之极而写;一篇是和日后要成为我的初恋的小男生分开不再做同桌而写,愤怒中夹杂着伤心,伤心中透着不满;最后一篇是已然陷入初恋中的我的甜蜜小心思的记录,可惜没坚持超过3天。于是,我这22年的人生中像样的日记也就如此而已。
如此看来,我似乎只会在心情抑郁到极点而又无处排解时才会以日记为发泄途径。这样,当我决定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就注定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烦躁,压抑。
看过一个所谓“星座”的说法,我们处女不喜欢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生怕被人知道后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看法;抑或者说,把自己的思绪展示给大众看本身就是一件颇为“耻辱”的行为。虽不知其言中几何,但我确是不喜欢表露自己想法的。常常想,从心理学看,这许是幼年家庭教养方式造成的,但当年爸妈对我做了什么却已全然随风而逝了。
记得小的时候住在公安局的家属院里,每次爸妈去上班都会把反锁以保安全。小小的我就只能呆在不足100平的房子里看电视或者在广阔无垠的小脑瓜里东奔西走。所以我想我应该是十分内向而极不合群的。
又长大了些,父母开始努力培养我的外向性格,包括拜托班主任对我多多提问,还某了个一官半职做。小学3年级之前,我一直在外学国画,于是作为宣传委员画了6年的黑板报;3年级开始,爸妈让我去参加各种诗歌朗诵和讲故事大赛,于是又硬着头皮成了学校某次庆典的主持人;5年级,老师开始重视成绩,于是自那时起我开始了8年的学习委员生涯。
在班里,我是出了名的彪悍,课间的唯一娱乐活动就是追着班里的男生打。还有一次甚至和班里最壮的男生打到翻了半个多教室的桌子(还好是快假期,没什么人)。所以,在同学眼里我常被看做厉害的角色;在老师眼里,我则是各种公开课提问或表现时首当其冲的对象。
可事实上,我是那么一个内向的人啊!上课时常常很想对某个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手却沉重如铅;公开课上要表演话剧明明紧张到要忘词却还是得硬着头皮上。我永远记得那种想回答问题到死却又不好意思举手到死的感觉。而这种纠结也就一直伴随我走到了今天。
暑假看完《那些年》思绪波荡,便翻出了初中的“日记本”。那个时候语文老师是班主任,要求每周都要摘抄一篇,写一篇。看着多年前稚嫩的字迹和有些矫揉的文字不禁笑起多年前那个自以为成熟的自己。可惜,出于应对作业的背景,真真假假现今也分不清了。有时候,人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又知道呢?想起奥威尔《1984》里写到,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历史,记录在案的便是历史。于是历史就成了任人玩弄的小姑娘(是钱穆说的么,记不清了)。
于是,细细数来,真正是出于真心且完全写实的文字只有三篇。一篇是被初中时最好的朋友“背叛”寒心之极而写;一篇是和日后要成为我的初恋的小男生分开不再做同桌而写,愤怒中夹杂着伤心,伤心中透着不满;最后一篇是已然陷入初恋中的我的甜蜜小心思的记录,可惜没坚持超过3天。于是,我这22年的人生中像样的日记也就如此而已。
如此看来,我似乎只会在心情抑郁到极点而又无处排解时才会以日记为发泄途径。这样,当我决定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就注定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烦躁,压抑。
看过一个所谓“星座”的说法,我们处女不喜欢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生怕被人知道后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看法;抑或者说,把自己的思绪展示给大众看本身就是一件颇为“耻辱”的行为。虽不知其言中几何,但我确是不喜欢表露自己想法的。常常想,从心理学看,这许是幼年家庭教养方式造成的,但当年爸妈对我做了什么却已全然随风而逝了。
记得小的时候住在公安局的家属院里,每次爸妈去上班都会把反锁以保安全。小小的我就只能呆在不足100平的房子里看电视或者在广阔无垠的小脑瓜里东奔西走。所以我想我应该是十分内向而极不合群的。
又长大了些,父母开始努力培养我的外向性格,包括拜托班主任对我多多提问,还某了个一官半职做。小学3年级之前,我一直在外学国画,于是作为宣传委员画了6年的黑板报;3年级开始,爸妈让我去参加各种诗歌朗诵和讲故事大赛,于是又硬着头皮成了学校某次庆典的主持人;5年级,老师开始重视成绩,于是自那时起我开始了8年的学习委员生涯。
在班里,我是出了名的彪悍,课间的唯一娱乐活动就是追着班里的男生打。还有一次甚至和班里最壮的男生打到翻了半个多教室的桌子(还好是快假期,没什么人)。所以,在同学眼里我常被看做厉害的角色;在老师眼里,我则是各种公开课提问或表现时首当其冲的对象。
可事实上,我是那么一个内向的人啊!上课时常常很想对某个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手却沉重如铅;公开课上要表演话剧明明紧张到要忘词却还是得硬着头皮上。我永远记得那种想回答问题到死却又不好意思举手到死的感觉。而这种纠结也就一直伴随我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