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父文
文/小熊
维公元贰零壹壹年元月柒号(农历庚寅年十二月四日),祖父已丧之四日,因时间仓促,不孝孙女未能完整参与出殡仪式,实感愧疚。遂奠以文,祥述祖父生平,衔哀致情,告先祖父之灵。
先祖父熊公卒于公元贰零壹壹年元月贰号凌晨叁点(农历庚寅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寅时),享年七十七,古稀之年,亦算天命。
时近腊冬,湖北大雪,广东寒风肃雨,吾于元月三日早八点惊闻噩耗,祖父仙逝,初闻涕泪,呆立良久,遂与表哥联系,便约即刻返乡。行车千里,辗转数次,终于晚八点抵达家中。
祖父遗体置于大堂,身穿寿衣,面铺黄纸,脚缚白绳,灵前香台烟雾袅袅,火盆之中黄纸残屑空中打转。灵前遗像,慈颜犹在,未料如今,从此两隔,此情此境,其情何奈。双跪扣头,手焚黄纸,默然哽咽。
祖父疾在内脏,年事已高,日渐消瘦。早在零八年旧疾复作,医嘱吾父,天意所为,当看造化,好在天不绝人愿,逃过一劫。后于零九年十月,在大伯家因受委屈,又遭大劫,从此,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因与大儿矛盾,身心苦痛,于十一月身体稍好被小女接至厦门。十二月因身体状况不佳,又辗转回家。回家后便一卧不起,内脏器官,全面衰竭,食无欲,行不便,全身浮肿。直至此,漫漫寒冬,终不抵天命,撒手人寰。
祖父同胞八人(兄弟五人,姐妹三人)幼年失父,解放战争年代,艰辛可知?壮年失妻,吾父尚在七岁,其苦何言?五十丧女,大女刚过而立,两外孙未满十岁,老天作人,个中辛酸,孰人可知?花甲归家,应享天伦,两儿不和,又出纷争,心中苦痛,孰人可诉?直至六五,小女又遭大劫,全家背井离乡,八年未有音讯,每及人言,泪眼婆娑,其苦自知!而至如今,大儿不孝,孙儿无能,未享天伦,便含恨西去!呜呼呜呼,天不顺,悲兮悲兮,人已逝,七十余载苦中滚,一方黄土终化了。
祖父一生,其性温和,与人无争,待人以慈,持家以俭,巨细咸藏,处事方圆,勤劳俭勉。壮年失妻,含辛茹苦,拉扯两对儿女。儿女个个成家,孙子次弟出世,便外出替人看场。年老回家,本应享天伦,却还歇息不得,儿孙无能,未能尽孝侍奉。一头老牛,年年岁岁,风风雪雪,伴他走尽人生,尝尽辛酸。
余忆幼年,家贫,兄妹众多,便与祖父同居,每日落之时,便傍其身,与其归旧屋而眠,是时年幼,其详略已不尽知。后年长,约八岁,因建新屋,祖父便领余与妹同居,再忆其情,不禁惘然。约十岁,诸事已能自理,祖父便外出看场,此时祖父已近花甲,余犹记,每逢假日,便于祖父处度假,其虽已年迈,孤身一人,但生活琐碎之处,亦事无巨细,虽房陋屋穷,但整洁有序。每逢节日,必归家省亲,虽其生活困乏,但孙儿礼物,却必不可少。每忆及此,泪眼潸然。
人皆有老,老弱体衰之时,本应尽享子女儿孙之福,天伦之乐。然祖父虽有儿女四人,却未能享其天伦,反被其所累,儿女情,父母心,谁知其中甘苦。零九年十月,大儿子儿媳不孝,公开反逆,祖父遭辱,屈苦难伸,险些丧命,身体愈加不济,后至小儿处居,儿子儿媳虽有心孝顺,却儿女家事缠身,亦无法事事巨细。至此,两儿亦因此结怨,互不往来。直至生前,大儿子儿媳儿孙竟也未曾再去看望一眼,情至如此,其苦何堪?
寒风肃肃送人归,白雪飘飘招人魂,走时夏花谢,再归人已去。孙儿不孝,在家未能分担苦闷,在外又未时常问候,至如今,人走黄泉,番然悔悟,然逝者已逝,追悔莫及!在此,儿孙三人定当以此为戒,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如此悲剧,绝不再有!
时至春节将近,鞭炮锣鸣,从此佳节又念一人,黄土坟丘,冥纸飏飏,愿您天堂安好!
农历辛卯年十二月初四
维公元贰零壹壹年元月柒号(农历庚寅年十二月四日),祖父已丧之四日,因时间仓促,不孝孙女未能完整参与出殡仪式,实感愧疚。遂奠以文,祥述祖父生平,衔哀致情,告先祖父之灵。
先祖父熊公卒于公元贰零壹壹年元月贰号凌晨叁点(农历庚寅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寅时),享年七十七,古稀之年,亦算天命。
时近腊冬,湖北大雪,广东寒风肃雨,吾于元月三日早八点惊闻噩耗,祖父仙逝,初闻涕泪,呆立良久,遂与表哥联系,便约即刻返乡。行车千里,辗转数次,终于晚八点抵达家中。
祖父遗体置于大堂,身穿寿衣,面铺黄纸,脚缚白绳,灵前香台烟雾袅袅,火盆之中黄纸残屑空中打转。灵前遗像,慈颜犹在,未料如今,从此两隔,此情此境,其情何奈。双跪扣头,手焚黄纸,默然哽咽。
祖父疾在内脏,年事已高,日渐消瘦。早在零八年旧疾复作,医嘱吾父,天意所为,当看造化,好在天不绝人愿,逃过一劫。后于零九年十月,在大伯家因受委屈,又遭大劫,从此,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因与大儿矛盾,身心苦痛,于十一月身体稍好被小女接至厦门。十二月因身体状况不佳,又辗转回家。回家后便一卧不起,内脏器官,全面衰竭,食无欲,行不便,全身浮肿。直至此,漫漫寒冬,终不抵天命,撒手人寰。
祖父同胞八人(兄弟五人,姐妹三人)幼年失父,解放战争年代,艰辛可知?壮年失妻,吾父尚在七岁,其苦何言?五十丧女,大女刚过而立,两外孙未满十岁,老天作人,个中辛酸,孰人可知?花甲归家,应享天伦,两儿不和,又出纷争,心中苦痛,孰人可诉?直至六五,小女又遭大劫,全家背井离乡,八年未有音讯,每及人言,泪眼婆娑,其苦自知!而至如今,大儿不孝,孙儿无能,未享天伦,便含恨西去!呜呼呜呼,天不顺,悲兮悲兮,人已逝,七十余载苦中滚,一方黄土终化了。
祖父一生,其性温和,与人无争,待人以慈,持家以俭,巨细咸藏,处事方圆,勤劳俭勉。壮年失妻,含辛茹苦,拉扯两对儿女。儿女个个成家,孙子次弟出世,便外出替人看场。年老回家,本应享天伦,却还歇息不得,儿孙无能,未能尽孝侍奉。一头老牛,年年岁岁,风风雪雪,伴他走尽人生,尝尽辛酸。
余忆幼年,家贫,兄妹众多,便与祖父同居,每日落之时,便傍其身,与其归旧屋而眠,是时年幼,其详略已不尽知。后年长,约八岁,因建新屋,祖父便领余与妹同居,再忆其情,不禁惘然。约十岁,诸事已能自理,祖父便外出看场,此时祖父已近花甲,余犹记,每逢假日,便于祖父处度假,其虽已年迈,孤身一人,但生活琐碎之处,亦事无巨细,虽房陋屋穷,但整洁有序。每逢节日,必归家省亲,虽其生活困乏,但孙儿礼物,却必不可少。每忆及此,泪眼潸然。
人皆有老,老弱体衰之时,本应尽享子女儿孙之福,天伦之乐。然祖父虽有儿女四人,却未能享其天伦,反被其所累,儿女情,父母心,谁知其中甘苦。零九年十月,大儿子儿媳不孝,公开反逆,祖父遭辱,屈苦难伸,险些丧命,身体愈加不济,后至小儿处居,儿子儿媳虽有心孝顺,却儿女家事缠身,亦无法事事巨细。至此,两儿亦因此结怨,互不往来。直至生前,大儿子儿媳儿孙竟也未曾再去看望一眼,情至如此,其苦何堪?
寒风肃肃送人归,白雪飘飘招人魂,走时夏花谢,再归人已去。孙儿不孝,在家未能分担苦闷,在外又未时常问候,至如今,人走黄泉,番然悔悟,然逝者已逝,追悔莫及!在此,儿孙三人定当以此为戒,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如此悲剧,绝不再有!
时至春节将近,鞭炮锣鸣,从此佳节又念一人,黄土坟丘,冥纸飏飏,愿您天堂安好!
农历辛卯年十二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