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遇的欧洲——先贤与至宝
![]() |
先贤祠——卢森堡公园——卢浮宫
如果是春天,那该有多美。
![]() |
好不容易有了升温迹象的巴黎,今天又吹起风来。我延长第一天的路线,经过圣母院,穿过西堤岛,走进拉丁区,摸索先贤祠的位置。
先贤祠是一座希腊风格与哥特风格结合的建筑,当年也曾是教堂,后来几经更替,成为国家名人的公墓。门票8欧元。这座建筑风格优雅,游人很少,显得更加宽敞轻盈。空旷的十字形大厅中央,悬挂着历史上著名的傅科摆,四周有四座革命主题的大理石雕塑,周围的墙壁上都是巨幅的贴布画,表现了圣女洁娜维耶芙、查理曼大帝等宗教人物的故事。也不知是否因为这里阴气重,我只觉得室内比室外更冷。
![]() |
从小楼梯下到地下室,这里就是诸多名人的墓室了。最先入住的是大文豪雨果,其后有左拉、大仲马、居里夫妇等,以及一些我不认识的法国名人。拱道两旁,一小间一小间的墓室就像上学时狭窄的宿舍,石棺摆放的方式都和上下铺一样。有的石棺前摆放着鲜花和花环,有的还有旗帜画像等等,被布置得很隆重,但大部分是沉默简朴的。只有伏尔泰和卢梭二人哀荣备至,不只有相对独立的大空间,还有名家设计的棺椁和塑像。他们的棺椁被面对面摆放,这两个生前的论敌,死后却不得不长相厮守,如果泉下有知,大概会对生前的对战一笑了之吧。
![]() |
看完先贤祠,出门找地方吃午饭。先贤祠也位于高处,周围石块铺成的地面和蒙马特有几分相似。我就近找了一家小小的快餐店。这里的布局有些像我们的熟食店,玻璃柜子里一格格地摆放着菜和肉,有黑乎乎的丸子什么的。店员是一个长得有点异国的男人,用法语问我,我听不懂,旁边一位正在结账的女士帮我翻译成英语:三明治的馅要肉还是奶酪。我想奶酪的热量比较高,考虑到今天的气温,就选了奶酪。还要了一碗汤。店员不知是不是也不太会英语,一直和我说法语,我一概摇头,摇完了醒悟过来,他是问我是不是“Japon”,日本人。他继续问:“Chinois?”我笑了,用力点头。
我错了。我应该选肉的。不知这是哪种奶酪,长得有点像豆腐乳,白里带红,吃起来可一点不像,味道泛酸,接近馊味。出于接受当地食物和拒绝浪费的信条,我努力地吃掉了一多半。还有那碗汤,洋葱和南瓜和别的什么东西混在一起,熬得完全没了魂,一碗稀糊。看这家小店的风格非常家常,就像小巷里人们下班后路过会随手买一点东西的那种铺子,难道法国人日常就吃这些?
吃完下坡,走到大路口,一家很大的麦当劳赫然出现在路边。我其实一直想在巴黎的麦咖啡里喝一杯,吃几个麦当劳的玛卡隆的。胃里的酸奶酪替我惋惜。
![]() |
先贤祠下面就是卢森堡公园。公园是一片开阔的地面,面积不大,也没多少花样,却成为我在巴黎除了圣母院之外最喜欢的地方。
这里有很多树,虽然现在都是光秃秃的枝条,但可以想象,当春天到来,植物返绿以后,这些整齐的老树会是多么幽雅的一片树林。树丛中掩映着许多青铜雕塑,有森林中的精灵之感觉。公园中央有一个水池,水池旁是亨利四世的皇后玛丽亚·冯美第奇当年建的一幢宫殿,在大革命时曾作为囚禁皇后的监狱,现在是法国的参议院。水池中央的喷泉结了冰,只剩一小股水柱在涌动,曾经生机勃勃的喷涌都被低温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一座等待解冻的冰喷泉。和杜伊勒里花园一样,这里的水池里也有许多鸟儿,池边有同样的绿色椅子。修剪整齐的草坪以水池为中心,放射状铺开。白色的大理石雕像头顶立着远眺的海鸥。
![]() |
![]() |
阳光耀眼,天色湛蓝。然而风大不能久坐。我多希望现在是暖和的季节,公园里的树染满浓荫,我可以在水池边闲坐,在草地旁散步。这是从小就在电影里看过的理想中的欧洲园林,简洁优雅,令人愉悦,如果春天来这里,该有多美,该有多美。
临走时,还在树林里发现一丛竹子。
![]() |
![]() |
晚上依然去吃牛肉面。交代温州老板,多放几片菠菜叶子,牛肉少点都行反正吃不完,面端上来,还是肉多菜少。这是一个蔬菜比肉贵的地方。
今天晚上是我的卢浮宫第二夜。我和桑桑一起步行前往,她和我一起进去,然后分头参观。上次我是从德农馆进的,今天改从黎塞留馆进,免得在两馆之间来回,浪费时间和脚力。
进去之后,随意一走,就到了马利中庭。中庭是半地下的下沉式的小方场,高挑的空间里,台阶和展台错落有致,雕塑间点缀着增添生气的绿植。这种有空间感的摆放比将雕塑成排展览更有意思,观众仿佛身处一座小小的欧式宫廷园林。我非常喜欢这里。然而卢浮宫共有三座中庭,位置并排,相隔不远,我却只到达这一座。在这么大的地方参观,一不小心路线就变成了迷宫,咫尺也成天涯。
![]() |
![]() |
上楼到了拿破仑三世的套房,当然又是满眼奢华。有一个展柜里陈列着皇帝收藏的中国工艺品,有景泰蓝花瓶、玉器、骨雕和印章,其中一只玉碗上还刻着乾隆年号。这是我在卢浮宫里仅见的中国文物,大概也是卢浮宫仅有的中国文物了,这里连亚洲的展品都很少。
![]() |
![]() |
![]() |
![]() |
然后又看画,一屋子一屋子的巨幅油画。有一群老人家坐在一副静物画前,跟着老师在临摹。我听见钢琴的叮咚。匆匆进入前方大厅,发现这里有小小的演出,挺拔英俊的男歌手站在钢琴前,深情歌唱,人们坐在长凳上静静聆听,四壁挂满了年深月久的巨幅油画。那一刻感觉很穿越,千百年前的帝王后妃,也是坐在这样的厅堂里,听歌手浅唱低吟,钢琴的音符在墙壁的雕花上跳跃。那一刻感觉好享受,我在卢浮宫,在全世界最宏大的古典艺术包围中,聆听婉转低回的法语男声。
![]() |
接着走,发现这一晚卢浮宫里有不少小演出,小乐队演奏,即兴现代舞,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天星期五。演出都短,都在展厅里,艺术品之间。这一晚,走着走着,时不时都会听见音乐和歌声。
![]() |
![]() |
我看了两小时画,头都疼起来,对卢浮宫的认知产生了变化。上一次来,一心着急要看完所有藏品;今天我放弃了,我明白永远也看不完。在这个地方,产生包揽的愿望,绝对是自不量力,如果还想在短时间内包揽,那简直是对艺术的一种亵渎。这是人类多少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精萃,我在这无可匹敌的压力下五体投地。
![]() |
![]() |
没等到闭馆撵人,我就离开了,脑力损耗太大,再看也看不出所以然来。那些来不及看的,留待下次,以后还会来,总还有机会。
明天,我就要暂停在巴黎的独自闯荡,跟着旅行团懒懒散散游西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