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日记4月2日
昨天似乎没读什么,在路上读的《论语新解》买完户外交响音乐会的票走到咖啡店。淮海路上一路走一路看,思想也需要行走嘛不然容易呆滞。照例喝杯抹茶。跟一个自称为“要改变中国电影界”的青年碰个头顺路坐地铁回去,路上看《禅与摩托车艺术》(《万里任禅游》)
今早起床,第一件事给金钱松、几盆植物浇水晒太阳。
然后自己喝柠檬水。看会儿书,早中饭。
《怎样阅读一本书》给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会去买实体书来看。
下午包裹到了,拆封的时候就闻到皮革的气味。除了皮,其他配件都没法用。出门寻觅配件。只找到细的松紧绳,2mm冲头,铅封无。
寻觅途中想,我这个还真是白羊性子,配件不全今天不DIY出traveler's notebook,估计得难受死。买配件的时候完全不考虑细节的差异性及可行性,完全信任店家的推荐介绍。
好歹后来找到了细的松紧绳,如果按照3mm的冲头打孔,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想想这洞就太多了。看着卖家配的3mm粗的松紧绳,也难怪会推荐3mm的冲头。
接下来是心态调整,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本子3天时间做也没问题,慢慢来。
然后分析:没有铅封,关系不大,暂时不加铅封仅安装上松紧绳,铅封可以稍后再加上。打孔的问题,可以先用洋钉打孔。材料工具上的问题暂时OK,可以动手了。
第一步是在皮料上裁定尺寸,这一步要是有直角钢尺会方便很多。铅笔划线,然后下料。我随身带了刻橡皮章用的纸刀,日本的刀片下料非常轻松,这个是出乎我意料的,切割边非常整齐,不需要打磨及其他工序了。有一条边有点问题,补一刀切齐,非常利索。比切纸要好处理。原本只是想尝试一下纸刀,这下边上的美工刀可以永远休息了。
第二步取孔。第三步穿松紧绳。这步是效率最低的,本来没确定孔的大小,但按照这个小市场买到的最细的松紧绳的尺寸,2mm的孔是必须的。需要取5个孔,穿4次松紧绳过这黑漆漆、紧又紧的洞。。。
另外这一步前要根据皮质的外观瑕疵等情况调整取孔、开叉,尽量把瑕疵面放在不显眼的位置。个人觉得有点瑕疵也算是做旧风格或者对单一皮料的一点装饰吧。没必要要求太完美,这个看喜好。有瑕疵说明是真皮呢。。。
装上松紧绳打上扣,加上内芯,总算有了第一次做的皮面本子。有不少diy者都会加上书签、珠子挂牌等装饰。我就暂时什么都不加,虽然我还拍了一个船锚装饰。。。其实是忘弄加上去了,可以拴根蜡线绑在本子上做书签。稍后上铅封再弄吧。另外一个铅封在上部位置也是为了保护松紧绳不磨损吧。
最后上图~
下一步去研究一下在皮料上打个钢印之类的。皮还有多,可以动手做些小东西。
今早起床,第一件事给金钱松、几盆植物浇水晒太阳。
然后自己喝柠檬水。看会儿书,早中饭。
《怎样阅读一本书》给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会去买实体书来看。
下午包裹到了,拆封的时候就闻到皮革的气味。除了皮,其他配件都没法用。出门寻觅配件。只找到细的松紧绳,2mm冲头,铅封无。
寻觅途中想,我这个还真是白羊性子,配件不全今天不DIY出traveler's notebook,估计得难受死。买配件的时候完全不考虑细节的差异性及可行性,完全信任店家的推荐介绍。
好歹后来找到了细的松紧绳,如果按照3mm的冲头打孔,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想想这洞就太多了。看着卖家配的3mm粗的松紧绳,也难怪会推荐3mm的冲头。
接下来是心态调整,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本子3天时间做也没问题,慢慢来。
然后分析:没有铅封,关系不大,暂时不加铅封仅安装上松紧绳,铅封可以稍后再加上。打孔的问题,可以先用洋钉打孔。材料工具上的问题暂时OK,可以动手了。
第一步是在皮料上裁定尺寸,这一步要是有直角钢尺会方便很多。铅笔划线,然后下料。我随身带了刻橡皮章用的纸刀,日本的刀片下料非常轻松,这个是出乎我意料的,切割边非常整齐,不需要打磨及其他工序了。有一条边有点问题,补一刀切齐,非常利索。比切纸要好处理。原本只是想尝试一下纸刀,这下边上的美工刀可以永远休息了。
第二步取孔。第三步穿松紧绳。这步是效率最低的,本来没确定孔的大小,但按照这个小市场买到的最细的松紧绳的尺寸,2mm的孔是必须的。需要取5个孔,穿4次松紧绳过这黑漆漆、紧又紧的洞。。。
另外这一步前要根据皮质的外观瑕疵等情况调整取孔、开叉,尽量把瑕疵面放在不显眼的位置。个人觉得有点瑕疵也算是做旧风格或者对单一皮料的一点装饰吧。没必要要求太完美,这个看喜好。有瑕疵说明是真皮呢。。。
装上松紧绳打上扣,加上内芯,总算有了第一次做的皮面本子。有不少diy者都会加上书签、珠子挂牌等装饰。我就暂时什么都不加,虽然我还拍了一个船锚装饰。。。其实是忘弄加上去了,可以拴根蜡线绑在本子上做书签。稍后上铅封再弄吧。另外一个铅封在上部位置也是为了保护松紧绳不磨损吧。
最后上图~
![]() |
无金属版全手工制作,越看越得瑟 |
下一步去研究一下在皮料上打个钢印之类的。皮还有多,可以动手做些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