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对对方的高估
这场婚姻超出了私人话题,从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巨大投影、社会的人情世态 。
读了索尔·贝娄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这本书很好看。这样的小说才叫小说。
改不了摘警句的陋习(也许不失为帮助记忆的一个办法,总不能看完就忘吧):
——许多现代思想家都同意,爱情的秘诀就是“高估”对方。卢梭也认为,在自由社会里不能缺少这种错觉。
——一个物质和能量永恒不变的世界,你懂吗?所罗门的哲语:“太阳下没有新鲜事”或“永恒的重演”——一个封了口的圆圈,而一个加盖的圆圈就是监狱。
读了索尔·贝娄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这本书很好看。这样的小说才叫小说。 改不了摘警句的陋习(也许不失为帮助记忆的一个办法,总不能看完就忘吧): ——许多现代思想家都同意,爱情的秘诀就是“高估”对方。卢梭也认为,在自由社会里不能缺少这种错觉。 ——真理有两种:一种以知识之树为代表,另一种则以生命之树为代表;一种是奋斗进取的真理,另一种是善于接纳的真理。 两种痛苦——俄国的痛苦,从一个大的历史角度来看,是典型的痛苦,是人类自古以来在战争、瘟疫、饥荒和奴役中承受的痛苦。那些庞大的、举世熟悉的痛苦形式当然加深了幸存者的人性深度。……自由的痛苦也必须考虑。 ——一个物质和能量永恒不变的世界,你懂
舅舅为什么想去南极:因为南极让你预尝到灵魂必须离开温暖的肉体时的永恒的滋味,在那里你可以练习那一时刻来到时所需要的对温度的不在乎。
——大家在口头上当然都讲求感情,但是每个人熟悉的是感情的缺乏而不是感情的存在,都对于这种空虚的感觉习以为常了。
——叔本华曾说过,金钱是抽象的快乐。或许是黑格尔说的?
德说爱是过分的估价。也就是说如果你看穿了你所爱的对象,你就不可能爱它。这是临床的看法。 关于医生:那种由于痛苦而流露感情的地方,就会吸引那些虚无主义的人。 爱是对对方的高估,看来这已成定论。普鲁斯特也是这么说的。其实,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已经说了:不然人怎么会爱上一头驴?恋爱中的人不爱听这话,但是,看来此话是真理。
舅舅和他妻子的关系:她的这些缺点这么烦扰你,是因为你强行征用爱情,所以它惩罚你;爱这种灵魂力量是不能勉强的。它可以创造美感、力量……如果没有爱,批判的意识会把一切来者分解、解析、瓦解。
——弗洛伊德说爱是过分的估价。也就是说如果你看穿了你所爱的对象,你就不可能爱它。这是临床的看法。
爱是对对方的高估,看来这已成定论。普鲁斯特也是这么说的。其实,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已经说了:不然人怎么会爱上一头驴?恋爱中的人不爱听这话,但是,看来此话是真理。
最近,朋友转来一篇题为“罗瑞卿女儿(点点)的回忆”的文章。看后感慨万千。印象最深的是下面两节:
罗曾是政治局常委会的列席者,这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荣誉。但有一阵不让他列席了。原因是毛岸青夫妇的生活一直是由罗照应,“四清”运动时,韶华为了锻炼而到农村搞四清,罗知道岸青要人照顾,就劝她不要去,后来韶华坚持,罗考虑再三将她安排在离北京很近的地方,一旦有事可以马上回来。毛知道了这事很不高兴,罗也就被取消列席常委会的资格了。过了一段时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吴君旭护士长对毛泽东说,韶华去四清是她自己提出来的,根本不是罗总长要求她去的。这才解开了毛泽东的疙瘩。爸爸又能去列席常委会了。
政治局常委是中国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能否列席如此重要的会议竟然仅仅决定于毛一个人的好恶。这样的政治制度是多么可怕啊。我们庆幸中国终于摆脱了这样的制度。我想,根本的原因还不是毛死掉了,而是中国正在从一个农业社会变成一个工业社会,从一个乡土社会变成一个都市社会。农民社会只能有皇帝,工业的社会才能有民主制度。
秦始皇因其专制留下千古骂名,毛不但不屑于避嫌,反而以秦始皇自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原因在于他心里有把握,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皇权是权力的最适合形式:中国人配有其他的统治形式吗?他心里清楚得很:不配。
我想,中国人现在有了点底气了,可以试试皇权之外的其他权力模式了。眼看着中国进步,虽然不能参与其中,也是很高兴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33601000bmt.html) - 罗点点的回忆_李银河_新浪博客
读了索尔·贝娄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这本书很好看。这样的小说才叫小说。
改不了摘警句的陋习(也许不失为帮助记忆的一个办法,总不能看完就忘吧):
——许多现代思想家都同意,爱情的秘诀就是“高估”对方。卢梭也认为,在自由社会里不能缺少这种错觉。
——一个物质和能量永恒不变的世界,你懂吗?所罗门的哲语:“太阳下没有新鲜事”或“永恒的重演”——一个封了口的圆圈,而一个加盖的圆圈就是监狱。
读了索尔·贝娄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这本书很好看。这样的小说才叫小说。 改不了摘警句的陋习(也许不失为帮助记忆的一个办法,总不能看完就忘吧): ——许多现代思想家都同意,爱情的秘诀就是“高估”对方。卢梭也认为,在自由社会里不能缺少这种错觉。 ——真理有两种:一种以知识之树为代表,另一种则以生命之树为代表;一种是奋斗进取的真理,另一种是善于接纳的真理。 两种痛苦——俄国的痛苦,从一个大的历史角度来看,是典型的痛苦,是人类自古以来在战争、瘟疫、饥荒和奴役中承受的痛苦。那些庞大的、举世熟悉的痛苦形式当然加深了幸存者的人性深度。……自由的痛苦也必须考虑。 ——一个物质和能量永恒不变的世界,你懂
舅舅为什么想去南极:因为南极让你预尝到灵魂必须离开温暖的肉体时的永恒的滋味,在那里你可以练习那一时刻来到时所需要的对温度的不在乎。
——大家在口头上当然都讲求感情,但是每个人熟悉的是感情的缺乏而不是感情的存在,都对于这种空虚的感觉习以为常了。
——叔本华曾说过,金钱是抽象的快乐。或许是黑格尔说的?
德说爱是过分的估价。也就是说如果你看穿了你所爱的对象,你就不可能爱它。这是临床的看法。 关于医生:那种由于痛苦而流露感情的地方,就会吸引那些虚无主义的人。 爱是对对方的高估,看来这已成定论。普鲁斯特也是这么说的。其实,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已经说了:不然人怎么会爱上一头驴?恋爱中的人不爱听这话,但是,看来此话是真理。
舅舅和他妻子的关系:她的这些缺点这么烦扰你,是因为你强行征用爱情,所以它惩罚你;爱这种灵魂力量是不能勉强的。它可以创造美感、力量……如果没有爱,批判的意识会把一切来者分解、解析、瓦解。
——弗洛伊德说爱是过分的估价。也就是说如果你看穿了你所爱的对象,你就不可能爱它。这是临床的看法。
爱是对对方的高估,看来这已成定论。普鲁斯特也是这么说的。其实,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已经说了:不然人怎么会爱上一头驴?恋爱中的人不爱听这话,但是,看来此话是真理。
最近,朋友转来一篇题为“罗瑞卿女儿(点点)的回忆”的文章。看后感慨万千。印象最深的是下面两节:
罗曾是政治局常委会的列席者,这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荣誉。但有一阵不让他列席了。原因是毛岸青夫妇的生活一直是由罗照应,“四清”运动时,韶华为了锻炼而到农村搞四清,罗知道岸青要人照顾,就劝她不要去,后来韶华坚持,罗考虑再三将她安排在离北京很近的地方,一旦有事可以马上回来。毛知道了这事很不高兴,罗也就被取消列席常委会的资格了。过了一段时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吴君旭护士长对毛泽东说,韶华去四清是她自己提出来的,根本不是罗总长要求她去的。这才解开了毛泽东的疙瘩。爸爸又能去列席常委会了。
政治局常委是中国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能否列席如此重要的会议竟然仅仅决定于毛一个人的好恶。这样的政治制度是多么可怕啊。我们庆幸中国终于摆脱了这样的制度。我想,根本的原因还不是毛死掉了,而是中国正在从一个农业社会变成一个工业社会,从一个乡土社会变成一个都市社会。农民社会只能有皇帝,工业的社会才能有民主制度。
秦始皇因其专制留下千古骂名,毛不但不屑于避嫌,反而以秦始皇自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原因在于他心里有把握,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皇权是权力的最适合形式:中国人配有其他的统治形式吗?他心里清楚得很:不配。
我想,中国人现在有了点底气了,可以试试皇权之外的其他权力模式了。眼看着中国进步,虽然不能参与其中,也是很高兴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33601000bmt.html) - 罗点点的回忆_李银河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