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知己
昨日种种邪门,难得无聊又在图书馆,寻寻觅觅后看起福尔摩斯《最后一案》。大概是新福尔摩斯那一集太动人,才会想看原作到底是怎样。
还是觉得“华生”这个名字译得太好,温情脉脉,忠厚如斯(但也可以译为“屈臣氏”,诡吊)。华生结婚后,和福尔摩斯也逐渐路远,虽然仍牵挂,但隔阂已然存在。我伤感的不是最后福尔摩斯与恶人的同归于尽,而是华生和福尔摩斯终成了旧知己。
是知己,但是却是旧知己,在心中还有地位,甚至是无可取代的地位,但却挽回不起,终究是尘埃旧事。
那些因为一个人、一个偶像、一件事联系在一起的人,成为所谓知己,当时聊得痛快,交心交肺,然而时过境迁,事情会过去,爱慕也会淡薄,知己便也成了旧知己。最悲哀莫过于一个幼齿梦想而建立的童年友谊,说要开一家咖啡店,要摹绘本,要一起去上剑桥,最后却形如陌路,各自在人海中庸扰。
别说那是友谊,谁分得清友谊和爱恋,不如都称感情。感情一旦缘起,便注定失去。一生一世的感情太罕有,据说每七年便是另一个人,谁能确定已是另外两个人的人还能成好友?人的一生中到底要痛失多少好友才能不敢不愿去怀念,然而朋友总是老友好,旧情人永远最温存。
在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觉得恐怖的,因为良辰美景总易成云烟过眼,痛饮达旦,清晨酒醒,总会失落无常。
想起高中的时候,我时常陷入一种莫名感伤。旁边的同学出国的出国,保送的保送,曾经又疯又闹,逛街打电玩吃烧烤,却清清楚楚的知道最后还是要分道扬镳。
记得高一下学期快分文理的时候,我和班上一名叫惠的女孩要好,形影不离。说来奇怪,交友方面我一贯恋慕美貌,容貌通常的她却让我时时怀念。大概是那个时候孤单得怕了,幸得有个普普通通与我一般孤独的女孩子陪伴,因而觉得格外珍贵。那时觉得惠和我像得不得了,父母都太优秀,显得自己怎样用功都太蠢笨,然后就是单恋情节,我们在一起说的最多的便是我们各自心宜的对象,她说她的那个漂亮男生,我讲我的白衣少年,自述其苦,自得其乐,亦惺惺相惜。
后来她去理科班,我留在文科班,便少了联系,我发短信祝他生日快乐亦不见她回,恐怕她早已换手机号来不及通知旧友。其实我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女孩子心最窄,要不是我们一文一理,怎么可能每日相约自习无罅隙。一开始就知道这友谊不过如落花流水总归要各分东西,因而便有一日没一日地过,不吵架也不猜忌。
十几年的闺蜜往往不会是知己,旧知己总变不得老友。喜好总在变,就算我看完现在所有小说、电影、杂志,也未必懂得运动、球星、奢侈品,从前谈蔡依林就能很high,现在你喜欢韩国偶像,我却在听台湾乐队,我们到底能够聊些什么呢?想来便心酸,若重新遇上一场,恐怕能找到新话题,但想到以前已经遇到过一次,相知过一次,再聊什么都怪异,再不是从前那个知己了啊。
都说《最佳损友》词写的太造作,可是还是听一次伤怀一次。“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却又说,“来日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却总好过那日我没有遇到某某。”
虽然难得一生一世,又或者遇见某人就已花光一生的运气,但还是庆幸遇见你,与你促膝闲谈,话过天长地久。
今日愚人节,亦是Leslie的忌日,看到那句话还是一阵战栗,“能被你欺骗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想来我总是不够诚实,也与好友说过谎,实在羞愧。今天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Leslie那张绝美的脸,人人都在怀念,一时间恨不得逃离网路。都在怀念,却未必知己,只是每年抽一日思念一个人而已,平时还是各自爱各自的偶像。
还是觉得“华生”这个名字译得太好,温情脉脉,忠厚如斯(但也可以译为“屈臣氏”,诡吊)。华生结婚后,和福尔摩斯也逐渐路远,虽然仍牵挂,但隔阂已然存在。我伤感的不是最后福尔摩斯与恶人的同归于尽,而是华生和福尔摩斯终成了旧知己。
是知己,但是却是旧知己,在心中还有地位,甚至是无可取代的地位,但却挽回不起,终究是尘埃旧事。
那些因为一个人、一个偶像、一件事联系在一起的人,成为所谓知己,当时聊得痛快,交心交肺,然而时过境迁,事情会过去,爱慕也会淡薄,知己便也成了旧知己。最悲哀莫过于一个幼齿梦想而建立的童年友谊,说要开一家咖啡店,要摹绘本,要一起去上剑桥,最后却形如陌路,各自在人海中庸扰。
别说那是友谊,谁分得清友谊和爱恋,不如都称感情。感情一旦缘起,便注定失去。一生一世的感情太罕有,据说每七年便是另一个人,谁能确定已是另外两个人的人还能成好友?人的一生中到底要痛失多少好友才能不敢不愿去怀念,然而朋友总是老友好,旧情人永远最温存。
在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觉得恐怖的,因为良辰美景总易成云烟过眼,痛饮达旦,清晨酒醒,总会失落无常。
想起高中的时候,我时常陷入一种莫名感伤。旁边的同学出国的出国,保送的保送,曾经又疯又闹,逛街打电玩吃烧烤,却清清楚楚的知道最后还是要分道扬镳。
记得高一下学期快分文理的时候,我和班上一名叫惠的女孩要好,形影不离。说来奇怪,交友方面我一贯恋慕美貌,容貌通常的她却让我时时怀念。大概是那个时候孤单得怕了,幸得有个普普通通与我一般孤独的女孩子陪伴,因而觉得格外珍贵。那时觉得惠和我像得不得了,父母都太优秀,显得自己怎样用功都太蠢笨,然后就是单恋情节,我们在一起说的最多的便是我们各自心宜的对象,她说她的那个漂亮男生,我讲我的白衣少年,自述其苦,自得其乐,亦惺惺相惜。
后来她去理科班,我留在文科班,便少了联系,我发短信祝他生日快乐亦不见她回,恐怕她早已换手机号来不及通知旧友。其实我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女孩子心最窄,要不是我们一文一理,怎么可能每日相约自习无罅隙。一开始就知道这友谊不过如落花流水总归要各分东西,因而便有一日没一日地过,不吵架也不猜忌。
十几年的闺蜜往往不会是知己,旧知己总变不得老友。喜好总在变,就算我看完现在所有小说、电影、杂志,也未必懂得运动、球星、奢侈品,从前谈蔡依林就能很high,现在你喜欢韩国偶像,我却在听台湾乐队,我们到底能够聊些什么呢?想来便心酸,若重新遇上一场,恐怕能找到新话题,但想到以前已经遇到过一次,相知过一次,再聊什么都怪异,再不是从前那个知己了啊。
都说《最佳损友》词写的太造作,可是还是听一次伤怀一次。“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却又说,“来日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却总好过那日我没有遇到某某。”
虽然难得一生一世,又或者遇见某人就已花光一生的运气,但还是庆幸遇见你,与你促膝闲谈,话过天长地久。
今日愚人节,亦是Leslie的忌日,看到那句话还是一阵战栗,“能被你欺骗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想来我总是不够诚实,也与好友说过谎,实在羞愧。今天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Leslie那张绝美的脸,人人都在怀念,一时间恨不得逃离网路。都在怀念,却未必知己,只是每年抽一日思念一个人而已,平时还是各自爱各自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