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洋的爱情
在苏州市沧浪区大龙新村,不时会看到这样特别的温馨场面:一个外国男孩搀扶着一个中国女孩在小区里不停地行走,女孩的腿脚不是很稳,走得很慢,男孩寸步不离地跟在身旁。他和她的背影,相扶相依,为小区平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
一见钟情
他为爱情来苏州学习汉语
男孩叫科林,29岁,来自美国艾奥瓦州,是一个爱好玩滑板、踢足球和旅行的阳光小伙。科林,高高的个子,帅气的脸庞,长长的头发,谈话中,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女孩叫陈亚焕,今年34岁,来自广西贺州。
他们的相遇很偶然。2005年,大学毕业的科林应朋友之邀,来到中国山西太原,当起了一名英语老师。在一个学生的生日晚会上,他邂逅了美丽的广西姑娘陈亚焕。
在交谈中,两人发现彼此有许多共同的爱好:滑板、旅游、足球,并且性格都很开朗……后来,他们相约一起去爬山,玩滑板,慢慢的,科林的帅气爽朗深深打动了亚焕的心,而科林也逐渐被眼前这个温柔似水的姑娘所吸引。就这样,他们相爱了。陈亚焕的英语不是很流利,基础也不是太好,而科林也不懂中文,两人的交流存在一些障碍。为了减轻陈亚焕学习英语的压力,科林决定为了爱情学习汉语。他通过网络搜索,知道了苏州大学有汉语培训课程。于是,他带着陈亚焕来到了苏州。
女友遇车祸瘫痪
他想尽办法留在中国
2006年,两人来到苏州后,科林选择了半工半读。上午去苏州大学学习汉语,下午去做兼职英语老师。陈亚焕则在朋友的服饰店里当起了售货员。甜蜜而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一个意想不到的厄运就降临到了陈亚焕头上。2008年7月的一个深夜,陈亚焕和朋友在酒吧喝完酒在回去的途中遭遇了车祸,并陷入昏迷。“医生告诉我,她的右侧颞部脑内血肿,伤势十分严重,非常危险,随时都可能……”科林回忆说。最初7天,医生要求科林每天睡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外,因为她随时都可能死亡。
陈亚焕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整整一个月。科林每天都要承担4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治疗费用,那段日子,他不停地签署各类手术同意书,不过幸运的是,死神和陈亚焕擦身而过。
一个月后,陈亚焕醒了,但她左侧身体瘫痪了。这时,科林的签证也到期了,当时奥运会即将举办,办理签证很难。经过咨询,科林得知通过成为苏州大学的留学生,能顺利办理签证。不过他选择留下来,更多的是为了照顾陈亚焕。
陪伴守望
科林父母来到苏州帮着照料
陈亚焕在苏州没有亲人,车祸肇事人也没有找到,她的生活费用和医药费全部压在了科林的身上,科林无奈之下,只好把陈亚焕接回家中,专门请了一个保姆帮助照料。晚上,他再去园区做家教,多赚些钱。车祸后,见陈亚焕总是闷闷不乐,科林开始用自己的美式鼓励法,帮她重拾信心。刚开始陈亚焕左侧身体完全不能动,在康复的时候,哪怕左手的手指微微一动,科林都会大声赞叹:“很棒!”
科林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了远在美国的父母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2009年9月,科林的父母也来到了苏州,一起帮忙照料。医生叮嘱亚焕要加强康复锻炼。为此,经济上已经捉襟见肘的科林特意租下大龙新村的房子,还买了一台2000多元的跑步机让亚焕坚持锻炼。只要有空,科林就会陪她一起到小区里锻炼,无论多晚,他每天都要过来看看陈亚焕。现在,陈亚焕拄着拐杖已经能独立走路了,虽然步伐很缓慢,但科林已非常开心。
爱情升华
“ 你就是我的亲人 ”
“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所以我才爱上他。”这句话经常挂在陈亚焕的嘴边。车祸后,科林没有报案寻找肇事者,他说:“找到有什么用呢,他也许是个穷人,生活不是很好,还有自己的家庭,如果没有钱,只有坐牢,不要了。”陈亚焕在广州打工的弟弟送来5000元钱,也被科林拒绝了。科林认为这是她弟弟一年辛苦打工得来的血汗钱。
“他总是这样替别人着想,所以我爱他,尽管我不再配得上他。”“不,你非常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就是我的亲人!”每当陈亚焕说这话时,总是被科林立刻打断。“许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我不回国,因为她不听医生的话,只听我的话。”这样的理由,说得简单,可这样的决定,并不简单。“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那句歌词见证的不只是爱,还有那浓浓的亲情。
(摘自《老人报》)
一见钟情
他为爱情来苏州学习汉语
男孩叫科林,29岁,来自美国艾奥瓦州,是一个爱好玩滑板、踢足球和旅行的阳光小伙。科林,高高的个子,帅气的脸庞,长长的头发,谈话中,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女孩叫陈亚焕,今年34岁,来自广西贺州。
他们的相遇很偶然。2005年,大学毕业的科林应朋友之邀,来到中国山西太原,当起了一名英语老师。在一个学生的生日晚会上,他邂逅了美丽的广西姑娘陈亚焕。
在交谈中,两人发现彼此有许多共同的爱好:滑板、旅游、足球,并且性格都很开朗……后来,他们相约一起去爬山,玩滑板,慢慢的,科林的帅气爽朗深深打动了亚焕的心,而科林也逐渐被眼前这个温柔似水的姑娘所吸引。就这样,他们相爱了。陈亚焕的英语不是很流利,基础也不是太好,而科林也不懂中文,两人的交流存在一些障碍。为了减轻陈亚焕学习英语的压力,科林决定为了爱情学习汉语。他通过网络搜索,知道了苏州大学有汉语培训课程。于是,他带着陈亚焕来到了苏州。
女友遇车祸瘫痪
他想尽办法留在中国
2006年,两人来到苏州后,科林选择了半工半读。上午去苏州大学学习汉语,下午去做兼职英语老师。陈亚焕则在朋友的服饰店里当起了售货员。甜蜜而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一个意想不到的厄运就降临到了陈亚焕头上。2008年7月的一个深夜,陈亚焕和朋友在酒吧喝完酒在回去的途中遭遇了车祸,并陷入昏迷。“医生告诉我,她的右侧颞部脑内血肿,伤势十分严重,非常危险,随时都可能……”科林回忆说。最初7天,医生要求科林每天睡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外,因为她随时都可能死亡。
陈亚焕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整整一个月。科林每天都要承担4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治疗费用,那段日子,他不停地签署各类手术同意书,不过幸运的是,死神和陈亚焕擦身而过。
一个月后,陈亚焕醒了,但她左侧身体瘫痪了。这时,科林的签证也到期了,当时奥运会即将举办,办理签证很难。经过咨询,科林得知通过成为苏州大学的留学生,能顺利办理签证。不过他选择留下来,更多的是为了照顾陈亚焕。
陪伴守望
科林父母来到苏州帮着照料
陈亚焕在苏州没有亲人,车祸肇事人也没有找到,她的生活费用和医药费全部压在了科林的身上,科林无奈之下,只好把陈亚焕接回家中,专门请了一个保姆帮助照料。晚上,他再去园区做家教,多赚些钱。车祸后,见陈亚焕总是闷闷不乐,科林开始用自己的美式鼓励法,帮她重拾信心。刚开始陈亚焕左侧身体完全不能动,在康复的时候,哪怕左手的手指微微一动,科林都会大声赞叹:“很棒!”
科林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了远在美国的父母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2009年9月,科林的父母也来到了苏州,一起帮忙照料。医生叮嘱亚焕要加强康复锻炼。为此,经济上已经捉襟见肘的科林特意租下大龙新村的房子,还买了一台2000多元的跑步机让亚焕坚持锻炼。只要有空,科林就会陪她一起到小区里锻炼,无论多晚,他每天都要过来看看陈亚焕。现在,陈亚焕拄着拐杖已经能独立走路了,虽然步伐很缓慢,但科林已非常开心。
爱情升华
“ 你就是我的亲人 ”
“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所以我才爱上他。”这句话经常挂在陈亚焕的嘴边。车祸后,科林没有报案寻找肇事者,他说:“找到有什么用呢,他也许是个穷人,生活不是很好,还有自己的家庭,如果没有钱,只有坐牢,不要了。”陈亚焕在广州打工的弟弟送来5000元钱,也被科林拒绝了。科林认为这是她弟弟一年辛苦打工得来的血汗钱。
“他总是这样替别人着想,所以我爱他,尽管我不再配得上他。”“不,你非常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就是我的亲人!”每当陈亚焕说这话时,总是被科林立刻打断。“许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我不回国,因为她不听医生的话,只听我的话。”这样的理由,说得简单,可这样的决定,并不简单。“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那句歌词见证的不只是爱,还有那浓浓的亲情。
(摘自《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