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凯特·温丝莱特:爱,不完美的自己
![]() |
“我记得我从很小的时候,差不多才五岁吧,就想成为一个演员了。我家里的每个人都从事演艺事业,包括我的爸爸和外婆。我有一个舅舅是一名非常著名的戏剧演员。我们经常一起穿着戏服唱歌表演,还发明一些好笑的游戏,包括用我妈妈的衣服打扮起来。一般的小孩儿也会玩这些,但是我们把它提到了更高的一个水平层面,因为我们真的是把表演看作了一种信仰。”
![]() |
每个少女都有“明星梦”,凯特·温丝莱特也不例外,青葱岁月里,她总是站在浴室镜前,拿一瓶香波假装拿到奥斯卡,在那里苦练答谢词。作为出生于英国伯克郡一个演艺世家的孩子,她不得不向自己的家人看齐,“表演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经常一起穿着戏服唱歌表演,还发明一些好笑的游戏,包括用我妈妈的衣服打扮起来。一般的小孩儿也会玩这些,但是我们把它提到了更高的一个水平层面,因为我们真的是把表演看作了一种信仰。”也许是天赋与兴趣使然,凯特五岁便时登台表演,十一岁不顾家人反对,向外婆借钱进入戏剧学校就读,十三岁开始接拍广告。
![]() |
“我绝对不会对年龄屈服。整容手术违背我的道德原则,也违背生命进程的自然规律,我们要选择让时间给自己留下的最健康的美……正因为我们是演员,所以我们更不愿意只有一张永远不变的、僵硬的脸。”
在凯特·温丝莱特拍摄《泰坦尼克号》期间,莱昂纳多总是对她说:“忘掉体重,你美极了!”后来,凯特便一直保持那样的体型,在“微胖界”倾国倾城。凯特的另一位圈中好友,英国实力派女星艾玛·汤普森,在与她合作《理智与情感》的时候也曾这样警告:“如果你敢减肥,我就不理你了!”如此“鼓励”令凯特士气大振,她果真一直不肯减肥,用丰腴体态与精致五官刷新了好莱坞的审美标准。从接拍《泰坦尼克号》到电影公映期间,一直有人质疑凯特的身材是否达到“美”的标准,甚至被刻薄为“泰坦尼克号就是被露丝压沉的”,但凯特却向外郑重承诺:“我将坚守我的体重,决不受好莱坞瘦身热潮的影响!”所以凯特戒掉的不是脂肪,而是酒、茶和咖啡,她立志要做个健康的微胖美人!很多女明星直言:“如果我们全是凯特·温丝莱特的体型,那就非失业不可。”的确,凯特在那些既有实力又保持身材窈窕的好莱坞女星圈中,完全是个另类。她拒绝整容,不回避脸上的瑕疵。在一个《我想有张明星脸》的电视节目上看到某个女孩硬是把自己整成她的样子,甚至切除了自己的一部分胃,她不禁潸然泪下,事后她说希望能把那女孩带到家里,然后脱下衣服告诉她:“这才是真实的我。我没有那样又翘又圆的臀部,也没有一对丰满高耸的乳房,更没有一个平坦的小腹。相反,我的臀部和大腿上囤积着大团脂肪,这才是真正的我!”一直做到“真我”的凯特,远比那些靠化妆整型和节食保持腰身的女明星更受男士青睐。
![]() |
“希望我已经把后半辈子所有的裸戏都演完了,然后有一天我会说,这是小菜一碟,有什么好尴尬的?既然做了,就应该学到一些东西。我总是希望自己学到什么,所以我得了奥斯卡。我一生都会为此骄傲,这部电影差点杀了我,但我为它骄傲。”
温斯莱特经常吐槽自己说,“我既没有完美造型的臀部,也没有平扁的腹部。实际上我没有影片画面中那样漂亮迷人”。温斯莱特表示,那些显示她漂亮身段的镜头都是经过很多小时多次调整摄影灯光得到的结果,可就是这副不完美的身材,让中国内地严格的电审制度放过了她,让她在《泰坦尼克号》中的裸露成功躲过了“剪刀手”的迫害。凯特的“裸史”是自电影《梦幻天堂》就开始的,此后多数影片中都出现她肉体横陈的镜头,包括让她摘得奥斯卡桂冠的《朗读者》,这是作为一个演员不得不付出的牺牲,更何况凯特的每一次裸露都是艺术。不过如此频繁的裸戏也让凯特备感厌烦,在拍《欲海情魔》的时候,她和盖·皮尔斯也有几段生猛激情戏,接受采访的时候她直言:“我讨厌它!千真万确,我只是忍受它而已。我会来到镜头前,然后说‘妈的,赶紧拍完吧!’,然后就‘嘣’!作为一个演员,这种事经常发生,在床单下面其实有各种纠结,然后我会对对手戏演员说‘我们他妈的在做什么?’娘啊,我今天的工作就是让某个男人的弟弟蹭我的脸!如果你往这方面想,就会觉得这种事有点缺德。”但是,这件让凯特无比厌烦的“小事”,却总是为她获得荣誉。而在那之前,凯特还在欧普拉的节目里说因为两个孩子都在长大,所以今后不再拍裸戏了。可随着凯特女神的成就日益强大,在拒绝裸戏与拒绝好剧本之间,她无疑还是会选择后者。
“一开始我觉得这真是无法想象的,我对这个人一点儿都不了解,也没有任何生活经历可以借鉴。但是这本原著非常受欢迎,而且主人公的年龄跨度也是我从没尝试过的。”
不想拿奥斯卡的演员都不是好演员,凯特对那座小金人也是“想疯了”,看看她在英剧《临时演员》里的自嘲式客串就明白了,剧中她演一位努力参演二战题材电影,誓要拿到奥斯卡的凯特·温丝莱特。这像是一个预言,在得到五次奥斯卡表演奖提名之后,终于于2009年凭借在史蒂芬·戴德利执导的《朗读者》中与十五岁少年发生不伦之恋的文盲女纳粹一角击败梅里尔·斯特里普,拿到影后桂冠。从三十岁演到七十岁更是令其过足戏瘾,同时压力巨大,事后她解释说:“这个角色是我演艺生涯中颇有难度的一次演出经历,因为汉娜的身份很特殊,而影片中,她的身份经历了几次转换,有几场戏例如法庭上面的情景,我在演出前都很紧张,这种感觉很久没有了。这个角色让我有一种责任感,使我不得不认真的演出她。”
![]() |
对于自己在好莱坞的发展,凯特永远保持着清醒的态度,当荣誉满身时,她说过:“这样的事情本不应该发生在我的身上,我身世并不好,也没接受过正规的表演训练,还来自不富裕的家庭。所以,对我来说,达到今天的成就,得到所有这些提名,都来之不易。”正因如此,凯特如音乐般悦耳的英国口音,仍让人觉得骂人的词语也像是在读诗。虽然不是所谓的“学院派”,但温丝莱特对英国永远保存着一份热爱,她的闺蜜艾玛·汤普森当年为了撮合凯特与门德斯的姻缘,也会安排英式的临时野餐,二人的约会地点也选在英国科茨沃尔德的乡村。拿到奥斯卡影后之后,据官方消息称,凯特的经济价值总计达到了6000万英镑,她34岁那年,成为首位被英国电影委员进行审计的女星,她的蜡像也进驻了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在凯特的从影生涯中,曾五次提名、两次获得英国电影院奖最佳表演奖。除此之外,凯特也是深受英国女性喜爱的本土明星,甚至当选过“英国最性感母亲”。和朱迪·丹奇之类的英国实力派戏骨一样,凯特从来没有太强烈的表演风格,也不以独特自居,非常擅长古典剧角色,并且不停参演她感兴趣的电影,既可以与约翰尼·德普拍一部从头到尾没有亲热戏的电影,也可以在《圣烟》中全裸站立撒尿。在凯特身上,体现地便是这种严谨而传统的英伦演员腔调。
Vogue曾这样评价温丝莱特:“凯特的优势在于,她有能力让生活这个巨大的机器很好地运转,并始终保持亲切和职业。”凯特一直很重视“家庭”的力量,对于“演艺世家”的称谓,她也显得非常低调自己的父母虽然是职业演员,但也只是以跑龙套为主。在凯特家中,高高的天花板,安逸舒服的房间,一张与其它家具不太搭配的旧圆桌摆在中心,而开放的厨房里,每一个食橱上都贴满了孩子的艺术作品。一直秉承“做一个普通人,诚实且快乐地生活”这一信念的影后时常将姿态放得很低,强调说:“我踩在真实又温暖的土地上成长,这让我长大后不需要做一个歇斯底里的好莱坞泼妇。”分别与两位前夫所生的孩子——米娅·汉妮·温斯莱特·特瑞阿莱顿与乔·阿尔菲·温斯莱特·曼德斯,是凯特的两颗掌上明珠,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永远亲力亲为,努力让他们学会人性的感恩和敬重。身兼“母亲”与“明星”双重身份的凯特认为:“最大的挑战就在于你不能让孩子们觉得有差别对待,我一直希望他们可以做普通的小孩,能对别人充满尊敬和感激。他们需要去坐公交车,需要搭地铁,需要在操场上满身是泥地玩耍,而不是出现在狗仔队的对镜头里。我不想给他们留下这样的记忆。对我来说最赞美的话就是有人说,你的孩子真棒,真有教养。我几乎每次听到这些都会眼泪汪汪的。”
![]() |
“我平时大部分时间都要照看孩子们。我不会谈论钻石戒指和漂亮的餐馆,事实上,这让我不舒服。但我需要有人对我说,‘我帮你搓背?’或‘让我们去酒吧,只有我们。’我的意思是,使我快乐的事情很简单,比如偶尔在某个地方野餐,或带着我的子女参加我的合作伙伴的大型家庭聚会,去杂货店买东西,这些就足够了。做一位合格的母亲不是给孩子签足够的支票然后给他们找一间最好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最终要的是你负起责任来,要让孩子自由的成长,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人。”
![]() |
因为是“穷人家”的孩子,凯特从来不认为自己非得成为大明星,相反的,当杂志刊登了她PS过的靓照时,她会指出:“那照片是修整过的,我身材并没有那么好。”所以“名利”对凯特来说一直都没有什么大不了,她的虚荣心甚至比平常女人还要弱许多,比如她对珠宝戒指、高级餐馆之类的东西不屑一顾,因为它们让她感到不舒服,她的成长岁月里便没有那些东西。同时,凯特也需要有人对她说:“我们一起去澡堂吧!”或者“我们晚上去酒吧,一起来吧!”这些朝九晚五的都市人都在过的生活,才是凯特对幸福的衡量标准。成名后的凯特总是不断告诫大家:“我从来没有梦想过要成为一个电影明星,我只是知道我想去表演,想去做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热爱的工作。而现在我正在做着这些。我获得了成功,但我不打算使自己为了这一目标而饥肠辘辘,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连《名利场》杂志的编辑都不由感慨:“温丝莱特的住所,和她本人一样,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令凯特在好莱坞一直风光下去的,不是她的名利心,而是对表演事业的追求,《恋爱假期》的导演南希·迈耶斯也曾评价:“像凯特这么热爱表演的演员,只有杰克·尼克尔森了!”凯特直言,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来自于艾玛·汤普森为其树立的榜样,艾玛曾经告诉她:“无论有多少作品诱惑你去演,你都得牢记,有时候不工作也是很重要的。”怪道《娱乐周刊》惊呼:“她在《泰坦尼克号》后突如其来的名利风暴冲击下,却依旧平静、优雅地掌控着自己的航线!”
![]() |
“与Leo的友谊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段关系。他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了解我。通常情况下男人们都会用一个厚脸皮的吻或是轻浮的调情和人拉近距离,但莱奥和我?不。他是我的靠山。如果我没有他,我不知道我(她在这里用了f--k)会变成什么样子。”
![]() |
凯特与老友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友情始于《泰坦尼克号》,当时的她在试镜时看到莱昂那多,即刻心花怒放,拉住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Leo太棒了!你必须选他!就算你不选我,也得选他!”两人的缘份似乎是命中注定。这段愉快的拍摄经历令凯特终生难忘,因为她脚很大,所以两人经常换鞋子穿,拍吻戏之前,里奥也会吓唬她说自己没刷牙,吃过两个比萨,抽过三支烟。拍摄马车中的激情戏时,小李因紧张而发抖,两人于是被导演要求来了段经典对话。2009年的金球奖颁奖礼上,凯特也曾手捧金球奖杯,对台下的老友深情的说:“Leo,我真的很骄傲能够站在这里告诉你我爱你!我爱你13年了!”那已是十年之后的事了,这对死党刚刚合作演出了《革命之路》,露丝与杰克已不再浪漫,却是中产阶级家庭中不甘平庸的一对夫妇。正如凯特所说:“没想到我和他在《泰坦尼克号》的火花依然还在!”
![]() |
“我真的是那种‘Oh My God,让它停下来吧,那是我吗?Oh My God,那是我?谁来把我的耳朵堵上吧,谁把我的戏份删了好了,Make it f-cking stop!’”
表示想与孩子一起重看《泰坦尼克号》的温丝莱特,在第一次欣赏《泰坦尼克号》3D版时竟异常尴尬,兴许是演技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的缘故,观影过程中她觉得非常不自在,几度爆粗,要求立刻停播。不可回避的是,《泰坦尼克号》依然是凯特演艺生涯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正因为有了它,才让她拿到生平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有了它,才谱就了“杰克与露丝”长达十多年的坚固友谊;有了它,才打破了“苗条”的审美趋向;有了它,才为无数以表演为理想的艺人树立了两个不屈服于商业大片的银幕标杆。看到十五年前的自己又重返大银幕,凯特不由感慨:“15年前的莱昂纳多外形更年轻瘦削,现在看到我自己21岁时的样子,真有点受打击,这次《泰坦尼克号》又要全球大规模上映,感觉自己又要走红了一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对当年的“露丝”情有独钟:“她的脸、声音和眼神都有种闪闪发亮的特质,我知道观众会愿意与她上山下海,而这也相当重要,因为这是段很长的旅程,而观众都会非常想跟她一起重温。”
![]() |
Q:在15年后当你回头再看3D《泰坦尼克号》,20分钟也好,全片也罢,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A:坦白讲,我首先想到的是“哦,我的上帝,我们当年看上去真的是那个样子吗?我觉得我们的样子和当年相比真的变化很大。还有我的美国口音,听起来也不是太好。当年我可是每天非常努力地坚持练习的。这次看了片子,我觉得,那口美音可真不怎么样啊……
Q:《泰坦尼克号》中那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竟是由当时两个仅仅20岁出头的年轻人演绎的。当时你们面对的压力想必极其巨大吧?请问你当时是如何准备这一角色?你又是如何释放那七个月中因在表演上耗尽心力而带来的压力?
A:其实,从电影和角色层面,《泰坦尼克号》与我准备其他影片没什么区别。但有一点不同的是,从体能上,我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因为那(拍摄《泰坦尼克号》)就像是跑了一场马拉松。一般来说,演戏你只需要融入角色的感情即可,但在拍《泰坦尼克号》时,我需要进行各种特殊的体能锻炼,让自己保持身体强健。因为我们需要不停地跑,长时间泡在冷水里,为了熬过那段艰苦的拍摄,我必须提高自己的忍耐力和适应力。总之那整整七个半月相当难熬,环境非常艰苦,拍摄彻夜无休,几乎使我无法坚持下来。当时我真的是精疲力竭了,我记得很清楚,影片杀青后我回到英国的那天,下午5点我就上床睡觉,等我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3点了,整整睡了22个小时!毫不夸张,这简直太诡异了!
Q:《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影响力自不必说,但与之相比,你的影迷则对你在2008年的表现更为津津乐道,念念不忘。那一年你为我们带来了April和Hanna两个经典人物。《革命之路》片尾那场吃早餐的戏,我们都被你在银幕上的表现所深深震撼。另一个则是《朗读者》中Hanna的法庭戏,同样是这个问题:你是怎样做到真正融入角色而非仅仅扮演?
A:我只是非常非常努力,我把自己放到那个想象中的场景里,我不再是凯特·温丝莱特,而是那个角色。你刚才说到《革命之路》中那场吃早餐的戏,我认为首先要归功于剧本,那场戏写得太棒了!堪称毫无瑕疵。
Q:你一直与那些伟大的导演共事,从最初的与彼得·杰克逊合作《罪孽天使》,到后来与李安合作《理智与情感》,再到与詹姆斯·卡梅隆合作《泰坦尼克号》,从一个伟大的女演员的角度来看,是什么让一位导演能够脱颖而出闻名于世?
A:我想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会很不安,“一个伟大的导演应该如何如何”我也答不出什么东西,这个问题你可以去问梅丽尔·斯特里普,她肯定会有更精彩的答案。就我而言,我更喜欢与那些跟我能碰撞出火花的导演共事,让我感觉自己参与其中,参与电影的拍摄、讨论场景、讨论角色,与导演真正密切地一起工作,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这样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视野,就能更加清晰地了解他们想要的效果,而不是“哦,演员到位了,我来导演”,而我就在一旁听指挥这种感觉。我需要感受到两个思维体系的碰撞。我一直很幸运(能跟优秀的导演合作),特别是在过去的七八年间,我与很多导演们建立了这种密切的合作关系。
Q:优秀的表演是更需要天赋还是努力?
A: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天赋和演技便是一切。在我看来,除非你真的精于表演,不然你没法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有许多原因能让一个演员成名,比如媒体的追捧,可以让一个人出名,甚至于他自己都还没准备好去承受。当我因为《泰坦尼克号》的成功而一夜成名的时候,我甚至并没有准备好去当一个明星,我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去应付突如其来的盛名。作为一个演员,我仍然有那么多东西要学。幸运的是,那时我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知道自己还需要掌握很多表演技巧,我需要从生活和工作中积累更多的经验。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觉得非常幸运,因为作为一个人,一个年轻的女孩,我认识到了我的这种“需求”。这个世界对我有太多的未知,我必须去寻求答案。在这么多年里,我也一直保持去这么做。我真的非常幸运,在《泰坦尼克号》之后还能积累许多经验,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我,让身为演员的我这些年能够不断地成长。所以说,天赋和演技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Q:我们都知道,“成名”是一把双刃剑,但你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负面影响,你依旧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我想问的是:那时你那么年轻,是如何让自己脚踏实地,继续带来那么多优秀作品的?
A:我觉得我没有被名气所累,可能就是因为我坚持做自己吧。进入这个行业的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的父母都是非常普通、非常脚踏实地的人,我跟他们很像。我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抚养我成长为这样的人。我有非常强的道德感。没有任何理由要去改变这一点。我从未渴望要多么出名。这也让我在面对名气的时候能够保持平常心,同时又满怀感激。同时我一直很清醒地知道,保持自己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淡简单是多么重要。这确实是个持久的挑战。我只是尽量过平常人的普通生活,人们也意识到这就是我,他们也开始逐渐尊重我的这种生活方式。总之我很幸运。
Q:作为好朋友和共事过多次的对手戏演员,你如何看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A:对我来说,他是全世界最棒的男人,他非常非常风趣,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更幽默。他很特别,绝对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作为同时代的演员,我认为他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变得更出色,做得更好。一直以来我都为他的演技所深深倾倒,我为他感到无比骄傲。他是我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人。对于他,除了褒奖,我没有别的言辞。
转自:http://www.gewara.com/news/61454967?page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