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与受虐狂
昨天上完了大学的最后一节课,虽说不上是最生动的一节课,但却是我听得最认真的一节课。这次我真的有底气这样说了。上午又填了就业推荐表,大三以来很少有机会见到这么多同僚聚在一个教室里了。舍友阿难说咱们像是在写“遗书”,我说这更像是一份“离婚协议书”,但到底是学校抛弃了我,还是我选择离开学校我真的说不清了,且做如下考虑。
如果是学校抛弃了我,那么可能会有两种理由:一是,我在这有着有形、无形围墙的地方待的过于久了。学校仁慈心大发,不想再用她的体制束缚我了,他认为我合格了,该让我得到Freedom了。她让我与时俱进,寻找时髦的新欢,如果是这样我会更加深爱我的学校。再者就是,她厌烦了我,想摆我一刀。我是一个严谨的人,这时我又思考了。我想起看过的《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在肖申克监狱,那也是一个有着有形、无形围墙的地方。影片中老布和监狱的感情经历了几十年之后,监狱像我亲爱的学校合格我一样合格了老布。她不再给老布以约束,让他也去寻新欢。但当他跨出那围墙面对陌生的一切时,他却迷茫了,没有了方向。最终悲剧性的选择自杀。想到这里,瑞德说的那句话又回响在我脑中:“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老布是被体制化了。”是啊,这十几年来她的体制在我内心留下多深的痕迹?我的新欢是否会有新的体制来束缚我?在学校到遇到新欢这段时间或是在二者的夹缝中,我是否会被边缘化?学校若是好心,抛弃我能否对我是一种救赎呢?若学校是歹意,我又该失眠多少个夜晚去斟酌了。
倘若是我选择离开学校,那我的内心又矛盾了。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内心的小柔肠又作祟了。想想,我是留恋学校的。毕竟我把十几年的光阴倾注给了她,在她的身上我能寻到很多美好的回忆。无论是苦涩还是甜美,她都曾替我珍藏,不能不说我真的爱她。可我又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猎奇心理没有使我区别于他人成为另类。看到她们呈现出的物质诱惑,我春心大发。这时我就像一个“鸭”。我的目的是取得她们手中的物质诱惑,至于她们是否会对我施暴、虐待我,我又能否感受到过程中的快感,我却全然不顾了。我也不得不说我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同时我既留恋学校又向往外面世界,纵使外面世界会给我压力、打击甚至虐待我,我还是控制不住去追寻她。外面世界是S(Sadism)即施虐者,相当于萨德。我则充当的是M(Masochism)即受虐者,相当于马索克。那么在这,我可能是这样一个人:我是一个拜金主义的,有受虐倾向的双性恋。
以上是我说明了我对签“离婚协议书”一事的两种考虑。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自己好过一些。把痛苦视为一种乐趣的便可称为受虐狂。值得说明一下的是,受虐狂在遭受痛苦的时候有一种快感,使他的忍受力远远大于常人,而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如马克思、梵高、尼采之类,在一定程度上仅为安于痛苦,有别于受虐狂。如果我和深爱的学校彻彻底底的掰了,我又找了外面世界做了新欢。基于弗哥的说法,现实中的我有一点是有别于我之前的考虑的,那就是当外面世界在我身上施暴时,我会努力寻找快感。哪怕这种快感少得可怜!我会当她不曾存在,想象只是我一个人在自慰罢了。
呜呼哀哉!我这辈子成不了马克思、梵高、尼采这类的伟人了。呜呼哀哉!我果真是个有受虐倾向的双性恋。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属于拜金,因为我是用她的物质换来快感,这个交易我认为是公平的。
乐哉兴哉!或许我能成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这样的人了,因为他说:“人的自我完善相当于自慰。”
如果是学校抛弃了我,那么可能会有两种理由:一是,我在这有着有形、无形围墙的地方待的过于久了。学校仁慈心大发,不想再用她的体制束缚我了,他认为我合格了,该让我得到Freedom了。她让我与时俱进,寻找时髦的新欢,如果是这样我会更加深爱我的学校。再者就是,她厌烦了我,想摆我一刀。我是一个严谨的人,这时我又思考了。我想起看过的《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在肖申克监狱,那也是一个有着有形、无形围墙的地方。影片中老布和监狱的感情经历了几十年之后,监狱像我亲爱的学校合格我一样合格了老布。她不再给老布以约束,让他也去寻新欢。但当他跨出那围墙面对陌生的一切时,他却迷茫了,没有了方向。最终悲剧性的选择自杀。想到这里,瑞德说的那句话又回响在我脑中:“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老布是被体制化了。”是啊,这十几年来她的体制在我内心留下多深的痕迹?我的新欢是否会有新的体制来束缚我?在学校到遇到新欢这段时间或是在二者的夹缝中,我是否会被边缘化?学校若是好心,抛弃我能否对我是一种救赎呢?若学校是歹意,我又该失眠多少个夜晚去斟酌了。
倘若是我选择离开学校,那我的内心又矛盾了。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内心的小柔肠又作祟了。想想,我是留恋学校的。毕竟我把十几年的光阴倾注给了她,在她的身上我能寻到很多美好的回忆。无论是苦涩还是甜美,她都曾替我珍藏,不能不说我真的爱她。可我又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猎奇心理没有使我区别于他人成为另类。看到她们呈现出的物质诱惑,我春心大发。这时我就像一个“鸭”。我的目的是取得她们手中的物质诱惑,至于她们是否会对我施暴、虐待我,我又能否感受到过程中的快感,我却全然不顾了。我也不得不说我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同时我既留恋学校又向往外面世界,纵使外面世界会给我压力、打击甚至虐待我,我还是控制不住去追寻她。外面世界是S(Sadism)即施虐者,相当于萨德。我则充当的是M(Masochism)即受虐者,相当于马索克。那么在这,我可能是这样一个人:我是一个拜金主义的,有受虐倾向的双性恋。
以上是我说明了我对签“离婚协议书”一事的两种考虑。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自己好过一些。把痛苦视为一种乐趣的便可称为受虐狂。值得说明一下的是,受虐狂在遭受痛苦的时候有一种快感,使他的忍受力远远大于常人,而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如马克思、梵高、尼采之类,在一定程度上仅为安于痛苦,有别于受虐狂。如果我和深爱的学校彻彻底底的掰了,我又找了外面世界做了新欢。基于弗哥的说法,现实中的我有一点是有别于我之前的考虑的,那就是当外面世界在我身上施暴时,我会努力寻找快感。哪怕这种快感少得可怜!我会当她不曾存在,想象只是我一个人在自慰罢了。
呜呼哀哉!我这辈子成不了马克思、梵高、尼采这类的伟人了。呜呼哀哉!我果真是个有受虐倾向的双性恋。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属于拜金,因为我是用她的物质换来快感,这个交易我认为是公平的。
乐哉兴哉!或许我能成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这样的人了,因为他说:“人的自我完善相当于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