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一出好戏——看话剧《我是月亮》
喜欢这戏。
对我这样的观众来说,说出喜欢俩字儿不易。哥们儿每年被各种披着戏剧羊皮的忽悠狼蒙进剧场,能得着一个有亮点的演出就不错,真没敢奢求全戏精彩,值得回味什么的。说到这儿,您千万别拿《喜剧的忧伤》那种戏来说事儿,那不是戏,那是斗牛会!台上飙戏,台下看斗法,剧场外边黄牛都被电视剧观众捧上天了。我这种话剧小老百姓凑不成这种热闹,买票跟抢包山似的,还没靠近就被踹出城去了!
言归正传,我喜欢《我是月亮》,打心眼儿里喜欢。去年得着一个《黄粱一梦》,如沐戏剧春风,但这春风是看了大半年戏才得着的!而且那黄盈导演的戏我也是从寒冬熬到春风的,他倒是一直在实验,可是用我们的票钱和那宝贵的剧场享受陪着的。好吧,我又说走了,再回正题,去年全年只得一戏,今年开春就得着一个“喜欢”,我请求管戏剧的上帝,您让我再得着几个喜欢,特喜欢,和惊喜吧,对一个花钱看戏的观众来说,这点要求不过吧!
这个戏,编剧笔下有大爱,把深陷毛片儿的白领,深陷自卑的胖妞儿,深陷伪装的GAY男,深陷回忆的水果姐一个个写得细腻,把人那点儿渴求和失落,愤怒和悲伤轻轻抖落,没大事儿,也没打着说俩时髦词儿讨好观众,编剧抓住了心理变化中所有细微的情绪,所以打动了观众。谁也别装,台上人物总有一个影子贴近你,我觉着这就是与观众同呼吸的好剧本。
演员个个值得赞扬!
——毛片儿哥,可着劲儿找去,现如今演员有几个有肚腩的?别跟我提那些特性胖演员,他们除了搞笑还有别的嘛?这位毛片儿哥的肚腩,是绝望哥的肚腩,表演上中气不足的样子,诚惶诚恐地气质,成功地把人物从表演系专业演员的身上拎了出来。
——胖妞儿。胖妞儿本身不是胖演员,但演出了胖子的笨拙自卑,关键是她演得你能感觉到她手心儿的潮湿。这演员真不错。
——GAY男,演得好!一扫当今舞台上不是GAY愣装GAY的烂表演,我特讨厌那种装伪娘逗观众乐表演,你越是这么装,我越是觉着你那是歧视GAY,你不尊重自己。眼前这为演员,愤怒中带自恋,上蹿下跳心神不宁,他没演GAY,但你就觉着他演的最象GAY。
——水果姐,一个声音很好听的演员。但是,比起其他演员来,她最像一个演员。别误会,这真不是夸奖。她放不下一个训练有素的身段,一个话剧的强调。搁别的戏里,这指定是个好演员,但在这儿,她显得特突兀。那段对小时候的回忆,是我全剧唯一一段打哈欠看表的时候,因为那种文艺女青年似的回忆跟整个戏人物都太不搭了!那种描写童年的方式,用她的语气来说,就是“做作极了”。不知道编剧的语言风格到了这儿怎么回事,是不是想矫情一下?如果是,唉!水果姐开始讲故事的时候,我觉得编剧又回神儿了,故事真不错,可是⋯⋯是编剧的问题还是演员的问题?她开始拿演讲的劲儿演戏,拼命渲染自己的懊悔。我们都是可怜的小人物,我们只能可怜自己,一旦去可怜别人的时候,自己就会瞬间假大空,自以为是地慈善劲儿就出来了。水果姐就奔了这路子,聊着聊着就冒出了演讲姐的范儿。水果姐,没必要这么使劲儿,人物的意思都跑了。
——眼镜儿男,我喜欢他俩手扣在身体两侧那种局促,死板劲儿。演得好。
说到导演,如果演员的表演是她把控的,那么我对她竖大拇指!她懂得利用演员的特点。我估计如果制作上再多点儿费用,舞美设计能更巧妙点更有层次点,别什么都铺在一个平面上。音乐上其实元素太多了,尽管用的都在点儿上。画外音那俩,多余,吵闹,有点画蛇添足。您再考虑考虑换个形式行吗?但,我喜欢这个导演,她有不差的品味,这很重要。现在很多导演除了舞台技术,品味,远见,和心灵⋯⋯都一一丢失了。
因为喜欢,爱屋及乌到了木马剧场,这儿没抽奖,没把观众当逛商场的,真没!至少我没碰上过。
演后谈——唉!忒不靠谱儿了。我挺想知道到底什么人在看话剧?是都是赠票吗?就算是赠票,您对整个演出说句好听的能死啊!一到演后谈,但凡我见过的演后谈,没见过有观众说好的,即使礼貌性说一句也没有,上来就严肃地提问,提的那些问要么是臭显摆自己能拽多少专业词儿,要么是词不达意地拷问导演为什么不那样导,演员为什么不那样演!演后谈,谈的是感受,不是给你一当专家的机会!没感受别生挤,赶紧赶地铁家去!
看完这个戏,惊闻他们每周二到四改半价了!我一边为自己的全价票扼腕,一边想,你们这是何必啊!死挺也要挺到底啊!就剩一个观众也要演啊。好商品不是打折打出来的。
对于这样一个年轻团队组合,自己掏钱做戏,没国家支持,没明星支持,我深表敬意!关键是,我尊敬的不是你们的不容易,而是尊敬你们对戏剧的真诚。
回来看各种评论,我就想说一句:好就是好,应该大声儿说出来!好多“专家”,遇到好戏的时候,拼命挑刺儿,自己做烂戏的时候,玩命儿解释!有劲吗!
对我这样的观众来说,说出喜欢俩字儿不易。哥们儿每年被各种披着戏剧羊皮的忽悠狼蒙进剧场,能得着一个有亮点的演出就不错,真没敢奢求全戏精彩,值得回味什么的。说到这儿,您千万别拿《喜剧的忧伤》那种戏来说事儿,那不是戏,那是斗牛会!台上飙戏,台下看斗法,剧场外边黄牛都被电视剧观众捧上天了。我这种话剧小老百姓凑不成这种热闹,买票跟抢包山似的,还没靠近就被踹出城去了!
言归正传,我喜欢《我是月亮》,打心眼儿里喜欢。去年得着一个《黄粱一梦》,如沐戏剧春风,但这春风是看了大半年戏才得着的!而且那黄盈导演的戏我也是从寒冬熬到春风的,他倒是一直在实验,可是用我们的票钱和那宝贵的剧场享受陪着的。好吧,我又说走了,再回正题,去年全年只得一戏,今年开春就得着一个“喜欢”,我请求管戏剧的上帝,您让我再得着几个喜欢,特喜欢,和惊喜吧,对一个花钱看戏的观众来说,这点要求不过吧!
这个戏,编剧笔下有大爱,把深陷毛片儿的白领,深陷自卑的胖妞儿,深陷伪装的GAY男,深陷回忆的水果姐一个个写得细腻,把人那点儿渴求和失落,愤怒和悲伤轻轻抖落,没大事儿,也没打着说俩时髦词儿讨好观众,编剧抓住了心理变化中所有细微的情绪,所以打动了观众。谁也别装,台上人物总有一个影子贴近你,我觉着这就是与观众同呼吸的好剧本。
演员个个值得赞扬!
——毛片儿哥,可着劲儿找去,现如今演员有几个有肚腩的?别跟我提那些特性胖演员,他们除了搞笑还有别的嘛?这位毛片儿哥的肚腩,是绝望哥的肚腩,表演上中气不足的样子,诚惶诚恐地气质,成功地把人物从表演系专业演员的身上拎了出来。
——胖妞儿。胖妞儿本身不是胖演员,但演出了胖子的笨拙自卑,关键是她演得你能感觉到她手心儿的潮湿。这演员真不错。
——GAY男,演得好!一扫当今舞台上不是GAY愣装GAY的烂表演,我特讨厌那种装伪娘逗观众乐表演,你越是这么装,我越是觉着你那是歧视GAY,你不尊重自己。眼前这为演员,愤怒中带自恋,上蹿下跳心神不宁,他没演GAY,但你就觉着他演的最象GAY。
——水果姐,一个声音很好听的演员。但是,比起其他演员来,她最像一个演员。别误会,这真不是夸奖。她放不下一个训练有素的身段,一个话剧的强调。搁别的戏里,这指定是个好演员,但在这儿,她显得特突兀。那段对小时候的回忆,是我全剧唯一一段打哈欠看表的时候,因为那种文艺女青年似的回忆跟整个戏人物都太不搭了!那种描写童年的方式,用她的语气来说,就是“做作极了”。不知道编剧的语言风格到了这儿怎么回事,是不是想矫情一下?如果是,唉!水果姐开始讲故事的时候,我觉得编剧又回神儿了,故事真不错,可是⋯⋯是编剧的问题还是演员的问题?她开始拿演讲的劲儿演戏,拼命渲染自己的懊悔。我们都是可怜的小人物,我们只能可怜自己,一旦去可怜别人的时候,自己就会瞬间假大空,自以为是地慈善劲儿就出来了。水果姐就奔了这路子,聊着聊着就冒出了演讲姐的范儿。水果姐,没必要这么使劲儿,人物的意思都跑了。
——眼镜儿男,我喜欢他俩手扣在身体两侧那种局促,死板劲儿。演得好。
说到导演,如果演员的表演是她把控的,那么我对她竖大拇指!她懂得利用演员的特点。我估计如果制作上再多点儿费用,舞美设计能更巧妙点更有层次点,别什么都铺在一个平面上。音乐上其实元素太多了,尽管用的都在点儿上。画外音那俩,多余,吵闹,有点画蛇添足。您再考虑考虑换个形式行吗?但,我喜欢这个导演,她有不差的品味,这很重要。现在很多导演除了舞台技术,品味,远见,和心灵⋯⋯都一一丢失了。
因为喜欢,爱屋及乌到了木马剧场,这儿没抽奖,没把观众当逛商场的,真没!至少我没碰上过。
演后谈——唉!忒不靠谱儿了。我挺想知道到底什么人在看话剧?是都是赠票吗?就算是赠票,您对整个演出说句好听的能死啊!一到演后谈,但凡我见过的演后谈,没见过有观众说好的,即使礼貌性说一句也没有,上来就严肃地提问,提的那些问要么是臭显摆自己能拽多少专业词儿,要么是词不达意地拷问导演为什么不那样导,演员为什么不那样演!演后谈,谈的是感受,不是给你一当专家的机会!没感受别生挤,赶紧赶地铁家去!
看完这个戏,惊闻他们每周二到四改半价了!我一边为自己的全价票扼腕,一边想,你们这是何必啊!死挺也要挺到底啊!就剩一个观众也要演啊。好商品不是打折打出来的。
对于这样一个年轻团队组合,自己掏钱做戏,没国家支持,没明星支持,我深表敬意!关键是,我尊敬的不是你们的不容易,而是尊敬你们对戏剧的真诚。
回来看各种评论,我就想说一句:好就是好,应该大声儿说出来!好多“专家”,遇到好戏的时候,拼命挑刺儿,自己做烂戏的时候,玩命儿解释!有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