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号芝加哥德国领事馆申根签证始末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有必要把这个经历写出来。虽然网上的经验也还蛮多,但是针对芝加哥德国领事馆的申请却没那么具体了。这篇经验,也许有点什么用处吧。
首先是背景介绍一下。这次申请的是申根旅游签证,而且身份是美国的FI签证Holder,貌似被称为“第三类大陆居民”云云。在申根成员国之间游走都比较自由。整个材料准备过程,个人基本上就在筛选信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去哪里签,第二,带哪些材料。
理论上来说,是要在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的领事馆申请申根签证。如果,途径多个国家,在每个国家停留时间基本一致,则要在入境国的领事馆递交申请。实际上,我应该符合后者,但是美国的芬兰领事馆是在太弱了,连华盛顿的使馆都将签证申请事宜交给了隔壁瑞典使馆。权衡一下,决定做出一份行程单,使得德国成为我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然后就放心大胆地去签证好了。在选择使馆的时候,特意避开了意大利,虽然我貌似在意大利也会停留很久,但是看到了有意大利拒签或者盘问很多问题最后补交材料的案例;法国领事馆也是类似的情况。德国的经验虽然少些,但是通过对比,还是决定签德国。不过朋友有推荐瑞士的,因为瑞士是少数几个国家不要求签证面谈。听朋友介绍,瑞士使馆的效率也很高,只要把材料寄全,几乎就是必过了。但是,本着相对来说实事求是的原则,还是决定选择德国领事馆。
接下来,就是在德国领事馆的网站上寻找有用的材料。http://www.germany.info/Vertretung/usa/en/Startseite.html网站上规定,住址为爱荷华州的申请者一定要去芝加哥的。所以的朋友说,我下个月去洛杉矶,顺道签个证,如果你是住在中西部,那么抱歉,不可以咯。所需材料都在网站上列的十分详细: http://www.germany.info/Vertretung/usa/en/05__Legal/02__Directory__Services/01__Visa/__Tourist__Visa.html 只要按照他们说的一个一个去弄就好了。
主要材料:申请表,照片,有效护照(要求详见网站)及复印件,在美签证及相关文件(如F1和I-20)复印件,银行三个月的流水账单,保险证明和在读/在职证明,机票及酒店预订,驾照或者是水电费账单或其他可以证明住址的文件
所有材料里面,主要需要外部资源的是:保险证明和在读/在职证明。保险可以自己买。像我们学校,会给TA和RA交学生保险,而这个保险是完全符合申请材料要求的,所以我只到学校相关的办公室找大妈开了份证明就OK了,完全不需要另付一笔费用。
其余的就是要自己一个个准备了。填写申请表,我找到了一个申请表填写模板,http://studyabroad.slu.edu/pdf/italian_visa_application.pdf, 虽然这个申请的国家是意大利,但是也很有参考意义。照片我是用的自己以前的电子版的照片,在这个网站,http://epassportphoto.com/ 上选择国家和签证或者是护照照片,然后调整面部尺寸,然后选择邮寄还是到附近的有照相部的CVS, Walgreens, Target , Walmart自取,还蛮方便的。我当时12点左右下的账单,两点就有回复说可以去取了, Walgreens就在我家附近,从学校回去直接顺道就取了。账单直接从网银账户打印,机票酒店预订打印,其他都好办。最好用excel表格做一份清楚的行程单,三列即可:日期,停留地,酒店,朋友还建议,可以直接将在每个国家停留的时间标注出来,帮助VO,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顺便发个牢骚,其实酒店预订最麻烦了,尤其像我去那么多地方,订酒店订的眼睛都红了,还反了错误,订了一个不能cancel的巨贵无比的地方。到时候只能按照Ted大哥的建议:多要几条毛巾来平衡一下了。
材料准备好,就按照网上的顺序一一排好。我把每一项都用一个曲别针别起来来区分,有要求复印件的,就把复印件放到了原件下面。我记得VO当时看我的文件时,一直在微笑,可能觉得这娃娃还挺靠谱儿的。:)
下面就是签证当天的经历了
芝加哥的德国领事馆在676 N. Michigan Ave, Suite 3200,(wait a minute,那不是传说中的magnificent mile么,遍地名品店==),不太好找啊,因为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没有指示牌说这里是德国领事馆,676号是个酒店,德国领事馆在32层。去之前可以预约一下。八点半才让你进电梯。直达32层之后,是个小小小小的厅,有个黑人大叔在安检,让你填个名字,把所有电子产品都拿出来存上,大包也要存,过安检仪的话如果有响动还要再过一遍金属探测仪。我就是一大早去的,但是没赶上第一班电梯,上去后前面已经排了五个人。大叔生活真惬意,安检完了之后就坐下看报纸喝茶了。我们一干人就在里面等着。后来又陆陆续续进了几个人。
领事馆一共有三个窗口,没有什么区分,按照先后顺序办理事务。一开始只有最右边的一个窗口开放了。大妈态度很好,一直在微笑,问些有的没的问题。有人没有复印护照之类,大妈还主动代劳(想当初在国内签英国时,被榨去多少复印费和翻译费啊~)。大概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之后,第二个窗口又开了,我想这下子速度会快了。等到我的时候,第三个窗口也开了。我相当于是大妈三号当天面试的第一个。
我把所有的材料递过去,说了自己要申请的种类。大妈将申请表的条码扫到电脑里核对信息,然后开始核对材料,边核对一边就把原件扔给我了。看到保险证明的时候,大妈问了第一个问题,是说“这个保险在海外出现紧急情况,他们如何处理啊”?
虽然没有准备这样的问题,我倒是没有怯场,就说“他们公司有电话啊,出现问题了打就可以了,海外也行”。
大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的啊?他们公司有明确的条文么?”
我说“我咨询他们类似的问题时,他们给我的答案就是这个”(我真是胡诌呢)
大妈说“那这样吧,你把他们的官方文件email给我吧”
我说“行啊,但是过两天行不行,我接下来几天都不回家”
大妈说“可以啊”一副反正我天天在这的样子。
然后我就想起来当初在办公室等证明的时候,顺手拿了一个保险公司的宣传手册,上面写着“Oversea”啥啥的,我也顺带着夹到申请文件里了,我就说“大妈,你看这行么?”
大妈接过来,点头微笑,OK。
大妈看我的机票时有点小停顿,因为我的机票定的很扭曲,第一张确认单上面有从美国到芬兰的,和从中国回美国的。我就提醒大妈,后面还有一张机票的,是从柏林到北京的。大妈又微笑了。
接下来大妈就很认真地算我在各国待的时间,一看,我还真是在德国最久,好吧,继续微笑。
接下来大妈又问问题“你去斯图加特看朋友是么?”
我猜可能是因为我在申请表上留的地址是小娟的吧。我就说“是啊”
大妈就问了“那你有邀请信么?”
我说“哦,因为是口头邀请嘛,我在斯图加特也只停留很短的时间,而且也不住她那儿”。
大妈点点头说“那地址换一个吧”就给我改成了慕尼黑我订的青旅。我说“谢谢大妈”
然后大妈就给了我一堆文件,告诉我签名,还有邮局的快递单子,让我填地址。我就照办了,大妈微笑“来,给我99刀”
还好前天取了钱。就这样过了。末了还和大妈说“大妈哦,论家神马时候才能收到护照哦?”
大妈回答“估计下周后半段儿吧”实际上,我是周五去签的,周四的早上十点钟收到了快递。为什么记的这么牢,以为我是被投递员的门铃声弄醒的,顶着乱糟糟的头发,穿着睡衣去开的门。邮递员愣了一下,拿笔的手都在颤抖==
好吧,现在基本上靠谱了。出来后那天的芝加哥天气格外晴朗。我突然想,这座风城还不错。
首先是背景介绍一下。这次申请的是申根旅游签证,而且身份是美国的FI签证Holder,貌似被称为“第三类大陆居民”云云。在申根成员国之间游走都比较自由。整个材料准备过程,个人基本上就在筛选信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去哪里签,第二,带哪些材料。
理论上来说,是要在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的领事馆申请申根签证。如果,途径多个国家,在每个国家停留时间基本一致,则要在入境国的领事馆递交申请。实际上,我应该符合后者,但是美国的芬兰领事馆是在太弱了,连华盛顿的使馆都将签证申请事宜交给了隔壁瑞典使馆。权衡一下,决定做出一份行程单,使得德国成为我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然后就放心大胆地去签证好了。在选择使馆的时候,特意避开了意大利,虽然我貌似在意大利也会停留很久,但是看到了有意大利拒签或者盘问很多问题最后补交材料的案例;法国领事馆也是类似的情况。德国的经验虽然少些,但是通过对比,还是决定签德国。不过朋友有推荐瑞士的,因为瑞士是少数几个国家不要求签证面谈。听朋友介绍,瑞士使馆的效率也很高,只要把材料寄全,几乎就是必过了。但是,本着相对来说实事求是的原则,还是决定选择德国领事馆。
接下来,就是在德国领事馆的网站上寻找有用的材料。http://www.germany.info/Vertretung/usa/en/Startseite.html网站上规定,住址为爱荷华州的申请者一定要去芝加哥的。所以的朋友说,我下个月去洛杉矶,顺道签个证,如果你是住在中西部,那么抱歉,不可以咯。所需材料都在网站上列的十分详细: http://www.germany.info/Vertretung/usa/en/05__Legal/02__Directory__Services/01__Visa/__Tourist__Visa.html 只要按照他们说的一个一个去弄就好了。
主要材料:申请表,照片,有效护照(要求详见网站)及复印件,在美签证及相关文件(如F1和I-20)复印件,银行三个月的流水账单,保险证明和在读/在职证明,机票及酒店预订,驾照或者是水电费账单或其他可以证明住址的文件
所有材料里面,主要需要外部资源的是:保险证明和在读/在职证明。保险可以自己买。像我们学校,会给TA和RA交学生保险,而这个保险是完全符合申请材料要求的,所以我只到学校相关的办公室找大妈开了份证明就OK了,完全不需要另付一笔费用。
其余的就是要自己一个个准备了。填写申请表,我找到了一个申请表填写模板,http://studyabroad.slu.edu/pdf/italian_visa_application.pdf, 虽然这个申请的国家是意大利,但是也很有参考意义。照片我是用的自己以前的电子版的照片,在这个网站,http://epassportphoto.com/ 上选择国家和签证或者是护照照片,然后调整面部尺寸,然后选择邮寄还是到附近的有照相部的CVS, Walgreens, Target , Walmart自取,还蛮方便的。我当时12点左右下的账单,两点就有回复说可以去取了, Walgreens就在我家附近,从学校回去直接顺道就取了。账单直接从网银账户打印,机票酒店预订打印,其他都好办。最好用excel表格做一份清楚的行程单,三列即可:日期,停留地,酒店,朋友还建议,可以直接将在每个国家停留的时间标注出来,帮助VO,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顺便发个牢骚,其实酒店预订最麻烦了,尤其像我去那么多地方,订酒店订的眼睛都红了,还反了错误,订了一个不能cancel的巨贵无比的地方。到时候只能按照Ted大哥的建议:多要几条毛巾来平衡一下了。
材料准备好,就按照网上的顺序一一排好。我把每一项都用一个曲别针别起来来区分,有要求复印件的,就把复印件放到了原件下面。我记得VO当时看我的文件时,一直在微笑,可能觉得这娃娃还挺靠谱儿的。:)
下面就是签证当天的经历了
芝加哥的德国领事馆在676 N. Michigan Ave, Suite 3200,(wait a minute,那不是传说中的magnificent mile么,遍地名品店==),不太好找啊,因为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没有指示牌说这里是德国领事馆,676号是个酒店,德国领事馆在32层。去之前可以预约一下。八点半才让你进电梯。直达32层之后,是个小小小小的厅,有个黑人大叔在安检,让你填个名字,把所有电子产品都拿出来存上,大包也要存,过安检仪的话如果有响动还要再过一遍金属探测仪。我就是一大早去的,但是没赶上第一班电梯,上去后前面已经排了五个人。大叔生活真惬意,安检完了之后就坐下看报纸喝茶了。我们一干人就在里面等着。后来又陆陆续续进了几个人。
领事馆一共有三个窗口,没有什么区分,按照先后顺序办理事务。一开始只有最右边的一个窗口开放了。大妈态度很好,一直在微笑,问些有的没的问题。有人没有复印护照之类,大妈还主动代劳(想当初在国内签英国时,被榨去多少复印费和翻译费啊~)。大概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之后,第二个窗口又开了,我想这下子速度会快了。等到我的时候,第三个窗口也开了。我相当于是大妈三号当天面试的第一个。
我把所有的材料递过去,说了自己要申请的种类。大妈将申请表的条码扫到电脑里核对信息,然后开始核对材料,边核对一边就把原件扔给我了。看到保险证明的时候,大妈问了第一个问题,是说“这个保险在海外出现紧急情况,他们如何处理啊”?
虽然没有准备这样的问题,我倒是没有怯场,就说“他们公司有电话啊,出现问题了打就可以了,海外也行”。
大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的啊?他们公司有明确的条文么?”
我说“我咨询他们类似的问题时,他们给我的答案就是这个”(我真是胡诌呢)
大妈说“那这样吧,你把他们的官方文件email给我吧”
我说“行啊,但是过两天行不行,我接下来几天都不回家”
大妈说“可以啊”一副反正我天天在这的样子。
然后我就想起来当初在办公室等证明的时候,顺手拿了一个保险公司的宣传手册,上面写着“Oversea”啥啥的,我也顺带着夹到申请文件里了,我就说“大妈,你看这行么?”
大妈接过来,点头微笑,OK。
大妈看我的机票时有点小停顿,因为我的机票定的很扭曲,第一张确认单上面有从美国到芬兰的,和从中国回美国的。我就提醒大妈,后面还有一张机票的,是从柏林到北京的。大妈又微笑了。
接下来大妈就很认真地算我在各国待的时间,一看,我还真是在德国最久,好吧,继续微笑。
接下来大妈又问问题“你去斯图加特看朋友是么?”
我猜可能是因为我在申请表上留的地址是小娟的吧。我就说“是啊”
大妈就问了“那你有邀请信么?”
我说“哦,因为是口头邀请嘛,我在斯图加特也只停留很短的时间,而且也不住她那儿”。
大妈点点头说“那地址换一个吧”就给我改成了慕尼黑我订的青旅。我说“谢谢大妈”
然后大妈就给了我一堆文件,告诉我签名,还有邮局的快递单子,让我填地址。我就照办了,大妈微笑“来,给我99刀”
还好前天取了钱。就这样过了。末了还和大妈说“大妈哦,论家神马时候才能收到护照哦?”
大妈回答“估计下周后半段儿吧”实际上,我是周五去签的,周四的早上十点钟收到了快递。为什么记的这么牢,以为我是被投递员的门铃声弄醒的,顶着乱糟糟的头发,穿着睡衣去开的门。邮递员愣了一下,拿笔的手都在颤抖==
好吧,现在基本上靠谱了。出来后那天的芝加哥天气格外晴朗。我突然想,这座风城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