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太鼓座与音乐家访华演出---120316
拿到3月份的《城市文化艺术手册》,看到日本东北民俗艺能的演出信息,在大宁剧院,票价免费。很高兴,下了班就冲过去了,结果人家是要票的,赠票3月初就在网上订购了。我先是和票务员磨嘴皮,行不通,接着又去和剧院门口的检票小姐磨嘴皮,本来已经失望转身了,正好碰到一个男士,他听到我和检票小姐的对话,主动迎上来送了一张多余的票子给我,我第一句就问他,你免费给我么?呵呵~运气不错,我拿着票子朝刚才磨嘴皮的那个检票小姐幸福的笑,她看我开心的样子,也笑起来了~票子是前三排的哦~
关于这个演出,最后我是提前了一会儿退场,我的耳膜实在是受不了,无论是哪一个章节的演出,最后都是归于嘈杂一片。
看完演出,我总是觉得日本人血液里面的有礼有节确实是有渊源,日本人给我的印象一直就是一个十分讲理性的民族,那种有礼有节体现在鼓声点点中,鼓完全是靠节奏成音乐的乐器,打鼓者的身体语言所展现的就是一种强烈的节奏和理性控制。包括拿起鼓槌的准备姿势,那种停顿,有一种张力,包括打鼓时身体的摆动。
那尊巨大的太鼓,和那两个几乎裸体的美男子引得全场有点倒抽冷气的声音。我听着强有力的鼓声,眼睛注意着打鼓者健美的身体在舞台侧墙上动态身影,完美矫健的男性身体演绎成迷人曲线,让人联想起远古壁画中的男性画像,线条简单,充满力量。
除了太鼓,整场演出融合进了西洋打击乐,键盘乐,萨克斯,还有日本传统竹乐器各种元素,不是不欢乐的,尤其是那几个穿着鲜艳的西洋乐队,吹吹拉拉的,从观众席后场绕到舞台,演员很卖力,欢乐的曲子,全场和着打拍子。
开头那个鹿舞,装扮是夺人眼球的,但是看来看去总觉得是在群魔乱舞,不知所以。
大宁剧场回家太不方便了, 昨晚11点才到家呢。
关于这个演出,最后我是提前了一会儿退场,我的耳膜实在是受不了,无论是哪一个章节的演出,最后都是归于嘈杂一片。
看完演出,我总是觉得日本人血液里面的有礼有节确实是有渊源,日本人给我的印象一直就是一个十分讲理性的民族,那种有礼有节体现在鼓声点点中,鼓完全是靠节奏成音乐的乐器,打鼓者的身体语言所展现的就是一种强烈的节奏和理性控制。包括拿起鼓槌的准备姿势,那种停顿,有一种张力,包括打鼓时身体的摆动。
那尊巨大的太鼓,和那两个几乎裸体的美男子引得全场有点倒抽冷气的声音。我听着强有力的鼓声,眼睛注意着打鼓者健美的身体在舞台侧墙上动态身影,完美矫健的男性身体演绎成迷人曲线,让人联想起远古壁画中的男性画像,线条简单,充满力量。
除了太鼓,整场演出融合进了西洋打击乐,键盘乐,萨克斯,还有日本传统竹乐器各种元素,不是不欢乐的,尤其是那几个穿着鲜艳的西洋乐队,吹吹拉拉的,从观众席后场绕到舞台,演员很卖力,欢乐的曲子,全场和着打拍子。
开头那个鹿舞,装扮是夺人眼球的,但是看来看去总觉得是在群魔乱舞,不知所以。
大宁剧场回家太不方便了, 昨晚11点才到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