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orak: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Op 95 "From the New World"
我喜欢听夕阳踏破天空的声响,我喜欢听风笛击碎玻璃的温柔,我喜欢听我用心弹出的每一支卡农。
Emily
已经记不起再后来是什么时候听到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了,似乎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这支耳熟能详的交响乐的准确名字,记忆里面却是多年以前醒来时听见爸爸放在音响里的古典早茶曲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在那个一周七日只有一天休息日的年代,那个我还是个无忧无虑只用弹好钢琴的孩子的时候,周日慵懒的早晨已成了我回忆里最为迷恋的温存阳光。
踏碎的冰土之下,是欢愉的春晨在歌唱,让它快乐的声音,穿越百年时光。
整支曲子是远在美国德沃夏克描写浓浓的思乡之情的。不同于当时传统的古典声乐,以管弦为主的表达让这一篇章的旋律充分显现了它的旋律美与自然流畅。没有绚丽装饰与色彩,缓板,谐谑曲,奏鸣曲的形式仅仅围绕了最柔美和抒情的Adante第二乐章,低音铜管,木管,英国管,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小号,简单的和弦,反复回旋的韵律,却交替编织出丰富的情绪,压抑,紧张,庄严,忧郁,或是欢快,明亮,轻松还是生命力里,又无不时刻透着淡淡的凄凉与思念,想要说出却又无法言表的小心翼翼,踌躇漫步。让我想起了哪句诗里写到的,越美丽,越哀伤。
而这些,是爵士酒吧里的萨克斯,吹不出的,德沃夏克的回家。
虽然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版本更优雅,我还是喜欢库贝利克&柏林爱乐乐团。
后者更坚韧,不息。
之所以青睐德沃夏克正是因为他可以用天生的旋律感把丰富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细腻到嘴角的一丝微笑,或是轻皱的眉头,甚至,笑着流泪。这是欧洲传统古典音乐不论是采用简单的钢协还是恢弘的交响乐很难传递给人的切肤之痛的自然与亲切。副歌的部分低沉如母亲的轻吟,英国管独奏的慢板主题抑美丽或忧伤,轻柔得让人心碎。封闭在降噪耳机的世界里,愈是能够分辨出乐曲背后的每一声心跳。真实得,仿佛就在自己的身体里面。近日朋友与我询问耳机,我一直推荐bose的QC15,罩上这巨大的音响,让世界安静。
看着晨曦亲吻了我的窗,留下阳光的印记,还不热烈,却已是摆脱了冬天的冰凉与遥远,伸手可以触摸到的空气里的香甜,催熟了枝头的早樱,风过枝头,只留下一地细碎流芳。
到底是寒冷抑制着温暖,还是温暖拥抱了寒冷,让人的身体与意志,有了复杂的矛盾与挣扎。
离开捷克的德沃夏克在美国呆了三年。我也是第三年了。或许现在,我才敢说,我渐渐听懂了这只曲子。虽然,有时我也会把那忽高忽低忽轻忽重的旋律组合想象成一个伸手不可及但却无与伦比美丽的信仰,正在以最平静但坚定的力量,默默穿过层层白云,照亮夜行的旅人脚下的路。就像,幼时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的梦幻曲。
晚上,这片土地上总能看见那两颗星,明亮地闪烁着。我知道我能看见的光芒,却是来自于几亿光年外的距离,穿过一整片漆黑的宇宙。但你毫不疲倦,依旧闪亮着,纯粹的,仿佛要把一切脆弱都击碎,唯独拥抱了我的心。
很想念。
却看不见,也听不见。
我时常想象着,那些失明的人该如何去感受世界的旖旎,那些失聪的人又该失去多少音符的欢乐。
想念,有时竟成了,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如此说来,我是不是也像一个残废的人一样,只能在梦里,插上翅膀。我隐隐听见梦的呼唤,它用温柔的声音吟唱,像今晚心头的温暖,伴随着隐约痛楚。
尤如高空走索的人,他的双脚几乎只是踏在空气中,得到的支撑微乎其微。不过,这样行走确实是有可能的。”——维特根斯坦
醒着的时候,那些梦还是会在脑中萦绕。我知道,那已不再是虚空。不过,这样的行走确实是有可能的。那1%的可能,与99%的不确定性,却对应了99%的陨落,与1%的升华,多么残酷而真实的生存进化论。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冒险,有人选择忘记,有人选择无奈,有人选择被选择,有人选择等待,有人选择观望,有人选择无谓,有人选择戏谑,有人选择拥抱,有人选择孤独,有人选择麻痹,有人选择伪装,有人选择燃烧,哪怕是,飞蛾扑火般。如荣格所说,真正的美,其实是一种消失。那么,艺术创作的美,是否更多来自遗憾?来自生命里不能长久存在,却在心灵记忆里永不消失的一种坚持。这么看来,艺术成就的浪漫,也可能是悲剧,置信区间....99%。
我的选择,什么时候有答案。我真的想知道。虽然我在这个轻柔的春天旋律里,找到了我想念的东西。如果感观是一个音乐大师或是一个摄影师最可以依赖的部分,我真的希望,我的可以凭借这双翅膀,跨越这片新大陆,看回那些年华如梭,青春蹉跎,浪漫消磨,说我依旧可以看到我爱的世界,说你可以占有我眼睛全部的视线,说你可以占有我生命里全部的时间。
……..
What you never know, unless you try.
万物皆空,结果不空。
Emily
已经记不起再后来是什么时候听到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了,似乎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这支耳熟能详的交响乐的准确名字,记忆里面却是多年以前醒来时听见爸爸放在音响里的古典早茶曲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在那个一周七日只有一天休息日的年代,那个我还是个无忧无虑只用弹好钢琴的孩子的时候,周日慵懒的早晨已成了我回忆里最为迷恋的温存阳光。
踏碎的冰土之下,是欢愉的春晨在歌唱,让它快乐的声音,穿越百年时光。
整支曲子是远在美国德沃夏克描写浓浓的思乡之情的。不同于当时传统的古典声乐,以管弦为主的表达让这一篇章的旋律充分显现了它的旋律美与自然流畅。没有绚丽装饰与色彩,缓板,谐谑曲,奏鸣曲的形式仅仅围绕了最柔美和抒情的Adante第二乐章,低音铜管,木管,英国管,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小号,简单的和弦,反复回旋的韵律,却交替编织出丰富的情绪,压抑,紧张,庄严,忧郁,或是欢快,明亮,轻松还是生命力里,又无不时刻透着淡淡的凄凉与思念,想要说出却又无法言表的小心翼翼,踌躇漫步。让我想起了哪句诗里写到的,越美丽,越哀伤。
而这些,是爵士酒吧里的萨克斯,吹不出的,德沃夏克的回家。
虽然卡拉扬&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版本更优雅,我还是喜欢库贝利克&柏林爱乐乐团。
后者更坚韧,不息。
之所以青睐德沃夏克正是因为他可以用天生的旋律感把丰富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细腻到嘴角的一丝微笑,或是轻皱的眉头,甚至,笑着流泪。这是欧洲传统古典音乐不论是采用简单的钢协还是恢弘的交响乐很难传递给人的切肤之痛的自然与亲切。副歌的部分低沉如母亲的轻吟,英国管独奏的慢板主题抑美丽或忧伤,轻柔得让人心碎。封闭在降噪耳机的世界里,愈是能够分辨出乐曲背后的每一声心跳。真实得,仿佛就在自己的身体里面。近日朋友与我询问耳机,我一直推荐bose的QC15,罩上这巨大的音响,让世界安静。
看着晨曦亲吻了我的窗,留下阳光的印记,还不热烈,却已是摆脱了冬天的冰凉与遥远,伸手可以触摸到的空气里的香甜,催熟了枝头的早樱,风过枝头,只留下一地细碎流芳。
到底是寒冷抑制着温暖,还是温暖拥抱了寒冷,让人的身体与意志,有了复杂的矛盾与挣扎。
离开捷克的德沃夏克在美国呆了三年。我也是第三年了。或许现在,我才敢说,我渐渐听懂了这只曲子。虽然,有时我也会把那忽高忽低忽轻忽重的旋律组合想象成一个伸手不可及但却无与伦比美丽的信仰,正在以最平静但坚定的力量,默默穿过层层白云,照亮夜行的旅人脚下的路。就像,幼时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的梦幻曲。
晚上,这片土地上总能看见那两颗星,明亮地闪烁着。我知道我能看见的光芒,却是来自于几亿光年外的距离,穿过一整片漆黑的宇宙。但你毫不疲倦,依旧闪亮着,纯粹的,仿佛要把一切脆弱都击碎,唯独拥抱了我的心。
很想念。
却看不见,也听不见。
我时常想象着,那些失明的人该如何去感受世界的旖旎,那些失聪的人又该失去多少音符的欢乐。
想念,有时竟成了,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如此说来,我是不是也像一个残废的人一样,只能在梦里,插上翅膀。我隐隐听见梦的呼唤,它用温柔的声音吟唱,像今晚心头的温暖,伴随着隐约痛楚。
尤如高空走索的人,他的双脚几乎只是踏在空气中,得到的支撑微乎其微。不过,这样行走确实是有可能的。”——维特根斯坦
醒着的时候,那些梦还是会在脑中萦绕。我知道,那已不再是虚空。不过,这样的行走确实是有可能的。那1%的可能,与99%的不确定性,却对应了99%的陨落,与1%的升华,多么残酷而真实的生存进化论。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冒险,有人选择忘记,有人选择无奈,有人选择被选择,有人选择等待,有人选择观望,有人选择无谓,有人选择戏谑,有人选择拥抱,有人选择孤独,有人选择麻痹,有人选择伪装,有人选择燃烧,哪怕是,飞蛾扑火般。如荣格所说,真正的美,其实是一种消失。那么,艺术创作的美,是否更多来自遗憾?来自生命里不能长久存在,却在心灵记忆里永不消失的一种坚持。这么看来,艺术成就的浪漫,也可能是悲剧,置信区间....99%。
我的选择,什么时候有答案。我真的想知道。虽然我在这个轻柔的春天旋律里,找到了我想念的东西。如果感观是一个音乐大师或是一个摄影师最可以依赖的部分,我真的希望,我的可以凭借这双翅膀,跨越这片新大陆,看回那些年华如梭,青春蹉跎,浪漫消磨,说我依旧可以看到我爱的世界,说你可以占有我眼睛全部的视线,说你可以占有我生命里全部的时间。
……..
What you never know, unless you try.
万物皆空,结果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