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地区部分景点介绍
库尔勒地区部分景点介绍2012-02-03 23:54
新疆罗布泊
景点简介: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罗布”是地名,古维吾尔语意为聚水之地;“淖尔”系蒙古语,意为湖泊,二者总语意为聚水之湖。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这种误认为罗布泊是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上世纪50年代,湖水面积又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然而到到了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失去水源补给,1972年全部干涸。 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地受到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 “罗布泊”这个神密的名字,曾经有多少人为之向往,又有多少英雄志士将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奉献给了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
库尔勒博斯腾湖
景点简介:
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 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小湖区有较大的湖泊,总面积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东深,最深16米,最浅0.8--2米,平均深度约10米左右。总面积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与雪山、湖光、绿州、沙漠、奇禽、异兽同生共荣,互相映衬,组成丰富多彩的风景画卷。大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誉为沙漠瀚海中的一颗明珠。小湖区,苇翠荷香,曲径邃深,被誉为“世外桃园”。
库尔勒塔克拉玛干沙漠
景点简介: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浩翰沙漠中,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
库尔勒巴音布鲁克草原
景点简介:
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由大小珠勒图斯两个高位山间盆地和山区丘陵草场组成。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距库尔勒市636公里,海拔2000――2500米,是我国仅次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这里雪峰环抱,地势跌宕,水草美风光诱人。著名的“天鹅湖”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就在此地,天鹅起舞,雪峰花卉映衬,宛如童话世界。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并于1773年被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定居。草原上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带,地势起伏辽阔,植物种类繁多。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 哺育着60多万头(只)牛羊,是新疆的牧业基地之一。这里盛产着焉耆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每到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羊群像白云游荡,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间。 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到巴音布鲁克,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观赏赛马摔跤、歌舞等表演,在物资交流会上购买颇具民族色彩的纪念品。农历初四是蒙古族的“塔格楞节”,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执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诵经祭佛。
库尔勒罗布人村寨
景点简介:
罗布人村寨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尉犁县墩阔坦乡的塔里木河河畔,景区距尉犁县县城35公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85公里,总面积为72平方公里。景区以罗布文化为灵魂,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综合资源开发为目标,以民俗文化、探险旅游为特色。它是一个集沙漠、胡杨、河流、湖泊于一体,是一个自然景色各异,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区。中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景区南面,连绵起伏,茫茫无边,汹涌澎湃。骑“沙漠之舟”涉沙海深处,看大漠风光,听驼铃遗韵,悠悠情怀,心旷神怡。 此处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与渭干河在这里交相辉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望无际。划独木舟、食烤鱼、操罗布泊方言的罗布民族就生长在这里。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丰富的营养使许多人都长生不老。八九十岁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过去罗布人结婚的陪嫁是一个小海子,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旅游者在此可涉河水、穿森林、骑骆驼观沙海;可狩猎、滑沙,乘舟捕鱼,听罗布人演唱民歌,围着篝火观看罗布舞蹈,睡茅屋,领略古老的罗布民族风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库尔勒胡杨森林公园
景点简介:
位于轮台县南沙漠公路70公里处,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她集塔河自然景观、胡杨景观、沙漠景观、石油工业景观为一体,是观光览胜、休闲娱乐、野外探险、科普考察的自然风景旅游胜地。塔河大自然公园分为:游客服务,观光览胜,观光览胜三个区。 游客服务区:是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 观光览胜区:它是由一条约17公里长其弯道有126处之多的景区道路进入古老胡杨林,沿路你可欣赏到不同季节不同形态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胡杨神采雄姿。 休闲娱乐区:它是由一条13公里长的环形游览小铁路将4-5个较大的林中湖泊窜连在一起。湖边生长着非常茂盛的胡杨,金秋时节金黄一片,倒影在水中非常美丽。乘坐观光小火车,你可一跃绿草地、二窜红柳丛、三过芦苇荡、四跨恰阳河、五绕林中湖,让你尽情的包揽大漠江南秀色。寻古城探丝路,游塔河赏胡杨,进轮南见石油,入塔中观瀚海。不到轮台不知胡杨之壮美,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
库尔勒铁门关
景点简介:
铁门关位于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晋代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谢彬《新疆游记》中有“两山夹峙,一线中通,路倚奇石,侧临深涧,水流澎湃,日夜有声,弯环曲折,时有大风,行者心戒”的记述。《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峡谷为“铁门关”,后人叫它“遮留谷”。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旁绝壁上还留有“襟山带河”4个隶书大字。如今关旁山坡上还留有古代屯兵的遗址。西汉张骞衔命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班超也曾饮马于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登铁门关曾赋诗一首:“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刃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这首诗,真实而生动的描绘出了铁门关的险峻,前凉杨宣部将张植进屯铁门关,击败焉耆王龙熙于遮留谷。铁门关还流传着“塔依尔与卓赫拉”的民间传说故事。传说古焉耆国王的公主卓赫拉和牧羊人相爱,阴险毒辣的丞相卡热汗唆使国王抓了塔依尔,并欲将他处死,卓赫拉得知后,机智地设法救出了心上人,丞相发现后立即派人追赶。这对情人夜奔出关时,不幸连人带马坠入了深涧。后人为缅怀这对为爱情和自由而死的恋人,在铁门关对面公主岭上造了塔依尔与卓赫拉的“麻扎”。
巴州巩乃斯森林公园
景点简介:
巩乃斯位于巴音郭楞州的和静县内,在巩乃斯河的上游,是巩乃斯林场所在地。这里的海拨在1600米到2400米之间,雪山倒映在湖泊中,漫山遍野都是松树和野花,山岗上是一群群的白羊,它是一座巨大的动植物宝库,雪鸡、猎隼、马鹿、棕熊等动物生活于其中,还出产雪莲、贝母等名贵药材。????巩乃斯四季分明,每季的景色都有显著特点,春天满目新绿、夏天百花争放、秋天霜打红叶、冬天银装素裹,是良好的避暑和旅游胜地。而且巩乃斯有著名的阿尔先温泉(距林场36公里,不通汽车,可从巩乃斯租马前往),据说在那里沐浴能够起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新疆罗布泊
![]() |
景点简介: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罗布”是地名,古维吾尔语意为聚水之地;“淖尔”系蒙古语,意为湖泊,二者总语意为聚水之湖。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这种误认为罗布泊是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上世纪50年代,湖水面积又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然而到到了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失去水源补给,1972年全部干涸。 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地受到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 “罗布泊”这个神密的名字,曾经有多少人为之向往,又有多少英雄志士将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奉献给了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
库尔勒博斯腾湖
![]() |
景点简介:
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 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小湖区有较大的湖泊,总面积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东深,最深16米,最浅0.8--2米,平均深度约10米左右。总面积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与雪山、湖光、绿州、沙漠、奇禽、异兽同生共荣,互相映衬,组成丰富多彩的风景画卷。大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誉为沙漠瀚海中的一颗明珠。小湖区,苇翠荷香,曲径邃深,被誉为“世外桃园”。
库尔勒塔克拉玛干沙漠
景点简介:
![]() |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浩翰沙漠中,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
库尔勒巴音布鲁克草原
景点简介:
![]() |
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由大小珠勒图斯两个高位山间盆地和山区丘陵草场组成。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距库尔勒市636公里,海拔2000――2500米,是我国仅次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这里雪峰环抱,地势跌宕,水草美风光诱人。著名的“天鹅湖”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就在此地,天鹅起舞,雪峰花卉映衬,宛如童话世界。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并于1773年被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定居。草原上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带,地势起伏辽阔,植物种类繁多。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 哺育着60多万头(只)牛羊,是新疆的牧业基地之一。这里盛产着焉耆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每到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羊群像白云游荡,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间。 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到巴音布鲁克,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观赏赛马摔跤、歌舞等表演,在物资交流会上购买颇具民族色彩的纪念品。农历初四是蒙古族的“塔格楞节”,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执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诵经祭佛。
库尔勒罗布人村寨
景点简介:
![]() |
罗布人村寨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尉犁县墩阔坦乡的塔里木河河畔,景区距尉犁县县城35公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85公里,总面积为72平方公里。景区以罗布文化为灵魂,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综合资源开发为目标,以民俗文化、探险旅游为特色。它是一个集沙漠、胡杨、河流、湖泊于一体,是一个自然景色各异,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区。中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景区南面,连绵起伏,茫茫无边,汹涌澎湃。骑“沙漠之舟”涉沙海深处,看大漠风光,听驼铃遗韵,悠悠情怀,心旷神怡。 此处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与渭干河在这里交相辉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望无际。划独木舟、食烤鱼、操罗布泊方言的罗布民族就生长在这里。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丰富的营养使许多人都长生不老。八九十岁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过去罗布人结婚的陪嫁是一个小海子,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旅游者在此可涉河水、穿森林、骑骆驼观沙海;可狩猎、滑沙,乘舟捕鱼,听罗布人演唱民歌,围着篝火观看罗布舞蹈,睡茅屋,领略古老的罗布民族风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库尔勒胡杨森林公园
景点简介:
![]() |
位于轮台县南沙漠公路70公里处,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她集塔河自然景观、胡杨景观、沙漠景观、石油工业景观为一体,是观光览胜、休闲娱乐、野外探险、科普考察的自然风景旅游胜地。塔河大自然公园分为:游客服务,观光览胜,观光览胜三个区。 游客服务区:是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 观光览胜区:它是由一条约17公里长其弯道有126处之多的景区道路进入古老胡杨林,沿路你可欣赏到不同季节不同形态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胡杨神采雄姿。 休闲娱乐区:它是由一条13公里长的环形游览小铁路将4-5个较大的林中湖泊窜连在一起。湖边生长着非常茂盛的胡杨,金秋时节金黄一片,倒影在水中非常美丽。乘坐观光小火车,你可一跃绿草地、二窜红柳丛、三过芦苇荡、四跨恰阳河、五绕林中湖,让你尽情的包揽大漠江南秀色。寻古城探丝路,游塔河赏胡杨,进轮南见石油,入塔中观瀚海。不到轮台不知胡杨之壮美,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
库尔勒铁门关
景点简介:
铁门关位于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晋代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谢彬《新疆游记》中有“两山夹峙,一线中通,路倚奇石,侧临深涧,水流澎湃,日夜有声,弯环曲折,时有大风,行者心戒”的记述。《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峡谷为“铁门关”,后人叫它“遮留谷”。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旁绝壁上还留有“襟山带河”4个隶书大字。如今关旁山坡上还留有古代屯兵的遗址。西汉张骞衔命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班超也曾饮马于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登铁门关曾赋诗一首:“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刃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这首诗,真实而生动的描绘出了铁门关的险峻,前凉杨宣部将张植进屯铁门关,击败焉耆王龙熙于遮留谷。铁门关还流传着“塔依尔与卓赫拉”的民间传说故事。传说古焉耆国王的公主卓赫拉和牧羊人相爱,阴险毒辣的丞相卡热汗唆使国王抓了塔依尔,并欲将他处死,卓赫拉得知后,机智地设法救出了心上人,丞相发现后立即派人追赶。这对情人夜奔出关时,不幸连人带马坠入了深涧。后人为缅怀这对为爱情和自由而死的恋人,在铁门关对面公主岭上造了塔依尔与卓赫拉的“麻扎”。
巴州巩乃斯森林公园
景点简介:
![]() |
巩乃斯位于巴音郭楞州的和静县内,在巩乃斯河的上游,是巩乃斯林场所在地。这里的海拨在1600米到2400米之间,雪山倒映在湖泊中,漫山遍野都是松树和野花,山岗上是一群群的白羊,它是一座巨大的动植物宝库,雪鸡、猎隼、马鹿、棕熊等动物生活于其中,还出产雪莲、贝母等名贵药材。????巩乃斯四季分明,每季的景色都有显著特点,春天满目新绿、夏天百花争放、秋天霜打红叶、冬天银装素裹,是良好的避暑和旅游胜地。而且巩乃斯有著名的阿尔先温泉(距林场36公里,不通汽车,可从巩乃斯租马前往),据说在那里沐浴能够起到祛病健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