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战斗的一周里
星期一。上一周大强度工作留下的阴影在周日晚上开始发酵,导致睡眠像正在饧的面团一样出现了许多孔洞。夜里惊醒了好几次,只要醒了就很难再入睡,即便睡着也睡得很不踏实,各种怪梦纷至沓来。眼袋是具象化的愁绪,愁绪凛冽如清晨公交车站的冷风。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心情绝不是喜悦和期待的。
当教师五年,这样的状况还是头一次。
同样教初二的另一位历史老师把一大沓导学案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才发现因为沟通不畅,我周六熬了一天做出来的导学案用不上了。其实历史课到底适合不适合使用导学案教学,我一直心存怀疑。可是初来乍到,也只能先依从已有的教学方法。这样妥协的结果是,我感到课堂不是我的,我从有把握掌控全局的人变成了怯懦的旁观者,上课变成了一件陌生而令人不安的事情,这也是当教师五年来的头一次。那种茫然甚至超过我第一次站上讲台。
下午是围棋校队的成立仪式,作为在学生发展处兼职分管社团工作的教师,我要全权负责安排好一切。我连许多部门同事的脸都还没认全,就要去做一件需要统筹协调的事情。好在所有的同事——我们学校习惯称“伙伴”——都非常和气耐心。最终,仪式顺利举行,我也突击认识了好多人。
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让我崩溃的事情。学生发展处一位老师突然通知说,周六让我一个人——一个人!——带领外省来的考察团一行二十余人北京一日游,从早上退房开始到晚上送上火车,总计三个大景点、三顿饭,我光是想想自己需要随身携带的现金数额,就开始打摆子了。
放学的时候正要长途跋涉去车站,在路口碰到了教师发展处的主任。主任穿长款羽绒服背双肩背包,我对她的装束表示疑问,才知道主任每天都步行回家。主任的家跟大骚居一衣带水,快走的话大概需要四十分钟,大部分的路线是穿过一所大学校园。主任说,校园美~景~盖世无双~~~操场边,奇~花异草四了季个清香~~~于是我决定跟她走一段。一进校园就是小动物医院,透过大窗子,可以看见好多小猫小狗裹着小花毯子,躺在病床上打点滴。走出校园天都黑透了,我跟主任分别,坐两站地公共汽车到家。等天黑得不那么早了,我就可以一直走回家去。
这天是小狼三十一岁生日,他下班路上买了小小的蛋糕,我们一起吃了。
星期二。凌晨1点多醒一回,2点多醒一回,4点半醒一回,看错表以为6点20,忐忑不安地等闹钟,等了半天它也不响,再看发现不到5点,抓紧睡。不到6点又醒一回,6点20彻底醒了。精神萎靡,出门做错了车,跑了两站地才回到正道上。
这一天有三节课,是课最多的一天。早上先去请示了主任关于周六地陪的事,主任安慰我说不会让我一个人去的。这才放了心。给初二年级上课的感觉依然很糟,不过初三就好很多。孩子们明显成熟,面对新知识的时候懂得沉静(而且男帅女靓)。我只有走进初三的教室才觉得从前那个多啦老师的魂还在。
中午去吃饭,在楼梯上遇到两个初三年级的男生,打过招呼我继续下楼,听见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我挺喜欢这老师的。很开心。就是从这一顿午饭开始,我的食欲突然恢复了正常。
这一天竟然五点半准时从学校出来了,这种不开会不加班的情况真让人措手不及。我一个人穿大学校园往家走,又看见了打点滴的猫猫狗狗,抱着小筐光脚穿拖鞋披着湿头发的女生,站在路中间聊学术的老师。忽然想起自己从来就没离开过校园,中学毕业上大学,大学毕业回中学。生活就是一阵铃声接着又一阵铃声,好像岁月不曾前行。
多么幸福的事。
星期三。夜里只醒了两次。今天有两节初二的课。上午正在备课,其中一个学生上课配备电脑的班的课代表来办公室问,老师这节课我们用电脑吗?我说怎么?他说,您上课要是老不用电脑,我们就不爱上您的课了。我心跳骤然加快,但凭借五年的教学基本功,仍旧面不改色地悠然说,好,那我考虑看看。课代表走了,我看表,离上课还有不到半个小时。
如果我现在改教学设计,算不算被学生胁迫?这样做老师,很丢脸啊……可是我只是犹豫了一小会儿,便决定改设计。第一的原因是学生喜欢。第二个原因是,这所学校最引以为豪的新方法新技术,我想亲自试试看。
按我现有的理解,所谓的新方法,就是把学习的过程教给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电脑和网络作为辅助手段。虽然我没来得及参加任何培训,不过MAC上现有的软件,例如Kynote、Pages之类的,也基本可以符合互动和机动的要求。这节课的内容是土地改革,我赶做了几张Kynote,把所有知识点变成任务列出来,再给出搜索关键词,这样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将搜索结果提炼归纳,用电脑把研究成果向全班展示和讲解。
不幸的是,教室里的电突然断了,投影用不了。我只好把这些要求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打开电脑连上WiFi去查。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这样的方法上课,我没有多做说明,只是观察。大概一半的孩子在认真完成任务,还有一半的孩子在——偶尔或始终——大大咧咧地聊QQ,刷人人,听歌。我不知道有没有技术手段可以监控每一个孩子的电脑,更不知道如何让这些习惯了“上学来就是玩”的孩子知道知识的价值。
第一次尝试,最大的感受是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其次,这样的方式更适合小班教学。
傍晚出席了未来一对一学习项目的新学期第一次例行培训会。又是两个小时不间断的头脑风暴。上班以来每天都觉得脑子里面时刻酝酿着一场大爆炸。不过新学校的会议风格我很喜欢,每个人都非常坦诚、直率、讲求效率,并不会因为彼此身份的差异瞻前顾后和稀泥。最后的环节是“跟你身旁的伙伴熊抱一下!”带着伙伴们的体温,7点才到家。
星期四。夜里还是只醒来两次,我觉得和心态越来越放松以及百天不再泡浓茶改喝玫瑰有关。这一天轮到我做办公室值日,早早到校把地扫了。8点要上楼去开学生发展处的例会,趁机抓住主任和团委书记,让他们在学生社团注册表上签字。一共有21个社团,包括篮球、音乐、媒体、围棋、机器人、根与芽、韩语、志愿者等等,还有一个新成立的叫未来经济学家俱乐部,听上去真了不起。所有这些社团的注册、审批、备案、资金筹集、场地规划、活动监督和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是我负责的范畴。我很奇怪的是,新学校没有校园广播,要想召集学生开会,要么就是给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发邮件附上学生名单,要么就是直接给学生发短信。
中午抱着电脑去找苹果公司的驻校工程师,把系统升级成最新的,结果好不容易开始熟悉起来的操作,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动。下午去听了一节初一的思品课,题目是防范身边的侵害。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可能面对的侵害,再向全班展示。所有的小组都选择了表演剧的展示方式。一个黑黑胖胖的男孩子演劫匪,冲着同组的小朋友猛扑过去,用一件校服把他罩住拖走。全班笑成一团。后来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是随班就读生,有轻微智力残障。但是他们班的孩子对他很好,从不欺负他。
这所学校的孩子最大的优点是:1.长得好,个头高。2.大多比较开朗,见识多。3.有礼貌,绝大多数在楼道里遇见老师会主动问好。
傍晚召开全校大会,主题是讨论新学年的规划框架,以及假期出游的团队来做分享。每个假期学校都会有好几个去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访交流团,一般都是老师带着学生。所有做分享的团队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苹果电脑那些炫目的演示软件发挥了迷人的作用。其中欧洲团在苏黎世的见闻让我印象最深,那里的一所中学每年得到的财政拨款数额大到无法想象,可教学楼连墙壁都没有粉刷,就是水泥墙面。校长说,80%以上的拨款都会用到教师身上,这时分享的同事走到校长面前,对牢校长的脸说,“因为人是最宝贵的!!!”引发全场热烈掌声。瑞士的女教师分娩后可以享受漫长的产假,回学校上班后,也只能被安排20%的课时,这种比带薪休假辛苦不了多少的课时安排虽然会逐年递增,但直到她的孩子长到10岁,这位女教师也只能被安排90%的课时。这时分享的同事又踱步到校长面前,对牢他的脸,“因为老师的孩子也是孩子,老师不能只去教育别人的孩子!!!”全场掌声。校长一直笑眯眯地听。
校长其实很没有传统中中学校长该有的样子,永远和风细雨的样子,在全校面前发言甚至很腼腆。他也很少发言,在大会发言的更多是部门主管,布置具体事务。校长学哲学出身,围棋高手,如果开口,务虚更多,最喜欢用“我爱你们”结尾,“们”字咬得更重。经常在半夜用手机给全校员工发邮件,分享他刚看到的某本书里的某段话。
这天回到家已经7点半了。吃了很多很多。大部分同事散会后都直接去学校食堂吃饭,但是我总觉得,晚饭如果不能回家跟小狼和大路一起吃,那生活就真的不同了。我不希望因为任何原因,打扰到我最喜欢和习惯的个人生活部分。
星期五。一早赶到进修学校,接到一大堆任务,每一项都责任重大。3月份已经注定了将会无比忙碌——假如4月不是更忙的话。
下午赶回学校,上完一周的最后一节课。两个女生手拉手走上讲台,问我:“老师你有孩子了吗?”我说干嘛呀,她们说,我们在打赌。我就问一个,你为什么觉得我没有孩子呀?她说因为你看上去挺年轻的。我问另一个,你为什么觉得我有孩子呀?她说,因为你很有爱心呀。
欧~晚饭都能多吃两大碗!
4点半,教师垒球队跟学生垒球队有一场比赛,我因为上周第一次训练表现不错,竟然被列到了首发阵容。不过大家上场热情高涨,尤以校长书记最积极,虽然他们一个经常被直接封杀,一个经常忘记跑垒时要先扔掉球棒。不得不承认,学生到底年轻有活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远远强于教师队。三轮下来,我们落了5分。于是大家发挥破罐子破摔的精神,再加上主力终于处理完工作赶过来,很快比分就追平了。我在防守时,竟然直接接到了外野手扔过来的一记超远距离传球,由于场边的惊呼声太令人飘飘然,我捧着球傻乐,结果忘记回来踩垒,虽然垒垫就在身后不在一米的地方,还是让学生队冲线成功。
第四轮的时候,我接到电话,要去安排周六下午的围棋比赛。等我把所有事情做完,比赛已经结束。据说最后在黑哨的帮助下,教师队以24:22的成绩险胜,学生输了很不乐意,于是围殴裁判。老师们为了平息事态,体现崇高师德,就把奖品——一大兜子各种零食——给了学生。比赛圆满结束。
星期六。中午赶到学校,给围棋队和校外道场的对抗赛做组织服务工作。我对围棋的认识仅仅是“用自己的子把对方的子围起来”,以及寥寥几个词如“长考”、“手筋”之类。一屋子学棋下棋的小朋友里,好有几位都是业余四段五段,我只能高山仰止。趁他们下棋的时候回到办公室,把不羡去年送给我的扬基蜡烛挂历,一张一张地贴在桌档上。这样当我抬头,眼前是水灵灵的苹果和肉桂棒、落雪的松针、红艳艳的车厘子;当我侧头,眼前是叫不出名字的蓝色小花和圣诞节花环。瞬间本来就堆得满满当当的桌子显得更闹腾了。但是我每天坐下来的时候心情会因为看到这些漂亮的画面而更好一些。
总结:我开始馋某些吃的了。我开始收获学生更多的夸赞了。多啦老师果然自愈能力超级强!
当教师五年,这样的状况还是头一次。
同样教初二的另一位历史老师把一大沓导学案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才发现因为沟通不畅,我周六熬了一天做出来的导学案用不上了。其实历史课到底适合不适合使用导学案教学,我一直心存怀疑。可是初来乍到,也只能先依从已有的教学方法。这样妥协的结果是,我感到课堂不是我的,我从有把握掌控全局的人变成了怯懦的旁观者,上课变成了一件陌生而令人不安的事情,这也是当教师五年来的头一次。那种茫然甚至超过我第一次站上讲台。
下午是围棋校队的成立仪式,作为在学生发展处兼职分管社团工作的教师,我要全权负责安排好一切。我连许多部门同事的脸都还没认全,就要去做一件需要统筹协调的事情。好在所有的同事——我们学校习惯称“伙伴”——都非常和气耐心。最终,仪式顺利举行,我也突击认识了好多人。
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让我崩溃的事情。学生发展处一位老师突然通知说,周六让我一个人——一个人!——带领外省来的考察团一行二十余人北京一日游,从早上退房开始到晚上送上火车,总计三个大景点、三顿饭,我光是想想自己需要随身携带的现金数额,就开始打摆子了。
放学的时候正要长途跋涉去车站,在路口碰到了教师发展处的主任。主任穿长款羽绒服背双肩背包,我对她的装束表示疑问,才知道主任每天都步行回家。主任的家跟大骚居一衣带水,快走的话大概需要四十分钟,大部分的路线是穿过一所大学校园。主任说,校园美~景~盖世无双~~~操场边,奇~花异草四了季个清香~~~于是我决定跟她走一段。一进校园就是小动物医院,透过大窗子,可以看见好多小猫小狗裹着小花毯子,躺在病床上打点滴。走出校园天都黑透了,我跟主任分别,坐两站地公共汽车到家。等天黑得不那么早了,我就可以一直走回家去。
这天是小狼三十一岁生日,他下班路上买了小小的蛋糕,我们一起吃了。
星期二。凌晨1点多醒一回,2点多醒一回,4点半醒一回,看错表以为6点20,忐忑不安地等闹钟,等了半天它也不响,再看发现不到5点,抓紧睡。不到6点又醒一回,6点20彻底醒了。精神萎靡,出门做错了车,跑了两站地才回到正道上。
这一天有三节课,是课最多的一天。早上先去请示了主任关于周六地陪的事,主任安慰我说不会让我一个人去的。这才放了心。给初二年级上课的感觉依然很糟,不过初三就好很多。孩子们明显成熟,面对新知识的时候懂得沉静(而且男帅女靓)。我只有走进初三的教室才觉得从前那个多啦老师的魂还在。
中午去吃饭,在楼梯上遇到两个初三年级的男生,打过招呼我继续下楼,听见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我挺喜欢这老师的。很开心。就是从这一顿午饭开始,我的食欲突然恢复了正常。
这一天竟然五点半准时从学校出来了,这种不开会不加班的情况真让人措手不及。我一个人穿大学校园往家走,又看见了打点滴的猫猫狗狗,抱着小筐光脚穿拖鞋披着湿头发的女生,站在路中间聊学术的老师。忽然想起自己从来就没离开过校园,中学毕业上大学,大学毕业回中学。生活就是一阵铃声接着又一阵铃声,好像岁月不曾前行。
多么幸福的事。
星期三。夜里只醒了两次。今天有两节初二的课。上午正在备课,其中一个学生上课配备电脑的班的课代表来办公室问,老师这节课我们用电脑吗?我说怎么?他说,您上课要是老不用电脑,我们就不爱上您的课了。我心跳骤然加快,但凭借五年的教学基本功,仍旧面不改色地悠然说,好,那我考虑看看。课代表走了,我看表,离上课还有不到半个小时。
如果我现在改教学设计,算不算被学生胁迫?这样做老师,很丢脸啊……可是我只是犹豫了一小会儿,便决定改设计。第一的原因是学生喜欢。第二个原因是,这所学校最引以为豪的新方法新技术,我想亲自试试看。
按我现有的理解,所谓的新方法,就是把学习的过程教给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电脑和网络作为辅助手段。虽然我没来得及参加任何培训,不过MAC上现有的软件,例如Kynote、Pages之类的,也基本可以符合互动和机动的要求。这节课的内容是土地改革,我赶做了几张Kynote,把所有知识点变成任务列出来,再给出搜索关键词,这样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将搜索结果提炼归纳,用电脑把研究成果向全班展示和讲解。
不幸的是,教室里的电突然断了,投影用不了。我只好把这些要求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打开电脑连上WiFi去查。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这样的方法上课,我没有多做说明,只是观察。大概一半的孩子在认真完成任务,还有一半的孩子在——偶尔或始终——大大咧咧地聊QQ,刷人人,听歌。我不知道有没有技术手段可以监控每一个孩子的电脑,更不知道如何让这些习惯了“上学来就是玩”的孩子知道知识的价值。
第一次尝试,最大的感受是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其次,这样的方式更适合小班教学。
傍晚出席了未来一对一学习项目的新学期第一次例行培训会。又是两个小时不间断的头脑风暴。上班以来每天都觉得脑子里面时刻酝酿着一场大爆炸。不过新学校的会议风格我很喜欢,每个人都非常坦诚、直率、讲求效率,并不会因为彼此身份的差异瞻前顾后和稀泥。最后的环节是“跟你身旁的伙伴熊抱一下!”带着伙伴们的体温,7点才到家。
星期四。夜里还是只醒来两次,我觉得和心态越来越放松以及百天不再泡浓茶改喝玫瑰有关。这一天轮到我做办公室值日,早早到校把地扫了。8点要上楼去开学生发展处的例会,趁机抓住主任和团委书记,让他们在学生社团注册表上签字。一共有21个社团,包括篮球、音乐、媒体、围棋、机器人、根与芽、韩语、志愿者等等,还有一个新成立的叫未来经济学家俱乐部,听上去真了不起。所有这些社团的注册、审批、备案、资金筹集、场地规划、活动监督和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是我负责的范畴。我很奇怪的是,新学校没有校园广播,要想召集学生开会,要么就是给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发邮件附上学生名单,要么就是直接给学生发短信。
中午抱着电脑去找苹果公司的驻校工程师,把系统升级成最新的,结果好不容易开始熟悉起来的操作,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动。下午去听了一节初一的思品课,题目是防范身边的侵害。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可能面对的侵害,再向全班展示。所有的小组都选择了表演剧的展示方式。一个黑黑胖胖的男孩子演劫匪,冲着同组的小朋友猛扑过去,用一件校服把他罩住拖走。全班笑成一团。后来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是随班就读生,有轻微智力残障。但是他们班的孩子对他很好,从不欺负他。
这所学校的孩子最大的优点是:1.长得好,个头高。2.大多比较开朗,见识多。3.有礼貌,绝大多数在楼道里遇见老师会主动问好。
傍晚召开全校大会,主题是讨论新学年的规划框架,以及假期出游的团队来做分享。每个假期学校都会有好几个去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访交流团,一般都是老师带着学生。所有做分享的团队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苹果电脑那些炫目的演示软件发挥了迷人的作用。其中欧洲团在苏黎世的见闻让我印象最深,那里的一所中学每年得到的财政拨款数额大到无法想象,可教学楼连墙壁都没有粉刷,就是水泥墙面。校长说,80%以上的拨款都会用到教师身上,这时分享的同事走到校长面前,对牢校长的脸说,“因为人是最宝贵的!!!”引发全场热烈掌声。瑞士的女教师分娩后可以享受漫长的产假,回学校上班后,也只能被安排20%的课时,这种比带薪休假辛苦不了多少的课时安排虽然会逐年递增,但直到她的孩子长到10岁,这位女教师也只能被安排90%的课时。这时分享的同事又踱步到校长面前,对牢他的脸,“因为老师的孩子也是孩子,老师不能只去教育别人的孩子!!!”全场掌声。校长一直笑眯眯地听。
校长其实很没有传统中中学校长该有的样子,永远和风细雨的样子,在全校面前发言甚至很腼腆。他也很少发言,在大会发言的更多是部门主管,布置具体事务。校长学哲学出身,围棋高手,如果开口,务虚更多,最喜欢用“我爱你们”结尾,“们”字咬得更重。经常在半夜用手机给全校员工发邮件,分享他刚看到的某本书里的某段话。
这天回到家已经7点半了。吃了很多很多。大部分同事散会后都直接去学校食堂吃饭,但是我总觉得,晚饭如果不能回家跟小狼和大路一起吃,那生活就真的不同了。我不希望因为任何原因,打扰到我最喜欢和习惯的个人生活部分。
星期五。一早赶到进修学校,接到一大堆任务,每一项都责任重大。3月份已经注定了将会无比忙碌——假如4月不是更忙的话。
下午赶回学校,上完一周的最后一节课。两个女生手拉手走上讲台,问我:“老师你有孩子了吗?”我说干嘛呀,她们说,我们在打赌。我就问一个,你为什么觉得我没有孩子呀?她说因为你看上去挺年轻的。我问另一个,你为什么觉得我有孩子呀?她说,因为你很有爱心呀。
欧~晚饭都能多吃两大碗!
4点半,教师垒球队跟学生垒球队有一场比赛,我因为上周第一次训练表现不错,竟然被列到了首发阵容。不过大家上场热情高涨,尤以校长书记最积极,虽然他们一个经常被直接封杀,一个经常忘记跑垒时要先扔掉球棒。不得不承认,学生到底年轻有活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远远强于教师队。三轮下来,我们落了5分。于是大家发挥破罐子破摔的精神,再加上主力终于处理完工作赶过来,很快比分就追平了。我在防守时,竟然直接接到了外野手扔过来的一记超远距离传球,由于场边的惊呼声太令人飘飘然,我捧着球傻乐,结果忘记回来踩垒,虽然垒垫就在身后不在一米的地方,还是让学生队冲线成功。
第四轮的时候,我接到电话,要去安排周六下午的围棋比赛。等我把所有事情做完,比赛已经结束。据说最后在黑哨的帮助下,教师队以24:22的成绩险胜,学生输了很不乐意,于是围殴裁判。老师们为了平息事态,体现崇高师德,就把奖品——一大兜子各种零食——给了学生。比赛圆满结束。
星期六。中午赶到学校,给围棋队和校外道场的对抗赛做组织服务工作。我对围棋的认识仅仅是“用自己的子把对方的子围起来”,以及寥寥几个词如“长考”、“手筋”之类。一屋子学棋下棋的小朋友里,好有几位都是业余四段五段,我只能高山仰止。趁他们下棋的时候回到办公室,把不羡去年送给我的扬基蜡烛挂历,一张一张地贴在桌档上。这样当我抬头,眼前是水灵灵的苹果和肉桂棒、落雪的松针、红艳艳的车厘子;当我侧头,眼前是叫不出名字的蓝色小花和圣诞节花环。瞬间本来就堆得满满当当的桌子显得更闹腾了。但是我每天坐下来的时候心情会因为看到这些漂亮的画面而更好一些。
总结:我开始馋某些吃的了。我开始收获学生更多的夸赞了。多啦老师果然自愈能力超级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91篇内容 · 47.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71.7万次浏览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316篇内容 · 47.0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422篇内容 · 70.2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317篇内容 · 501.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598篇内容 · 754.1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92篇内容 · 177.6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90篇内容 · 139.9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