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的魔比斯环
并非是突然之间想到这个,而是因为宇多田光的《prisoner of love》让我想到了日剧《最后的朋友》里面的瑠可,那个女人拥有着男人的内心,爱着剧中的另外一个女孩子。在国人自制的MV中看到了瑠可被男人推倒的时候那种无力的神情,她想必是为自己没有男人的力量感到苦恼吧。所以当别人把她当做女人想要强暴她的时候她才会撕心裂肺般的挣扎反抗。她对自己是女人的身份觉得十分难堪。
那张因为绝望而扭曲的脸让我想到了前不久看过的一本推理小说《单恋》,东野圭吾著。里面的美月是女孩子身体,却始终认为自己怀有一颗男人的心。所以在脱离了家庭以及朋友的束缚之后决定顺着自己的心前进,将自己彻底变成为一个男人,于是定期去医院注射雄性激素,并且不惜用钩子将自己的喉咙勾破让自己的声音沙哑起来,购买男人的衣服,将胸部隐藏起来,希望别人讲自己真正当做一个男人。她爱着一个女人,主人公的妻子。主人公的妻子当然是怀有着女人内心以及拥有女人肉体的人,所以并不会接受这样的爱情。
美月并非没有经历过女孩子的阶段,从小家人逼迫她穿上裙子以及希望她加入女孩子的队伍。美月从小时候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是遵从着父母的意见,目的是不希望他们伤心。甚至在之后还和一名相亲认识的懦弱无比的男子结婚,生育了一个孩子。但是她始终不愿意成为一个女人,憎恨自己美丽的胴体,憎恨自己各种曲线,憎恨别人用看待女人的眼光看待她。她也自认为一个女人在当今社会是不可能有大发展的,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备受歧视。最终她离家出走,过上了走向男人的日子。
她也并非没有谈过恋爱,正是因为那场恋爱让一直为她着想的他迟疑了。他总是觉得她并非像她自己设想的那般始终怀有男人的心。在他们恋爱的时候她表现出来的就是女孩子的心思。并且她并不排斥真正穿上漂亮衣服。在照片中快乐的笑绝对不是强颜出来的。于是她从户籍上成为男人的计划一推再推。他是对的,因为她的摇摆。
这样的美月我们应该怎么称呼她呢?是应该叫做女人还是应该叫做男人?似乎我们区别男女的证据是他们的基因。拥有Y染色体的即为男性,不用有Y染色体的自然就是女性。所以医学上均使用这一点来鉴别男女。例如在比赛中,男女运动员便是经由这种方法来决定其比赛类别。
但是造物者和我们继续开着玩笑。世界上有部分人即使是不用有Y染色体但是其雄性激素的分泌甚至比生物学上的男性还要多,所以其可以轻松打破女子记录。然而她是应该作为男性运动员还是女性运动员参加比赛呢?
2009年在柏林田径世锦赛女子800米比赛中,塞曼亚为南非勇夺金牌,但塞曼亚男性化的外表引发人们对她性别的质疑。随后,塞曼亚“性别门”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持续近一年才告一段落。
赛后,针对人们对塞曼亚性别的一连串质疑,国际田联决定对塞曼亚进行性别检测。英国《卫报》率先披露了这一检测的结果,令人惊讶的是,塞曼亚竟然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器官,简而言之,就是“双性人”。
直到2010年7月,国际田径联合会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宣布,塞曼亚可以继续参加比赛。国际田联声明称:“塞曼亚相关事件在2009年发起调查,现在已经全部结束了。国际田联接受了医学专家小组的意见,现在她可以立即去参加比赛。医学专家小组的意见细节,属于机密,国际田联不会对此事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这场竞争中,这位双性人运动员最终取得了作为女人的权利。但是更多的则是人们对她的争议。书中有提到“只是喜欢跑就可以打破记录,这样的女人还真是可怕啊。”的确,拥有着男性的力量却和女性进行斗争,总让人觉得不公平。
这就是生物学上的尴尬,于此同比,平常生活中的男女判别则更是很难。很多人其实只会从衣着或者举止上判断男女。例如一个人胸部较大则会被认为是女孩子,或者是穿着可爱的衣服也会被视作女孩子。而各种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我们则更容易将其当做男孩子。尤其是声音则更是欺骗人的东西。所谓易容术就是可以通过装扮来骗过所有的人的眼睛。我想关于这个每个人都会很有兴趣做一些猜测的。如果猜错了自己也会十分诧异:她的装扮或者声音完全看不出来啊。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心中的男女形象才是男女,所以就这样进行了主观臆断。我想假如我在电话里面装着声音和你沟通,想必你会一直以为我是个女生,还一直做着春梦吧……
就这样一看,从外观上完全分辨不出男女的世界该是多么恐怖,每个人都要修正自己心中的男女判断观。所幸世界上春哥著姐还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可以一眼看出他们心目中认同自己的性别。
之所以提到心中认同的性别。是因为很多人其实很憎恨自己的性别,拥有着反性别的内心。例如拥有男人身体的女性,拥有女人身体的男性。他们的灵魂禁锢在了一个不喜欢的容器里面,于是备受苦恼。
美月就是这样的人,拥有着女性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憎恶却是与日俱增。所以在她被强暴之后发自内心的绝望已经让她想要死去。当壹个男人被另一个男人强奸的时候那种感觉我想我是不想体会。
但是她应该是被叫做男人呢还是女人呢?
暂且抛开身体而论,我们是怎么评价一个人的男女倾向的?我们会说这个女生假小子,肯定不仅仅是因为着装,更是因为她内心狂野,像个男孩子一样喜欢疯闹。这是因为大部分女孩子会喜欢文静,大部分男孩子会调皮贪玩。或者是我们说一个男孩子文静得和女孩子一样,也是同样道理。我们用大部分同性共同拥有的性格特性来区分男女,然后再用对立的性别特征来进行特例的描述。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她或者他是不是其中拥有的是他或者她的内心。我们让他们的性格保持下去,于是就出现了优柔寡断,举止轻柔的男人以及阳刚霸气,雷厉风行的女人。我们描述他们的时候都是会用“男人般的女人”以及“女人般的男人”……
书中有提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魔比斯环,加入只是一张普通的纸条,任你如何走都不可能跨越两个平面,但是如果将它做成魔比斯环,你就可以轻易跨过界限走到另外一边。而男女的性别关系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会在分界线上摇摆不定,当你选择柔弱的那一面,别人看到的是女孩子般的你;当你选择自己面对的时候,别人看到的是男人般的你。你一生会经历无比多的变化,会在魔比斯环上坐着无休止的旅途。但是我们都有着自己的判断以及主流性格判断。所以大部分人会在魔比斯环上坚持着肉体带来的性别判断,最终接受自己性别带来的结果。然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渴望换掉自己的肉体来得到自己对性别的统一。他们在精神以及肉体的不统一上已经承受了无比的痛苦。
我们已经探讨了两种决定性别的依据。但是我们似乎也只认同生殖器官带给我们的判断。一个拥有着健硕肌肉的女人始终是女人,一个再娘娘腔的男人始终是男人。我们坚信着这一点,于是在看到他们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或者抵触。我想任何一个人心里都会惊呼:这怎么可能会是一个男(女)人!对于这种东西我们并非没有接触,例如李玉刚,泰国人妖,很娘的gay。当然,李玉刚只是为了艺术而进行女人的装扮,但是不少人还是会反感的吧。
在这里,提到这个,就不得提到同性恋的问题。美月喜欢上的是一个拥有着女人内心的女人,但是没有提出她喜欢的是女人的肉体还是她的内心。不过就我看来她喜欢的是女人的内心,所以假如他们两个结合,我们则会称他们为同性恋。但是谁能够想到他们其实是以男女的心态来维持爱情的?对于他们来说,一定会觉得委屈,我们明明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却被当做是两个漂亮的女人在一起,真是有够莫名其妙。那么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假如一个拥有男人内心的女人去喜欢人,他是会喜欢男人还是女人呢?其实应该这样问,他是会喜欢拥有拥有女人身体的人还是男人身体的人,或者是男人内心的人或者是女人内心的人?假如是有幸和生理上的男人在一起,我们则会觉得一切很正常,只是可能女人很man,男人很温和罢了。但是假如和生理上的女人在一起了,则会当做不正常,不管怎么样,都是一种煞风景的爱情。
偶然在天涯上看到了一句话:我是gay,喜欢的是男人,假如男人也和女人一样娘,那么我喜欢男人干嘛?这一句道出了心理的作用,但是貌似有人和我说过是gay三分娘,这个道理我有点理不顺了。假如是一个gay,找的肯定是拥有男人身体的人那样才算是正常的gay,假如寻找的是一个很man的女人那么我们也会是做正常。那么gay寻找的到底是什么?是一个有着男人性格的人还是只要是男人的身体就行的人?在性格互补的路上,男性内心的寻找着女性内心的,女性内心的渴求男性内心的保护,但是他们已经将性别限定在了同性身上,我想肉体这个原因也是有的吧……毕竟灵肉不分家。但是这样看来他们爱上女人不也是很有可能的吗?所以我想也许有有这样的情景出现:一个gay带着一个很man的男人回家,脱光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女人,然后失望心碎,甚至将其赶出门。不过我更期待着他们由此就有了恒久并且看起来“正常”的爱情。就像是《最后的朋友》里面的爱情……
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来源于我们对于“正常”的定义。我们认为拥有男人的身体便应该是那样,拥有了女人的身体便应该是这样。却总是忽略了很多事情的不确定性。女生长胡子会被视作男人像,男生不留胡子则会被戏谑成为女人。我们将这些全部归因于身体的不正常反应。为了保持我们身体的正常,我们积极调整。但是对于那些双性人或者是染色体决定的呢?他们会用什么来调整自己的正常状态呢?也许当她觉得自己成为他的时候最正常,我们却开始逼迫她脱下男人的西装,皮鞋,重新穿回自己的裙子,却忘了总是硬汉形象的自己也会喜欢在超市疯狂购买东西,甚至躲在角落里面独自落泪哭泣。
小说里面还有一个人,是专门收留所谓“性别认同障碍”的人的小店的店长。她是个女人,却不作任何改变。店里面的人要不是注射激素要不是做过了手术,但是她始终如一。她很智慧,很坚持,始终认为世人眼中的正常只不过是一些无聊的规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没有必要迎合世人眼中的正常。
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在我们的压力下开始了认同痛苦的旅程……
那张因为绝望而扭曲的脸让我想到了前不久看过的一本推理小说《单恋》,东野圭吾著。里面的美月是女孩子身体,却始终认为自己怀有一颗男人的心。所以在脱离了家庭以及朋友的束缚之后决定顺着自己的心前进,将自己彻底变成为一个男人,于是定期去医院注射雄性激素,并且不惜用钩子将自己的喉咙勾破让自己的声音沙哑起来,购买男人的衣服,将胸部隐藏起来,希望别人讲自己真正当做一个男人。她爱着一个女人,主人公的妻子。主人公的妻子当然是怀有着女人内心以及拥有女人肉体的人,所以并不会接受这样的爱情。
美月并非没有经历过女孩子的阶段,从小家人逼迫她穿上裙子以及希望她加入女孩子的队伍。美月从小时候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是遵从着父母的意见,目的是不希望他们伤心。甚至在之后还和一名相亲认识的懦弱无比的男子结婚,生育了一个孩子。但是她始终不愿意成为一个女人,憎恨自己美丽的胴体,憎恨自己各种曲线,憎恨别人用看待女人的眼光看待她。她也自认为一个女人在当今社会是不可能有大发展的,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备受歧视。最终她离家出走,过上了走向男人的日子。
她也并非没有谈过恋爱,正是因为那场恋爱让一直为她着想的他迟疑了。他总是觉得她并非像她自己设想的那般始终怀有男人的心。在他们恋爱的时候她表现出来的就是女孩子的心思。并且她并不排斥真正穿上漂亮衣服。在照片中快乐的笑绝对不是强颜出来的。于是她从户籍上成为男人的计划一推再推。他是对的,因为她的摇摆。
这样的美月我们应该怎么称呼她呢?是应该叫做女人还是应该叫做男人?似乎我们区别男女的证据是他们的基因。拥有Y染色体的即为男性,不用有Y染色体的自然就是女性。所以医学上均使用这一点来鉴别男女。例如在比赛中,男女运动员便是经由这种方法来决定其比赛类别。
但是造物者和我们继续开着玩笑。世界上有部分人即使是不用有Y染色体但是其雄性激素的分泌甚至比生物学上的男性还要多,所以其可以轻松打破女子记录。然而她是应该作为男性运动员还是女性运动员参加比赛呢?
2009年在柏林田径世锦赛女子800米比赛中,塞曼亚为南非勇夺金牌,但塞曼亚男性化的外表引发人们对她性别的质疑。随后,塞曼亚“性别门”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持续近一年才告一段落。
赛后,针对人们对塞曼亚性别的一连串质疑,国际田联决定对塞曼亚进行性别检测。英国《卫报》率先披露了这一检测的结果,令人惊讶的是,塞曼亚竟然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器官,简而言之,就是“双性人”。
直到2010年7月,国际田径联合会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宣布,塞曼亚可以继续参加比赛。国际田联声明称:“塞曼亚相关事件在2009年发起调查,现在已经全部结束了。国际田联接受了医学专家小组的意见,现在她可以立即去参加比赛。医学专家小组的意见细节,属于机密,国际田联不会对此事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这场竞争中,这位双性人运动员最终取得了作为女人的权利。但是更多的则是人们对她的争议。书中有提到“只是喜欢跑就可以打破记录,这样的女人还真是可怕啊。”的确,拥有着男性的力量却和女性进行斗争,总让人觉得不公平。
这就是生物学上的尴尬,于此同比,平常生活中的男女判别则更是很难。很多人其实只会从衣着或者举止上判断男女。例如一个人胸部较大则会被认为是女孩子,或者是穿着可爱的衣服也会被视作女孩子。而各种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我们则更容易将其当做男孩子。尤其是声音则更是欺骗人的东西。所谓易容术就是可以通过装扮来骗过所有的人的眼睛。我想关于这个每个人都会很有兴趣做一些猜测的。如果猜错了自己也会十分诧异:她的装扮或者声音完全看不出来啊。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心中的男女形象才是男女,所以就这样进行了主观臆断。我想假如我在电话里面装着声音和你沟通,想必你会一直以为我是个女生,还一直做着春梦吧……
就这样一看,从外观上完全分辨不出男女的世界该是多么恐怖,每个人都要修正自己心中的男女判断观。所幸世界上春哥著姐还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可以一眼看出他们心目中认同自己的性别。
之所以提到心中认同的性别。是因为很多人其实很憎恨自己的性别,拥有着反性别的内心。例如拥有男人身体的女性,拥有女人身体的男性。他们的灵魂禁锢在了一个不喜欢的容器里面,于是备受苦恼。
美月就是这样的人,拥有着女性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憎恶却是与日俱增。所以在她被强暴之后发自内心的绝望已经让她想要死去。当壹个男人被另一个男人强奸的时候那种感觉我想我是不想体会。
但是她应该是被叫做男人呢还是女人呢?
暂且抛开身体而论,我们是怎么评价一个人的男女倾向的?我们会说这个女生假小子,肯定不仅仅是因为着装,更是因为她内心狂野,像个男孩子一样喜欢疯闹。这是因为大部分女孩子会喜欢文静,大部分男孩子会调皮贪玩。或者是我们说一个男孩子文静得和女孩子一样,也是同样道理。我们用大部分同性共同拥有的性格特性来区分男女,然后再用对立的性别特征来进行特例的描述。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她或者他是不是其中拥有的是他或者她的内心。我们让他们的性格保持下去,于是就出现了优柔寡断,举止轻柔的男人以及阳刚霸气,雷厉风行的女人。我们描述他们的时候都是会用“男人般的女人”以及“女人般的男人”……
书中有提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魔比斯环,加入只是一张普通的纸条,任你如何走都不可能跨越两个平面,但是如果将它做成魔比斯环,你就可以轻易跨过界限走到另外一边。而男女的性别关系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会在分界线上摇摆不定,当你选择柔弱的那一面,别人看到的是女孩子般的你;当你选择自己面对的时候,别人看到的是男人般的你。你一生会经历无比多的变化,会在魔比斯环上坐着无休止的旅途。但是我们都有着自己的判断以及主流性格判断。所以大部分人会在魔比斯环上坚持着肉体带来的性别判断,最终接受自己性别带来的结果。然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渴望换掉自己的肉体来得到自己对性别的统一。他们在精神以及肉体的不统一上已经承受了无比的痛苦。
我们已经探讨了两种决定性别的依据。但是我们似乎也只认同生殖器官带给我们的判断。一个拥有着健硕肌肉的女人始终是女人,一个再娘娘腔的男人始终是男人。我们坚信着这一点,于是在看到他们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或者抵触。我想任何一个人心里都会惊呼:这怎么可能会是一个男(女)人!对于这种东西我们并非没有接触,例如李玉刚,泰国人妖,很娘的gay。当然,李玉刚只是为了艺术而进行女人的装扮,但是不少人还是会反感的吧。
在这里,提到这个,就不得提到同性恋的问题。美月喜欢上的是一个拥有着女人内心的女人,但是没有提出她喜欢的是女人的肉体还是她的内心。不过就我看来她喜欢的是女人的内心,所以假如他们两个结合,我们则会称他们为同性恋。但是谁能够想到他们其实是以男女的心态来维持爱情的?对于他们来说,一定会觉得委屈,我们明明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却被当做是两个漂亮的女人在一起,真是有够莫名其妙。那么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假如一个拥有男人内心的女人去喜欢人,他是会喜欢男人还是女人呢?其实应该这样问,他是会喜欢拥有拥有女人身体的人还是男人身体的人,或者是男人内心的人或者是女人内心的人?假如是有幸和生理上的男人在一起,我们则会觉得一切很正常,只是可能女人很man,男人很温和罢了。但是假如和生理上的女人在一起了,则会当做不正常,不管怎么样,都是一种煞风景的爱情。
偶然在天涯上看到了一句话:我是gay,喜欢的是男人,假如男人也和女人一样娘,那么我喜欢男人干嘛?这一句道出了心理的作用,但是貌似有人和我说过是gay三分娘,这个道理我有点理不顺了。假如是一个gay,找的肯定是拥有男人身体的人那样才算是正常的gay,假如寻找的是一个很man的女人那么我们也会是做正常。那么gay寻找的到底是什么?是一个有着男人性格的人还是只要是男人的身体就行的人?在性格互补的路上,男性内心的寻找着女性内心的,女性内心的渴求男性内心的保护,但是他们已经将性别限定在了同性身上,我想肉体这个原因也是有的吧……毕竟灵肉不分家。但是这样看来他们爱上女人不也是很有可能的吗?所以我想也许有有这样的情景出现:一个gay带着一个很man的男人回家,脱光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女人,然后失望心碎,甚至将其赶出门。不过我更期待着他们由此就有了恒久并且看起来“正常”的爱情。就像是《最后的朋友》里面的爱情……
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来源于我们对于“正常”的定义。我们认为拥有男人的身体便应该是那样,拥有了女人的身体便应该是这样。却总是忽略了很多事情的不确定性。女生长胡子会被视作男人像,男生不留胡子则会被戏谑成为女人。我们将这些全部归因于身体的不正常反应。为了保持我们身体的正常,我们积极调整。但是对于那些双性人或者是染色体决定的呢?他们会用什么来调整自己的正常状态呢?也许当她觉得自己成为他的时候最正常,我们却开始逼迫她脱下男人的西装,皮鞋,重新穿回自己的裙子,却忘了总是硬汉形象的自己也会喜欢在超市疯狂购买东西,甚至躲在角落里面独自落泪哭泣。
小说里面还有一个人,是专门收留所谓“性别认同障碍”的人的小店的店长。她是个女人,却不作任何改变。店里面的人要不是注射激素要不是做过了手术,但是她始终如一。她很智慧,很坚持,始终认为世人眼中的正常只不过是一些无聊的规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没有必要迎合世人眼中的正常。
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在我们的压力下开始了认同痛苦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