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
臨行前的惴惴不安,在飛機著陸的那一刻一掃而光。終於,我踏上了這塊我心心念念,憧憬不已的土地。
坐在學校安排的接送巴士上,身體有些懶散和疲憊,但眼睛卻不想放過任何一絲有關台灣的訊息。空氣濕熱,天昏欲雨,綠樹成蔭,間或夾雜著小片的農田。一晃神,似乎出現了身在杭州的錯覺。隨著坡度的緩緩上升,東海大學的校門出現在視野中,算不上氣派,但很好地融在整個背景里。由於志工的疏忽,很幸運地,大巴司機直接把車停在了我們即將入住的宿舍樓下。接下來的時間,全部奉獻給日用品的置辦,零零散散,也耗費了不少時間。志工們很辛苦,領著我們跑了一家又一家十元店和百貨商場,像是帶著一群幼兒園小朋友。2012年2月15號這一天,就在忙碌和新奇中飛快地度過了。
東海大學很美,道路和建築掩映在高大的鳳凰樹和榕樹中,路邊還有一些美美的、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房屋的很多部份是木製,帶有日式建築的風格。看著那些樹叢中矮矮的小房子,感覺像是來到了一片很大的森林,前方的未知中有著童話般的邂逅。雖然志工已經帶著我們遊覽過整個校園,但對於我這種超級路癡來說,還是需要自己照著地圖,把學校走一遍。週一只有一節課,最適合進行我的校園“冒險”。一邊散步,一邊拍照,慢慢找到每一棟會去上課的教學樓,一路溜達到一校區盡頭的牧場。不知為何,對牧場邊上的“乳品小站”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每次一想到裏面的牛奶和雪糕是前面牧場里那些可愛的奶牛產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開心和珍惜的感覺湧上心頭。
至今為止,台灣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市民的友善和熱心,以及一種公民的責任感。去公車站坐車,但不清楚應該坐哪一路,於是就跑去問了一個老奶奶。後來發現她也是第一次來這邊坐車,但她依然熱心地和我們一起研究站牌上的信息,還幫我們問了一個旁邊的姐姐。雖然還是無果而終,但我已經徹底被老奶奶那一句溫柔的“不好意思”和暖暖的微笑融化了。公車司機也一樣溫柔,會輕聲提醒我在等車的時候提前拿好悠遊卡,會在下車的時候說“謝謝”和“下車要小心哦”。每個人的溫柔和友善使我那份初來乍到的緊張和小心翼翼慢慢消逝。台灣市民的環保意識很強,垃圾分類的細緻(紙類、落葉、一般垃圾、廚余、其他資源……)令人歎為觀止,台灣同學大多喜歡自帶環保筷,早餐豆漿紙杯上印有“採用大豆油墨印製,天然,無毒”等等。在台灣,便民的設施和服務也隨處可見。勤美誠品邊上的大型市民廣場很漂亮,有很多家長帶著可愛的小朋友,牽著自家狗狗,在享受週末。政府為去往鹿港燈會的市民提供了專門的接駁車,上車的時候給每個人發一個環保袋,裏面裝有燈會的地圖和資訊,還有一瓶礦泉水。在車上翻看著各種旅遊的小冊子,其中一本的封面上印有“Go!攜手重遊好山水——莫拉克過後,從心出發”。簡單的幾個字,是政府對市民出遊的鼓勵,更透露出台灣人對台灣的熱愛。因為熱愛,才想要去瞭解和體驗。
有人說,渴望旅行,不過是想要逃避無法面對的現實。雖然不全然,但旅行的目的也不排除有這樣的成份。坦誠地說,我就是像逃一般地離開那張無所不包的網。那裡有太多不得不面對的困惑,那裡有太多想也想不明白卻不願就這樣妥協的難題。我想進入一個新的環境,重新認識自己。有時會發現,自己中毒太深。慢慢地走在校園,細細地品位生活,卻反復地感到一種罪惡感的襲來,似乎停止曾經“轟轟烈烈”的奮鬥就是在犯罪。也許想要徹底擺脫那張網需要一些時間,我只想說,我拭目以待。
坐在學校安排的接送巴士上,身體有些懶散和疲憊,但眼睛卻不想放過任何一絲有關台灣的訊息。空氣濕熱,天昏欲雨,綠樹成蔭,間或夾雜著小片的農田。一晃神,似乎出現了身在杭州的錯覺。隨著坡度的緩緩上升,東海大學的校門出現在視野中,算不上氣派,但很好地融在整個背景里。由於志工的疏忽,很幸運地,大巴司機直接把車停在了我們即將入住的宿舍樓下。接下來的時間,全部奉獻給日用品的置辦,零零散散,也耗費了不少時間。志工們很辛苦,領著我們跑了一家又一家十元店和百貨商場,像是帶著一群幼兒園小朋友。2012年2月15號這一天,就在忙碌和新奇中飛快地度過了。
東海大學很美,道路和建築掩映在高大的鳳凰樹和榕樹中,路邊還有一些美美的、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房屋的很多部份是木製,帶有日式建築的風格。看著那些樹叢中矮矮的小房子,感覺像是來到了一片很大的森林,前方的未知中有著童話般的邂逅。雖然志工已經帶著我們遊覽過整個校園,但對於我這種超級路癡來說,還是需要自己照著地圖,把學校走一遍。週一只有一節課,最適合進行我的校園“冒險”。一邊散步,一邊拍照,慢慢找到每一棟會去上課的教學樓,一路溜達到一校區盡頭的牧場。不知為何,對牧場邊上的“乳品小站”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每次一想到裏面的牛奶和雪糕是前面牧場里那些可愛的奶牛產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開心和珍惜的感覺湧上心頭。
至今為止,台灣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市民的友善和熱心,以及一種公民的責任感。去公車站坐車,但不清楚應該坐哪一路,於是就跑去問了一個老奶奶。後來發現她也是第一次來這邊坐車,但她依然熱心地和我們一起研究站牌上的信息,還幫我們問了一個旁邊的姐姐。雖然還是無果而終,但我已經徹底被老奶奶那一句溫柔的“不好意思”和暖暖的微笑融化了。公車司機也一樣溫柔,會輕聲提醒我在等車的時候提前拿好悠遊卡,會在下車的時候說“謝謝”和“下車要小心哦”。每個人的溫柔和友善使我那份初來乍到的緊張和小心翼翼慢慢消逝。台灣市民的環保意識很強,垃圾分類的細緻(紙類、落葉、一般垃圾、廚余、其他資源……)令人歎為觀止,台灣同學大多喜歡自帶環保筷,早餐豆漿紙杯上印有“採用大豆油墨印製,天然,無毒”等等。在台灣,便民的設施和服務也隨處可見。勤美誠品邊上的大型市民廣場很漂亮,有很多家長帶著可愛的小朋友,牽著自家狗狗,在享受週末。政府為去往鹿港燈會的市民提供了專門的接駁車,上車的時候給每個人發一個環保袋,裏面裝有燈會的地圖和資訊,還有一瓶礦泉水。在車上翻看著各種旅遊的小冊子,其中一本的封面上印有“Go!攜手重遊好山水——莫拉克過後,從心出發”。簡單的幾個字,是政府對市民出遊的鼓勵,更透露出台灣人對台灣的熱愛。因為熱愛,才想要去瞭解和體驗。
有人說,渴望旅行,不過是想要逃避無法面對的現實。雖然不全然,但旅行的目的也不排除有這樣的成份。坦誠地說,我就是像逃一般地離開那張無所不包的網。那裡有太多不得不面對的困惑,那裡有太多想也想不明白卻不願就這樣妥協的難題。我想進入一個新的環境,重新認識自己。有時會發現,自己中毒太深。慢慢地走在校園,細細地品位生活,卻反復地感到一種罪惡感的襲來,似乎停止曾經“轟轟烈烈”的奮鬥就是在犯罪。也許想要徹底擺脫那張網需要一些時間,我只想說,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