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杂谈
关于横按,爬格子,变换和弦,扫弦等问题
答:此问题关键是你练习的时间。大横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我想练习中的有几个阶段:
(1) 能按实!注意不是用食指的指肚去按弦,而是稍偏一点的外恻去按.平常练习时左手大横按,右手拨弦或扫弦,听听声音,不断去调整左手,会找到感觉的!进步不快的话,晚上睡觉也要抱着吉他,练大横按!
(2) 能变换!一种从开放和弦到封闭和弦(大横按).另一种是封闭和弦之间的转换!
2:扒格时候遇到的问题
答:扒格时在`可以在1~4品是练扩展,在9~12品来练速度。速度提高的时间长短根据一个人的素质,有的人不到一个月就过关了,有的人可能经经过很长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弹到260以上时就不用弹这条练习了,这时我们的练习又有了新的要求,就是把速度放慢下来,每一拍的每一个音要把力量加重一些,这样可以使每一拍的4个音弹的更清楚,这种技巧很吃力,也就能弹到220左右,它和超速演奏时的感觉不一样,我们在练习时要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体会这二种不同的方法,希望大家能成功了!!!!
3:关于换弦慢的问题
答:对吉他初学者的建议是刚开始练习变换和弦的时候,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如果变换的2个和弦属于相同指型的和弦,则保持指型不变来移动手指。
如:Am--E--Am这样的练习,Am和E和弦的指型完全一样,只是按的弦不同而已,在变换和弦的时候,3个按弦的手指应该保持原有指型来移动,而不要分开一个一个移动,这样就不容易错同时变换速度也比较快。
类似的和弦变换还有Em--A9等
(2).和弦切换的时候,能不移动的手指尽量不要移动。
如C-àAm--àC这样的练习,在变换的时候,食指始终按在2弦的1品上没有变动,所以只需要移动另外2个指头就可以了,而食指不要松开。这样,有一个基准手指作为参照,其余移动的2个手指也不容易出错。
类似的还有Am-D7,C--F大7,G7--Dm等。
(3).当2个和弦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点的时候,尽量先移动要按根音和低音弦的手指,再移动按高音弦的手指。
这个原则的解释,是因为我们右手弹奏分解和弦时,常常是先弹根音和低音弦,后弹高音,这样在变换不能一步到位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左右手的冲突。这一条的理解很简单,但是不是绝对的,因为有的分解型是从高音弦开始的,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但是,在变换不及的时候,先按住了根音总是好的。
这3条原则应该结合起来练习,比如C-F大7的练习,首先应该遵循第2条的原则,保持食指始终不用松开;而剩下2个手指的移动,则应遵循第一条原则,以相同的指型来移动。
总之,如果你在练习变和弦的时候觉得很困难,那么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用的规律。用心研究,这是弹琴的关键。要会用脑子弹琴,不是吗?
4:手指不灵活为什么?
对吉他初学者的建议是刚开始练习变换和弦的时候,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如果变换的2个和弦属于相同指型的和弦,则保持指型不变来移动手指。
如:Am--E--Am这样的练习,Am和E和弦的指型完全一样,只是按的弦不同而已,在变换和弦的时候,3个按弦的手指应该保持原有指型来移动,而不要分开一个一个移动,这样就不容易错同时变换速度也比较快。
类似的和弦变换还有Em--A9等
(2).和弦切换的时候,能不移动的手指尽量不要移动。
如C-àAm--àC这样的练习,在变换的时候,食指始终按在2弦的1品上没有变动,所以只需要移动另外2个指头就可以了,而食指不要松开。这样,有一个基准手指作为参照,其余移动的2个手指也不容易出错。
类似的还有Am-D7,C--F大7,G7--Dm等。
(3).当2个和弦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点的时候,尽量先移动要按根音和低音弦的手指,再移动按高音弦的手指。
这个原则的解释,是因为我们右手弹奏分解和弦时,常常是先弹根音和低音弦,后弹高音,这样在变换不能一步到位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左右手的冲突。这一条的理解很简单,但是不是绝对的,因为有的分解型是从高音弦开始的,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但是,在变换不及的时候,先按住了根音总是好的。
这3条原则应该结合起来练习,比如C-F大7的练习,首先应该遵循第2条的原则,保持食指始终不用松开;而剩下2个手指的移动,则应遵循第一条原则,以相同的指型来移动。
总之,如果你在练习变和弦的时候觉得很困难,那么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用的规律。用心研究,这是弹琴的关键。要会用脑子弹琴,不是吗?
5:怎样扫弦的问题?
答:一、手指扫弦一般采用两种手法:
①大拇指扫弦
手指自然伸展,略呈弧形,所有反弦动作都用大拇指完成,这种手法扫弦声音丰满,整体性好,缺点是一来一回音色不够统一且亮度较差。
②拇指与食指交叉成“十字”,其余手指呈飞鸟状伸开(自然并拢也可),下击时用食指指甲背,上击时用拇指指甲背。这种扫弦声音清脆明亮、音色统一,缺点是声音略显单薄。
二、扫弦除了要把节奏扫准外,音色的优劣也是衡量一个吉他手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吉他爱好者扫弦时爱犯的毛病主要有两个:
①声音支离破碎,音色混浊,一来一回音色差别很大,特别是往上回弦时第一弦声音特别突出,给人突兀的感觉。
②扫弦时右手手指没吃住弦或吃弦不够,声音轻浮,缺乏张力。
三、正确的扫弦非常讲究统一性、协调性。手臂、手腕、手指的触弦角度、触弦轨迹、触弦深浅都直接影响了扫弦的音色。优美的扫弦需要以上各项都达到最佳状态。
①扫弦时,右手的运动要以手腕为主,右手小臂因为手腕的挥动而被带动。手腕一定要放松,但又应该有一定的控制,这是一个难点。各位要反复对着镜子甩动手去感觉。直到你的手腕姿式很潇洒,松弛而有弹性,而且又控制得很好,即为合格。
②手指指背与弦接触的角度也很重要,这不应是直角,而是一个60度左右的锐角。形象地说,向下出弦时食指指甲(或大拇指肉垫)稍微向里让一让,向上击弦时大拇指指甲也稍微往里让一让,“让”的目的是显了保证让指甲背而不是指甲尖去触弦。
③手指指甲背扫弦的轨迹应是弧形的,绝非直上直下。向下出弦时手指朝琴头方向画圈,向上出弦时手指朝琴码方向画圈。
④手指与弦接触的深浅对音色影响也很大。触弦过深手指容易绊在某根弦上导致声音的破碎,过浅会吃不住弦,声音便轻浮而缺乏张力。
⑤切记,和弦的音响效果应是整体的,扫弦的感觉应是“一片一片”而非“一根一根”的。这需要多动脑筋、多练习。
6:什么是民谣琴的问题?
一、手指扫弦一般采用两种手法:
①大拇指扫弦
手指自然伸展,略呈弧形,所有反弦动作都用大拇指完成,这种手法扫弦声音丰满,整体性好,缺点是一来一回音色不够统一且亮度较差。
②拇指与食指交叉成“十字”,其余手指呈飞鸟状伸开(自然并拢也可),下击时用食指指甲背,上击时用拇指指甲背。这种扫弦声音清脆明亮、音色统一,缺点是声音略显单薄。
二、扫弦除了要把节奏扫准外,音色的优劣也是衡量一个吉他手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吉他爱好者扫弦时爱犯的毛病主要有两个:
①声音支离破碎,音色混浊,一来一回音色差别很大,特别是往上回弦时第一弦声音特别突出,给人突兀的感觉。
②扫弦时右手手指没吃住弦或吃弦不够,声音轻浮,缺乏张力。
三、正确的扫弦非常讲究统一性、协调性。手臂、手腕、手指的触弦角度、触弦轨迹、触弦深浅都直接影响了扫弦的音色。优美的扫弦需要以上各项都达到最佳状态。
①扫弦时,右手的运动要以手腕为主,右手小臂因为手腕的挥动而被带动。手腕一定要放松,但又应该有一定的控制,这是一个难点。各位要反复对着镜子甩动手去感觉。直到你的手腕姿式很潇洒,松弛而有弹性,而且又控制得很好,即为合格。
②手指指背与弦接触的角度也很重要,这不应是直角,而是一个60度左右的锐角。形象地说,向下出弦时食指指甲(或大拇指肉垫)稍微向里让一让,向上击弦时大拇指指甲也稍微往里让一让,“让”的目的是显了保证让指甲背而不是指甲尖去触弦。
③手指指甲背扫弦的轨迹应是弧形的,绝非直上直下。向下出弦时手指朝琴头方向画圈,向上出弦时手指朝琴码方向画圈。
④手指与弦接触的深浅对音色影响也很大。触弦过深手指容易绊在某根弦上导致声音的破碎,过浅会吃不住弦,声音便轻浮而缺乏张力。
⑤切记,和弦的音响效果应是整体的,扫弦的感觉应是“一片一片”而非“一根一根”的。这需要多动脑筋、多练习。
---------------------------------------------------------------------------------------------------------------------------------------------------------
什么是有效率的与有目的的练习
什么是有效率的、有目的的练习呢?很简单,就是有计划性的练习,也就是你很清楚自己的在练习什么?要到达有效率的练习,首先你要为自己设计一个计划,可以分长期的和短期的。
1、 弄清楚吉他演奏的学习有几个方面,比如有技巧、基本功、乐理、乐感等,制订每个方面的练习计划。
2、 弄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设计出针对自己缺点的练习计划。
3、 每阶段(比如一周、一月、一年)都有详细的练习计划和要达到的目标,努力去完成自己的计划,尽可能的去达到目标。
4、 短期的计划和目标必须是切合实际的,应该是比自己现有水平略高一些,稍微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虫虫吉他博客n@4A$Ka J+a.R+R
如果你自己没有办法设计计划,那还是要找老师让他帮你制订计划。或者找弹的比较好的朋友帮你设计。
保证练琴时间 提高练琴效率
专业吉他手之所以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练习时间。在国外职业吉他手每天练习(包括排练)8到10小时是很平常的事。而业余吉他手之所以“业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只能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练习。两者在能力。水平上的差别是极为明显的。而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练习时间而非能力。就你个人而言,一天练习3小时与一天练习6小时,是绝对不一样。因此我要说,第一重要的是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到底多少时间适合,则因人而异。下面我要谈的是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保证练习
时间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练习效率,如何能使练习事半功倍。
下面就是我总结的几条秘诀:
每次都要正确地“热身”刚从别人那里拿来一堆快得像机关枪似的旋律就开始练习,这可不行。弹吉他也像跑步或任何形式的运动
一样,手指需要先做“热身运动”,才能达到良好状态。你首先需要做一些左手手指的扩展运动,从幅度小的到幅度大的,这样可以让血液流到你的指尖。然后再做一些音阶弹奏练习。这类练习有很多,你可以选择一套自己喜欢的。
2:在学新东西的时候,练习的速度以不犯错为准。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每次你学弹一首新旋律的时候,你第一次弹的状况就是你的大脑被指令牢记并在将来照样弹出的状况。因此,如果你允许自己弹错,而不停下来纠正,你实际上是在告诉你的大脑,可以一遍一遍地犯同样的错误。除非你借用某种信号,让你的大脑知道错误是不可接受的,否则,错误就会被编成程序,永远地停留在你的潜意识里。一旦定好了程序,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即使你想努力重新改写程序,你的潜意识里也是有了弹奏同一段旋律的两个程序。这样,你上了台,用哪一种程序呢 ?正确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这多可惜。要避免这一点,就需要你在平时的练习时,不要弹错;特别是最初的几次。而不弹错的关键就是放慢速度。多慢才合适呢?以不弹错为准。(在这里我想说一点我
个人的愚见,不仅是平时对着谱练习时要注意这一点,像我们这些玩bass的菜鸟在平时扒带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听准了音,在最初的几次把谱完整的扒出来,当然到了一定时候即兴玩得很好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加些东西进去,使音乐更加完美。)
3:一旦你弹熟一个旋律,就放下吉他,在脑子里想象它。在你缓慢地正确无误地弹奏一段旋律之后,把吉他放下,闭上眼睛。你需要保持绝对安静,不要看电视,不要让任何东西打扰你。在脑海里想象刚才正确的弹奏动作。想象刚才弹奏的音符(特别是重点难点)。
想象你的手指在缓慢地弹奏一个又一个音符。你要学会这种想象,它可以使你的练习效率提高30%。也就是说,别人弹奏10遍,你只要7遍加3遍想象就可以了,并且效果好得多。这种练习可以在沉思或入睡之前进行。这种练习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培养你快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在练音阶或其他重复性技巧的时候,可以看电视或聊天。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奇怪,我来解释一下。前面说过,在你学新东西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分神的东西,以便使你的头脑遍好正确的程序。但是,到了你真正学会了,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整个旋律的时候,就应该让负责速度和灵活性的神经元接管它们。所以看电视的时候进行音阶等练习,实际上是分散你大脑的注意力让它不再起作用,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而让神经元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样速度就产生了。看电
视或聊天时若觉得吉他音量大的话,可以用一块布塞在靠近琴码处的弦的下面。
5:弹奏的时候不要看手或吉他的琴颈。
如果你还要问“为什么不能看”的话,那么你就需要把上面的内容重新再读一遍。我们已经知道了让大脑不起作用的好处,现在我们再让你的眼睛也起不了作用。再说一遍,如果你弹曲子的时候眼睛还得看指板,那么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掌握这个曲子。不仅如此,你甚至还不了解吉他上的各个位置。在演奏音乐的时候,眼睛是五种感觉器官中最不重要的一个。想一想,贝多芬及一些盲人音乐家,他们的优势在于,当没有视力的时候,听觉和触觉的敏感性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试一下闭着眼睛弹的效果。你观看最出色的乐手演奏,就会注意到他极少看自己的手或吉他(即使偶尔看也是另外意义上的看,不是去棒子机找准音符)。你应该看你应该看的地方,如:你的观众。要养成不看手或琴颈的良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并且要从现在开始。
6:一定要背谱。 当你把一段旋律的节奏。速度。把位。和音符都搞清楚后,就应把谱子放到一边去,越早越好。你要努力记住谱子上的一切,并把它转化成旋律刻在脑子里。今后你只要想到了这段旋律,马上
就可以把它弹出来。
7:大量的短时间练习效果最好。 一个人的注意力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已经证明了,几次短时间练习加上休息,比起依次长时间的练习,效果要好。我自己弹琴时发现,如果集中精力练一个小时到二个小时后休息15到30分钟,然后再接着练,练习的效果就非常好。如果我某一天不在状态,或者不知为什么注意
不集中,我就把没段练习时间缩短到15分钟,中间可能休息15分钟。实验一下,找到你自己独特的生物钟,然后再决定什么时候练习及练习多长时间。
上述这7个秘诀有的你可能知道或听说过,也可能正无意识地使用其中的1、2个。这是不行的,也是远远不够的,你要真正理解并持之以恒地全面使用它们。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些不太适应,熟练运用之后,效果会很明显。当你于你的同伴一起开始学琴,而你运用了这些秘诀,3个月后看一看,你会发现比他进步快。如果他也同样进步神速的话,那一定也是使用了这些秘诀。我的一个学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次表演时因紧张而出现头脑瞬间“失忆”,而此时手指仍不由自主地继续按照正确的和弦指法进行。事后他
说:“简直妙不可言,多亏了这些秘诀”。
---------------------------------------------------------------------------------------------------------------------------------------------------------
答:此问题关键是你练习的时间。大横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我想练习中的有几个阶段:
(1) 能按实!注意不是用食指的指肚去按弦,而是稍偏一点的外恻去按.平常练习时左手大横按,右手拨弦或扫弦,听听声音,不断去调整左手,会找到感觉的!进步不快的话,晚上睡觉也要抱着吉他,练大横按!
(2) 能变换!一种从开放和弦到封闭和弦(大横按).另一种是封闭和弦之间的转换!
2:扒格时候遇到的问题
答:扒格时在`可以在1~4品是练扩展,在9~12品来练速度。速度提高的时间长短根据一个人的素质,有的人不到一个月就过关了,有的人可能经经过很长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弹到260以上时就不用弹这条练习了,这时我们的练习又有了新的要求,就是把速度放慢下来,每一拍的每一个音要把力量加重一些,这样可以使每一拍的4个音弹的更清楚,这种技巧很吃力,也就能弹到220左右,它和超速演奏时的感觉不一样,我们在练习时要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体会这二种不同的方法,希望大家能成功了!!!!
3:关于换弦慢的问题
答:对吉他初学者的建议是刚开始练习变换和弦的时候,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如果变换的2个和弦属于相同指型的和弦,则保持指型不变来移动手指。
如:Am--E--Am这样的练习,Am和E和弦的指型完全一样,只是按的弦不同而已,在变换和弦的时候,3个按弦的手指应该保持原有指型来移动,而不要分开一个一个移动,这样就不容易错同时变换速度也比较快。
类似的和弦变换还有Em--A9等
(2).和弦切换的时候,能不移动的手指尽量不要移动。
如C-àAm--àC这样的练习,在变换的时候,食指始终按在2弦的1品上没有变动,所以只需要移动另外2个指头就可以了,而食指不要松开。这样,有一个基准手指作为参照,其余移动的2个手指也不容易出错。
类似的还有Am-D7,C--F大7,G7--Dm等。
(3).当2个和弦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点的时候,尽量先移动要按根音和低音弦的手指,再移动按高音弦的手指。
这个原则的解释,是因为我们右手弹奏分解和弦时,常常是先弹根音和低音弦,后弹高音,这样在变换不能一步到位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左右手的冲突。这一条的理解很简单,但是不是绝对的,因为有的分解型是从高音弦开始的,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但是,在变换不及的时候,先按住了根音总是好的。
这3条原则应该结合起来练习,比如C-F大7的练习,首先应该遵循第2条的原则,保持食指始终不用松开;而剩下2个手指的移动,则应遵循第一条原则,以相同的指型来移动。
总之,如果你在练习变和弦的时候觉得很困难,那么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用的规律。用心研究,这是弹琴的关键。要会用脑子弹琴,不是吗?
4:手指不灵活为什么?
对吉他初学者的建议是刚开始练习变换和弦的时候,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如果变换的2个和弦属于相同指型的和弦,则保持指型不变来移动手指。
如:Am--E--Am这样的练习,Am和E和弦的指型完全一样,只是按的弦不同而已,在变换和弦的时候,3个按弦的手指应该保持原有指型来移动,而不要分开一个一个移动,这样就不容易错同时变换速度也比较快。
类似的和弦变换还有Em--A9等
(2).和弦切换的时候,能不移动的手指尽量不要移动。
如C-àAm--àC这样的练习,在变换的时候,食指始终按在2弦的1品上没有变动,所以只需要移动另外2个指头就可以了,而食指不要松开。这样,有一个基准手指作为参照,其余移动的2个手指也不容易出错。
类似的还有Am-D7,C--F大7,G7--Dm等。
(3).当2个和弦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点的时候,尽量先移动要按根音和低音弦的手指,再移动按高音弦的手指。
这个原则的解释,是因为我们右手弹奏分解和弦时,常常是先弹根音和低音弦,后弹高音,这样在变换不能一步到位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左右手的冲突。这一条的理解很简单,但是不是绝对的,因为有的分解型是从高音弦开始的,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但是,在变换不及的时候,先按住了根音总是好的。
这3条原则应该结合起来练习,比如C-F大7的练习,首先应该遵循第2条的原则,保持食指始终不用松开;而剩下2个手指的移动,则应遵循第一条原则,以相同的指型来移动。
总之,如果你在练习变和弦的时候觉得很困难,那么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用的规律。用心研究,这是弹琴的关键。要会用脑子弹琴,不是吗?
5:怎样扫弦的问题?
答:一、手指扫弦一般采用两种手法:
①大拇指扫弦
手指自然伸展,略呈弧形,所有反弦动作都用大拇指完成,这种手法扫弦声音丰满,整体性好,缺点是一来一回音色不够统一且亮度较差。
②拇指与食指交叉成“十字”,其余手指呈飞鸟状伸开(自然并拢也可),下击时用食指指甲背,上击时用拇指指甲背。这种扫弦声音清脆明亮、音色统一,缺点是声音略显单薄。
二、扫弦除了要把节奏扫准外,音色的优劣也是衡量一个吉他手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吉他爱好者扫弦时爱犯的毛病主要有两个:
①声音支离破碎,音色混浊,一来一回音色差别很大,特别是往上回弦时第一弦声音特别突出,给人突兀的感觉。
②扫弦时右手手指没吃住弦或吃弦不够,声音轻浮,缺乏张力。
三、正确的扫弦非常讲究统一性、协调性。手臂、手腕、手指的触弦角度、触弦轨迹、触弦深浅都直接影响了扫弦的音色。优美的扫弦需要以上各项都达到最佳状态。
①扫弦时,右手的运动要以手腕为主,右手小臂因为手腕的挥动而被带动。手腕一定要放松,但又应该有一定的控制,这是一个难点。各位要反复对着镜子甩动手去感觉。直到你的手腕姿式很潇洒,松弛而有弹性,而且又控制得很好,即为合格。
②手指指背与弦接触的角度也很重要,这不应是直角,而是一个60度左右的锐角。形象地说,向下出弦时食指指甲(或大拇指肉垫)稍微向里让一让,向上击弦时大拇指指甲也稍微往里让一让,“让”的目的是显了保证让指甲背而不是指甲尖去触弦。
③手指指甲背扫弦的轨迹应是弧形的,绝非直上直下。向下出弦时手指朝琴头方向画圈,向上出弦时手指朝琴码方向画圈。
④手指与弦接触的深浅对音色影响也很大。触弦过深手指容易绊在某根弦上导致声音的破碎,过浅会吃不住弦,声音便轻浮而缺乏张力。
⑤切记,和弦的音响效果应是整体的,扫弦的感觉应是“一片一片”而非“一根一根”的。这需要多动脑筋、多练习。
6:什么是民谣琴的问题?
一、手指扫弦一般采用两种手法:
①大拇指扫弦
手指自然伸展,略呈弧形,所有反弦动作都用大拇指完成,这种手法扫弦声音丰满,整体性好,缺点是一来一回音色不够统一且亮度较差。
②拇指与食指交叉成“十字”,其余手指呈飞鸟状伸开(自然并拢也可),下击时用食指指甲背,上击时用拇指指甲背。这种扫弦声音清脆明亮、音色统一,缺点是声音略显单薄。
二、扫弦除了要把节奏扫准外,音色的优劣也是衡量一个吉他手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吉他爱好者扫弦时爱犯的毛病主要有两个:
①声音支离破碎,音色混浊,一来一回音色差别很大,特别是往上回弦时第一弦声音特别突出,给人突兀的感觉。
②扫弦时右手手指没吃住弦或吃弦不够,声音轻浮,缺乏张力。
三、正确的扫弦非常讲究统一性、协调性。手臂、手腕、手指的触弦角度、触弦轨迹、触弦深浅都直接影响了扫弦的音色。优美的扫弦需要以上各项都达到最佳状态。
①扫弦时,右手的运动要以手腕为主,右手小臂因为手腕的挥动而被带动。手腕一定要放松,但又应该有一定的控制,这是一个难点。各位要反复对着镜子甩动手去感觉。直到你的手腕姿式很潇洒,松弛而有弹性,而且又控制得很好,即为合格。
②手指指背与弦接触的角度也很重要,这不应是直角,而是一个60度左右的锐角。形象地说,向下出弦时食指指甲(或大拇指肉垫)稍微向里让一让,向上击弦时大拇指指甲也稍微往里让一让,“让”的目的是显了保证让指甲背而不是指甲尖去触弦。
③手指指甲背扫弦的轨迹应是弧形的,绝非直上直下。向下出弦时手指朝琴头方向画圈,向上出弦时手指朝琴码方向画圈。
④手指与弦接触的深浅对音色影响也很大。触弦过深手指容易绊在某根弦上导致声音的破碎,过浅会吃不住弦,声音便轻浮而缺乏张力。
⑤切记,和弦的音响效果应是整体的,扫弦的感觉应是“一片一片”而非“一根一根”的。这需要多动脑筋、多练习。
---------------------------------------------------------------------------------------------------------------------------------------------------------
什么是有效率的与有目的的练习
什么是有效率的、有目的的练习呢?很简单,就是有计划性的练习,也就是你很清楚自己的在练习什么?要到达有效率的练习,首先你要为自己设计一个计划,可以分长期的和短期的。
1、 弄清楚吉他演奏的学习有几个方面,比如有技巧、基本功、乐理、乐感等,制订每个方面的练习计划。
2、 弄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设计出针对自己缺点的练习计划。
3、 每阶段(比如一周、一月、一年)都有详细的练习计划和要达到的目标,努力去完成自己的计划,尽可能的去达到目标。
4、 短期的计划和目标必须是切合实际的,应该是比自己现有水平略高一些,稍微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虫虫吉他博客n@4A$Ka J+a.R+R
如果你自己没有办法设计计划,那还是要找老师让他帮你制订计划。或者找弹的比较好的朋友帮你设计。
保证练琴时间 提高练琴效率
专业吉他手之所以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练习时间。在国外职业吉他手每天练习(包括排练)8到10小时是很平常的事。而业余吉他手之所以“业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只能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练习。两者在能力。水平上的差别是极为明显的。而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练习时间而非能力。就你个人而言,一天练习3小时与一天练习6小时,是绝对不一样。因此我要说,第一重要的是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到底多少时间适合,则因人而异。下面我要谈的是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保证练习
时间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练习效率,如何能使练习事半功倍。
下面就是我总结的几条秘诀:
每次都要正确地“热身”刚从别人那里拿来一堆快得像机关枪似的旋律就开始练习,这可不行。弹吉他也像跑步或任何形式的运动
一样,手指需要先做“热身运动”,才能达到良好状态。你首先需要做一些左手手指的扩展运动,从幅度小的到幅度大的,这样可以让血液流到你的指尖。然后再做一些音阶弹奏练习。这类练习有很多,你可以选择一套自己喜欢的。
2:在学新东西的时候,练习的速度以不犯错为准。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每次你学弹一首新旋律的时候,你第一次弹的状况就是你的大脑被指令牢记并在将来照样弹出的状况。因此,如果你允许自己弹错,而不停下来纠正,你实际上是在告诉你的大脑,可以一遍一遍地犯同样的错误。除非你借用某种信号,让你的大脑知道错误是不可接受的,否则,错误就会被编成程序,永远地停留在你的潜意识里。一旦定好了程序,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即使你想努力重新改写程序,你的潜意识里也是有了弹奏同一段旋律的两个程序。这样,你上了台,用哪一种程序呢 ?正确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这多可惜。要避免这一点,就需要你在平时的练习时,不要弹错;特别是最初的几次。而不弹错的关键就是放慢速度。多慢才合适呢?以不弹错为准。(在这里我想说一点我
个人的愚见,不仅是平时对着谱练习时要注意这一点,像我们这些玩bass的菜鸟在平时扒带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听准了音,在最初的几次把谱完整的扒出来,当然到了一定时候即兴玩得很好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加些东西进去,使音乐更加完美。)
3:一旦你弹熟一个旋律,就放下吉他,在脑子里想象它。在你缓慢地正确无误地弹奏一段旋律之后,把吉他放下,闭上眼睛。你需要保持绝对安静,不要看电视,不要让任何东西打扰你。在脑海里想象刚才正确的弹奏动作。想象刚才弹奏的音符(特别是重点难点)。
想象你的手指在缓慢地弹奏一个又一个音符。你要学会这种想象,它可以使你的练习效率提高30%。也就是说,别人弹奏10遍,你只要7遍加3遍想象就可以了,并且效果好得多。这种练习可以在沉思或入睡之前进行。这种练习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培养你快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在练音阶或其他重复性技巧的时候,可以看电视或聊天。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奇怪,我来解释一下。前面说过,在你学新东西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分神的东西,以便使你的头脑遍好正确的程序。但是,到了你真正学会了,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整个旋律的时候,就应该让负责速度和灵活性的神经元接管它们。所以看电视的时候进行音阶等练习,实际上是分散你大脑的注意力让它不再起作用,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而让神经元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样速度就产生了。看电
视或聊天时若觉得吉他音量大的话,可以用一块布塞在靠近琴码处的弦的下面。
5:弹奏的时候不要看手或吉他的琴颈。
如果你还要问“为什么不能看”的话,那么你就需要把上面的内容重新再读一遍。我们已经知道了让大脑不起作用的好处,现在我们再让你的眼睛也起不了作用。再说一遍,如果你弹曲子的时候眼睛还得看指板,那么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掌握这个曲子。不仅如此,你甚至还不了解吉他上的各个位置。在演奏音乐的时候,眼睛是五种感觉器官中最不重要的一个。想一想,贝多芬及一些盲人音乐家,他们的优势在于,当没有视力的时候,听觉和触觉的敏感性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试一下闭着眼睛弹的效果。你观看最出色的乐手演奏,就会注意到他极少看自己的手或吉他(即使偶尔看也是另外意义上的看,不是去棒子机找准音符)。你应该看你应该看的地方,如:你的观众。要养成不看手或琴颈的良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并且要从现在开始。
6:一定要背谱。 当你把一段旋律的节奏。速度。把位。和音符都搞清楚后,就应把谱子放到一边去,越早越好。你要努力记住谱子上的一切,并把它转化成旋律刻在脑子里。今后你只要想到了这段旋律,马上
就可以把它弹出来。
7:大量的短时间练习效果最好。 一个人的注意力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已经证明了,几次短时间练习加上休息,比起依次长时间的练习,效果要好。我自己弹琴时发现,如果集中精力练一个小时到二个小时后休息15到30分钟,然后再接着练,练习的效果就非常好。如果我某一天不在状态,或者不知为什么注意
不集中,我就把没段练习时间缩短到15分钟,中间可能休息15分钟。实验一下,找到你自己独特的生物钟,然后再决定什么时候练习及练习多长时间。
上述这7个秘诀有的你可能知道或听说过,也可能正无意识地使用其中的1、2个。这是不行的,也是远远不够的,你要真正理解并持之以恒地全面使用它们。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些不太适应,熟练运用之后,效果会很明显。当你于你的同伴一起开始学琴,而你运用了这些秘诀,3个月后看一看,你会发现比他进步快。如果他也同样进步神速的话,那一定也是使用了这些秘诀。我的一个学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次表演时因紧张而出现头脑瞬间“失忆”,而此时手指仍不由自主地继续按照正确的和弦指法进行。事后他
说:“简直妙不可言,多亏了这些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