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此时
第一次在豆瓣上动笔,真正的写一些东西给自己看。喜欢豆瓣的氛围,尽管没有什么好友,不过偶尔看看小站,听听豆瓣电台,逛逛豆瓣小组,发现好听的音乐,好看的电影,这就是我一直存在于豆瓣的方式。空间里面的日志已然坚持了三年,也正是因为类似我这个年纪的好友们都已经不在涉足空间了,我才坚守在那儿,为自己的内心创造一片小小的天地,有时会发发牢骚,有时会感慨人生,有时会说一些心声。很感谢那些还时常去看看我日志的朋友们,真心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其实也真的就是因为当初的那么一下简单的冲动,毕竟当时的自己实在找不到有什么可以在大学留下印记的方式,所以,文字便成了这个印记的载体。渐渐的这样每天的记录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有几次甚至是睡着了还会醒来去写。从一开始的流水账,我慢慢的会写一些通过看到的一句话或者发生的一件事给我的感悟,中间也有过一段时间的无病呻吟,而后来,写的很多更加的现实了吧,这是我自己的看法。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很爱写字儿的人,从小也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可是真的就是莫名其妙的从上了大学以后开始,天天写,直到今天。
人生苦短,已经匆匆过去了二十几年。回头看看过的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不算那么平平淡淡,但是也从来不缺乏精彩,就这样不那么的一帆风顺的过来了。90、91年出生的我们,真的就像大多数日志说的那样,渐渐的已经淡离了公众的视线,这是一个尴尬的年纪,80后的人视我们如90后一般,然而他们不知道他们拥有的大多数记忆我们也拥有,而90后的孩子们对我们显然并没有把我们归于他们一类,事实上,我们也确实跟不上他们的步伐,我们看似奔放的外表下依旧有颗保守的心。当然这些话并不是用来抨击80、90后,而是这是我们这两年出生的人尴尬的现状,也许有人会说我杞人忧天,想多了吧。其实一点也没有,至少我接触的这么些人来说,确实他们的很多东西我从内心上来说接受不了的,更多的只能是附和。我觉得大多数人都应该看过并且还呐归你能记得那篇:那年我们二十三四岁。也许正是这个年纪得共性,或者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特定的缩影。记得看过有篇日志里面这样写道:我们知道的太多,看到了太多,听到了太多,新的,旧的,保守的,前卫的,国内的,国外的,单元的,多元的。 我们有些时候对于新的东西感觉很新鲜, 然而慢慢的我们发现其实这是一种负担 。我们这一代活的很累很累很辛苦, 我们承受了很多不该我们这个年龄承受的重。 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怀疑,担心自己变成书呆子,却一遍又一遍地被告之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我们大声的为自我呐喊,却一次又一次的迷失,自信又自卑。 我们不安于现状,却想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却也捱到了大学 。终于,要和年少轻狂说拜拜了 ,有些不舍,有些迷茫 。
非常欣赏那句我们总想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结果总是数钱数到自然醒,睡觉睡到手抽筋…… 生命中最最无可奈何的事儿,莫过于现实与你的期望恰好完完全全的相反吧。很多事发生和没发生终究是不一样的,我们却总是天真的掩耳盗铃,可惜很多东西时间不能掩盖。人与人的关系随之起了微妙的变化,有人感觉到,有人没有,大多数时候只是有些别扭而已。大部分时间表面上还是一样,但是,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高三的时候我们想尽各种办法考个好学校。 考完的那一瞬间,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这三年,总想说些什么,可是,又该说些什么好呢? 和我们同年的老同学有的入伍参军了,有的已经开始上班了,有的开始做生意了。我们还是天天猛K书…曾经从心里面还是很羡慕那些个已经上班工作的同学们,可是当自己参与了兼职接触到了社会的那么一小角,已经打了退堂鼓,又希望自己回到校园,毕竟那还是一个可以给我们些许庇护,让我们可以作息自由的地方。早上听到闹钟可以一闷头继续睡,潇洒的翘掉早上的课,工作了却不行。想出去旅行的时候背起包说走就走,而工作以后请假都是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儿。
谈谈感情吧,也许我们这一代还是害羞的吧,我们这代人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你的身边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暗恋型的。你也许觉得他们好笑,也许你就是。永远开不了口,就这样一心一意,默默无闻,青春无悔的好多、好多年…… 没事的时候喜欢呆呆的看着天空,无限的遐想,慵懒的阳光洒在身上觉得很舒服。晚上躺在床上看着月亮又圆又美,像个大饼,好想吃。后来变成上弦月了紧张地想月亮姐姐被坏人给吃掉了。走路的时候走到哪儿月亮跟到哪儿,所以每个晚上都不觉得寂寞。现在的状态呢,夜夜失眠,每夜的寂寞都是相似的,脑袋里面总是装满了东西,想来想去,可是到头来却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揣着明白装着糊涂的事儿我们干的太多了。越来越喜欢和陌生人聊天,害怕和熟悉的人见面,怕问到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怕戳到自己的伤心处。内心埋藏的秘密终究会到了爆发的时候,于是,抽烟喝酒嚎歌那些曾经我们不屑的行为都成为我们发泄的方式,感情的决堤无法堵住,只能顺其自然,让这股洪流自生自灭。过了那么几天一切依旧,还是没有任何能够阻碍我们希望快乐生活的信念。但也许只是希望!
真的已经到了这样的年纪了,发觉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安慰,不需要别人的怜悯,不需要别人的肩膀,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只有自己,在无助的时候找到自己,只要信念不失,没有什么可以将自己击败的。内心极度的渴望着的东西,是我们可怕的欲望,浇灭这些欲望,找寻真正的理想,人生必然会如同涅槃重生的凤凰一般,重新展现自己的光和热。
纵然此时,也要继续~
Yours J
人生苦短,已经匆匆过去了二十几年。回头看看过的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不算那么平平淡淡,但是也从来不缺乏精彩,就这样不那么的一帆风顺的过来了。90、91年出生的我们,真的就像大多数日志说的那样,渐渐的已经淡离了公众的视线,这是一个尴尬的年纪,80后的人视我们如90后一般,然而他们不知道他们拥有的大多数记忆我们也拥有,而90后的孩子们对我们显然并没有把我们归于他们一类,事实上,我们也确实跟不上他们的步伐,我们看似奔放的外表下依旧有颗保守的心。当然这些话并不是用来抨击80、90后,而是这是我们这两年出生的人尴尬的现状,也许有人会说我杞人忧天,想多了吧。其实一点也没有,至少我接触的这么些人来说,确实他们的很多东西我从内心上来说接受不了的,更多的只能是附和。我觉得大多数人都应该看过并且还呐归你能记得那篇:那年我们二十三四岁。也许正是这个年纪得共性,或者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特定的缩影。记得看过有篇日志里面这样写道:我们知道的太多,看到了太多,听到了太多,新的,旧的,保守的,前卫的,国内的,国外的,单元的,多元的。 我们有些时候对于新的东西感觉很新鲜, 然而慢慢的我们发现其实这是一种负担 。我们这一代活的很累很累很辛苦, 我们承受了很多不该我们这个年龄承受的重。 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怀疑,担心自己变成书呆子,却一遍又一遍地被告之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我们大声的为自我呐喊,却一次又一次的迷失,自信又自卑。 我们不安于现状,却想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却也捱到了大学 。终于,要和年少轻狂说拜拜了 ,有些不舍,有些迷茫 。
非常欣赏那句我们总想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结果总是数钱数到自然醒,睡觉睡到手抽筋…… 生命中最最无可奈何的事儿,莫过于现实与你的期望恰好完完全全的相反吧。很多事发生和没发生终究是不一样的,我们却总是天真的掩耳盗铃,可惜很多东西时间不能掩盖。人与人的关系随之起了微妙的变化,有人感觉到,有人没有,大多数时候只是有些别扭而已。大部分时间表面上还是一样,但是,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高三的时候我们想尽各种办法考个好学校。 考完的那一瞬间,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这三年,总想说些什么,可是,又该说些什么好呢? 和我们同年的老同学有的入伍参军了,有的已经开始上班了,有的开始做生意了。我们还是天天猛K书…曾经从心里面还是很羡慕那些个已经上班工作的同学们,可是当自己参与了兼职接触到了社会的那么一小角,已经打了退堂鼓,又希望自己回到校园,毕竟那还是一个可以给我们些许庇护,让我们可以作息自由的地方。早上听到闹钟可以一闷头继续睡,潇洒的翘掉早上的课,工作了却不行。想出去旅行的时候背起包说走就走,而工作以后请假都是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儿。
谈谈感情吧,也许我们这一代还是害羞的吧,我们这代人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你的身边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暗恋型的。你也许觉得他们好笑,也许你就是。永远开不了口,就这样一心一意,默默无闻,青春无悔的好多、好多年…… 没事的时候喜欢呆呆的看着天空,无限的遐想,慵懒的阳光洒在身上觉得很舒服。晚上躺在床上看着月亮又圆又美,像个大饼,好想吃。后来变成上弦月了紧张地想月亮姐姐被坏人给吃掉了。走路的时候走到哪儿月亮跟到哪儿,所以每个晚上都不觉得寂寞。现在的状态呢,夜夜失眠,每夜的寂寞都是相似的,脑袋里面总是装满了东西,想来想去,可是到头来却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揣着明白装着糊涂的事儿我们干的太多了。越来越喜欢和陌生人聊天,害怕和熟悉的人见面,怕问到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怕戳到自己的伤心处。内心埋藏的秘密终究会到了爆发的时候,于是,抽烟喝酒嚎歌那些曾经我们不屑的行为都成为我们发泄的方式,感情的决堤无法堵住,只能顺其自然,让这股洪流自生自灭。过了那么几天一切依旧,还是没有任何能够阻碍我们希望快乐生活的信念。但也许只是希望!
真的已经到了这样的年纪了,发觉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安慰,不需要别人的怜悯,不需要别人的肩膀,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只有自己,在无助的时候找到自己,只要信念不失,没有什么可以将自己击败的。内心极度的渴望着的东西,是我们可怕的欲望,浇灭这些欲望,找寻真正的理想,人生必然会如同涅槃重生的凤凰一般,重新展现自己的光和热。
纵然此时,也要继续~
Yours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