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酸菜
记忆中,在我们那里似乎很多东西都能腌制。辣椒、白菜、萝卜、豆角、莴笋、大蒜、葱头、扁豆、茄子。。。数不清的蔬菜都能够通过妈妈的手变成另外一种美味的菜肴上桌。我总感觉但凡是能看见的,都能够腌制成坛子里的爽口酸菜。
酸菜的腌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菜不需处理,直接洗干净就能够装进坛子里,然后过个两三天,就可以拿筷子夹出来直接吃的。可当开胃菜也可以下锅炒,很下饭。这种在市场上也经常有卖,就是俗称的泡菜。我想在瑶族比较不同的是它的腌制方法吧,因为我们是拿刚晾凉的白开水加上盐和白酒做的坛子,而不是直接将醋倒进去。醋是在腌酸菜的同时制造的。有时候若是觉得酸了,你还可以放点白糖进去调一下。亦或是想吃辣的,那也可以加点杭椒进去一起腌,出来就会带上辣椒味了。还有一种是先将菜处理过了才放进坛子腌制的。比较常见的有白菜干,萝卜干,头菜,茄子干,豆角干,恩,还有紫姜。就是菜洗干净之后切块、条或丝状,在太阳底下晒七八成干,之后加盐和酒一拌就直接装坛子里密封。这种要的时间久一点,一般一个星期才能揭开盖子。像富川县城卖的萝卜干就超级好吃的,又辣又香又脆,成了当地的特产。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坛子菜还是紫姜和红辣椒加上冬季的蒜头一起腌制的那种,做配菜的时候能让整一个菜亮起来。又香又辣还很好看。另外用家里的酸菜煮出来的酸菜鱼,也是年年回去必吃的。那种原始的酸,比醋的味道好多了。。在外总觉得吧,在家的幸福,就是每天吃饭桌上有一盘酸菜。。。
我从小就很喜欢吃酸菜,到现在也改不了。别人就很不理解。可是在家的时候真的是吃得很痛快,很够味儿!而且我和哥哥爱吃酸菜是邻居都知道的事,经常回家遇到族里的一些阿姨、伯母啊,她们就会问我说:回来啦?我们家有那什么酸菜,你要不要吃?要吃就拿个碗来,我回去给你弄一碗。通常我就屁颠屁颠的拿个最大的碗出来说:一碗就好了,不然吃不完。心里还美滋滋的。
说到这,我就想起在紫鹊界梯田的经历。去紫鹊界的原因是那里刚好有一个奉家镇,据族谱上说,那里就是我们这一脉的瑶族血亲,然后我就一直很想去看看。刚到那里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的,第二天那种亲切感就来了。因为他们也是三餐吃饭的!他们的桌上也是随时都有一碗坛子菜!跟我们那儿一模一样的生活让我心里那个激动啊!差点就拥抱了。呵呵。所以从那里回来别人啥都没买,就我买了一大包的坛子菜,然后端到食堂让师傅给我炒了,还吃了一星期。嘿嘿。。
(不写了,口水出来了)
酸菜的腌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菜不需处理,直接洗干净就能够装进坛子里,然后过个两三天,就可以拿筷子夹出来直接吃的。可当开胃菜也可以下锅炒,很下饭。这种在市场上也经常有卖,就是俗称的泡菜。我想在瑶族比较不同的是它的腌制方法吧,因为我们是拿刚晾凉的白开水加上盐和白酒做的坛子,而不是直接将醋倒进去。醋是在腌酸菜的同时制造的。有时候若是觉得酸了,你还可以放点白糖进去调一下。亦或是想吃辣的,那也可以加点杭椒进去一起腌,出来就会带上辣椒味了。还有一种是先将菜处理过了才放进坛子腌制的。比较常见的有白菜干,萝卜干,头菜,茄子干,豆角干,恩,还有紫姜。就是菜洗干净之后切块、条或丝状,在太阳底下晒七八成干,之后加盐和酒一拌就直接装坛子里密封。这种要的时间久一点,一般一个星期才能揭开盖子。像富川县城卖的萝卜干就超级好吃的,又辣又香又脆,成了当地的特产。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坛子菜还是紫姜和红辣椒加上冬季的蒜头一起腌制的那种,做配菜的时候能让整一个菜亮起来。又香又辣还很好看。另外用家里的酸菜煮出来的酸菜鱼,也是年年回去必吃的。那种原始的酸,比醋的味道好多了。。在外总觉得吧,在家的幸福,就是每天吃饭桌上有一盘酸菜。。。
我从小就很喜欢吃酸菜,到现在也改不了。别人就很不理解。可是在家的时候真的是吃得很痛快,很够味儿!而且我和哥哥爱吃酸菜是邻居都知道的事,经常回家遇到族里的一些阿姨、伯母啊,她们就会问我说:回来啦?我们家有那什么酸菜,你要不要吃?要吃就拿个碗来,我回去给你弄一碗。通常我就屁颠屁颠的拿个最大的碗出来说:一碗就好了,不然吃不完。心里还美滋滋的。
说到这,我就想起在紫鹊界梯田的经历。去紫鹊界的原因是那里刚好有一个奉家镇,据族谱上说,那里就是我们这一脉的瑶族血亲,然后我就一直很想去看看。刚到那里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的,第二天那种亲切感就来了。因为他们也是三餐吃饭的!他们的桌上也是随时都有一碗坛子菜!跟我们那儿一模一样的生活让我心里那个激动啊!差点就拥抱了。呵呵。所以从那里回来别人啥都没买,就我买了一大包的坛子菜,然后端到食堂让师傅给我炒了,还吃了一星期。嘿嘿。。
(不写了,口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