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
过去的三年,如果用一个词总结,我想应该是:忙碌。从班长、团支书到学生会副主席,从迎新生、主题团日到毕业典礼;从项目经理、团队负责人再到成熟经理人,从“挑战杯”、联想创业大赛再到香港富强基金会全国总决赛;从北京、上海再到珠海,从农民、妇女再到工读学生;从支教、义卖再到老年大学,从学生、社会人再到媒体工作者;从班会、年级会到淘宝、洁婷等商业活动的举办,从追随者到主导者……这些构成了我大学的各种关键词。然而,对于这些活动、角色和身份,仔细想想,却乏善可陈。
大一担任班长,开班会、外出游玩,希望能尽快让大家融合在一起,干得如火如荼之时却被调任学生会,虽还兼职团支书,却只是尽好本分把团支部的工作完成,除了大二那年的元旦晚会和新乡万仙山之旅,便很少再抽身组织班级活动,现在想想,肠子都悔青了。
初入大学还有一大爱好——相声,因为高考前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我,唯一的宝贝便是十几块钱的一部收音机,听到令人捧腹的相声也成了我每日最幸福的时光,于是便不管不顾的加入了相声俱乐部,认识了@刘超、@牛宏亮、大小王睿、@张文浩、@代克帅、@刘一涛等等这群“可爱的人”,冒着寒风送礼物,为了每一次专场的顺利举办做幕布、贴宣传页、搬砖头;跟着敏姐第一次在KTV通宵嗨皮,玩真心话大冒险,站在饭店大堂对几十号人大喊“我是大笨蛋”;考前复习紧张的夜里,一群人在北操乱逛、乱吼到宿舍门禁……必须承认在相声俱乐部的那段时光是我大学最多欢笑的日子,后来老哥张博还提拔我做了副社长,不过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作祟了,身兼学生会副主席、班级和相声俱乐部等多重职务却仍不满足,大二上半学期,我又结识了赛扶,自此开始慢慢淡出俱乐部的事务,至今也是我心头一大憾事。
在赛扶的日子,忙碌并快乐着,都市后院、老年大学、阳光少年、专利孵化器、河南赛扶高峰论坛、联想青年公益创投、中国富强社会创业奖励计划、联合利华—赛扶大学生成功技能计划、赛扶中国全国赛、新飞电器实习、赛扶宣讲招新等等,在6个月的时间里,我和队友们参与项目开展、组织比赛、安排活动,完成团队的读书计划、培训,同时还有十门左右的课程要完成,我的压力可想而知。最夸张的一次,当时正在提交老年大学策划书的紧要关头,我在宿舍整理策划案到凌晨四点半,睡了一个半小时,六点又穿着高跟鞋、正装,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行政楼第二报告厅,为我的创新项目立项做最后的演讲。我原以为,能够这样和赛扶一直走下去,但大三的我却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发展,最终选择了和书本为伴,退队的那天,媛媛特意做了精致的短片,当卡农的音乐响起,灯光暗下去,看着画面里的我们,过去几个月的种种都浮现脑海,拼命想忍住的眼泪还是在不知不觉中爬满了脸颊。
随后又奔赴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实习,折腾了四个月,也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把真正的媒体人的感觉,我喜欢第一财经,喜欢上海这座城市,喜欢yicai的每一个人,而一如这句话:“你想去另一个城市,开始是好奇那里的风景,后来是在意某个人,最后变成去寻找一段回忆。其实,你只和这个城市谈了场没结局的爱情。”多种因素,最终我和CBN、上海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转身离开。
这样看下来,我在大学的种种际遇,都因了各种原因,有善始,却不得善终。我的大师兄,相声俱乐部创始人陶冬曾在一个深秋的夜里,匆忙从外地赶回来,召集我们08、09级的成员,在物理馆的一个教室里,说过一段让我至今难忘的话:大学四年,每个人的过法都不一样,而结局无非读研、出国、公务员、工作四种。那么现在想一想,你准备走哪条路,又有什么优势去走这条路。我的经验告诉我,无论你参加多少活动、有多少身份、拿过多少奖学金、多么优秀,只要大学期间,你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不求尽善尽美,但至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最好,你的大学就是成功的。那时的我,年少轻狂,不以为然,而现在,深以为然。我一直在抉择,一直想向前,却一直半途而废。
昨天是米国的传统节日——感恩节,也是今年女篮联赛,我们的最后一场比赛,对阵公共卫生学院,争夺联赛第七名。很多人会说,第七、第八都一样,不用太拼,就当是友谊赛吧。说实话,我也是这种想法,可篮球队的丫头们却不一样,赛前照样失眠,罚球依旧紧张的双手发抖,比分拉不开还是会激动的直跳脚,李竞在场上还是会思想抛锚,冯媛还是会被数次撞倒、带伤上场,从小组赛到八强赛,场场如此。如此,八进四的时候,一个乌龙球把商学院送进了四强赛,一分惜败;如此,争第五名的时候,连续失误和多次罚球不进把比赛拖进了加时赛,最终体力不支,输给对手;如此,09年总决赛,面对文学院两个身高两米的篮球特招生,我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打乱了两人的默契配合,最终以51:23,夺得总冠军;如此,我们在这最后一场不具争议的比赛中也竭尽全力,拼到最后一分钟……如此必然有利有弊,而这才是真实的我们,承认不足,也正视优势;永远追求理想,永远面对现实。
而现在回想,大学四年我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篮球。因为篮球,认识了我至今奉为榜样的张林姐,为我大学四年指点迷津的金磊哥、郭晨姐,标准的大美人贾茹姐、“师母”王璐姐等;结识了真正喜欢篮球的高梦琪、冯媛,还有姚幸村,这个很能折腾的妞,马上要作为交换生去美国,前途不可谓不光明,李竞、张丽雪、张亚婷、倪元景、小妹京艺……这里,要特别鸣谢,当时我们08级女篮的两位教练——李超、金亮,无条件的陪我们训练,帮助我们纠正一个个动作,指导我们学会一个个投篮、抢断、传接的技巧;除此之外,还有东阳、益刊等男童鞋们,也时而被“拉壮丁”。是篮球,将我们聚在了一起。虽然从未当面说过谢谢,但相信你们懂的。
还记得,去年赛前,早晨六点我都要从菊园蹬着自行车跑到南操训练,那个四期男生拒绝二期女生表白的段子应该还记得吧?从三期到南操,我每天都在克服着异地恋,呵呵;冬日里的太阳总是很懒,跑了三千米之后它才会露那么一点点慵懒的面孔,顶着第一缕阳光,训练完,吃早饭,上课这样的生活节奏,曾一度填补了我离开赛扶的生活空白。
篮球,其实带给我的从来都是快乐,纯粹的快乐。今年6月,作为校园记者采访CUBA,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接触队员、教练,选取独特的角度进行报道,把CUBA当成两会来跑,即时发稿,快速成文,现场速记,甚至一篇稿子反复修改,每天熬到凌晨两三点……除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拿到了徐济成、杨毅、曾令旭、翁德隆等明星的签名和合影,这些报道技能的再锻炼也成了免费欣赏精彩比赛之外的重大收获;8月,在《篮球报》一个朋友的邀请下,我有幸作为媒体方参加了耐克在上海举办的大型活动——运动汇,近距离接触到了心目中的神——勒布朗詹姆斯,在梅赛德斯奔驰演艺中心看了国奥队和美国杜克大学的“巅峰对决”,这一次没有了体育新闻采访的手忙脚乱,跟老外们的交流也更加娴熟自然,水到渠成。
在现实中,我们总是有太多的烦恼,忙着做房奴、车奴,忙着纠结裸婚、蜗居,忙着让自己的未来衣食无忧,忙着想方设法一夜暴富。即使在学校,也不能免俗,忙着去适应各种改变,忙着参加各种活动,忙着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做选择,忙着复习考试不挂科……只有在篮球场上,触摸着篮球,感受着篮球带给你的快乐,这个时候就像柴静面对采访对象一样,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复存在了,只剩下你和篮球,还有因跑动产生的粗重的呼吸,一起一落,都那么灵动别致。
耐克的广告语一语中的:用运动,把想要的都赢到;用运动,打成一片,玩的开心;就算他们都说你做不到,一点一点都做到,接着勇往直前;用运动,见到心中的神,活出精彩,交到朋友;就算失败,就算再败,再失败,总会赢。无论你是谁,无论从哪儿来;因为运动永远不会说,你不行。
就算去年失败,今年失败,可能明年还会失败,但总会赢;因为篮球永远不会说,你不行。新传加油,丫头们,加油!
大一担任班长,开班会、外出游玩,希望能尽快让大家融合在一起,干得如火如荼之时却被调任学生会,虽还兼职团支书,却只是尽好本分把团支部的工作完成,除了大二那年的元旦晚会和新乡万仙山之旅,便很少再抽身组织班级活动,现在想想,肠子都悔青了。
初入大学还有一大爱好——相声,因为高考前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我,唯一的宝贝便是十几块钱的一部收音机,听到令人捧腹的相声也成了我每日最幸福的时光,于是便不管不顾的加入了相声俱乐部,认识了@刘超、@牛宏亮、大小王睿、@张文浩、@代克帅、@刘一涛等等这群“可爱的人”,冒着寒风送礼物,为了每一次专场的顺利举办做幕布、贴宣传页、搬砖头;跟着敏姐第一次在KTV通宵嗨皮,玩真心话大冒险,站在饭店大堂对几十号人大喊“我是大笨蛋”;考前复习紧张的夜里,一群人在北操乱逛、乱吼到宿舍门禁……必须承认在相声俱乐部的那段时光是我大学最多欢笑的日子,后来老哥张博还提拔我做了副社长,不过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作祟了,身兼学生会副主席、班级和相声俱乐部等多重职务却仍不满足,大二上半学期,我又结识了赛扶,自此开始慢慢淡出俱乐部的事务,至今也是我心头一大憾事。
在赛扶的日子,忙碌并快乐着,都市后院、老年大学、阳光少年、专利孵化器、河南赛扶高峰论坛、联想青年公益创投、中国富强社会创业奖励计划、联合利华—赛扶大学生成功技能计划、赛扶中国全国赛、新飞电器实习、赛扶宣讲招新等等,在6个月的时间里,我和队友们参与项目开展、组织比赛、安排活动,完成团队的读书计划、培训,同时还有十门左右的课程要完成,我的压力可想而知。最夸张的一次,当时正在提交老年大学策划书的紧要关头,我在宿舍整理策划案到凌晨四点半,睡了一个半小时,六点又穿着高跟鞋、正装,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行政楼第二报告厅,为我的创新项目立项做最后的演讲。我原以为,能够这样和赛扶一直走下去,但大三的我却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发展,最终选择了和书本为伴,退队的那天,媛媛特意做了精致的短片,当卡农的音乐响起,灯光暗下去,看着画面里的我们,过去几个月的种种都浮现脑海,拼命想忍住的眼泪还是在不知不觉中爬满了脸颊。
随后又奔赴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实习,折腾了四个月,也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把真正的媒体人的感觉,我喜欢第一财经,喜欢上海这座城市,喜欢yicai的每一个人,而一如这句话:“你想去另一个城市,开始是好奇那里的风景,后来是在意某个人,最后变成去寻找一段回忆。其实,你只和这个城市谈了场没结局的爱情。”多种因素,最终我和CBN、上海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转身离开。
这样看下来,我在大学的种种际遇,都因了各种原因,有善始,却不得善终。我的大师兄,相声俱乐部创始人陶冬曾在一个深秋的夜里,匆忙从外地赶回来,召集我们08、09级的成员,在物理馆的一个教室里,说过一段让我至今难忘的话:大学四年,每个人的过法都不一样,而结局无非读研、出国、公务员、工作四种。那么现在想一想,你准备走哪条路,又有什么优势去走这条路。我的经验告诉我,无论你参加多少活动、有多少身份、拿过多少奖学金、多么优秀,只要大学期间,你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不求尽善尽美,但至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最好,你的大学就是成功的。那时的我,年少轻狂,不以为然,而现在,深以为然。我一直在抉择,一直想向前,却一直半途而废。
昨天是米国的传统节日——感恩节,也是今年女篮联赛,我们的最后一场比赛,对阵公共卫生学院,争夺联赛第七名。很多人会说,第七、第八都一样,不用太拼,就当是友谊赛吧。说实话,我也是这种想法,可篮球队的丫头们却不一样,赛前照样失眠,罚球依旧紧张的双手发抖,比分拉不开还是会激动的直跳脚,李竞在场上还是会思想抛锚,冯媛还是会被数次撞倒、带伤上场,从小组赛到八强赛,场场如此。如此,八进四的时候,一个乌龙球把商学院送进了四强赛,一分惜败;如此,争第五名的时候,连续失误和多次罚球不进把比赛拖进了加时赛,最终体力不支,输给对手;如此,09年总决赛,面对文学院两个身高两米的篮球特招生,我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打乱了两人的默契配合,最终以51:23,夺得总冠军;如此,我们在这最后一场不具争议的比赛中也竭尽全力,拼到最后一分钟……如此必然有利有弊,而这才是真实的我们,承认不足,也正视优势;永远追求理想,永远面对现实。
而现在回想,大学四年我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篮球。因为篮球,认识了我至今奉为榜样的张林姐,为我大学四年指点迷津的金磊哥、郭晨姐,标准的大美人贾茹姐、“师母”王璐姐等;结识了真正喜欢篮球的高梦琪、冯媛,还有姚幸村,这个很能折腾的妞,马上要作为交换生去美国,前途不可谓不光明,李竞、张丽雪、张亚婷、倪元景、小妹京艺……这里,要特别鸣谢,当时我们08级女篮的两位教练——李超、金亮,无条件的陪我们训练,帮助我们纠正一个个动作,指导我们学会一个个投篮、抢断、传接的技巧;除此之外,还有东阳、益刊等男童鞋们,也时而被“拉壮丁”。是篮球,将我们聚在了一起。虽然从未当面说过谢谢,但相信你们懂的。
还记得,去年赛前,早晨六点我都要从菊园蹬着自行车跑到南操训练,那个四期男生拒绝二期女生表白的段子应该还记得吧?从三期到南操,我每天都在克服着异地恋,呵呵;冬日里的太阳总是很懒,跑了三千米之后它才会露那么一点点慵懒的面孔,顶着第一缕阳光,训练完,吃早饭,上课这样的生活节奏,曾一度填补了我离开赛扶的生活空白。
篮球,其实带给我的从来都是快乐,纯粹的快乐。今年6月,作为校园记者采访CUBA,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接触队员、教练,选取独特的角度进行报道,把CUBA当成两会来跑,即时发稿,快速成文,现场速记,甚至一篇稿子反复修改,每天熬到凌晨两三点……除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拿到了徐济成、杨毅、曾令旭、翁德隆等明星的签名和合影,这些报道技能的再锻炼也成了免费欣赏精彩比赛之外的重大收获;8月,在《篮球报》一个朋友的邀请下,我有幸作为媒体方参加了耐克在上海举办的大型活动——运动汇,近距离接触到了心目中的神——勒布朗詹姆斯,在梅赛德斯奔驰演艺中心看了国奥队和美国杜克大学的“巅峰对决”,这一次没有了体育新闻采访的手忙脚乱,跟老外们的交流也更加娴熟自然,水到渠成。
在现实中,我们总是有太多的烦恼,忙着做房奴、车奴,忙着纠结裸婚、蜗居,忙着让自己的未来衣食无忧,忙着想方设法一夜暴富。即使在学校,也不能免俗,忙着去适应各种改变,忙着参加各种活动,忙着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做选择,忙着复习考试不挂科……只有在篮球场上,触摸着篮球,感受着篮球带给你的快乐,这个时候就像柴静面对采访对象一样,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复存在了,只剩下你和篮球,还有因跑动产生的粗重的呼吸,一起一落,都那么灵动别致。
耐克的广告语一语中的:用运动,把想要的都赢到;用运动,打成一片,玩的开心;就算他们都说你做不到,一点一点都做到,接着勇往直前;用运动,见到心中的神,活出精彩,交到朋友;就算失败,就算再败,再失败,总会赢。无论你是谁,无论从哪儿来;因为运动永远不会说,你不行。
就算去年失败,今年失败,可能明年还会失败,但总会赢;因为篮球永远不会说,你不行。新传加油,丫头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