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还是平庸? (黑泽明15)
黑泽明觉得植草圭之助对露天音乐会这场戏的设置固然合情合理,但中规中矩,相比而言自己的写法更具实验性,他决定冒这个险。结果并不奏效,日本观众愣是没给掌声,后来换到电影的诞生地法国放映时,观众却热烈鼓掌,似乎在那一刻都会意了导演的用心,随后响起的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乐》更是让他们兴奋不已。这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小状况,跟日后罗生门在国内反响平平却扬名威尼斯非常相似。 这都是后话,当时黑泽明和植草完成剧本后,还得为演员的事发愁。他在动笔前就想好了要启用新人,因为新东宝分裂出去后,东宝已经没什么明星了。最后男主角选了首次合作的沼崎勋,此人高瘦,长相酷似黑泽明的好友本多猪四郎,稍作考察便看出是那种优柔寡断、不怎么强势的男人,正好。可没想到他是个音乐盲,对旋律、节奏的轻重缓急一窍不通。而他的角色不仅爱好音乐,还要指挥一段交响曲。到拍摄时,他的不开窍让负责训练的音乐指导都没辙,黑泽明不得不硬着头皮手把手地教他,最后将沼崎训练得有模有样,舞起指挥棒来挺像那么回事一一这真不容易,因为黑泽明的手部协调性也是出奇的差,就连拨电话的姿势都经常被儿子黑泽久雄嘲笑为像黑猩猩。女主角方面选了之前合作过《最美》和《我对青春无悔》的中北千枝子。她虽不如其他女星那样美艳动人,但脸颊饱满,面带喜气。在战后满目疮痍的背景下,一张丰满的,充满乐观气质的面孔正是观众最需要的。千枝子的表现也确实不负导演的期待,后来她还参演了黑泽明的《酩酊天使》和《平静的决斗》。 新人演员还有个好处,上街拍外景时不会引人注意。有一场戏是在新宿火车站拍的,摄制组用布将机器包起来,安放在站台边上,顺利地拍到了千枝子下火车的镜头,而她身旁拥挤的乘客都毫无察觉。这两位演员不仅不会引起路人围观,穿着打扮也跟路人一样,一不小心就“消失”在街头人群中,害得摄影师好找。当然,这不算什么烦恼,黑泽明和植草心目中的主人公,就应陔是这样子的。 《美好星朋天》于1947年6月25日在日本上映,反响很好。如同当年姿三四郎在战时缺乏娱乐的背景下横空出世,本片犹如照亮战争废墟的一束阳光。主人公昌子的那句“梦想可以填饱肚子”,给那些在萧条中重建家园的国民极大的鼓舞。影片位列《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第六位,黑泽明也获评年度最佳导演。 这背后有植草的功劳。拿片中灵魂角色昌子来说,她同样会因现实的窘皇表现出软弱的一面,但始终不放弃梦想和希望,每每在男友灰心丧气之时给予鼓励,这正好契合了战后重建工作中女性的伟大。如此丰寓细腻的女性角色在黑泽明的电影中可不多见,但若是出自生性柔弱、多愁善感的植草笔下,一点也不奇怪。正是他在黑泽明设计的人物骨架上生出了血肉和经脉,使之丰满,充满感人的力量。 前面提过,本片的创作是受到了大卫•格里菲斯一部短片的启发,而对此时黑泽明影响最大的导演是弗兰克•卡普拉。《美好星期天》不但具备卡普拉式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坚持理想的精神,亦多处可见导演向卡普拉的致敬:一对青年男女在缺钱的情况下要度过一天,这种设置颇似《一夜风流》。男主角在咖啡店遭欺骗后,脱下大衣作抵押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也很你典型的卡普拉式男主角,穷,但有骨气。还有一些表演细节,如昌子在安慰雄造之前,总是先帮他整理衣领,在卡普拉的《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中,则是吉恩•亚瑟为詹姆斯•斯图尔特整理帽子。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美好星期天能获得诸多赞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诞生于战后重建的背景之下,是一部颇为应景的作品。虽然黑泽明在拍摄。配乐等方面都有创新,如片中多次出现的对路人匆匆脚步的特写,就是他的首创;几处对舒伯特音乐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但影片还是有几处明显的缺陷,甚至被看成是他战后最平庸的三部作品之—(另两部是平静的决斗和《丑闻》)。 其一是影片结构松散。全片由八九个小故事组成,虽然有“如何花掉35日元”这条主线串联,又被下雨和雨后天晴分成了三部分,但故事间的内在联系偏弱,若拿掉其中几个情节或改变其顺序,对影片影响不大。中间—段发生在男主角住处的室内戏特别冗长,20多分钟都是酝酿情绪的固定镜头,台词偏少,简直是考验观众的耐性。而且这一段纯粹的感情戏,在主打梦想励志的影片中显得孤立和突兀。 另一备受诟病的地方是滥情。全片随处可见励志的话语,在当年能够引起共鸣,今日来看则嫌太多。尤其是在片尾,昌子饱含热泪,几乎用乞求的语气与观众交流,这本是黑泽明特意安排的试验,在一些批评家眼里就更显得刻意和矫饰,也为日后三岛由纪夫讥讽“黑泽明的人道主义思想只有初中生水平”留下了口实。 虽然这些批评都是多年之后的事,但当时的黑泽明已经清醒地看到了影片的得失。他说,那时有很多想法,可—下子说了大多,反而表达得不是很顺畅,所以在下一部《酩酊天使》中,会特别注意这一点。在战争时期,作为导演,他最纠结的是无法自由说话,那么到了战后,他要摸索的则是怎样说话。 美好星期天上映后还有段小插曲。电影院里有位老者自片头出现“脚本植草圭之助,监督黑泽明”开始,就热泪磊眶。他便是黑泽明和植草小学时代的恩师立川精治先生。师徒自小学毕业一别已是25年。由于物资匮乏。黑泽明和植草便在东宝的宿舍做了素鸡烧款待他老人家。老师已成了一个干瘪瘪的小老头,吃起肉来很费劲,但他一个劲地说,能看到两小学生这么有出息就心满意足。此情此景,再回想起老师的恩情。不要说向来心软的植草,就连黑泽明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看电影 201109120 大师 文Edward


跟在空无一人的舞台上指挥交响乐一样,主人公在废墟中模拟经营咖啡店的情景可看做《美好星期天》的缩影,黑泽明以此鼓励国民带着梦想重建家园,这些镜头所传递的励志精神至今依然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