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讲”与“四不做”
话说大学问家陈寅恪从不拾人牙慧,给学生讲课有“四不讲”:
前人讲过的,不讲;
近人讲过的,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不讲;
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可是现如今,学校里的教授能有几人有如此本事和自信?相应的,如今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大多似乎是要个学历,学知识也可归纳个“四不做”:
前人讲过的,不知;
近人讲过的,不看;
外国人讲过的,看不懂;
老师过去讲过的,记不住……
学生如此,老师更加不长进。如此恶性循环,谁的过错?
前人讲过的,不讲;
近人讲过的,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不讲;
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可是现如今,学校里的教授能有几人有如此本事和自信?相应的,如今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大多似乎是要个学历,学知识也可归纳个“四不做”:
前人讲过的,不知;
近人讲过的,不看;
外国人讲过的,看不懂;
老师过去讲过的,记不住……
学生如此,老师更加不长进。如此恶性循环,谁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