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解:虚拟经济·金融资本·次贷·经济危机
任何能把复杂问题说清楚的文章都是好文章,所以要转载,来自刘韧的BLOG
1. 股票制度,起源于1602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时该公司经营航海事业。它在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资,航次终了后即将各人的出资以及该航次的利润交还给出资者。1613年起该公司改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润。这就是“股东”和“派息”的前身。1602年,荷兰人开始在阿姆斯特河桥上买卖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这是全世界第一支公开交易的股票,而阿姆斯特河大桥则是世界最早的股票交易所。
2. 股票是对未来定价。未来是那么地不可知。
3. 股票(未来)一旦可以买卖,就可能不准,就可能溢价,溢价部分,就是虚拟出来财富。
4. 做梦是人的本性,正常情况下,人总是向可处想,总是高估未来。20倍市盈率。就是20年才能收回成本。现实中,我们一般不会投资20年才能收回投资的项目,但20倍市盈率的股票,我们总是说,不贵。
5. 虚拟财富能够刺激消费。股票涨了,什么都敢买。
6. 虚拟财富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使更多的现金交给企业。最典型的是IPO。
7. 股票出现之前,经济靠剩余扩大再生产。有了股票,可以靠虚拟出来的财富消费,投资。不亦乐乎。我们既然已经得到了虚拟的好处,我们就为它付出代价。不可能总是软着陆,总有玩砸的时候。不可总能将泡泡吹到不大不小,刚刚好。
8. 新经济泡沫对谁有利?当然是对.com公司。股市上没钱。你的钱都被企业拿去发展实业了。你卖股票,要有新的股民买才能卖掉,和企业没关系。
9. 次贷泡沫的本质是,全世界人拿钱,供美国人住豪宅。次贷破了。美国要挽救他的银行。理由很简单,要让这些银行今后创新出新的泡沫,将全世界的钱圈到美国来。
10. 虚拟财富有自我膨胀的本性,产生泡沫。制造泡沫需要道具,铁路、君子兰、新经济、房地产都充当过道具。
11. 泡沫,皆大欢喜的泡沫。
12. 但泡沫大了。总有破的时候。比如这次是从次贷次破了泡沫。泡沫破了,信心没了。虚拟财富极度缩水,会造成消费低迷,失业。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
13. 此时,国家需要减税。防止消费低迷。
14. 此时,国家要降息,鼓励消费,同时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此时,股市已经筹措不到资金。
15. 此时,国家不能让银行和保险公司倒闭太多。没有银行放贷,企业就没办法扩张。没有保险,公民不敢消费。
16. 此时,需要国家有钱。财政赤字的政府,没办法减税。
17. 国家并不是法力无边。国家只能让急速下坠的信息喘口气,重新虚拟更多财富,需要更多好公司出现,新的道具出现。
18. 所以,社会主义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克星。只要你需要利用虚拟经济,你就有金融风险。这很公平。这和社会主义没关系。计划管制并不能有效避免泡泡太大和泡泡太小。
19. 次贷如何闯大祸?
1. 贷款买房子,很正常。
2. 关键是,银行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将这些贷款证券化后,卖了出去。银行收回笼资金后,要再放贷。需要找到贷款买房子的人。哪有多少买得起房子的人?于是,需要鼓励,根本买不起房子的买房子,对他们的偿还能力当然也不认真考察。
3. 房地产一直在长的时候,不会出问题。还不起贷款了,就卖房子呗,还可以赚一笔。
4. 最怕,突然很多人还不起贷款,很多房子要卖。房价直落。银行此时手中有大量的次贷,没人再敢买,回笼不了现金。银行资金链断了,不得不倒闭。
1. 股票制度,起源于1602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时该公司经营航海事业。它在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资,航次终了后即将各人的出资以及该航次的利润交还给出资者。1613年起该公司改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润。这就是“股东”和“派息”的前身。1602年,荷兰人开始在阿姆斯特河桥上买卖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这是全世界第一支公开交易的股票,而阿姆斯特河大桥则是世界最早的股票交易所。
2. 股票是对未来定价。未来是那么地不可知。
3. 股票(未来)一旦可以买卖,就可能不准,就可能溢价,溢价部分,就是虚拟出来财富。
4. 做梦是人的本性,正常情况下,人总是向可处想,总是高估未来。20倍市盈率。就是20年才能收回成本。现实中,我们一般不会投资20年才能收回投资的项目,但20倍市盈率的股票,我们总是说,不贵。
5. 虚拟财富能够刺激消费。股票涨了,什么都敢买。
6. 虚拟财富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使更多的现金交给企业。最典型的是IPO。
7. 股票出现之前,经济靠剩余扩大再生产。有了股票,可以靠虚拟出来的财富消费,投资。不亦乐乎。我们既然已经得到了虚拟的好处,我们就为它付出代价。不可能总是软着陆,总有玩砸的时候。不可总能将泡泡吹到不大不小,刚刚好。
8. 新经济泡沫对谁有利?当然是对.com公司。股市上没钱。你的钱都被企业拿去发展实业了。你卖股票,要有新的股民买才能卖掉,和企业没关系。
9. 次贷泡沫的本质是,全世界人拿钱,供美国人住豪宅。次贷破了。美国要挽救他的银行。理由很简单,要让这些银行今后创新出新的泡沫,将全世界的钱圈到美国来。
10. 虚拟财富有自我膨胀的本性,产生泡沫。制造泡沫需要道具,铁路、君子兰、新经济、房地产都充当过道具。
11. 泡沫,皆大欢喜的泡沫。
12. 但泡沫大了。总有破的时候。比如这次是从次贷次破了泡沫。泡沫破了,信心没了。虚拟财富极度缩水,会造成消费低迷,失业。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
13. 此时,国家需要减税。防止消费低迷。
14. 此时,国家要降息,鼓励消费,同时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此时,股市已经筹措不到资金。
15. 此时,国家不能让银行和保险公司倒闭太多。没有银行放贷,企业就没办法扩张。没有保险,公民不敢消费。
16. 此时,需要国家有钱。财政赤字的政府,没办法减税。
17. 国家并不是法力无边。国家只能让急速下坠的信息喘口气,重新虚拟更多财富,需要更多好公司出现,新的道具出现。
18. 所以,社会主义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克星。只要你需要利用虚拟经济,你就有金融风险。这很公平。这和社会主义没关系。计划管制并不能有效避免泡泡太大和泡泡太小。
19. 次贷如何闯大祸?
1. 贷款买房子,很正常。
2. 关键是,银行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将这些贷款证券化后,卖了出去。银行收回笼资金后,要再放贷。需要找到贷款买房子的人。哪有多少买得起房子的人?于是,需要鼓励,根本买不起房子的买房子,对他们的偿还能力当然也不认真考察。
3. 房地产一直在长的时候,不会出问题。还不起贷款了,就卖房子呗,还可以赚一笔。
4. 最怕,突然很多人还不起贷款,很多房子要卖。房价直落。银行此时手中有大量的次贷,没人再敢买,回笼不了现金。银行资金链断了,不得不倒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