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
一
北纬45°46′,东经124°19′
北纬46° ,东经116°
翻高中地理書的時候,看到用碳素筆記下的這兩串數字。
初始我也不知道應該去如何解讀。而後卻又突然想起,
哦,這是大慶到北京的距離。
總覺得經緯度除去在地理考試中所謂的區域定位,亦或是民航軍事定位之類,應該是很少有人會去在意這一串串數字背後的縱橫交錯。
也許只有在看到專業的雜誌節目時才會想起這些用數字來定義的,地球上的某一個點。
有時候看到,一些人把自己去過的地方標注在地圖上。
有時候聽到,東經150度,北緯某某度又發生了什麽之類。
都是些似近似遠的故事。
但就是這樣的兩串數字,
像是兩顆圖釘一樣,標記在了我十九年精心描繪的地圖紙上。
二
下火車之前,媽媽發來短信,說她已經幫我把羽絨的褲子帶來了。
於是查了一下大慶的溫度,零下24度。
這究竟是什麽概念我已經不太清楚。
但卻又突然晃過神來,想起同學打電話來特意提醒我要多穿點再回家。
這才感覺到,嗯,果然是回家了。
爸爸媽媽還是那樣,早早地就守在了出口處,滿臉喜悅地等待著。
而看見我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大姑娘又漂亮了啊”。
已經開始漸漸變暗的天空下,明燈初上,面前是熟悉的卻又是嘈雜的,各種人群。
一些人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焦急地等待著自己的親人亦或是友人出站;
也有計程車司機用獨特的東北嗓音拉乘客上車;
也有旅館的幫傭不住地詢問,“住旅店嗎,住旅店嗎?”;
也有推著垃圾車,目光來來回回的清潔工人;
也有想要帥氣的把玫瑰花放在身後站在一邊,卻又止不住地搓手取暖,等待著女友的年輕男孩子。
當然還有,走在我前面一點點的,我的父母。
三
人們大的時候都在想,我以後會成為什麼樣子,會有怎樣的生活,會有一次多麼美麗的邂逅讓我遇見那個人。
但我們很少會想起,如果有一天重回故地,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樣子,而這樣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記憶中鮮明的標誌與印記,卻已物是人非。
明明以前不是這樣的,
那裡原來沒有房子,
那裡原本還是我最願意光顧的一家書店,
可如今卻已經不在,
就是這樣的感覺,頑固的存在著,抵觸著你所看見的一切。
回高中的時候,發現原來路上的轉盤道已經改成了紅綠燈,有意思的是,人行道等待時間竟然有八十秒。
上學必經的一段磚路也已經退場,一眼望去都是乾淨的大理石路。
第一教學樓已經和體育館,圖書館用懸空的走廊連接起來。
堆放垃圾桶的角落也被清理乾淨,牆上填充上了時興的塗鴉。
高三的教學樓裏面學生們還在上課,一時興起走到了原來的教室。
我點起腳從后門窗向裏看,依然是我熟悉的格局,兩年之後的現在都沒有改變過。只是換上了陌生的學生老師,陌生的鉛筆文具。而正中地面上的瓷磚依然還是那塊破碎的沒有變,算是找到了些許的安慰。
在后門窗口趴了一會,有清潔工來走廊拖地,他在警惕地看了我幾秒鐘后,又露出了些許熟悉的神色,最終還是表情漠然地走開去。
北纬45°46′,东经124°19′
北纬46° ,东经116°
翻高中地理書的時候,看到用碳素筆記下的這兩串數字。
初始我也不知道應該去如何解讀。而後卻又突然想起,
哦,這是大慶到北京的距離。
總覺得經緯度除去在地理考試中所謂的區域定位,亦或是民航軍事定位之類,應該是很少有人會去在意這一串串數字背後的縱橫交錯。
也許只有在看到專業的雜誌節目時才會想起這些用數字來定義的,地球上的某一個點。
有時候看到,一些人把自己去過的地方標注在地圖上。
有時候聽到,東經150度,北緯某某度又發生了什麽之類。
都是些似近似遠的故事。
但就是這樣的兩串數字,
像是兩顆圖釘一樣,標記在了我十九年精心描繪的地圖紙上。
二
下火車之前,媽媽發來短信,說她已經幫我把羽絨的褲子帶來了。
於是查了一下大慶的溫度,零下24度。
這究竟是什麽概念我已經不太清楚。
但卻又突然晃過神來,想起同學打電話來特意提醒我要多穿點再回家。
這才感覺到,嗯,果然是回家了。
爸爸媽媽還是那樣,早早地就守在了出口處,滿臉喜悅地等待著。
而看見我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大姑娘又漂亮了啊”。
已經開始漸漸變暗的天空下,明燈初上,面前是熟悉的卻又是嘈雜的,各種人群。
一些人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焦急地等待著自己的親人亦或是友人出站;
也有計程車司機用獨特的東北嗓音拉乘客上車;
也有旅館的幫傭不住地詢問,“住旅店嗎,住旅店嗎?”;
也有推著垃圾車,目光來來回回的清潔工人;
也有想要帥氣的把玫瑰花放在身後站在一邊,卻又止不住地搓手取暖,等待著女友的年輕男孩子。
當然還有,走在我前面一點點的,我的父母。
三
人們大的時候都在想,我以後會成為什麼樣子,會有怎樣的生活,會有一次多麼美麗的邂逅讓我遇見那個人。
但我們很少會想起,如果有一天重回故地,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樣子,而這樣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記憶中鮮明的標誌與印記,卻已物是人非。
明明以前不是這樣的,
那裡原來沒有房子,
那裡原本還是我最願意光顧的一家書店,
可如今卻已經不在,
就是這樣的感覺,頑固的存在著,抵觸著你所看見的一切。
回高中的時候,發現原來路上的轉盤道已經改成了紅綠燈,有意思的是,人行道等待時間竟然有八十秒。
上學必經的一段磚路也已經退場,一眼望去都是乾淨的大理石路。
第一教學樓已經和體育館,圖書館用懸空的走廊連接起來。
堆放垃圾桶的角落也被清理乾淨,牆上填充上了時興的塗鴉。
高三的教學樓裏面學生們還在上課,一時興起走到了原來的教室。
我點起腳從后門窗向裏看,依然是我熟悉的格局,兩年之後的現在都沒有改變過。只是換上了陌生的學生老師,陌生的鉛筆文具。而正中地面上的瓷磚依然還是那塊破碎的沒有變,算是找到了些許的安慰。
在后門窗口趴了一會,有清潔工來走廊拖地,他在警惕地看了我幾秒鐘后,又露出了些許熟悉的神色,最終還是表情漠然地走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