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念
排除杂念为的是更专注于一些有意义的事,但在这我把他们分开,“杂”指的是凌乱不成体系;而“念”指的则是一些自己思考后的总结、记录。我并不能忽视这些杂念,我也不敢说他对普罗大众有意义或者有那么一点意义。只是对我自己的思考有什么价值。在这也不是影射自己有什么有价值的思考,只是希望这种记录对自己有帮助,或许疯癫之后精神病医师能借此分析他们所谓的“病因”或“病源”。或是我放下什么滔天大罪后的一些罪恶“依据”(例如此人在什么时候就写过什么句子,可见此人如何如何),希望冗长的题记不会让你阅读以下文字早已很低的兴趣再有所下降。
——题记
有些人说生是为了死,我觉得生是为了享受死之前的呼吸。
如果对不同事物的贪婪在我心里都有一个“我”来代替,那么我想知道现在那个贪婪的“我”是对是错,还是贪婪都是错,还是这不是贪婪是自己多想了?
“语言是思想的桎梏,而语言又是思考的基础”包仔(一挚交)如是说。我举双手赞同,有时可能是人对同一名词的不同理解,或是说所形容的程度定义不同。例如一个叹息“唉”,可能有人是很随意的玩笑之叹,但在另外的人的心理这是很大的失望。在此不作详细之究,因为这个问题往往引我进入我现在最为恐惧的“标准”的讨论,也就是什么标准是能不成为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阻碍。犹如最近开始读的商务印书馆的黑格尔《小逻辑》,译者在序言就把自己新引入的概念做详细解释,怕读者误解,这种做法让我大为欢喜。这也是我自认我我的冗长题记的作用之一。
人们都说肉体是灵魂(思想结晶是这个一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园(或众多同类词)。而我不完全苟同,我认为肉体是灵魂的桎梏。人的诞生和成长是征服的过程,是你“我”这个意识去征服肉体和它所带的意识(也是人们所说的潜意识)的过程。当潜意识与其余属于你灵魂的意识相统一融合时,那是你伟大的成熟之时。所以当你拷打我时,只能拷打我的肉体。而灵魂只有上帝能或说有能力拷打。而释放灵魂目前唯一的途径似乎是死亡,但这种方法过于危险且没有论证,不宜轻易尝试。最近发现,卡巴拉生命树可能对这方面会有所启发,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有所发现。
翻看着11年的记事本,太多的空白页如同现在自己的大脑,或许我知道为什么,或许我不是真的知道。这可见我去年的计划体系并没有任何进展,形成任何框架。如同我所思所写,也是毫无体系。这也包含着自己的逻辑思考毫无体系可言,这是不成熟的最大表征。成为体系是事物存在和更好发展的基础,刨除内有体系、规律、法则外的东西都能形成体系,那是很完美的。
最近在心烦意乱之时,我重看了两部电影《国王的演讲》(The King Speech)和《不朽真情》(Immortal Loved)。两部电影都有唯一的链接,贝多芬的音乐,而二者相互影响都对我有很大启示。《不朽真情》是用独到的视角,去拍摄的贝多芬生平。这好过今年拍的《复制贝多芬》,我个人认为这是对伟大的他的大大的污蔑!
记得电影中在乔治六世进行战时演讲时,背景音乐用的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开始部分进行了一点点改动。以单簧管为主的管乐部分重复吹响一下,依电影情景,犹如乔治六世心中长长吸口气。
第七交响曲有人说她是贝多芬最为欢快的交响曲,当然这明显是指在其旋律上,而精神上非《贝九》莫属。而在这欢快一部交响曲中放入这样的一曲煞是让我难以捉摸,可有人对其的感觉是庄严肃穆的,不错我承认有着样的感觉,但我在我心中留下的那重重旋律。记得在清晨散步,听着这第二乐章我回去后写下过这样的话“什么叫你写出这第二乐章?煎熬、痛苦还有挣扎,听时身体里充满这种感觉。心里的紧绷疼得都叫不出声,咬着牙直接流泪。如此之第二乐章又怎会放到第七交响曲?”这样由内到外的疼痛撕裂感很少有的。当然我不否定,从感性的角度去听音乐,听时的感情和听者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但我觉得这有时是听者与作曲者和表演者产生的共鸣。记得《不朽真情》中,贝多芬与助手辛德勒有这样一组对话,关于音乐的谈话。贝多芬问辛德勒,音乐用来做什么?辛德勒说它升华人的灵魂(这可能也会是大多数人的回答)贝多芬说胡说八道,如果你听进行曲会升华你的灵魂吗?不你会前进,当你听到华尔兹时你会跳舞,当你听到大杂烩时你会交流,音乐直接带领人们进入到音乐家的那种精神状态,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聆听着没有选择的余地,像是催眠术。历史上贝多芬说过此话没有,我无从考证。但这句话我个人觉得能很好的的概括音乐(或只是古典音乐)的一部分作用。
《国王的演讲》中,当乔治六世结束他的第一次战时演讲后,电影的配乐选择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第二乐章。这舒缓的旋律让人感到松了一口气,并且还略带喜悦。有时把音乐配以好的画面很有助于对音乐的理解,恰到一学期结束,一切的一切汇于心头,这就是我自己说的“结束感”。第二乐章犹如忧郁略带愤意的你在沙滩上行走,刻下一道比一道还深的印迹。当你刻下下一道更深的印迹时也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要爆发的一瞬间,一个海浪冲上来抹平一切,平息了你。沙滩上只留下那淡淡的印迹,你又陷入了自己深深的忧郁中去了。长长的弦乐和管乐能舒缓我们的心情,平静激动的心。这样我也来理解了《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的功效了,贝多芬似乎很喜欢这样安放乐曲,完美的安排。
后记
本来计划在考试周前完成的,拖到现在写完。有些东西遗失,前后逻辑也有些混乱,对我来说实属遗憾。
——题记
有些人说生是为了死,我觉得生是为了享受死之前的呼吸。
如果对不同事物的贪婪在我心里都有一个“我”来代替,那么我想知道现在那个贪婪的“我”是对是错,还是贪婪都是错,还是这不是贪婪是自己多想了?
“语言是思想的桎梏,而语言又是思考的基础”包仔(一挚交)如是说。我举双手赞同,有时可能是人对同一名词的不同理解,或是说所形容的程度定义不同。例如一个叹息“唉”,可能有人是很随意的玩笑之叹,但在另外的人的心理这是很大的失望。在此不作详细之究,因为这个问题往往引我进入我现在最为恐惧的“标准”的讨论,也就是什么标准是能不成为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阻碍。犹如最近开始读的商务印书馆的黑格尔《小逻辑》,译者在序言就把自己新引入的概念做详细解释,怕读者误解,这种做法让我大为欢喜。这也是我自认我我的冗长题记的作用之一。
人们都说肉体是灵魂(思想结晶是这个一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园(或众多同类词)。而我不完全苟同,我认为肉体是灵魂的桎梏。人的诞生和成长是征服的过程,是你“我”这个意识去征服肉体和它所带的意识(也是人们所说的潜意识)的过程。当潜意识与其余属于你灵魂的意识相统一融合时,那是你伟大的成熟之时。所以当你拷打我时,只能拷打我的肉体。而灵魂只有上帝能或说有能力拷打。而释放灵魂目前唯一的途径似乎是死亡,但这种方法过于危险且没有论证,不宜轻易尝试。最近发现,卡巴拉生命树可能对这方面会有所启发,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有所发现。
翻看着11年的记事本,太多的空白页如同现在自己的大脑,或许我知道为什么,或许我不是真的知道。这可见我去年的计划体系并没有任何进展,形成任何框架。如同我所思所写,也是毫无体系。这也包含着自己的逻辑思考毫无体系可言,这是不成熟的最大表征。成为体系是事物存在和更好发展的基础,刨除内有体系、规律、法则外的东西都能形成体系,那是很完美的。
最近在心烦意乱之时,我重看了两部电影《国王的演讲》(The King Speech)和《不朽真情》(Immortal Loved)。两部电影都有唯一的链接,贝多芬的音乐,而二者相互影响都对我有很大启示。《不朽真情》是用独到的视角,去拍摄的贝多芬生平。这好过今年拍的《复制贝多芬》,我个人认为这是对伟大的他的大大的污蔑!
记得电影中在乔治六世进行战时演讲时,背景音乐用的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开始部分进行了一点点改动。以单簧管为主的管乐部分重复吹响一下,依电影情景,犹如乔治六世心中长长吸口气。
第七交响曲有人说她是贝多芬最为欢快的交响曲,当然这明显是指在其旋律上,而精神上非《贝九》莫属。而在这欢快一部交响曲中放入这样的一曲煞是让我难以捉摸,可有人对其的感觉是庄严肃穆的,不错我承认有着样的感觉,但我在我心中留下的那重重旋律。记得在清晨散步,听着这第二乐章我回去后写下过这样的话“什么叫你写出这第二乐章?煎熬、痛苦还有挣扎,听时身体里充满这种感觉。心里的紧绷疼得都叫不出声,咬着牙直接流泪。如此之第二乐章又怎会放到第七交响曲?”这样由内到外的疼痛撕裂感很少有的。当然我不否定,从感性的角度去听音乐,听时的感情和听者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但我觉得这有时是听者与作曲者和表演者产生的共鸣。记得《不朽真情》中,贝多芬与助手辛德勒有这样一组对话,关于音乐的谈话。贝多芬问辛德勒,音乐用来做什么?辛德勒说它升华人的灵魂(这可能也会是大多数人的回答)贝多芬说胡说八道,如果你听进行曲会升华你的灵魂吗?不你会前进,当你听到华尔兹时你会跳舞,当你听到大杂烩时你会交流,音乐直接带领人们进入到音乐家的那种精神状态,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聆听着没有选择的余地,像是催眠术。历史上贝多芬说过此话没有,我无从考证。但这句话我个人觉得能很好的的概括音乐(或只是古典音乐)的一部分作用。
《国王的演讲》中,当乔治六世结束他的第一次战时演讲后,电影的配乐选择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第二乐章。这舒缓的旋律让人感到松了一口气,并且还略带喜悦。有时把音乐配以好的画面很有助于对音乐的理解,恰到一学期结束,一切的一切汇于心头,这就是我自己说的“结束感”。第二乐章犹如忧郁略带愤意的你在沙滩上行走,刻下一道比一道还深的印迹。当你刻下下一道更深的印迹时也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要爆发的一瞬间,一个海浪冲上来抹平一切,平息了你。沙滩上只留下那淡淡的印迹,你又陷入了自己深深的忧郁中去了。长长的弦乐和管乐能舒缓我们的心情,平静激动的心。这样我也来理解了《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的功效了,贝多芬似乎很喜欢这样安放乐曲,完美的安排。
后记
本来计划在考试周前完成的,拖到现在写完。有些东西遗失,前后逻辑也有些混乱,对我来说实属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