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内容摘抄
本来想写成读书笔记,为了方便还是写在这儿吧,主要是内容摘抄。看了这本书,产生了很强的共鸣,书中很多话都戳中了自己的痛处。摘抄内容也是为了把这痛苦感延长,并最终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习惯。
1、承认吧,你对时间的流逝无能为力。
2、知道道理很容易但是没有用,实践道理才有用,但是很难。
第一章 心智的力量
3、你真的很优秀吗?恐怕不是。猎头公司喜欢找的都是二流人才。
4、兴趣真的很重要吗?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努力去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5、学习方法真的很重要吗?方法固然重要,但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可以忽略不计;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主要的策略;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6、重要的事,他每天都在反省。(要经常反省自己,不断提高心智力量)
第二章 开启自己的心智
7、心智主要包括三方面能力: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抽象推理。
8、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经常反省貌似正确或错误的观念)
9、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10、不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
11、(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痛苦。面对人生苦难,选择遗忘是对大脑的保护。而有些时候,面对自己犯过的错误,必须要牢记,才能不犯第二次错误。牢记的方法之一就是记录下来。)
12、(背单词,记忆大量考试信息时被痛苦感觉控制,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在做所有类似的必须记住大量信息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当做快乐的事情来做。
13、不劳而获是每个人心中所拥有的诸多梦想之一,甚至可能还是其中最大的梦想。如果不能做到不劳而获的话,那就最好尽量少劳而多获,并且多多益善。更进一步,大多数人看法惊人地类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马上就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这是人的天性)平静接受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
14、(要推迟满足感。)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真正拥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性的你,生活会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章 提高心智,和时间做朋友
15、相信我,你并不孤独。(你有的缺陷很多人有,你的感受很多人有)
16、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管理时间;然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17、(除了懒惰),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一般需要5年才能养成。然而,貌似挣扎的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归会变得其乐无穷。
18、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但即使这个道理都明白,有时候还是会一不留神就被自己的大脑控制。
19、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工具,就是纸笔。(记录时间开销,记录经验与教训,必须每天记录,坚持记录)。
20、(养成每天记录时间开销的习惯后),每天制作你的时间预算。(逐渐学会区分事情的重要性、紧急性,并依此安排时间)。
21、使用列表以减少失误: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制作列表;最好的列表记录工具是纸笔;列表没必要工整(有意识控制自己不要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浪费时间);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你的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任务;在完成任务列表过程中,不要随意增加任务,可专门列一个下阶段任务表;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列表一旦开始就坚持到底。
22、关于计划: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A、已经有人在做;B、我与那人没有太大差距;行动之前,反复考虑);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先从制定和执行短期计划开始。);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第四章 开拓我们的心智
23、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体验、试错、观察、和阅读(它们的级别从低到高);
24、正确地思考,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25、经验主义有局限:个体的经验有局限;群体的经验有局限;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才能挣扎着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类。
26、关于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地位(即写出简洁、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要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记录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或者支持的、或者反对的,或者无所谓的论点观点记录下来,经常“反刍”;学习进程是阶梯式上升的,在突飞猛进之前,总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
27、(正确对待老师,老师不是神,也会犯错,只要你能学到东西就好。)
28、对于考试,只要去改变态度,你的世界就会发生改变;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使抱怨得正确。
29、要热爱考试,因为你喜欢通行证;分辨考试的重要性;提前很久开始准备很重要的考试;做题是最好的准备方法;通过做题了解考试的重点难点;全面补习重点难点,并经常重新审视;教师最好的学习方法。
30、耐心去培养记忆力: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要体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深意。只有记笔记成为长期习惯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么做的好处。
第五章 小心所谓成功学
31、(由于资源稀缺性,人人都能成功的论点是荒谬的);
32、(成功不是拼命去拥有未曾拥有的物质或者资源,不是拥有的比别人多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花时间寻找甚至制造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33、(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像成功人士那样去做也不一定能成功,现有的成功学存在很多逻辑混乱的结论);
34、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经济学家弗兰克 H 奈特。(这就是现实,但这世界没什么比接受现实更困难的了);
35、努力是应当的,无论有没有人鼓励,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当然,在努力之前要先确定目标是否现实。
37、有些人与众不同,他们不但一贯努力,并且分外努力的原因来自于他们认真的观察和清楚的思考:最终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38、接受自己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至少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39、警惕那些成功者的话,多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专注于汲取教训而不是花时间幸灾乐祸)。
40、人家说什么你信什么,挺傻的。
41、不要相信运气,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42、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你没有准备好时,对你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在你身边,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足够努力,可以做到像诸葛亮那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你准备好的时候,随处都有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43、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A、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B、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C、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上不能独善其身的,更该回避。D、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E、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第六章 更多思考
44、学习使人不断进化;学习起码一种技能很重要,无论它多简单,多没什么大不了,学会它总是可以让习得者了解到习得之后与之前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好像是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45、(不要试图以100%的效率长时间工作,61.8%就不错了。通过训练使自己能自如地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46、效率低下的原因:回避困难,只做简单的事情。
47、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克服拖拉;A、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各种技能;B、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C、如果自己在某些技能上有欠缺,短期的可以求助于他人,长期的就求人不如求自己——开始学习;D、测算时间,把自己擅长的部分放到后面可能是优势策略;E、养成记录的习惯,以便自己随时监督自己;F、按部就班完成计划。
48、把生活节奏调慢一点,无论学什么,先像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计划。
49、尽量有规律地生活,经常检查时间表,做事留出时间余地;不要因迟到责怪别人。
50、关于开源节流:不要试图减少睡眠时间;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和亲属交流的时间;不要放弃社交时间;想尽一切办法运用自己的资源为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51、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那没有意义。锻炼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评论和议论,不要被别人左右。
52、不良句型“要是............就好了”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世间的。
53、自卑是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之一。要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首先要停止嘲弄他人,因为嘲弄他人的人最终会被他人嘲弄。
54、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只有爱惜时间,节约时间,有效利用时间,才能越来越有效地把时间变为金钱);
55、急功近利往往是一个风险高于回报的行为模式。多数人做事拖拉,并不是没有勤奋的意愿,只不过是被自己的大脑所限制,以为他们在将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第七章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56、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57、(所谓灵感,来自于大量的积累;所谓能力,来自于长久的耐心和不断地行动。)
58、朴素点说,人必须努力。如果大家都努力的时候,那你最好尽早开始努力,并且更努力才好。人们总是说,笨鸟先飞,其实有很多鸟之所以先飞也许并不是因为它们笨,相反,可能是因为他们更聪明。
59、成功的核心素质:耐心。 所谓坚持不懈,其本质是时间的投入。因为人们在做一件事,为了成功坚持不屑的时候,最终会发现大多的努力其实不过是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毕淑敏在她的小说<女心理师>里说“一杯咖啡里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而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
60、所有的耐心都来自了解,甚至了解本身也是需要耐心的。
61、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62、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流逝的。
63、越早醒悟越好。开启自己的心智,就等于重生。
64、然而醒悟、重生并不直接等于幸福,(除非你有勇气接受现实,努力改变现实)。因为“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罗素
65、如若重生,就可以恰当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他一起用心智打造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的开启,竟然只需要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偏偏这一个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反正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
终于摘抄完了。希望能从现在开始逐步改变自己的状态。需要立刻去做的:
1、学着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
2、虽然制定过很多计划,还是坚持从短计划开始,制定真正可行的计划并坚持执行下去。
3、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1、承认吧,你对时间的流逝无能为力。
2、知道道理很容易但是没有用,实践道理才有用,但是很难。
第一章 心智的力量
3、你真的很优秀吗?恐怕不是。猎头公司喜欢找的都是二流人才。
4、兴趣真的很重要吗?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努力去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5、学习方法真的很重要吗?方法固然重要,但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可以忽略不计;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主要的策略;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6、重要的事,他每天都在反省。(要经常反省自己,不断提高心智力量)
第二章 开启自己的心智
7、心智主要包括三方面能力: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抽象推理。
8、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经常反省貌似正确或错误的观念)
9、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10、不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
11、(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痛苦。面对人生苦难,选择遗忘是对大脑的保护。而有些时候,面对自己犯过的错误,必须要牢记,才能不犯第二次错误。牢记的方法之一就是记录下来。)
12、(背单词,记忆大量考试信息时被痛苦感觉控制,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在做所有类似的必须记住大量信息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当做快乐的事情来做。
13、不劳而获是每个人心中所拥有的诸多梦想之一,甚至可能还是其中最大的梦想。如果不能做到不劳而获的话,那就最好尽量少劳而多获,并且多多益善。更进一步,大多数人看法惊人地类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马上就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这是人的天性)平静接受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
14、(要推迟满足感。)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真正拥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性的你,生活会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章 提高心智,和时间做朋友
15、相信我,你并不孤独。(你有的缺陷很多人有,你的感受很多人有)
16、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管理时间;然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17、(除了懒惰),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一般需要5年才能养成。然而,貌似挣扎的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归会变得其乐无穷。
18、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但即使这个道理都明白,有时候还是会一不留神就被自己的大脑控制。
19、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工具,就是纸笔。(记录时间开销,记录经验与教训,必须每天记录,坚持记录)。
20、(养成每天记录时间开销的习惯后),每天制作你的时间预算。(逐渐学会区分事情的重要性、紧急性,并依此安排时间)。
21、使用列表以减少失误: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制作列表;最好的列表记录工具是纸笔;列表没必要工整(有意识控制自己不要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浪费时间);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你的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任务;在完成任务列表过程中,不要随意增加任务,可专门列一个下阶段任务表;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列表一旦开始就坚持到底。
22、关于计划: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A、已经有人在做;B、我与那人没有太大差距;行动之前,反复考虑);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先从制定和执行短期计划开始。);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第四章 开拓我们的心智
23、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体验、试错、观察、和阅读(它们的级别从低到高);
24、正确地思考,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25、经验主义有局限:个体的经验有局限;群体的经验有局限;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才能挣扎着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类。
26、关于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地位(即写出简洁、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要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记录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或者支持的、或者反对的,或者无所谓的论点观点记录下来,经常“反刍”;学习进程是阶梯式上升的,在突飞猛进之前,总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
27、(正确对待老师,老师不是神,也会犯错,只要你能学到东西就好。)
28、对于考试,只要去改变态度,你的世界就会发生改变;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使抱怨得正确。
29、要热爱考试,因为你喜欢通行证;分辨考试的重要性;提前很久开始准备很重要的考试;做题是最好的准备方法;通过做题了解考试的重点难点;全面补习重点难点,并经常重新审视;教师最好的学习方法。
30、耐心去培养记忆力: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要体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深意。只有记笔记成为长期习惯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么做的好处。
第五章 小心所谓成功学
31、(由于资源稀缺性,人人都能成功的论点是荒谬的);
32、(成功不是拼命去拥有未曾拥有的物质或者资源,不是拥有的比别人多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花时间寻找甚至制造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33、(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像成功人士那样去做也不一定能成功,现有的成功学存在很多逻辑混乱的结论);
34、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经济学家弗兰克 H 奈特。(这就是现实,但这世界没什么比接受现实更困难的了);
35、努力是应当的,无论有没有人鼓励,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当然,在努力之前要先确定目标是否现实。
37、有些人与众不同,他们不但一贯努力,并且分外努力的原因来自于他们认真的观察和清楚的思考:最终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38、接受自己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至少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39、警惕那些成功者的话,多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专注于汲取教训而不是花时间幸灾乐祸)。
40、人家说什么你信什么,挺傻的。
41、不要相信运气,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42、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你没有准备好时,对你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在你身边,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足够努力,可以做到像诸葛亮那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你准备好的时候,随处都有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43、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A、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B、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C、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上不能独善其身的,更该回避。D、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E、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第六章 更多思考
44、学习使人不断进化;学习起码一种技能很重要,无论它多简单,多没什么大不了,学会它总是可以让习得者了解到习得之后与之前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好像是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45、(不要试图以100%的效率长时间工作,61.8%就不错了。通过训练使自己能自如地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46、效率低下的原因:回避困难,只做简单的事情。
47、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克服拖拉;A、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各种技能;B、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C、如果自己在某些技能上有欠缺,短期的可以求助于他人,长期的就求人不如求自己——开始学习;D、测算时间,把自己擅长的部分放到后面可能是优势策略;E、养成记录的习惯,以便自己随时监督自己;F、按部就班完成计划。
48、把生活节奏调慢一点,无论学什么,先像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计划。
49、尽量有规律地生活,经常检查时间表,做事留出时间余地;不要因迟到责怪别人。
50、关于开源节流:不要试图减少睡眠时间;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和亲属交流的时间;不要放弃社交时间;想尽一切办法运用自己的资源为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51、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那没有意义。锻炼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评论和议论,不要被别人左右。
52、不良句型“要是............就好了”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世间的。
53、自卑是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之一。要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首先要停止嘲弄他人,因为嘲弄他人的人最终会被他人嘲弄。
54、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只有爱惜时间,节约时间,有效利用时间,才能越来越有效地把时间变为金钱);
55、急功近利往往是一个风险高于回报的行为模式。多数人做事拖拉,并不是没有勤奋的意愿,只不过是被自己的大脑所限制,以为他们在将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第七章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56、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57、(所谓灵感,来自于大量的积累;所谓能力,来自于长久的耐心和不断地行动。)
58、朴素点说,人必须努力。如果大家都努力的时候,那你最好尽早开始努力,并且更努力才好。人们总是说,笨鸟先飞,其实有很多鸟之所以先飞也许并不是因为它们笨,相反,可能是因为他们更聪明。
59、成功的核心素质:耐心。 所谓坚持不懈,其本质是时间的投入。因为人们在做一件事,为了成功坚持不屑的时候,最终会发现大多的努力其实不过是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毕淑敏在她的小说<女心理师>里说“一杯咖啡里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而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
60、所有的耐心都来自了解,甚至了解本身也是需要耐心的。
61、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62、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流逝的。
63、越早醒悟越好。开启自己的心智,就等于重生。
64、然而醒悟、重生并不直接等于幸福,(除非你有勇气接受现实,努力改变现实)。因为“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罗素
65、如若重生,就可以恰当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他一起用心智打造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的开启,竟然只需要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偏偏这一个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反正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
终于摘抄完了。希望能从现在开始逐步改变自己的状态。需要立刻去做的:
1、学着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
2、虽然制定过很多计划,还是坚持从短计划开始,制定真正可行的计划并坚持执行下去。
3、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