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看了芒果台将富二代和山里的孩子互换的节目,略有些体会。
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事物的差距和本质,如果山里的孩子没有和城里的孩子交换,那么谁也不会知道,环境的瞬间改变会对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产生多大的影响。不过,作为媒体是否应该制造这样的矛盾冲突,有否要考虑当事人的心理变化的后果,可能需要职业道德来评定。虽然,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天啊山里的孩子回去以后要怎样接受这样的落差他会怎么想以后的人生呢。可是后来我也渐渐觉得,十四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但十四岁已经开始思考人生和爱情之类的罢。或许我有一些信天命,我觉得吴宗宏那孩子或许本来就要走出大山的,如果多年后他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出大山,带着美好的希望来到大城市,这一切的冲击依然会发生:城市的繁华,物质的富足,外表的光鲜,同样也会暗暗体会到的城市的空虚,人情的冷漠之类。那么那个时候,他原本的价值观或许也不再适用这个世界了,他又会经历怎样的心里变化呢,很少人会关注吧。其实我们身边不就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人吗?有的人适应得不错,有的人看似适应得不错,没有照相机对着记录他们心里的变化,谁也不知道他们内心里经历了什么。
又如果,他到最后的最后都没有机会走出大山,看一看城里的风景。这样又会更好么?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路上大家都在说节目对山里的孩子太残忍了。实在地说应该是社会现状吧?
撇去电视配音过多的评论和故意显示差距的对话,镜头里还是看到一些孩子心里冲突的变化的。吴宗宏的失眠,故作洒脱的笑,他说他好想哭但是不能哭,哭了更难过。他的内心有太多的想不通,而他惯然的坚强和自我保护机制让他自动地隐忍自己的情绪感受。他以为这样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还不知道情绪有时候也需要发泄,压抑而不调节是很危险的事情。没有人给他们这个世界的注解,他们自己也不屑于将自己困扰求诸于他人,仿佛他人都不可信似的。就是这么别别扭扭的状态。
另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因为将1100零花钱放在送去洗的衣服里面而着急的情形。好几个同学带着他一起去找,找到之后他一言不发,也没有告知别的在找的同学说我找到了,也没有道谢,也没有如释重负,而是拽着钱迅速转头就走。我想象了一下当时的尴尬场面,觉得心里挺不自然的。摄像机追上,问说先前吓坏了吧之类的,他笑说的确是。我感觉,或许当时他是一下子吓得不知道要对外界或他人作任何反应了,但另外一种感觉是,在他善意的外在下,对于他人对于这个陌生的社会他是存在一丝敌意的。这个敌意表现在,不信任他人,深刻认识到什么都要靠自己。
唉,这样分析别人的心理我实在觉得很没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处事哲学,都有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诀窍,不需要任何人的注释。其实说到心理的剧变,或是对社会认识的变化,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从山里到大城市,差距固然是剧烈的,但是城里的孩子们也不是一直处之泰然的。很多人也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内心的落差,经历自尊心的打击,经历被欺骗等等。不过,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事物的差距和本质,如果山里的孩子没有和城里的孩子交换,那么谁也不会知道,环境的瞬间改变会对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产生多大的影响。不过,作为媒体是否应该制造这样的矛盾冲突,有否要考虑当事人的心理变化的后果,可能需要职业道德来评定。虽然,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天啊山里的孩子回去以后要怎样接受这样的落差他会怎么想以后的人生呢。可是后来我也渐渐觉得,十四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但十四岁已经开始思考人生和爱情之类的罢。或许我有一些信天命,我觉得吴宗宏那孩子或许本来就要走出大山的,如果多年后他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出大山,带着美好的希望来到大城市,这一切的冲击依然会发生:城市的繁华,物质的富足,外表的光鲜,同样也会暗暗体会到的城市的空虚,人情的冷漠之类。那么那个时候,他原本的价值观或许也不再适用这个世界了,他又会经历怎样的心里变化呢,很少人会关注吧。其实我们身边不就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人吗?有的人适应得不错,有的人看似适应得不错,没有照相机对着记录他们心里的变化,谁也不知道他们内心里经历了什么。
又如果,他到最后的最后都没有机会走出大山,看一看城里的风景。这样又会更好么?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路上大家都在说节目对山里的孩子太残忍了。实在地说应该是社会现状吧?
撇去电视配音过多的评论和故意显示差距的对话,镜头里还是看到一些孩子心里冲突的变化的。吴宗宏的失眠,故作洒脱的笑,他说他好想哭但是不能哭,哭了更难过。他的内心有太多的想不通,而他惯然的坚强和自我保护机制让他自动地隐忍自己的情绪感受。他以为这样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还不知道情绪有时候也需要发泄,压抑而不调节是很危险的事情。没有人给他们这个世界的注解,他们自己也不屑于将自己困扰求诸于他人,仿佛他人都不可信似的。就是这么别别扭扭的状态。
另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因为将1100零花钱放在送去洗的衣服里面而着急的情形。好几个同学带着他一起去找,找到之后他一言不发,也没有告知别的在找的同学说我找到了,也没有道谢,也没有如释重负,而是拽着钱迅速转头就走。我想象了一下当时的尴尬场面,觉得心里挺不自然的。摄像机追上,问说先前吓坏了吧之类的,他笑说的确是。我感觉,或许当时他是一下子吓得不知道要对外界或他人作任何反应了,但另外一种感觉是,在他善意的外在下,对于他人对于这个陌生的社会他是存在一丝敌意的。这个敌意表现在,不信任他人,深刻认识到什么都要靠自己。
唉,这样分析别人的心理我实在觉得很没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处事哲学,都有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诀窍,不需要任何人的注释。其实说到心理的剧变,或是对社会认识的变化,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从山里到大城市,差距固然是剧烈的,但是城里的孩子们也不是一直处之泰然的。很多人也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内心的落差,经历自尊心的打击,经历被欺骗等等。不过,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