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笔迹——女性爱打扮,市场与资源,自由与神话
经济笔迹 四
——女性爱打扮,市场与资源,自由与神话
女性爱打扮爱时尚,第一目的并不是吸引男性,第一目的是为了让女性觉得自己更加女人。同样,往往有将女性与时尚的关系去类比男性与运动的关系。男性去运动,第一目的并不是为了吸引女性而是为了让自己觉得自己更加男人。
心理上,女性越打扮自己,在和其他女性的拟态互动中,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女性特征,刺激大脑内掌管激素分泌的神经元工作,并分泌出足够的激素以便更好的维持女性的生理机制。好的内分泌也进一步让女性更加健康,更加健康就更加富有女性特征,也反向肯定了打扮自己的功效,并且令女性更加喜欢打扮自己。
同样的心理生理效应也可以在很多健身房里面的男性那里观察到。总体说,运动让男人更男性化,而男性化又同样让男人更爱运动。至于优美健壮的身体便于吸引女性,在心理上往往是次要目的了。
事实上,不乏有男性专以吸引女性为健身的目的,事实也证明,这样的人往往难以真的长期坚持下去。因为与第一目的不同,第一目的的直接结果和目的本身是自我加强的,于是就像一种持续的自我暗示,一种强迫症,也像电子学里面的auto amplifiying loop,而第二目的的直接结果往往是对于目的本身的抵消,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例如一个男性以吸引女性为目的去健身,一开始这样做,肯定达不到吸引女性的效果,于是他必须要在心理上承受一个很长的丧气和受打击的时期,往往受到的都是消极的心理暗示,这也像电子学里面的带损耗的回路。
自我加强式的暗示机制在心理上很有效,因为只要给被暗示对象的心里面种下这个种子,不用管他们,这些对象就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自行把这个种子养大。就仿佛是鸡能生蛋,蛋能生鸡一样。自我加强式机制,有病态的强迫症,有非常流行的星座论(其实是暗示给人们一种相对配适心理稳定态,然后让人们自己暗示和趋向这些稳定态),有意识形态的洗脑机制,有女性爱打扮和男性爱运动等。
不过,除了心理学上有这样的机制,电子学里面有这样的机制之外,在一个更加广泛的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里面,也有这样的机制,市场与资源妥适性(resource adequacy)也是如此。
市场在正常存在的情况下,能有力的优化资源配给,也促进投资,最终达到社会效率的最优化。在市场状况下,成本低效率高的供应商得以卖出产品获利,并扩大生产,成本高的供应商退出市场,更需要该物资而出价高的买家买得该物资(因为该物资能带来更多的效益),而相对不能带来同样效益的买家则买不起该物资,由此达到了静态的资源最优化。某物资稀缺时,市场价格升高,利润增多,于是更多的人开始投资生产该物资,直到该物资富余,某物资产能过剩,市场价格降低,多余的成本稍高的供应商退出市场,知道该物资的产能和需求均衡,由此达到了动态的投资最优化和资源妥适。为此,主流经济学家都是支持市场派,并且经济自由主义也一直是主流学派的最基础信念。
不过自由主义经济学往往只关注与市场如何保持资源妥适,而较少强调,资源妥适其实也是市场存在的前提。在后期兴起的制度经济学里面,在关于如何设计市场规则的小分支里面,人们才发现,原来市场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往往有一些条件的。事实上,资源的妥适的确是市场存在的重要前提之一。自由主义经济一直强调资源的稀缺,并 认为是由于稀缺而需要市场来达到均衡,这只是从买方的角度看问题。事实上,市场存在的另外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恰恰是资源的富余,这是从卖方的角度看问题。市场的动态投资最优化,就是一个资源富余的结果,而资源富余又反过来作为市场成功运作的前提。
其实,在很多欠发达地区,或者资源被垄断和控制的地区,市场经济无法发展,正是因为资源的不富余,而非传统强调的,资源稀缺了,于是有市场。
于是,正如女性爱打扮于是更女人,而更加女人的女性更爱打扮,一个资源富余的地区更加市场化,而一个市场化深入的地区资源更加富余。
事实上,自由主义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市场化,的确,市场化会带来更好更配适的发展,可是事实上,自由主义发展经济学只告诉我们了,市场能更好的让资源妥适,资源妥适的时候市场也更有效。然而他们没有告诉我们,假如一开始就是资源不妥适的时候,那该怎么办。事实上,就算是很多经典学说,也在这样的情况下含糊其辞。没有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饥荒经济学,当一群人处于饥荒的时候,市场自然的崩溃了。或者所,当资源处于妥适和不妥适直接,有时间因素是,这时就有了排队经济学。事实上,人们总是说市场是最好的经济信号发生器,那仅仅是在市场正常运行的时候,当一个市场被控制的时候,它只是发出那个控制它的人的意愿而已,而资源妥适和信息透明则是关键。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东欧和俄罗斯经历了一套的确是很理论上完美的经济政策,可是结果并不如一开始宣传的那样,会趋近与一个美国式的生产力发达的经济。事实上,在很多产业层面,东欧国家本来就资源稀缺的。市场化并不会直接的去解决这些层面的资源稀缺,反而会大大利用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将已经富余的东西利用起来,使得东欧成为西欧的劳动力和大工厂,至于很多其他的稀缺资本资源,尤其是那些具有巨大外部性的稀缺资本资源,单纯的市场化没有提及。同样的例子也可以应用与印度,按理论说,印度的自由主义经济绝对应该比中国的威权主义双轨制要更加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而事实上不是,印度的基础建设一直比较落后,现代制造业无法在印度安家,所谓的信息经济,其实也是大量的IT民工,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去从事一些不亚于中国纺织厂女工的技术水平的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所设计出来的最优经济政策吗?
因此,市场让资源妥适,资源妥适让市场健康存在。可是人们没有告诉我们,如果本来就市场不健全,本来就资源匮乏的时候,该怎么样达到资源妥适进而实现健康市场。当有的资源稀缺,尤其是拥有巨大外部性的资本类资源稀缺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达到一个市场与该资源的良性稳定。更进一步,其实很多时候,完美市场本身只是作为一个理想而存在,甚至可以说,市场其实就是资源妥适和信息透明的简称,在很多网络型行业中,市场无法成功建立的情况下,也许更加需要讨论的是资源妥适和信息透明本身。
我完全支持自由主义经济,我受的也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教育,可是我要说,市场不是一个神话。
——女性爱打扮,市场与资源,自由与神话
女性爱打扮爱时尚,第一目的并不是吸引男性,第一目的是为了让女性觉得自己更加女人。同样,往往有将女性与时尚的关系去类比男性与运动的关系。男性去运动,第一目的并不是为了吸引女性而是为了让自己觉得自己更加男人。
心理上,女性越打扮自己,在和其他女性的拟态互动中,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女性特征,刺激大脑内掌管激素分泌的神经元工作,并分泌出足够的激素以便更好的维持女性的生理机制。好的内分泌也进一步让女性更加健康,更加健康就更加富有女性特征,也反向肯定了打扮自己的功效,并且令女性更加喜欢打扮自己。
同样的心理生理效应也可以在很多健身房里面的男性那里观察到。总体说,运动让男人更男性化,而男性化又同样让男人更爱运动。至于优美健壮的身体便于吸引女性,在心理上往往是次要目的了。
事实上,不乏有男性专以吸引女性为健身的目的,事实也证明,这样的人往往难以真的长期坚持下去。因为与第一目的不同,第一目的的直接结果和目的本身是自我加强的,于是就像一种持续的自我暗示,一种强迫症,也像电子学里面的auto amplifiying loop,而第二目的的直接结果往往是对于目的本身的抵消,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例如一个男性以吸引女性为目的去健身,一开始这样做,肯定达不到吸引女性的效果,于是他必须要在心理上承受一个很长的丧气和受打击的时期,往往受到的都是消极的心理暗示,这也像电子学里面的带损耗的回路。
自我加强式的暗示机制在心理上很有效,因为只要给被暗示对象的心里面种下这个种子,不用管他们,这些对象就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自行把这个种子养大。就仿佛是鸡能生蛋,蛋能生鸡一样。自我加强式机制,有病态的强迫症,有非常流行的星座论(其实是暗示给人们一种相对配适心理稳定态,然后让人们自己暗示和趋向这些稳定态),有意识形态的洗脑机制,有女性爱打扮和男性爱运动等。
不过,除了心理学上有这样的机制,电子学里面有这样的机制之外,在一个更加广泛的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里面,也有这样的机制,市场与资源妥适性(resource adequacy)也是如此。
市场在正常存在的情况下,能有力的优化资源配给,也促进投资,最终达到社会效率的最优化。在市场状况下,成本低效率高的供应商得以卖出产品获利,并扩大生产,成本高的供应商退出市场,更需要该物资而出价高的买家买得该物资(因为该物资能带来更多的效益),而相对不能带来同样效益的买家则买不起该物资,由此达到了静态的资源最优化。某物资稀缺时,市场价格升高,利润增多,于是更多的人开始投资生产该物资,直到该物资富余,某物资产能过剩,市场价格降低,多余的成本稍高的供应商退出市场,知道该物资的产能和需求均衡,由此达到了动态的投资最优化和资源妥适。为此,主流经济学家都是支持市场派,并且经济自由主义也一直是主流学派的最基础信念。
不过自由主义经济学往往只关注与市场如何保持资源妥适,而较少强调,资源妥适其实也是市场存在的前提。在后期兴起的制度经济学里面,在关于如何设计市场规则的小分支里面,人们才发现,原来市场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往往有一些条件的。事实上,资源的妥适的确是市场存在的重要前提之一。自由主义经济一直强调资源的稀缺,并 认为是由于稀缺而需要市场来达到均衡,这只是从买方的角度看问题。事实上,市场存在的另外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恰恰是资源的富余,这是从卖方的角度看问题。市场的动态投资最优化,就是一个资源富余的结果,而资源富余又反过来作为市场成功运作的前提。
其实,在很多欠发达地区,或者资源被垄断和控制的地区,市场经济无法发展,正是因为资源的不富余,而非传统强调的,资源稀缺了,于是有市场。
于是,正如女性爱打扮于是更女人,而更加女人的女性更爱打扮,一个资源富余的地区更加市场化,而一个市场化深入的地区资源更加富余。
事实上,自由主义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市场化,的确,市场化会带来更好更配适的发展,可是事实上,自由主义发展经济学只告诉我们了,市场能更好的让资源妥适,资源妥适的时候市场也更有效。然而他们没有告诉我们,假如一开始就是资源不妥适的时候,那该怎么办。事实上,就算是很多经典学说,也在这样的情况下含糊其辞。没有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饥荒经济学,当一群人处于饥荒的时候,市场自然的崩溃了。或者所,当资源处于妥适和不妥适直接,有时间因素是,这时就有了排队经济学。事实上,人们总是说市场是最好的经济信号发生器,那仅仅是在市场正常运行的时候,当一个市场被控制的时候,它只是发出那个控制它的人的意愿而已,而资源妥适和信息透明则是关键。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东欧和俄罗斯经历了一套的确是很理论上完美的经济政策,可是结果并不如一开始宣传的那样,会趋近与一个美国式的生产力发达的经济。事实上,在很多产业层面,东欧国家本来就资源稀缺的。市场化并不会直接的去解决这些层面的资源稀缺,反而会大大利用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将已经富余的东西利用起来,使得东欧成为西欧的劳动力和大工厂,至于很多其他的稀缺资本资源,尤其是那些具有巨大外部性的稀缺资本资源,单纯的市场化没有提及。同样的例子也可以应用与印度,按理论说,印度的自由主义经济绝对应该比中国的威权主义双轨制要更加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而事实上不是,印度的基础建设一直比较落后,现代制造业无法在印度安家,所谓的信息经济,其实也是大量的IT民工,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去从事一些不亚于中国纺织厂女工的技术水平的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所设计出来的最优经济政策吗?
因此,市场让资源妥适,资源妥适让市场健康存在。可是人们没有告诉我们,如果本来就市场不健全,本来就资源匮乏的时候,该怎么样达到资源妥适进而实现健康市场。当有的资源稀缺,尤其是拥有巨大外部性的资本类资源稀缺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达到一个市场与该资源的良性稳定。更进一步,其实很多时候,完美市场本身只是作为一个理想而存在,甚至可以说,市场其实就是资源妥适和信息透明的简称,在很多网络型行业中,市场无法成功建立的情况下,也许更加需要讨论的是资源妥适和信息透明本身。
我完全支持自由主义经济,我受的也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教育,可是我要说,市场不是一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