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于QQ发的~《小偷》
每个人这一生必定都上过厕所,吃过饭喝过水,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当过一次小偷呢?
这点我们无从得知。因为很多偷窃行为是众人内心的秘密,或许发生在童年的会在我们成年之后得以公诸于众——因为那普遍是些无关痛痒的东西,比如锁在柜子里的荔枝。但是如果偷窃行为发生在成年时期,就很少有人愿意提起了吧。
如今商店多监视器,不知小偷这个行业有无受影响,还是他们已经在监视器出现不久之后就发现了如何找到监视器死角,顶风作案。
偷窃在法律上被归类为犯罪的一种.其实大多数偷窃都发生于温饱问题无路解决的时候。反叛与抵触制度的精神高度其实都是那些酒暖饭饱思淫欲的家伙说出来的。
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早餐》里偷东西就叫高雅,你看见小偷在街边被逮了就觉得罪有应得,为神马呀为神马。
好吧,多的不说了,说说我今天当了一回小偷的感受。
今天学校宿舍楼莫名奇妙停电了(晚六点半到九点半),没有选修课的我鬼使神差的去了教学楼,鬼使神差地走进了一间正在讲述电影声音赏析课的教室。年轻的教师动情的说他对于李安的《饮食男女》的喜爱,动情的在放《天堂的颜色》时说起自己也有和男主人公一样捡到小麻雀的经历,不同的时,他选择把小鸟捡回家,结果小鸟绝食而死,之后他看到了《天堂的颜色》,遂觉得自己可悲可耻。好嘛,课讲完了,大家走了,我继续留在教室看书,到此为止都还很正常。
由于下星期要交一份读书笔记给我的老师,我这两天开始做阅读笔记,然而单一的黑色时时让我觉得麻烦,因为我想将重要的地方、自己的观点、总结性的东西都分成不同的笔的颜色,但是我的彩笔恰巧在两星期前不知于何地遗失了,于是我想着,要是有两根彩笔就好了——但是我买彩笔的地方是我一段时间才去一次的,前两天刚去过,短期不想再去。这个念想和动机其实就是我后来犯罪的根源。在我坐在教室里看书没多久之后,一个扫地的大妈进来收拾教室,她对我说,你上八楼吧,这要关了。我说好,于是开始收拾东西。当我不经意抬起头的时候,我发现了在隔道的一张桌子的抽屉里,静静躺着六只彩笔!
我简直是反射性的就走了过去,还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对清洁工阿姨说:“我朋友笔忘这了,我帮拿回去。”阿姨没有注意,随便应了一声,我于是将笔顺利收进了书包。我当时自我安慰的想法是,课程结束了如此久,若是彩笔主人有意拿回,早会回来取的,也许他不想要了吧,既然不想要,我何不发挥每件东西的最大利用价值呢?(上课的时候那个位置做了一个黑衣服男同学,我已经记不清楚他长什么模样)这种心里缓冲带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我们有意的在无意识中建造了这种机制以面对我们自身和外界发生的冲突,来催眠自我,证明自我的正确性。附注一句,走出教室的时候我身穿意见粉红色毛衣。
好,我刚出教室,迎面就走回3个男人了,我顿时有些害怕。不会恰巧又是什么电影里描述那种暴力少年吧,为了六只笔逼死我也说不准,再者,在同校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拿了别人东西是何等的丢脸,以后怎么做人。但是,三个男同学中前两个都走进了厕所,我不由得大大舒了一口气,我想,第三个人肯定是跟他们一起来上厕所的。
结果,第三个男人走进了教室!我与他们三人擦身而过,我不断回头看他是否要进厕所!结果他一会靠近左边像是要进厕所,一会又走在走廊中间像是要回教室。最终,他走进了教室,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清洁工阿姨还在教室里,我顿时觉得自己像是未被黑帮识破的小贼,我电梯都不敢做了。我完全可以试想他走进教室后找到那个桌子(桌子离后门口很近)再问清洁工阿姨的时候阿姨会如何回答他:“你的笔刚才被你朋友拿走了,穿粉红色毛衣那个,小姑娘刚走啊。”我心跳加速跑进楼梯间,往八楼跑去,心中计划着应该如何逃开他们的追查。
后来我安全跑到八楼。至于那三个男子是否确实是回去找笔的我已不得而知,只知今晚拿的这三只笔给我带来了如此荒唐的经历,其实荒唐全来自于我突然作祟的偷窃欲望。偷窃这种事情无高雅或者理由可找:无非就是你想获得某样东西,然后你偷了。不管高雅如奥黛丽赫本还是闻风丧胆如我都是如此,没有什么改变。
跑到八楼,慌忙之中我找到了一间自习教室,打开门一看,只有三个男生,人不多,就坐下了。
在看书过程中,3个男生的另外三位朋友进来了。而且诡异的坐在了我的隔道(原先的三个男生是坐在后面的,我坐在前面)。他们开始聊天,我不敢抬头。心想不会是刚才的那三个吧。我尽量让自己显得正常一点——在这个恢复正常状态的过程中,我的犯罪兴奋感被道德违逆带来的失落和自责代替了——我想起了因为多拿了人家五块钱找补而自责一夜难以入眠的师母——我顿时变成了那个自觉可耻和可悲的声音赏析老师。后来一行几位男同学终于出去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重新开始看书。
我心想,我不能再留着这几只笔了——但是至少今晚用用吧。我用彩笔们做了一些摘抄,在我非黑即白的素描纸上留下了一页的光彩照人和色彩斑斓。我不是小说里穷的买不起彩笔的画家,我只是因为犯懒而犯了一次偷窃。
我很舍不得的把他们留在了抽屉。
像是抛弃一个罪过,遗忘一个错误。
听到有人说宿舍来电了,我决定回宿舍。
我在走出教室前就策划好,绝不能再穿着粉红色毛衣出去,我披上了红绿格子外衣,自觉对自己的伪装和狡猾十分得意。
我走出教室,先前出教室的几位同学坐在电梯前的座椅上探讨一些拍片事宜,电梯刚下去,我不想在他们面前一直站着。
于是我决定走楼梯。晚上九点半的楼梯,无光,吓人。
九楼的楼梯透出紫外线消毒灯的恐怖灯光,我曾在高中时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一路走,一路无灯,像足了恐怖片里所有厉鬼出场前的气氛。
八楼好像怎么走都走不完。最好的是没有人会遇见我。。。走着走着我就变成一个游魂了!
好吧好吧,玩笑了,误说回正题。我今天因一场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犯罪而感受了一阵刺激以及刺激之后的自责。
偷窃是祖国的毒瘤,防火防盗,人人有责。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有效防盗:
1,提前告诉小偷,你没有他想要的东西,不管他想要什么,你肯定没有;
2,如果看见有鬼鬼祟祟盯着你的又吹着点小口哨的人,立马打电话报警;
3,在追逐小偷抢回自己合法财产时大叫:“那个小偷偷走了我们的钱包!”所有人都会帮你追的。
这点我们无从得知。因为很多偷窃行为是众人内心的秘密,或许发生在童年的会在我们成年之后得以公诸于众——因为那普遍是些无关痛痒的东西,比如锁在柜子里的荔枝。但是如果偷窃行为发生在成年时期,就很少有人愿意提起了吧。
如今商店多监视器,不知小偷这个行业有无受影响,还是他们已经在监视器出现不久之后就发现了如何找到监视器死角,顶风作案。
偷窃在法律上被归类为犯罪的一种.其实大多数偷窃都发生于温饱问题无路解决的时候。反叛与抵触制度的精神高度其实都是那些酒暖饭饱思淫欲的家伙说出来的。
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早餐》里偷东西就叫高雅,你看见小偷在街边被逮了就觉得罪有应得,为神马呀为神马。
好吧,多的不说了,说说我今天当了一回小偷的感受。
今天学校宿舍楼莫名奇妙停电了(晚六点半到九点半),没有选修课的我鬼使神差的去了教学楼,鬼使神差地走进了一间正在讲述电影声音赏析课的教室。年轻的教师动情的说他对于李安的《饮食男女》的喜爱,动情的在放《天堂的颜色》时说起自己也有和男主人公一样捡到小麻雀的经历,不同的时,他选择把小鸟捡回家,结果小鸟绝食而死,之后他看到了《天堂的颜色》,遂觉得自己可悲可耻。好嘛,课讲完了,大家走了,我继续留在教室看书,到此为止都还很正常。
由于下星期要交一份读书笔记给我的老师,我这两天开始做阅读笔记,然而单一的黑色时时让我觉得麻烦,因为我想将重要的地方、自己的观点、总结性的东西都分成不同的笔的颜色,但是我的彩笔恰巧在两星期前不知于何地遗失了,于是我想着,要是有两根彩笔就好了——但是我买彩笔的地方是我一段时间才去一次的,前两天刚去过,短期不想再去。这个念想和动机其实就是我后来犯罪的根源。在我坐在教室里看书没多久之后,一个扫地的大妈进来收拾教室,她对我说,你上八楼吧,这要关了。我说好,于是开始收拾东西。当我不经意抬起头的时候,我发现了在隔道的一张桌子的抽屉里,静静躺着六只彩笔!
我简直是反射性的就走了过去,还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对清洁工阿姨说:“我朋友笔忘这了,我帮拿回去。”阿姨没有注意,随便应了一声,我于是将笔顺利收进了书包。我当时自我安慰的想法是,课程结束了如此久,若是彩笔主人有意拿回,早会回来取的,也许他不想要了吧,既然不想要,我何不发挥每件东西的最大利用价值呢?(上课的时候那个位置做了一个黑衣服男同学,我已经记不清楚他长什么模样)这种心里缓冲带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我们有意的在无意识中建造了这种机制以面对我们自身和外界发生的冲突,来催眠自我,证明自我的正确性。附注一句,走出教室的时候我身穿意见粉红色毛衣。
好,我刚出教室,迎面就走回3个男人了,我顿时有些害怕。不会恰巧又是什么电影里描述那种暴力少年吧,为了六只笔逼死我也说不准,再者,在同校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拿了别人东西是何等的丢脸,以后怎么做人。但是,三个男同学中前两个都走进了厕所,我不由得大大舒了一口气,我想,第三个人肯定是跟他们一起来上厕所的。
结果,第三个男人走进了教室!我与他们三人擦身而过,我不断回头看他是否要进厕所!结果他一会靠近左边像是要进厕所,一会又走在走廊中间像是要回教室。最终,他走进了教室,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清洁工阿姨还在教室里,我顿时觉得自己像是未被黑帮识破的小贼,我电梯都不敢做了。我完全可以试想他走进教室后找到那个桌子(桌子离后门口很近)再问清洁工阿姨的时候阿姨会如何回答他:“你的笔刚才被你朋友拿走了,穿粉红色毛衣那个,小姑娘刚走啊。”我心跳加速跑进楼梯间,往八楼跑去,心中计划着应该如何逃开他们的追查。
后来我安全跑到八楼。至于那三个男子是否确实是回去找笔的我已不得而知,只知今晚拿的这三只笔给我带来了如此荒唐的经历,其实荒唐全来自于我突然作祟的偷窃欲望。偷窃这种事情无高雅或者理由可找:无非就是你想获得某样东西,然后你偷了。不管高雅如奥黛丽赫本还是闻风丧胆如我都是如此,没有什么改变。
跑到八楼,慌忙之中我找到了一间自习教室,打开门一看,只有三个男生,人不多,就坐下了。
在看书过程中,3个男生的另外三位朋友进来了。而且诡异的坐在了我的隔道(原先的三个男生是坐在后面的,我坐在前面)。他们开始聊天,我不敢抬头。心想不会是刚才的那三个吧。我尽量让自己显得正常一点——在这个恢复正常状态的过程中,我的犯罪兴奋感被道德违逆带来的失落和自责代替了——我想起了因为多拿了人家五块钱找补而自责一夜难以入眠的师母——我顿时变成了那个自觉可耻和可悲的声音赏析老师。后来一行几位男同学终于出去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重新开始看书。
我心想,我不能再留着这几只笔了——但是至少今晚用用吧。我用彩笔们做了一些摘抄,在我非黑即白的素描纸上留下了一页的光彩照人和色彩斑斓。我不是小说里穷的买不起彩笔的画家,我只是因为犯懒而犯了一次偷窃。
我很舍不得的把他们留在了抽屉。
像是抛弃一个罪过,遗忘一个错误。
听到有人说宿舍来电了,我决定回宿舍。
我在走出教室前就策划好,绝不能再穿着粉红色毛衣出去,我披上了红绿格子外衣,自觉对自己的伪装和狡猾十分得意。
我走出教室,先前出教室的几位同学坐在电梯前的座椅上探讨一些拍片事宜,电梯刚下去,我不想在他们面前一直站着。
于是我决定走楼梯。晚上九点半的楼梯,无光,吓人。
九楼的楼梯透出紫外线消毒灯的恐怖灯光,我曾在高中时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一路走,一路无灯,像足了恐怖片里所有厉鬼出场前的气氛。
八楼好像怎么走都走不完。最好的是没有人会遇见我。。。走着走着我就变成一个游魂了!
好吧好吧,玩笑了,误说回正题。我今天因一场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犯罪而感受了一阵刺激以及刺激之后的自责。
偷窃是祖国的毒瘤,防火防盗,人人有责。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有效防盗:
1,提前告诉小偷,你没有他想要的东西,不管他想要什么,你肯定没有;
2,如果看见有鬼鬼祟祟盯着你的又吹着点小口哨的人,立马打电话报警;
3,在追逐小偷抢回自己合法财产时大叫:“那个小偷偷走了我们的钱包!”所有人都会帮你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