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今年喜欢的电影
看了很多友邻的各种年度十佳,我想起去年还煞有介事的写过个新千年十佳。结果到了今年,发现自己根本就排不出榜单了。其实生拼硬凑也能弄出个top10来,但就是不想弄了。自上班以来,自由时间照大学相比大幅减少,但还是看了三百多部电影。可我现在一想到自己弄个排行什么的,就越发底气不足。我不是科班出身,只是个工科专业的企业技管,电影也好别的也罢,爱好虽然不少不至于让自己业余时间闲得发慌,但终究也只是爱好,真让说出个四五六来,没谱,碰上个把大拿非得让人笑的我钻地底下去。而且现在看友邻的榜单,也不是看第一是哪个第十是哪个,只是扫一眼看他提到这些我哪个还没看过。至于top10的排列,现在只有《天下足球》才能让我关注一下了。
与其就技法,情节还有其他方面评个N佳,我还是认为就我最喜欢的片子,能说出个一句半句的,嘚吧嘚吧。因为有些片子虽然确实很棒,如《猎人之夜》,但是具体让说,就说不上来。高手那么多,看看别人写的,学习学习就好了。我把今年看过的片子重新梳理一下,岁尾年终能说点啥的也就十部,他们不见得是最好的,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喜欢的。
《奇迹》2011 是枝裕和
我是从大二开始疯狂的喜欢上看电影的,那时吸引我的电影里,其中一部是北野武的《菊次郎之夏》,看《奇迹》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又回到刚上大二那个时候,对电影几乎一无所知,充满热情的看每一帧画面。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它有一点不完美,但它让人觉得很温馨,它朴实无华,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哭天抢地,是最美味的心灵鸡汤,尽管打打杀杀重口味的东西我也喜欢不少,但还是需要《奇迹》这样的电影。
《天降》2009 张赞波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我发现很多人说这纪录片的问题是很多内容无关主题,可我总觉得不一定非要让一部影片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围绕着题目来吧,就像彭浩翔的《出埃及记》你觉得内容跟这题目有多大的联系呢?相比王我的《折腾》和徐童的《算命》,《天降》让我喜欢的一点是,更多的让当事人去叙述,而自己尽量与叙事主体保持距离,淡化自身的立场,少了很多批判和猎奇性。老百姓挺可怜的,他们有太多的话想说但不知道跟谁说,少有人想去知道他们的立场和态度。影片里,老百姓在与权力的对话博弈中,总能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却永远无法把握主动。很多知识分子和电影人只是借为民请命的壳,为自己讨点儿彩头罢了,至于人民是如何的,他们并不很在乎。在中国,很多事情是没法解决的,但能有人去耐心听他们说说那也是好的,他们或许根本不需要你给他们指引什么,只是想要表达罢了。
《战略特勤组》2010 格雷格·乔丹
我想起来以前木遥的一个政治立场取向的测试,里面一个题是个人利益需要为国家利益让路,你只要选认同与否。可这个问题会衍生许多可预见的状况,不同的状况、视角和维度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和立场。我觉得《战》绝就绝在这了,里面杰克逊饰演的谈判专家有一句话:“他炸死了五十多个人,到最后我在你们眼里成了恶人了。”如果你觉得对恐怖分子该人道对待,那他利用你这一点,不停残害无辜,而这些人恰恰是权力应该去尽全力守护的,为了一个人的human right,无数人的最高human right被无情剥夺了。如果你为了公众安全,对恐怖分子为所欲为,逾越法律和道德界限,那恰恰是他们想看到的:能这样对我就能这样对别人,还有什么事你们干不出来,今天不干明天也得干吧。所以很让人哭笑不得的就是里面的那个叫海伦的女探员,她空有一颗菩萨小心肠,缺从头到尾被打脸,不是被自己打,就是被恐怖分子打。
《笑之大学》2004 星护
我给我一个在日企上班的同学介绍过该片,告诉他这是战时一个剧作家与审查官不断博弈并取得共识的片子,当时我俩聊了很多。我总觉得这电影并不是用来讽刺审查机构的,也不是被咱们用来影射咱们的赵葆华公公们的。最可贵的是稻垣吾郎饰演的剧作家椿一百折不挠的与向坂审查官斗争,不断博取自己的机会并感化向坂。所以,与其说拿给广电局共勉,不如拿给我们的创作者共勉,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尊重自己的作品和话语权呢?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禁忌和限制,道德的、传统的、宗教的,不一而足,但即便如此,可以名垂青史的作品仍浩如烟海,可我们更多的创作者更多的时候就是在权力划定的圈子里打转转,敷衍了事捞一把就得,今朝有酒今朝醉。少有人为自己的创作空间鼓与呼,我所看见的,就只要冯小刚会喊两嗓子,其他人干脆连帮腔都没有了。偶尔自己私下里也会去赖审查,其实有些时候,与其说审查无脑,不如说自己无能。如果中国能有更多的椿一,总也会有更多的向坂,什么都不是铁板一块,都是相辅相成。向坂的百般刁难促成了椿一作品的卓越,而椿一在与向坂的对谈中我们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岂止是审查一关!
《性爱宝典》1972 伍迪·艾伦
不久前我看到新闻说一个男的给自己女朋友穿铁裤衩以迫其守节并施虐被判刑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这部电影。可以说这是谈性方面最经典的作品了,里面谈到的东西很多都是不便摆到台面上说的,但老伍迪天才的想象力让我看这片子时从头笑到结束。
《又一年》2010 迈克·李
他的电影我看过五部,这是最好的一部。看的时候,既为那老两口纵使四季更迭、周边亲友境遇多舛仍自岿然不动感到欣喜和羡慕,也为他们以外的人而心情沉重,甚至悲观,因为这可能就是任何一个人将来的境遇:孤独、颓唐、事事不如意。莱斯利·曼维尔贡献了大概是此生最好的表演,她饰演的mary的那些个眼神,着实让人心碎。同样不靠煽情不靠炫技,将人间悲喜娓娓道来。
《玉熙的电影》2010 洪尚秀
第一次看洪尚秀是去年大学没毕业时,《懂得又如何》,当时根本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后来看着看着才发现,洪导可能根本就不想说什么,他每部片子都是非君子之交也淡如水的饮食男女,小知识分子的唧唧歪歪的东西,而且男主角普遍让我特烦。《玉熙》是我看过的洪尚秀最好的片,尤其导演见面会那一段看的十分好玩,还有那每段之间都放的《威仪堂堂进行曲》。
《谈谈情,跳跳舞》1996 周防正行
我当年中考结束后,闲着在家没事干,就出去买了好些书,其中有一套丛书是话剧,当时读的飞快,然后一来人就得得瑟瑟的向人家展示自己这些藏书,其实我也就读过这么几本,直到今天我也没翻过四大名著。对,我一开始读书目的就是为了炫耀,慢慢的发现读书是件能让自己特别爽的事情,首要目的还是为了愉悦自己,别人怎么看你,觉得你牛逼还是装逼,那都不重要。所以我看到电影里役所广司为了贴近那个女舞蹈老师而报名学舞蹈时,一下就想到自己了。当然,他碰了一鼻子灰以后,却爱上了舞蹈本身,并成为女老师最优秀的舞伴,同时,舞蹈使他们彼此交心,成为知音,他也与妻子化解误会,审视自身和彼此的关系。其他的学员如青木、田中等等,也在舞蹈中找到了自信与自尊,他们在参与中不断深入,并使舞蹈改变了自己。看到这样的故事,你会觉得这是特别美好的。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2007 周防正行
从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悖论:承认自己没犯下的错会立刻重获自由,并且没有后账,只需要违一次心;而执意自证清白,反倒可能是即便自己及亲友使出浑身解数,却落得越描越黑的下场。我很佩服周防正行导演,居然将次次庭审一板一眼全景展现,你可以在里面找到很多值得思索的东西:概率本应是积累下来的案子得出的结果,却成了新案子定罪可能的前提;从家里搜出的色情录影带可以成为证明一个人品格作风的准绳;警方不断不择手段迫使当事人认罪,当庭撒谎脸不红心不跳又不会得到任何追究;证明一个法官能力的标准不是他查清案件的数量,而是判决入罪的犯人数量。原本真实案件是以被告胜诉沉冤昭雪告终,本片却使加濑亮百般努力却仍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你觉得很荒唐,可世事难料,有时还真是这样,话说这样的案子好像也不少了。
《汉江怪物》2006 奉俊昊
非要说点什么技法的话,我觉得这部可以拿出来提一下。从配乐剪辑到情节的紧凑感,都觉得是无懈可击的,可它在豆瓣上的评分却很低,我一直很费解。这是多尖锐的讽刺啊,国家机器不去消灭怪物,唯美帝马首是瞻,知错不改,最后怪物却灭在一个四处被国家通缉的一家人外带一个流浪汉手里。我觉得,它像《杀人回忆》一样棒,截止今年,奉导的电影全看过了。他真是个天才,我等他下一部。
下面是一些今年内第一次看的,且比较偏爱将来可能翻出来重看的电影。标★为特别喜欢。
如果你也对其中哪一部感兴趣,不妨找出来看看,希望对你有用。祝各位盆友2012新年快乐。
《伴我同行》1986 罗伯·莱纳
《椿三十郎》1962 黑泽明
《趣味游戏》1997 迈克尔·哈内克 ★
《绿光》1986 埃里克·侯麦
《大市民》1990 惠勒·斯蒂尔曼
《西伯利亚理发师》1998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十三刺客》2010 三池崇史
《机智问答》1994 罗伯特·雷德福
《阳光姐妹淘》2011 姜炯哲 ★
《霍华德庄园》1992 詹姆斯·伊沃里 ★
《乐满哈瓦那》1999 维姆·文德斯 ★
《攻壳机动队》1995 押井守 ★
《生命是个奇迹》2004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
《云的南方》2004 朱文
《一树梨花压海棠》1997 阿德里安·莱恩
《爱很复杂》2009 南希·迈尔斯
《绑架门口狗》2000 奉俊昊
《钢的琴》2011 张猛
《铁男1:金属兽》1989 冢本晋也 ★
《更好的世界》2010 苏珊娜·比尔
《灵通人士》2009 阿曼多·兰努奇
《乱云》1967 成濑巳喜男
《香水》2007 汤姆·提克威
《酣歌畅戏》1999 迈克·李
《阿尔及尔之战》1966 吉洛·彭特克沃 ★
《他人之颜》1966 敕使河原宏 ★
《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 拉库马·希拉尼
《桃色血案》1959 奥托·普雷明格 ★
《恶人》2010 李相日
《牧场之家好作伴》2006 罗伯特·奥尔特曼 ★
《男孩别哭》1999 金伯莉·皮尔斯 ★
《爱的曝光》2008 圆子温
《南海十三郎》1997 高志森 ★
《魔术师》2010 西维亚·乔迈
《海上花》1998 侯孝贤 ★
《玩具总动员3》2010 李·昂克里奇 ★
《地球之夜》1991 吉姆·贾木许
《神枪手之死》2007 安德鲁·多米尼克
《疯狂店员》1994 凯文·史密斯 ★
《兔子洞》2010 约翰·卡梅隆·米切尔
《狙击电话亭》2002 乔·舒马赫
《感谢你抽烟》2005 贾森·雷特曼
《东京教父》2003 今敏 ★
与其就技法,情节还有其他方面评个N佳,我还是认为就我最喜欢的片子,能说出个一句半句的,嘚吧嘚吧。因为有些片子虽然确实很棒,如《猎人之夜》,但是具体让说,就说不上来。高手那么多,看看别人写的,学习学习就好了。我把今年看过的片子重新梳理一下,岁尾年终能说点啥的也就十部,他们不见得是最好的,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喜欢的。
《奇迹》2011 是枝裕和
我是从大二开始疯狂的喜欢上看电影的,那时吸引我的电影里,其中一部是北野武的《菊次郎之夏》,看《奇迹》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又回到刚上大二那个时候,对电影几乎一无所知,充满热情的看每一帧画面。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它有一点不完美,但它让人觉得很温馨,它朴实无华,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哭天抢地,是最美味的心灵鸡汤,尽管打打杀杀重口味的东西我也喜欢不少,但还是需要《奇迹》这样的电影。
《天降》2009 张赞波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我发现很多人说这纪录片的问题是很多内容无关主题,可我总觉得不一定非要让一部影片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围绕着题目来吧,就像彭浩翔的《出埃及记》你觉得内容跟这题目有多大的联系呢?相比王我的《折腾》和徐童的《算命》,《天降》让我喜欢的一点是,更多的让当事人去叙述,而自己尽量与叙事主体保持距离,淡化自身的立场,少了很多批判和猎奇性。老百姓挺可怜的,他们有太多的话想说但不知道跟谁说,少有人想去知道他们的立场和态度。影片里,老百姓在与权力的对话博弈中,总能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却永远无法把握主动。很多知识分子和电影人只是借为民请命的壳,为自己讨点儿彩头罢了,至于人民是如何的,他们并不很在乎。在中国,很多事情是没法解决的,但能有人去耐心听他们说说那也是好的,他们或许根本不需要你给他们指引什么,只是想要表达罢了。
《战略特勤组》2010 格雷格·乔丹
我想起来以前木遥的一个政治立场取向的测试,里面一个题是个人利益需要为国家利益让路,你只要选认同与否。可这个问题会衍生许多可预见的状况,不同的状况、视角和维度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和立场。我觉得《战》绝就绝在这了,里面杰克逊饰演的谈判专家有一句话:“他炸死了五十多个人,到最后我在你们眼里成了恶人了。”如果你觉得对恐怖分子该人道对待,那他利用你这一点,不停残害无辜,而这些人恰恰是权力应该去尽全力守护的,为了一个人的human right,无数人的最高human right被无情剥夺了。如果你为了公众安全,对恐怖分子为所欲为,逾越法律和道德界限,那恰恰是他们想看到的:能这样对我就能这样对别人,还有什么事你们干不出来,今天不干明天也得干吧。所以很让人哭笑不得的就是里面的那个叫海伦的女探员,她空有一颗菩萨小心肠,缺从头到尾被打脸,不是被自己打,就是被恐怖分子打。
《笑之大学》2004 星护
我给我一个在日企上班的同学介绍过该片,告诉他这是战时一个剧作家与审查官不断博弈并取得共识的片子,当时我俩聊了很多。我总觉得这电影并不是用来讽刺审查机构的,也不是被咱们用来影射咱们的赵葆华公公们的。最可贵的是稻垣吾郎饰演的剧作家椿一百折不挠的与向坂审查官斗争,不断博取自己的机会并感化向坂。所以,与其说拿给广电局共勉,不如拿给我们的创作者共勉,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尊重自己的作品和话语权呢?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禁忌和限制,道德的、传统的、宗教的,不一而足,但即便如此,可以名垂青史的作品仍浩如烟海,可我们更多的创作者更多的时候就是在权力划定的圈子里打转转,敷衍了事捞一把就得,今朝有酒今朝醉。少有人为自己的创作空间鼓与呼,我所看见的,就只要冯小刚会喊两嗓子,其他人干脆连帮腔都没有了。偶尔自己私下里也会去赖审查,其实有些时候,与其说审查无脑,不如说自己无能。如果中国能有更多的椿一,总也会有更多的向坂,什么都不是铁板一块,都是相辅相成。向坂的百般刁难促成了椿一作品的卓越,而椿一在与向坂的对谈中我们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岂止是审查一关!
《性爱宝典》1972 伍迪·艾伦
不久前我看到新闻说一个男的给自己女朋友穿铁裤衩以迫其守节并施虐被判刑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这部电影。可以说这是谈性方面最经典的作品了,里面谈到的东西很多都是不便摆到台面上说的,但老伍迪天才的想象力让我看这片子时从头笑到结束。
《又一年》2010 迈克·李
他的电影我看过五部,这是最好的一部。看的时候,既为那老两口纵使四季更迭、周边亲友境遇多舛仍自岿然不动感到欣喜和羡慕,也为他们以外的人而心情沉重,甚至悲观,因为这可能就是任何一个人将来的境遇:孤独、颓唐、事事不如意。莱斯利·曼维尔贡献了大概是此生最好的表演,她饰演的mary的那些个眼神,着实让人心碎。同样不靠煽情不靠炫技,将人间悲喜娓娓道来。
《玉熙的电影》2010 洪尚秀
第一次看洪尚秀是去年大学没毕业时,《懂得又如何》,当时根本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后来看着看着才发现,洪导可能根本就不想说什么,他每部片子都是非君子之交也淡如水的饮食男女,小知识分子的唧唧歪歪的东西,而且男主角普遍让我特烦。《玉熙》是我看过的洪尚秀最好的片,尤其导演见面会那一段看的十分好玩,还有那每段之间都放的《威仪堂堂进行曲》。
《谈谈情,跳跳舞》1996 周防正行
我当年中考结束后,闲着在家没事干,就出去买了好些书,其中有一套丛书是话剧,当时读的飞快,然后一来人就得得瑟瑟的向人家展示自己这些藏书,其实我也就读过这么几本,直到今天我也没翻过四大名著。对,我一开始读书目的就是为了炫耀,慢慢的发现读书是件能让自己特别爽的事情,首要目的还是为了愉悦自己,别人怎么看你,觉得你牛逼还是装逼,那都不重要。所以我看到电影里役所广司为了贴近那个女舞蹈老师而报名学舞蹈时,一下就想到自己了。当然,他碰了一鼻子灰以后,却爱上了舞蹈本身,并成为女老师最优秀的舞伴,同时,舞蹈使他们彼此交心,成为知音,他也与妻子化解误会,审视自身和彼此的关系。其他的学员如青木、田中等等,也在舞蹈中找到了自信与自尊,他们在参与中不断深入,并使舞蹈改变了自己。看到这样的故事,你会觉得这是特别美好的。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2007 周防正行
从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悖论:承认自己没犯下的错会立刻重获自由,并且没有后账,只需要违一次心;而执意自证清白,反倒可能是即便自己及亲友使出浑身解数,却落得越描越黑的下场。我很佩服周防正行导演,居然将次次庭审一板一眼全景展现,你可以在里面找到很多值得思索的东西:概率本应是积累下来的案子得出的结果,却成了新案子定罪可能的前提;从家里搜出的色情录影带可以成为证明一个人品格作风的准绳;警方不断不择手段迫使当事人认罪,当庭撒谎脸不红心不跳又不会得到任何追究;证明一个法官能力的标准不是他查清案件的数量,而是判决入罪的犯人数量。原本真实案件是以被告胜诉沉冤昭雪告终,本片却使加濑亮百般努力却仍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你觉得很荒唐,可世事难料,有时还真是这样,话说这样的案子好像也不少了。
《汉江怪物》2006 奉俊昊
非要说点什么技法的话,我觉得这部可以拿出来提一下。从配乐剪辑到情节的紧凑感,都觉得是无懈可击的,可它在豆瓣上的评分却很低,我一直很费解。这是多尖锐的讽刺啊,国家机器不去消灭怪物,唯美帝马首是瞻,知错不改,最后怪物却灭在一个四处被国家通缉的一家人外带一个流浪汉手里。我觉得,它像《杀人回忆》一样棒,截止今年,奉导的电影全看过了。他真是个天才,我等他下一部。
下面是一些今年内第一次看的,且比较偏爱将来可能翻出来重看的电影。标★为特别喜欢。
如果你也对其中哪一部感兴趣,不妨找出来看看,希望对你有用。祝各位盆友2012新年快乐。
《伴我同行》1986 罗伯·莱纳
《椿三十郎》1962 黑泽明
《趣味游戏》1997 迈克尔·哈内克 ★
《绿光》1986 埃里克·侯麦
《大市民》1990 惠勒·斯蒂尔曼
《西伯利亚理发师》1998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十三刺客》2010 三池崇史
《机智问答》1994 罗伯特·雷德福
《阳光姐妹淘》2011 姜炯哲 ★
《霍华德庄园》1992 詹姆斯·伊沃里 ★
《乐满哈瓦那》1999 维姆·文德斯 ★
《攻壳机动队》1995 押井守 ★
《生命是个奇迹》2004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
《云的南方》2004 朱文
《一树梨花压海棠》1997 阿德里安·莱恩
《爱很复杂》2009 南希·迈尔斯
《绑架门口狗》2000 奉俊昊
《钢的琴》2011 张猛
《铁男1:金属兽》1989 冢本晋也 ★
《更好的世界》2010 苏珊娜·比尔
《灵通人士》2009 阿曼多·兰努奇
《乱云》1967 成濑巳喜男
《香水》2007 汤姆·提克威
《酣歌畅戏》1999 迈克·李
《阿尔及尔之战》1966 吉洛·彭特克沃 ★
《他人之颜》1966 敕使河原宏 ★
《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 拉库马·希拉尼
《桃色血案》1959 奥托·普雷明格 ★
《恶人》2010 李相日
《牧场之家好作伴》2006 罗伯特·奥尔特曼 ★
《男孩别哭》1999 金伯莉·皮尔斯 ★
《爱的曝光》2008 圆子温
《南海十三郎》1997 高志森 ★
《魔术师》2010 西维亚·乔迈
《海上花》1998 侯孝贤 ★
《玩具总动员3》2010 李·昂克里奇 ★
《地球之夜》1991 吉姆·贾木许
《神枪手之死》2007 安德鲁·多米尼克
《疯狂店员》1994 凯文·史密斯 ★
《兔子洞》2010 约翰·卡梅隆·米切尔
《狙击电话亭》2002 乔·舒马赫
《感谢你抽烟》2005 贾森·雷特曼
《东京教父》2003 今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