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力量来源于责任(2011之完结)
接近年末,各种年终总结和“年度事件”铺天盖地而来,领导说,在新年第一期的报纸上写个开篇新年贺词吧。我想这是每年的惯例,即使是好事者盛传的世界末日年,这一切也不会有什么例外。想来想去,还是道个你好吧,无论要发生什么,生活都仍将继续。
生活具体而细微,而我突然在接近年终的时候才发现,生活的力量其实来源于责任。
一直在想2011年我的转折点到底该定位在哪里,是那一次大迁徙,是那一次失去爱情,还是换了这份工作,抑或是某一次偶然的和某个人的深刻交谈?《周易-系辞下》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因为“穷”,而现在这暂时的“通”,又是“变”带来的,这么看来,一切又仿佛是冥冥中的注定。
过去的一年,似乎不断在循环着“得到-失去-得到-再失去-再得到”的路径,而每一次经历,都像换血,像重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代价是痛,想想却也觉得很值。无论这个转折点在哪里,毫无疑问我都应该感恩生活给我带来的变数,也感恩自己总能幸运地在迷雾中找到灯塔和方向,而周围的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量。
有两个晚上,我记得很清楚,都是我和别人的谈话。
第一次是和老大,我很漫不经心,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不愿意出来,但我还是耐心地把他的话听完了。我们坐在小洲码头的石凳上,他喝着啤酒,我静静地坐着,心里却很挣扎。我忘记自己那晚说了什么,只是依稀记得,我给自己下了个定论:我是靠恋爱确认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动物,别的,我不想考虑。老大说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是我们活着的力量,只是看你肯不肯考虑别的选择,例如社会责任感,例如对黑暗的深恶痛绝和对抗。后来他送我去车站搭最后一班公车回家,车要开的时候,我突然问他:“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样?”没等他回答,我跳上了车,夜色中他隔着公车的玻璃窗一直盯着我,有一丝掩藏不住的惊慌。我别过头不再看他,车开起来的那一刻却忍不住失声痛哭,我知道,他和父母都一样爱我。
我不知道,这一次漫不经心的谈话,却使我下意识地开始考量自己的生活。
第二次是和大师。谈的是工作上的事情,商量公司分给我的一个检验专版该如何策划的问题。这时距离我和老大的那次谈话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我渐渐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工作上,尝试着对自己对工作对这个社会抱有更多的责任心。却无意之中亦在和大师的谈话中发现,這個世界存在著許多不明不白的錯誤和陷阱,所以才有這麼多人被傷害得不明不白。而解決這一事件的方法,是每個人都必須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和正义感、道德感,才能避免更多的傷害發生。
那晚大师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有一家国外的专门生产试剂的公司,在生产一种用来测量某个分泌指标的试剂上出了一点问题,导致全球使用这种试剂的医院在测量这个指标的准确性上都受到了影响,普遍偏低,却没有人能发现这个问题。我听到这件事很震惊,也许你会觉得这没什么大惊小怪,但你再想想在医院的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影响到医生的判断医生的用药等等一连串的反应,你就会想到全球将会有多少人因此而受到伤害。
医患关系的恶化,很大程度上是医生的责任感不够强导致的。例如弃婴门等等事件,一个护士怎么可能分不清婴儿的性别,说到底只是态度的问题,有时候人太容易想当然,太容易掉以轻心,觉得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怠慢一些。我想起那晚我对老大说的:“别的,我不太想考虑”,也许这是许多人的心态,那就是我们只执着于自己,我们只关心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忽略别人,忽略自己对别人的影响,甚至夺去别人的权利和生命。我曾经想过如果我一直带着那种漫不经心和只关心自己的心态在医院工作的话,我也许将要付出更沉痛的代价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
可是对这个社会的责任,不仅仅只是医疗行业的医生们需要具备,也许他们距离生和死更近,但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你可以想想“地沟油”、“蒙牛”、“校车”等等这些触目惊心骇人听闻的事件,你会明白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都在影响另外一些人的生存质量。看到这些事件很多人都会很愤慨,因为这些时刻他们想到的是自己,作为受害人的一方,却没有想过,也许他们自己也在另一个领域影响着另外一些人。
我突然明白了柴静说的那句话:“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不再仅仅关注自我的或者个人的幸福,我认为比较重要。”
好,我来说说我的工作。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工作有什么好写的,即使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记者。
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我不知道专业的概念,我凭自己的感觉:记者是以说真话为职业的人;什么是媒体?媒体是让更多人知道真相的平台。我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教育,所以很容易想当然,也很理想化。
可是自打我做了记者,我就开始撒谎。
那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就像小时候写作文,我总是能写出一些讨老师喜欢的文章,仿佛从那时候起就具有了揣摩老师所认同的价值观的能力而不是发自肺腑。就像现在,不用人告诉我,我就能揣摩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样,并且写一些符合这种主流价值观的文字,它们就像是扎根隐藏于我的大脑里良久,就等着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出现。
可是这种看似与生俱来的能力,似乎也会有它的副作用:我不再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不觉得我是记者,我的自我身份认同随之出现问题,我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丝毫意义。虽然我能写出讨好这个社会的文章,这本应该也算是一种本领。是,我是医学刊物的记者,我常去采访一些有名望的医生,他们大多是医生中的佼佼者。从第一次采访到写采访稿到发表,这个过程顺利无比,甚至得到了称赞。我提的问题,理所当然地附和着这个社会对医生的期望,以及给医生披上也许并不那么真实的光环。那种感觉,你知道,其实很像我们都反感的每天晚上七点准时播放的新闻联播。为什么大众会反感呢?因为它常说些好听的话,糊弄无知的群众。而自己在操作这个过程时,甚至是在潜意识里就完成了的,大脑将他们处理得滴水不漏。
我们都说,自己是被某种东西操纵的,我们迫不得已。
我是被我所处的位置和饭碗所操纵的,不这么写,就上不了版面;上不了版面,我就拿不到工资;拿不到工资,我就没饭开。说真话,心里舒坦,肚子不舒坦;说假话,肚子舒坦了,心里却不舒坦。
面对个人利益和真相,你要怎么选呢?
当然,你说你可以选择不做这个。但是只要活在地球上,你一样会遇到现实利益和道德底线之间的挣扎。
所以做这份工作的头几个月,我一直很不开心,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活着不知道究竟为何。
这种挣扎,直到某天我突然遇见两个不知曾经见面过上亿次的词,我才稍稍缓和下来,似乎看到出路。
这两个词就叫做: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人常常很贪婪,会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成全自己;因为眼里只有自己,我们失去最基本的道德感。我们常常在犯错的时候给自己找借口:我是人,所以我会自私,我会犯错。可是当你犯错的时候,想过别人也是人吗?当你以你是人来当作借口犯错时,你想过别人也具有同等的生而为人的权利吗?
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应该成为我们的底线的。
把这两个词摆在心上,我突然感觉到那种活着的坦然,这更像是活着的开始。因为这两个词,我才开始热爱我的工作,即使现阶段的我还无法做一个揭露真相的人,但它至少成为了我的坐标,并让我为之付出努力。我不知道这种责任感和正义感是不是所谓的大爱,但那种感觉,是一样的。有些“爱”,是以牺牲别人换来的;有些爱,却是要先牺牲自己才能得到。前一种其实是自私,后一种才能称之为爱。心里有爱,原来真的可以驱赶一切黑暗与不安。我见过许许多多讲真话的人,或者读过他们的书,或者受过他们的影响,不得不承认,他们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最具魅力的人,因为你可以从他们的真实中获得力量,也从他们身上明白,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最大意義,也许就是對社會和周圍的人負有責任,這是一種最美妙的束縛。
我又想起柴静说的:“只有责任才能带来自由。自由并不是越过一切边界。”因此我尊敬她。
有时候我会突然想:“这也许是一个危险的开始。但我似乎不在乎,有点心甘情愿,有点义无反顾。”
2011完结了。2012,是一个危险的开始,但我心甘情愿,义无反顾。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生活具体而细微,而我突然在接近年终的时候才发现,生活的力量其实来源于责任。
一直在想2011年我的转折点到底该定位在哪里,是那一次大迁徙,是那一次失去爱情,还是换了这份工作,抑或是某一次偶然的和某个人的深刻交谈?《周易-系辞下》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因为“穷”,而现在这暂时的“通”,又是“变”带来的,这么看来,一切又仿佛是冥冥中的注定。
过去的一年,似乎不断在循环着“得到-失去-得到-再失去-再得到”的路径,而每一次经历,都像换血,像重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代价是痛,想想却也觉得很值。无论这个转折点在哪里,毫无疑问我都应该感恩生活给我带来的变数,也感恩自己总能幸运地在迷雾中找到灯塔和方向,而周围的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量。
有两个晚上,我记得很清楚,都是我和别人的谈话。
第一次是和老大,我很漫不经心,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不愿意出来,但我还是耐心地把他的话听完了。我们坐在小洲码头的石凳上,他喝着啤酒,我静静地坐着,心里却很挣扎。我忘记自己那晚说了什么,只是依稀记得,我给自己下了个定论:我是靠恋爱确认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动物,别的,我不想考虑。老大说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是我们活着的力量,只是看你肯不肯考虑别的选择,例如社会责任感,例如对黑暗的深恶痛绝和对抗。后来他送我去车站搭最后一班公车回家,车要开的时候,我突然问他:“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样?”没等他回答,我跳上了车,夜色中他隔着公车的玻璃窗一直盯着我,有一丝掩藏不住的惊慌。我别过头不再看他,车开起来的那一刻却忍不住失声痛哭,我知道,他和父母都一样爱我。
我不知道,这一次漫不经心的谈话,却使我下意识地开始考量自己的生活。
第二次是和大师。谈的是工作上的事情,商量公司分给我的一个检验专版该如何策划的问题。这时距离我和老大的那次谈话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我渐渐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工作上,尝试着对自己对工作对这个社会抱有更多的责任心。却无意之中亦在和大师的谈话中发现,這個世界存在著許多不明不白的錯誤和陷阱,所以才有這麼多人被傷害得不明不白。而解決這一事件的方法,是每個人都必須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和正义感、道德感,才能避免更多的傷害發生。
那晚大师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有一家国外的专门生产试剂的公司,在生产一种用来测量某个分泌指标的试剂上出了一点问题,导致全球使用这种试剂的医院在测量这个指标的准确性上都受到了影响,普遍偏低,却没有人能发现这个问题。我听到这件事很震惊,也许你会觉得这没什么大惊小怪,但你再想想在医院的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影响到医生的判断医生的用药等等一连串的反应,你就会想到全球将会有多少人因此而受到伤害。
医患关系的恶化,很大程度上是医生的责任感不够强导致的。例如弃婴门等等事件,一个护士怎么可能分不清婴儿的性别,说到底只是态度的问题,有时候人太容易想当然,太容易掉以轻心,觉得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怠慢一些。我想起那晚我对老大说的:“别的,我不太想考虑”,也许这是许多人的心态,那就是我们只执着于自己,我们只关心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忽略别人,忽略自己对别人的影响,甚至夺去别人的权利和生命。我曾经想过如果我一直带着那种漫不经心和只关心自己的心态在医院工作的话,我也许将要付出更沉痛的代价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
可是对这个社会的责任,不仅仅只是医疗行业的医生们需要具备,也许他们距离生和死更近,但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你可以想想“地沟油”、“蒙牛”、“校车”等等这些触目惊心骇人听闻的事件,你会明白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都在影响另外一些人的生存质量。看到这些事件很多人都会很愤慨,因为这些时刻他们想到的是自己,作为受害人的一方,却没有想过,也许他们自己也在另一个领域影响着另外一些人。
我突然明白了柴静说的那句话:“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不再仅仅关注自我的或者个人的幸福,我认为比较重要。”
好,我来说说我的工作。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工作有什么好写的,即使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记者。
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我不知道专业的概念,我凭自己的感觉:记者是以说真话为职业的人;什么是媒体?媒体是让更多人知道真相的平台。我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教育,所以很容易想当然,也很理想化。
可是自打我做了记者,我就开始撒谎。
那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就像小时候写作文,我总是能写出一些讨老师喜欢的文章,仿佛从那时候起就具有了揣摩老师所认同的价值观的能力而不是发自肺腑。就像现在,不用人告诉我,我就能揣摩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样,并且写一些符合这种主流价值观的文字,它们就像是扎根隐藏于我的大脑里良久,就等着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出现。
可是这种看似与生俱来的能力,似乎也会有它的副作用:我不再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不觉得我是记者,我的自我身份认同随之出现问题,我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丝毫意义。虽然我能写出讨好这个社会的文章,这本应该也算是一种本领。是,我是医学刊物的记者,我常去采访一些有名望的医生,他们大多是医生中的佼佼者。从第一次采访到写采访稿到发表,这个过程顺利无比,甚至得到了称赞。我提的问题,理所当然地附和着这个社会对医生的期望,以及给医生披上也许并不那么真实的光环。那种感觉,你知道,其实很像我们都反感的每天晚上七点准时播放的新闻联播。为什么大众会反感呢?因为它常说些好听的话,糊弄无知的群众。而自己在操作这个过程时,甚至是在潜意识里就完成了的,大脑将他们处理得滴水不漏。
我们都说,自己是被某种东西操纵的,我们迫不得已。
我是被我所处的位置和饭碗所操纵的,不这么写,就上不了版面;上不了版面,我就拿不到工资;拿不到工资,我就没饭开。说真话,心里舒坦,肚子不舒坦;说假话,肚子舒坦了,心里却不舒坦。
面对个人利益和真相,你要怎么选呢?
当然,你说你可以选择不做这个。但是只要活在地球上,你一样会遇到现实利益和道德底线之间的挣扎。
所以做这份工作的头几个月,我一直很不开心,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活着不知道究竟为何。
这种挣扎,直到某天我突然遇见两个不知曾经见面过上亿次的词,我才稍稍缓和下来,似乎看到出路。
这两个词就叫做: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人常常很贪婪,会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成全自己;因为眼里只有自己,我们失去最基本的道德感。我们常常在犯错的时候给自己找借口:我是人,所以我会自私,我会犯错。可是当你犯错的时候,想过别人也是人吗?当你以你是人来当作借口犯错时,你想过别人也具有同等的生而为人的权利吗?
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应该成为我们的底线的。
把这两个词摆在心上,我突然感觉到那种活着的坦然,这更像是活着的开始。因为这两个词,我才开始热爱我的工作,即使现阶段的我还无法做一个揭露真相的人,但它至少成为了我的坐标,并让我为之付出努力。我不知道这种责任感和正义感是不是所谓的大爱,但那种感觉,是一样的。有些“爱”,是以牺牲别人换来的;有些爱,却是要先牺牲自己才能得到。前一种其实是自私,后一种才能称之为爱。心里有爱,原来真的可以驱赶一切黑暗与不安。我见过许许多多讲真话的人,或者读过他们的书,或者受过他们的影响,不得不承认,他们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最具魅力的人,因为你可以从他们的真实中获得力量,也从他们身上明白,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最大意義,也许就是對社會和周圍的人負有責任,這是一種最美妙的束縛。
我又想起柴静说的:“只有责任才能带来自由。自由并不是越过一切边界。”因此我尊敬她。
有时候我会突然想:“这也许是一个危险的开始。但我似乎不在乎,有点心甘情愿,有点义无反顾。”
2011完结了。2012,是一个危险的开始,但我心甘情愿,义无反顾。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