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道网【talkdao】关于气郁体质基础研究论述——气郁体质的形成及相关影响因素
可道网【talkdao】关于气郁体质基础研究论述——气郁体质的形成及相关影响因素
www.talkdao.com
一、气郁体质形成因素的文献研究
气郁体质的形成包括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两个方面,先天禀赋又分遗传和胎禀,后天获得又分精神刺激,暴受惊恐,所欲不遂,忧郁思虑,过度安逸,病后失养等。
1先天禀赋因素
遗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气郁体质的先天禀赋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禀受父母遗传之体即父母为气郁体质,其子女就会因先天禀受而气郁与之倶生,亦表 现为气郁体质。《内经》中从人格特征来对体质进行分类中,提出了与气郁体质相关的内容。如对勇怯者的体质分类,从人格心理特征在勇怯方面的差异,划分为勇、怯两种体质类型,并对两型的外部特征及与内在脏腑功能的关系做了阐述。如《灵枢.论勇》中说:“勇士者,……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怯士者,……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又如《素 问.经脉别论》中说:“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异,性格有刚柔别,不同的人对于外界事物的剌激会有不同的反应,故《灵枢.五 变》提出了“固形而生病”的观点:。这都反映了先天所具备的脏腑功能、体质强弱是气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其二,胎禀气郁不畅之质在母体妊娠时,由于调养不当,亦影响胎儿的体质状态,如其母暴受 惊恐、郁怒不畅,致使胎儿气机失畅等。
2.后天获得因素
其一,情志失调,气机不畅情志失调,包括长期处于愤怒、忧郁、思虑等情绪状态,使人体气机不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逐渐成为气郁体质。《医宗金鉴》认为百合病除因“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之外,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等情志因素诱发。 宋代医家陈无择详论情志致郁的观点。他明确提出:“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所生。”陈氏说 “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喜怒忧思悲恐惊,各随其本脏 所生,神静则宁,情动则乱,病则先自脏腑郁发,因脏气本有虚实,故郁结而发就会出现不同的证候。如他论五劳七伤:“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不宁而为病,故曰五劳也。以其 尽力谋虑而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过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是皆不谅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脏气本有虚实,因其虚实而分寒热。”其论内因悉归七情,七情致 病,则多为郁极而发。陈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所病,虽有不同,但“本乎一气,脏气不行, 郁而生涎,随气积聚”。
其二,过度安逸,运动不足富贵之人,养尊处优,素体气机不畅;或长期伏案工作,久坐致使气 机不畅,日久生郁。
其三,病后调理不当若患病后体质尚未恢复,调理不当,导致气机阻滞,或因病情迁延,导致 忧郁不快,即因病而致郁。
总之,禀赋遗传是气郁体质形成的内在因素,情志、疾病是产生气郁体质的外部条件。其中, 遗传是关键,情志失调则是气郁体质形成的主要原因。在现代生活中,情绪紧张为气郁体质的产生创造了充分的社会背景,在多因素的复合作用下,共同构成了气郁体质的形成基础。
二、气郁质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为探索气郁质的相关影响因素,课题组⑴以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采用现场调查筛选气郁质与非气郁质,以气郁质(0=非气郁质,1 =气郁质〉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小学学历、喜甘甜、喜辛辣、无既往病史进人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因病致郁”是形成气郁质的重要机制。
另外,课题组对台北地区气郁质分布状况及形成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査研究。本课题旨 在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性进行气郁体质分布状况研究,了解气郁体质在台北地区所 占正常人群中的比率,分析气郁体质与社会环境、性别、职业、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的相关性,进 一步明确气郁体质的体质特征与形成要素,为气郁体质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课题组选择台北地区15 ~ 55岁无严重疾病的自然人口。其中,台北县三重市谷保高级中学 一、二、三年级学生170人;台北县板桥市致理工业商业学院一、二、三、四年级学生175人,台北 市中山区马偕医院就诊人员100人,共445人。男性为187人〔占38.1%〕,女性为263人〔占 61.9% 〉;平均年龄为〈34 .1 ±9.4〕岁。另选,台北市士林区灵粮堂教会曾患抑郁症病人55人。其中,男性为18人(36.8%)。女性为37人〔63.2%),平均年龄(41. 9 ± 10. 5 )岁,人选标准根据CCMD23有关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选取由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医生诊断或确认诊断为“恶劣 心境”、“环性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门诊病例。
于2006年2月至8月,根据所选人群,分别填写:①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用于测评个体 的个性特征。②流调抑郁自评量表(CES-D),目的为了了解正常人群中的抑郁症发生率。这是 一个由分为四级评分的二十个项目构成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定抑郁病人的主观感受。③贝克抑 郁问卷(BDI!)用来评估个案是否具有和DSM-IV准则一致的忧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④中医9 种基本体质量表,根据“中医9种基本体质判定标准”分析台北地区9种体质分布比例。
根据结果分析可知,气郁体质在台北地区被调查人群中约占8.40%,其中,男性占5.39%, 女性占10.47%,说明女性人群中易出现气郁体质;在不同年龄分布人群中,高中生占5.29%,大 学生占6.86,成年人占9. 79%,说明不同年龄人群中,以成年人更容易出现气郁体质;不同职业 人群中气质发生差异不明显;在饮食嗜好方面,气郁体质者多喜欢剌激性食品,但喂养方法和气 郁体质樫关性不明显,说明饮食偏好是气郁体质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形成气郁体质的主要因素; 气郁体质与抑郁症的发生关系密切,而抑郁症是复发率较高的疾病,因而患过抑郁症的人成为 气郁体质的可能性较大;气郁体质人群中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几率与非气郁体质者相近,说明气 郁体质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不显着。
可道网talkdao:全球首创以体质检测个体导向服务为核心,24节气分段精准营销为主的互联网体质学应用平台,实现对日常消费服务的精准营销
www.talkdao.com
一、气郁体质形成因素的文献研究
气郁体质的形成包括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两个方面,先天禀赋又分遗传和胎禀,后天获得又分精神刺激,暴受惊恐,所欲不遂,忧郁思虑,过度安逸,病后失养等。
1先天禀赋因素
遗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气郁体质的先天禀赋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禀受父母遗传之体即父母为气郁体质,其子女就会因先天禀受而气郁与之倶生,亦表 现为气郁体质。《内经》中从人格特征来对体质进行分类中,提出了与气郁体质相关的内容。如对勇怯者的体质分类,从人格心理特征在勇怯方面的差异,划分为勇、怯两种体质类型,并对两型的外部特征及与内在脏腑功能的关系做了阐述。如《灵枢.论勇》中说:“勇士者,……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怯士者,……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又如《素 问.经脉别论》中说:“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异,性格有刚柔别,不同的人对于外界事物的剌激会有不同的反应,故《灵枢.五 变》提出了“固形而生病”的观点:。这都反映了先天所具备的脏腑功能、体质强弱是气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其二,胎禀气郁不畅之质在母体妊娠时,由于调养不当,亦影响胎儿的体质状态,如其母暴受 惊恐、郁怒不畅,致使胎儿气机失畅等。
2.后天获得因素
其一,情志失调,气机不畅情志失调,包括长期处于愤怒、忧郁、思虑等情绪状态,使人体气机不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逐渐成为气郁体质。《医宗金鉴》认为百合病除因“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之外,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等情志因素诱发。 宋代医家陈无择详论情志致郁的观点。他明确提出:“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所生。”陈氏说 “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喜怒忧思悲恐惊,各随其本脏 所生,神静则宁,情动则乱,病则先自脏腑郁发,因脏气本有虚实,故郁结而发就会出现不同的证候。如他论五劳七伤:“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不宁而为病,故曰五劳也。以其 尽力谋虑而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过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是皆不谅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脏气本有虚实,因其虚实而分寒热。”其论内因悉归七情,七情致 病,则多为郁极而发。陈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所病,虽有不同,但“本乎一气,脏气不行, 郁而生涎,随气积聚”。
其二,过度安逸,运动不足富贵之人,养尊处优,素体气机不畅;或长期伏案工作,久坐致使气 机不畅,日久生郁。
其三,病后调理不当若患病后体质尚未恢复,调理不当,导致气机阻滞,或因病情迁延,导致 忧郁不快,即因病而致郁。
总之,禀赋遗传是气郁体质形成的内在因素,情志、疾病是产生气郁体质的外部条件。其中, 遗传是关键,情志失调则是气郁体质形成的主要原因。在现代生活中,情绪紧张为气郁体质的产生创造了充分的社会背景,在多因素的复合作用下,共同构成了气郁体质的形成基础。
二、气郁质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为探索气郁质的相关影响因素,课题组⑴以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采用现场调查筛选气郁质与非气郁质,以气郁质(0=非气郁质,1 =气郁质〉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小学学历、喜甘甜、喜辛辣、无既往病史进人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因病致郁”是形成气郁质的重要机制。
另外,课题组对台北地区气郁质分布状况及形成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査研究。本课题旨 在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性进行气郁体质分布状况研究,了解气郁体质在台北地区所 占正常人群中的比率,分析气郁体质与社会环境、性别、职业、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的相关性,进 一步明确气郁体质的体质特征与形成要素,为气郁体质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课题组选择台北地区15 ~ 55岁无严重疾病的自然人口。其中,台北县三重市谷保高级中学 一、二、三年级学生170人;台北县板桥市致理工业商业学院一、二、三、四年级学生175人,台北 市中山区马偕医院就诊人员100人,共445人。男性为187人〔占38.1%〕,女性为263人〔占 61.9% 〉;平均年龄为〈34 .1 ±9.4〕岁。另选,台北市士林区灵粮堂教会曾患抑郁症病人55人。其中,男性为18人(36.8%)。女性为37人〔63.2%),平均年龄(41. 9 ± 10. 5 )岁,人选标准根据CCMD23有关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选取由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医生诊断或确认诊断为“恶劣 心境”、“环性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门诊病例。
于2006年2月至8月,根据所选人群,分别填写:①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用于测评个体 的个性特征。②流调抑郁自评量表(CES-D),目的为了了解正常人群中的抑郁症发生率。这是 一个由分为四级评分的二十个项目构成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定抑郁病人的主观感受。③贝克抑 郁问卷(BDI!)用来评估个案是否具有和DSM-IV准则一致的忧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④中医9 种基本体质量表,根据“中医9种基本体质判定标准”分析台北地区9种体质分布比例。
根据结果分析可知,气郁体质在台北地区被调查人群中约占8.40%,其中,男性占5.39%, 女性占10.47%,说明女性人群中易出现气郁体质;在不同年龄分布人群中,高中生占5.29%,大 学生占6.86,成年人占9. 79%,说明不同年龄人群中,以成年人更容易出现气郁体质;不同职业 人群中气质发生差异不明显;在饮食嗜好方面,气郁体质者多喜欢剌激性食品,但喂养方法和气 郁体质樫关性不明显,说明饮食偏好是气郁体质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形成气郁体质的主要因素; 气郁体质与抑郁症的发生关系密切,而抑郁症是复发率较高的疾病,因而患过抑郁症的人成为 气郁体质的可能性较大;气郁体质人群中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几率与非气郁体质者相近,说明气 郁体质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不显着。
可道网talkdao:全球首创以体质检测个体导向服务为核心,24节气分段精准营销为主的互联网体质学应用平台,实现对日常消费服务的精准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