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关注——重新认识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赵宁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国家职业指导师李家华教授曾说,在英国等发达国家,硕士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课程硕士,与国内的专业硕士类似,其目标是就业和社会需求,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类是学术型硕士,这一类与我国的普通硕士类似,目标是深入研究某一领域,主要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然而,目前的中国硕士学位教育却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不如普通硕士学位“厉害”,其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比较,重新认识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所谓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和全日制普通硕士一样实行统考,招生对象是应届本科毕业生,重点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的发展重点。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然后依据本国实际水平,合理拟定发展方案,实现学位教育科学转型。
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二战后美国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与学术性研究生学位层次对应,也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全美有500多个学科领域可授予博士学位,除传统的哲学博士(PHD)以外,有56种博士专业学位,10种第一职业学位。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其中,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非常大。到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以上。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为6791 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36%,专业性学位4353 个,占64%。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
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Postgraduate taught)(专业学位)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再来看中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己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目前中国设置了39种专业学位,即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博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学士、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博士,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公共卫生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截止2008年上半年,中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目前中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中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 尽管如此,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招生规模上,专业学位教育明显低于学术学位教育,目前只占研究生招生数量30%左右。最近几年,国家正努力把专业硕士提到了与学术硕士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缩减学术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专业学位将占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
其次,招生质量上,专业学位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研究生教育模式过于重视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忽视训练专业实践能力的倾向,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在目前条件下,大部分专业学位仍不被允许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相当一部分报考人员都属于自费攻读学位,所以对于大部分准研究生来说,他们宁愿选择“成熟”的普通硕士学位进行报考,这无形间让专业学位丢失大量的优秀生源。
最后,教育质量上,长时间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单一,导致社会学校形成固定思维,缺乏可以培养教育具有专业实践能力人才的教学资源,现在的大学教师,大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重科学轻技术,他们能否适应培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需要,我们的专业学位设置是否合理,都不待商榷。显然,配套的教学资源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道路上的又一绊脚石。
从2010年国家首次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专业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开始,标志着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战略转变。2011年国家将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和规模,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均可安排招生,各招生单位除将今年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外,还将拿出2010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数按原则上不少于5%的比例调至专业学位。同时积极探索完善与专业学位培养要求和生源特点相适应的考试(复试)内容和办法,努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质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推免生、奖助学金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机制。同时,各招生单位将在各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性质、特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的宣传,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在校管理与待遇、奖助制度、就业服务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的宣传和介绍,帮助考生了解、认识专业学位,引导考生积极报考。最后,充分借鉴、吸收国际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进做法,积极探索、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教育,特别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的增量,促进完成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激活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的阀门,进而发出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进而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存量的调整,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作者为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
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园街 17号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13453452247
所谓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和全日制普通硕士一样实行统考,招生对象是应届本科毕业生,重点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的发展重点。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然后依据本国实际水平,合理拟定发展方案,实现学位教育科学转型。
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二战后美国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与学术性研究生学位层次对应,也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全美有500多个学科领域可授予博士学位,除传统的哲学博士(PHD)以外,有56种博士专业学位,10种第一职业学位。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其中,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非常大。到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以上。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为6791 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36%,专业性学位4353 个,占64%。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
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Postgraduate taught)(专业学位)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再来看中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己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目前中国设置了39种专业学位,即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博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学士、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博士,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公共卫生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截止2008年上半年,中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目前中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中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 尽管如此,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招生规模上,专业学位教育明显低于学术学位教育,目前只占研究生招生数量30%左右。最近几年,国家正努力把专业硕士提到了与学术硕士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缩减学术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专业学位将占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
其次,招生质量上,专业学位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研究生教育模式过于重视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忽视训练专业实践能力的倾向,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在目前条件下,大部分专业学位仍不被允许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相当一部分报考人员都属于自费攻读学位,所以对于大部分准研究生来说,他们宁愿选择“成熟”的普通硕士学位进行报考,这无形间让专业学位丢失大量的优秀生源。
最后,教育质量上,长时间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单一,导致社会学校形成固定思维,缺乏可以培养教育具有专业实践能力人才的教学资源,现在的大学教师,大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重科学轻技术,他们能否适应培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需要,我们的专业学位设置是否合理,都不待商榷。显然,配套的教学资源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道路上的又一绊脚石。
从2010年国家首次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专业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开始,标志着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战略转变。2011年国家将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和规模,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均可安排招生,各招生单位除将今年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外,还将拿出2010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数按原则上不少于5%的比例调至专业学位。同时积极探索完善与专业学位培养要求和生源特点相适应的考试(复试)内容和办法,努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质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推免生、奖助学金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机制。同时,各招生单位将在各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性质、特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的宣传,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在校管理与待遇、奖助制度、就业服务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的宣传和介绍,帮助考生了解、认识专业学位,引导考生积极报考。最后,充分借鉴、吸收国际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进做法,积极探索、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教育,特别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的增量,促进完成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激活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的阀门,进而发出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进而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存量的调整,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作者为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
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园街 17号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1345345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