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边几点
豆瓣猜又将回来,世界末日似乎近在眼前,时间在原地打转,然而这不是一个百年孤独的故事,后天当我们睁眼醒来,阳光依旧明亮地在叶尖颤动,晨风里有油条豆浆的味道,马路上永远有人在打手机,信箱里塞满垃圾广告,物价仍在飞涨,忙碌和压力永远是主旋律,这就是每一个无奈但逼迫你打起精神的平凡日子。有些事在淡化远离,有些道理在慢慢参透,一代人的光景远不足以谈论消失的未来,如蝼蚁贪生,如朝露即逝,那么我们曾经的存在和付出究竟去了哪里?昨晚一个朋友这么认真地问我,我说,在我们曾拥有过的感受里,这种感受唯有自己能体察,细致微妙的心情拐弯和情绪蔓延,你当真以为世界上有双生的薇罗尼卡吗,这就是我们永远孤独的命运,在宇宙尘埃中飞舞追逐苟活一世,不过沧海一瞬,霎那间不过红粉骷髅,白茫茫的世界真干净。我们在光影里沉醉,为他人的故事或哭或笑找到认同,或许这是唯一能把握到的。
新片,看得有限:
《北村方向》
于我,洪尚秀是个慢热的导演,慢慢才品出他的好来,或许和主观心态有很大关系。人与人的际遇交锋和错过重逢,人生的点滴感悟和意外发现,都在充斥色欲无望的推杯换盏、拥抱疏离中慢慢稀释。他对着夜色慨叹“伤那人心了”,可亦无法忍住现时的取暖,他说等或不等皆一样苍白迷茫;她们只是停靠的驿站回忆的截点,却远非终点。
同步推荐:《生活的发现》
这是至今我认为最好的一部,即使他永远重复母题;看洪尚秀的过程,就像是伤疤被慢慢揭开的尴尬和痛楚,你痛恨有人竟切中你微妙不可言说的心事,你很想从画面里把他揪出来痛斥一番。结构对仗工整,4段式对称,两场雨两个女人,一句被问畏缩一句主动陈情,两男两女空间上的平衡,一切完美。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有信仰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平淡中建构的冲突,其引发的力量让人动容,真实才是戏剧的最大元素。
《秘境里斯本》
叙事者不断转换,一个故事衍生另一段情感,恍惚意识流,纵横交错成人物庞杂的浮世绘,最终合拢成圆;长镜如水曼妙,色彩光影舒服,帧帧如油画,细节处理妥当,镜像的运用暗喻人物关系的相互支撑和映照。
《安赫利卡奇遇》
今年看到的最感动的一部。他迷恋死去幻影、静默百合、旧式生活。当人们大谈科技经济时,他顿悟到,“鬼影”非它,乃自己对于美的观察积累至某一临界点,能引领他心灵飞升、挣脱肉身桎梏、追求精神自由的神谕。强烈的胶片感记录着入世遁世间的鸿沟。流浪汉媲美基氏垃圾老太。
《焦土之城》
爱与黑暗的故事
《单车男孩》
冷静克制,留给观众空间和余地,结尾处理得尤其好,避免煽情滥力;可怜的娃,幸甚追逐梦想的单车,幸甚有不离不弃的陪伴,即使在他遭遇弯路后,心灵仍未受俗世阴影蒙垢。
《都灵之马》
天地初开混沌鸿蒙,人类所有惰性贪婪罪恶都要消失于无休无止的风沙之中;配乐太加分。
《沉默的灵魂》
那些注定要消失的东西,就顺其自然吧。
《午夜巴黎》
甜蜜的疯狂的巴黎,透明的昏黄的巴黎,爵士的街头,酒吧的邂逅,相遇又分离,一场流连于一往情深的伟大幻想,到最后牵手的是滤静后的你我。
《奇迹》
清淡醇厚,是枝裕和越陈越香。
非新片,感谢和你们在2011的相遇:
《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
那个纯良梦幻依恋着母亲的男孩奥勃洛莫夫,不就是普鲁斯特吗;以景物喻人明事,这不仅是一出追忆似水年华的唯美古典爱情,还是回荡在俄罗斯大地上永不消逝的爽朗笑声,还是永恒的故园家国梦,它们和苍莽雪原、乡愁白桦一样镌刻在骨子里。
同步推荐:《烈日灼人》
田园风情下涌动翻腾的政治风云,人心在波动诡谲中沉沦。
《安娜成长篇》
一个女孩在镜头前的变化与一个国家的变迁映衬,剪辑漂亮 。
《史楚锡流浪记》
卑命如草芥的微灵魂在尘世的苦苦抗争,无形的精神凌辱比肉体的拷打更能摧毁生命。
同步推荐:《儿子,你都干了什么》
林奇的阴郁氛围+赫尔佐格的神秘主义,线性叙事和闪回结构对应肉体拘于一方和心灵的无限驰骋。完美。
《格列佛最后的旅行》
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时代的巨变和个人命运的转折,在我们最狂野的梦中,我们永远年轻。
同步推荐:《As True As Troilus》
真实如特洛伊罗斯,取材自乔叟14世纪诗歌。分屏,梦幻,诗歌吟诵,对峙,死亡,静默,紧张,痛。配乐太美太美,简直就是一首完整的超长后摇啊,沉郁,清亮,痛彻心肺,百啭千回。
《带小狗的女人》
只有遇见了对方,你们才知晓灵魂存在的意义。
同步推荐:《旅程挽歌》
心灵独白,梦幻意识;光线迷蒙、烟雾氤氲、水汽玲珑,平移的镜头实在太具有他个人风格了。
《以法律之名》
冷谲诡异的配乐之先锋惊艳简直不像默片时代出品,大量无变奏营造出不安动荡的氛围,非常有空间感,环境因而丰富空旷。所谓法律皆系人定,凌驾于人性之上的道德优越让一个悲剧滑向另一个悲剧。群戏不复杂,但十分有张力。影像光合度饱满,景物指代和空镜皆富有神韵。
《狗心》
妖魔化体制下,疯狂变异扭曲的何止是人类,连狗都学会了种种贪婪虚妄;布尔加科夫原著中的古怪魔幻、冷峻幽默表达得较充分,灰黄色调很妥帖,细节很到位。
《女人步上楼梯时》
只是认命,不是真正的幸福。女神的高贵在骨灰中的情书,在面对爱情时的决然拒绝,在失去现实依靠后佯装的坚强。你非要写尽世间女子百态苦情才方休吗,非要捕捉到每一个眼神流转心绪惆怅吗,非要掏尽树洞里每一桩心事吗。
同步推荐:《放浪记》
和萧红的身世遭遇、文风笔触都颇多相似;面对低到尘埃里去的她,男人猥琐不堪;高峰秀子演绎得太哀婉动人了。
《乱云》
你是天上纷扰的云,投射在波心的阴翳,终将困扰你们一生。情到浓时的低眉转眼、言笑投足,无不绽放淡淡哀愁;成濑天鹅之作依然要将相爱的人们天人两隔,因为最完满的爱情永远只存活于想象之中。
《女人的历史》
当她无限信任他时,他已在酝酿背叛;当她意识到时,却已无法质问死者。她就这么孤苦了一生,拒绝了迟来的爱情。成濑真是描摹尽了一切感情。
《人的约定》
变老和死亡,我宁愿选择后者;如果一个人无法选择生存,更无法选择死亡;吉田这次的笔触貌似柔软不少,内里凌厉依旧;一对耄耋老人的相濡以沫无力相望,真叫人心酸。
《妻之告白》
因为害怕因为软弱,她将苍白未来托付给一个不懂其心意的人,悲剧的不可避免,倒是作为情敌的未婚妻说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话。
《千言万语》
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理想主义的湮灭。原来许鞍华曾如此野心,失意狂放的青春和热血沸腾的年代同时结束。
同步推荐:《投奔怒海》
充满生命力,勇气十足,投奔怒海的刹那,难道真的是自由时刻的到来?影射之明显已非隐喻,可见当时尚无hexie之说。
《降E调》
偏好特写;不是我,是微风;不是爱情,是深深的温柔的乡愁。曾经连结的标志如今变成了分离的疤痕,三主题的和弦,关于个体重聚、戏剧团体的重聚、两个国家的重聚,寻找遗失的领土,破碎的天空需要声音填补。
同步推荐:《我们如何欢庆自由》
为生存、尊严和自由,他们可以抛却性命远离家园;牵涉到的历史宗教人文问题异常复杂,导演在纪实场景中插入许多空镜代替叙事,战火绵延下的诗歌流传。
《海的沉默》
宿命意味的开头,隐在黑暗中最后的再见,所有已说和未说的皆沉寂如海。
《玩偶》
他貌似手段强硬,实则内心柔软,他也努力在高尚和卑微之间、金钱和爱情中作出折中而正确的抉择;编年史折射的个人流年,最终他选择自我放逐;后半部意识的流动、内心活动很精彩,首尾呼应,平移镜头很美,剪辑甚妙;虽没看过原著,但部分场景的衔接略有突兀,看得出删减之处。
华语片:
第一名当数《观音山》,见我日志《孤独不会永远 在一起才会永远》
想到《小武》和《站台》,想到《三峡好人》和《日照重庆》,踽踽三人行又何其《春晚》,也像《风柜来的人》、《恋恋风尘》,包括今天刚看的《郎在对门唱山歌》,这样的山水空蒙雾气缭绕,这样清冷的色调,这样的小镇青年在现实和理想间的徘徊彷徨,大概有永远拍不完的题材,只要我们心中还燃着些微理想的明火。渺小如草芥的我们或他们,任何人任何事都无力掌控,都只是河中一粒泥沙随波逐流,把这些漂泊无依的灵魂们投放到如此空旷的背景,用潮湿长镜追逐着逼问着拷打着他们,大概人就是这样老去的。
其次是《最爱》
对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关注、集体主义的弊端、人心冷热、爱情的昙花一现和地久天长,这些芜杂的元素融合在过于完美的画面中,生成一种奇异的感动和美丽,如果说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永恒母题存在于各种文艺,那么生活只剩下“我们要活着,活着就是最美的,趁我们都活着,赶紧相爱结婚吧”!在灾难厄运面前,人们寻求拥抱和温暖的焦虑,产生了这部奇异的片子。
《龙门飞甲》
此片绝对出乎我意料,之前对徐克的印象很一般;江湖这么大,不如遥遥相望,徐老怪以旧式武侠为载体,附魔幻、灾难、技术于魂魄,捣鼓出一锅庞杂却感人的杂脍;昔日龙门已远如黄鹤,不如相濡以沫在黄沙尽头。若不抱寻找旧梦的心理,定会有意外收获,最大亮点是3D和武侠片的结合,在华语片中绝对独树一帜,武侠片发展到今天,终于可以另辟蹊径了;我向来不是技术控,但此片应该算是一个里程碑,其他华语山寨3D都好自挂东南枝了,浑身冒土气。
所以,2011年真是最坏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不是吗。有人说,地狱一季终是一季;有人说,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休;有人说,历经风雨的花朵更柔美。那么,我只愿在文字和光影里沉醉永不醒来,我愿在2012的洪水滔天中幸福死去。
![]() |
新片,看得有限:
《北村方向》
于我,洪尚秀是个慢热的导演,慢慢才品出他的好来,或许和主观心态有很大关系。人与人的际遇交锋和错过重逢,人生的点滴感悟和意外发现,都在充斥色欲无望的推杯换盏、拥抱疏离中慢慢稀释。他对着夜色慨叹“伤那人心了”,可亦无法忍住现时的取暖,他说等或不等皆一样苍白迷茫;她们只是停靠的驿站回忆的截点,却远非终点。
同步推荐:《生活的发现》
这是至今我认为最好的一部,即使他永远重复母题;看洪尚秀的过程,就像是伤疤被慢慢揭开的尴尬和痛楚,你痛恨有人竟切中你微妙不可言说的心事,你很想从画面里把他揪出来痛斥一番。结构对仗工整,4段式对称,两场雨两个女人,一句被问畏缩一句主动陈情,两男两女空间上的平衡,一切完美。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有信仰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平淡中建构的冲突,其引发的力量让人动容,真实才是戏剧的最大元素。
《秘境里斯本》
叙事者不断转换,一个故事衍生另一段情感,恍惚意识流,纵横交错成人物庞杂的浮世绘,最终合拢成圆;长镜如水曼妙,色彩光影舒服,帧帧如油画,细节处理妥当,镜像的运用暗喻人物关系的相互支撑和映照。
《安赫利卡奇遇》
今年看到的最感动的一部。他迷恋死去幻影、静默百合、旧式生活。当人们大谈科技经济时,他顿悟到,“鬼影”非它,乃自己对于美的观察积累至某一临界点,能引领他心灵飞升、挣脱肉身桎梏、追求精神自由的神谕。强烈的胶片感记录着入世遁世间的鸿沟。流浪汉媲美基氏垃圾老太。
《焦土之城》
爱与黑暗的故事
《单车男孩》
冷静克制,留给观众空间和余地,结尾处理得尤其好,避免煽情滥力;可怜的娃,幸甚追逐梦想的单车,幸甚有不离不弃的陪伴,即使在他遭遇弯路后,心灵仍未受俗世阴影蒙垢。
《都灵之马》
天地初开混沌鸿蒙,人类所有惰性贪婪罪恶都要消失于无休无止的风沙之中;配乐太加分。
《沉默的灵魂》
那些注定要消失的东西,就顺其自然吧。
《午夜巴黎》
甜蜜的疯狂的巴黎,透明的昏黄的巴黎,爵士的街头,酒吧的邂逅,相遇又分离,一场流连于一往情深的伟大幻想,到最后牵手的是滤静后的你我。
《奇迹》
清淡醇厚,是枝裕和越陈越香。
非新片,感谢和你们在2011的相遇:
《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
那个纯良梦幻依恋着母亲的男孩奥勃洛莫夫,不就是普鲁斯特吗;以景物喻人明事,这不仅是一出追忆似水年华的唯美古典爱情,还是回荡在俄罗斯大地上永不消逝的爽朗笑声,还是永恒的故园家国梦,它们和苍莽雪原、乡愁白桦一样镌刻在骨子里。
同步推荐:《烈日灼人》
田园风情下涌动翻腾的政治风云,人心在波动诡谲中沉沦。
《安娜成长篇》
一个女孩在镜头前的变化与一个国家的变迁映衬,剪辑漂亮 。
《史楚锡流浪记》
卑命如草芥的微灵魂在尘世的苦苦抗争,无形的精神凌辱比肉体的拷打更能摧毁生命。
同步推荐:《儿子,你都干了什么》
林奇的阴郁氛围+赫尔佐格的神秘主义,线性叙事和闪回结构对应肉体拘于一方和心灵的无限驰骋。完美。
《格列佛最后的旅行》
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时代的巨变和个人命运的转折,在我们最狂野的梦中,我们永远年轻。
同步推荐:《As True As Troilus》
真实如特洛伊罗斯,取材自乔叟14世纪诗歌。分屏,梦幻,诗歌吟诵,对峙,死亡,静默,紧张,痛。配乐太美太美,简直就是一首完整的超长后摇啊,沉郁,清亮,痛彻心肺,百啭千回。
《带小狗的女人》
只有遇见了对方,你们才知晓灵魂存在的意义。
同步推荐:《旅程挽歌》
心灵独白,梦幻意识;光线迷蒙、烟雾氤氲、水汽玲珑,平移的镜头实在太具有他个人风格了。
《以法律之名》
冷谲诡异的配乐之先锋惊艳简直不像默片时代出品,大量无变奏营造出不安动荡的氛围,非常有空间感,环境因而丰富空旷。所谓法律皆系人定,凌驾于人性之上的道德优越让一个悲剧滑向另一个悲剧。群戏不复杂,但十分有张力。影像光合度饱满,景物指代和空镜皆富有神韵。
《狗心》
妖魔化体制下,疯狂变异扭曲的何止是人类,连狗都学会了种种贪婪虚妄;布尔加科夫原著中的古怪魔幻、冷峻幽默表达得较充分,灰黄色调很妥帖,细节很到位。
《女人步上楼梯时》
只是认命,不是真正的幸福。女神的高贵在骨灰中的情书,在面对爱情时的决然拒绝,在失去现实依靠后佯装的坚强。你非要写尽世间女子百态苦情才方休吗,非要捕捉到每一个眼神流转心绪惆怅吗,非要掏尽树洞里每一桩心事吗。
同步推荐:《放浪记》
和萧红的身世遭遇、文风笔触都颇多相似;面对低到尘埃里去的她,男人猥琐不堪;高峰秀子演绎得太哀婉动人了。
《乱云》
你是天上纷扰的云,投射在波心的阴翳,终将困扰你们一生。情到浓时的低眉转眼、言笑投足,无不绽放淡淡哀愁;成濑天鹅之作依然要将相爱的人们天人两隔,因为最完满的爱情永远只存活于想象之中。
《女人的历史》
当她无限信任他时,他已在酝酿背叛;当她意识到时,却已无法质问死者。她就这么孤苦了一生,拒绝了迟来的爱情。成濑真是描摹尽了一切感情。
《人的约定》
变老和死亡,我宁愿选择后者;如果一个人无法选择生存,更无法选择死亡;吉田这次的笔触貌似柔软不少,内里凌厉依旧;一对耄耋老人的相濡以沫无力相望,真叫人心酸。
《妻之告白》
因为害怕因为软弱,她将苍白未来托付给一个不懂其心意的人,悲剧的不可避免,倒是作为情敌的未婚妻说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话。
《千言万语》
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理想主义的湮灭。原来许鞍华曾如此野心,失意狂放的青春和热血沸腾的年代同时结束。
同步推荐:《投奔怒海》
充满生命力,勇气十足,投奔怒海的刹那,难道真的是自由时刻的到来?影射之明显已非隐喻,可见当时尚无hexie之说。
《降E调》
偏好特写;不是我,是微风;不是爱情,是深深的温柔的乡愁。曾经连结的标志如今变成了分离的疤痕,三主题的和弦,关于个体重聚、戏剧团体的重聚、两个国家的重聚,寻找遗失的领土,破碎的天空需要声音填补。
同步推荐:《我们如何欢庆自由》
为生存、尊严和自由,他们可以抛却性命远离家园;牵涉到的历史宗教人文问题异常复杂,导演在纪实场景中插入许多空镜代替叙事,战火绵延下的诗歌流传。
《海的沉默》
宿命意味的开头,隐在黑暗中最后的再见,所有已说和未说的皆沉寂如海。
《玩偶》
他貌似手段强硬,实则内心柔软,他也努力在高尚和卑微之间、金钱和爱情中作出折中而正确的抉择;编年史折射的个人流年,最终他选择自我放逐;后半部意识的流动、内心活动很精彩,首尾呼应,平移镜头很美,剪辑甚妙;虽没看过原著,但部分场景的衔接略有突兀,看得出删减之处。
华语片:
第一名当数《观音山》,见我日志《孤独不会永远 在一起才会永远》
想到《小武》和《站台》,想到《三峡好人》和《日照重庆》,踽踽三人行又何其《春晚》,也像《风柜来的人》、《恋恋风尘》,包括今天刚看的《郎在对门唱山歌》,这样的山水空蒙雾气缭绕,这样清冷的色调,这样的小镇青年在现实和理想间的徘徊彷徨,大概有永远拍不完的题材,只要我们心中还燃着些微理想的明火。渺小如草芥的我们或他们,任何人任何事都无力掌控,都只是河中一粒泥沙随波逐流,把这些漂泊无依的灵魂们投放到如此空旷的背景,用潮湿长镜追逐着逼问着拷打着他们,大概人就是这样老去的。
其次是《最爱》
对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关注、集体主义的弊端、人心冷热、爱情的昙花一现和地久天长,这些芜杂的元素融合在过于完美的画面中,生成一种奇异的感动和美丽,如果说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永恒母题存在于各种文艺,那么生活只剩下“我们要活着,活着就是最美的,趁我们都活着,赶紧相爱结婚吧”!在灾难厄运面前,人们寻求拥抱和温暖的焦虑,产生了这部奇异的片子。
《龙门飞甲》
此片绝对出乎我意料,之前对徐克的印象很一般;江湖这么大,不如遥遥相望,徐老怪以旧式武侠为载体,附魔幻、灾难、技术于魂魄,捣鼓出一锅庞杂却感人的杂脍;昔日龙门已远如黄鹤,不如相濡以沫在黄沙尽头。若不抱寻找旧梦的心理,定会有意外收获,最大亮点是3D和武侠片的结合,在华语片中绝对独树一帜,武侠片发展到今天,终于可以另辟蹊径了;我向来不是技术控,但此片应该算是一个里程碑,其他华语山寨3D都好自挂东南枝了,浑身冒土气。
![]() |
因为放假的原因,还是1月和8月最高峰,但怎么少了2部? |
所以,2011年真是最坏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不是吗。有人说,地狱一季终是一季;有人说,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休;有人说,历经风雨的花朵更柔美。那么,我只愿在文字和光影里沉醉永不醒来,我愿在2012的洪水滔天中幸福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