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人物篇
【莱奥南(巴黎圣母院复调) 一位诗人和作曲家,作有一部《奥尔加农大全》(二声部复调),这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复调音乐文献之一。莱奥南以擅长写作华丽奥尔加农著称。在他的为礼拜仪式创作的音乐中,自由、华丽的奥尔加农与节奏鲜明的第斯康特交替出现,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音乐的对比。 佩罗坦后将《奥尔加农大全》润色修改。 【马肖的音乐创作(新艺术) 全名:纪尧姆 德 马肖,是法国新艺术音乐的重要任务。他的音乐创作主要有:1,经文歌创作:2,弥撒曲:3,世俗歌曲。 【迪费的音乐风格(文艺复兴勃垦地) 1, 迪费代表了15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的体裁与风格,并对15世纪下半叶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他更重要的成就在弥撒曲方面,真正确立了定旋律弥撒曲的体裁风格,使其成为文艺复兴复调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3, 他是第一个采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作曲家。 4, 他是在创作中采用四声部织体,把低声部固定在持续声部之下的第一位作曲家。 【若斯堪的音乐风格(弗兰德) 1, 他是世纪之交的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的突出代表,也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2, 他的弥撒曲创作有了更多的类型和手法;经文歌是他数量最多的体裁,最能代表其个性和创造性;尚松的声部增多,形式更自由。 3, 模仿在他的复调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品常以赋格式的模仿(卡农)形成结构的基础。 4, 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注意探索以音乐的手法对歌词进行形象的解释与象征。 【维瓦尔第(巴罗克) 巴罗克协奏曲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意大利作曲家。他的很多协奏曲都有标题,例如著名的《四季》。他的主题比托雷利的更简洁,节奏更富于动力。他的大部分协奏曲的三个乐章同等重要。在两端的乐章中,乐队全奏部分的回归与独奏部分的插段不断交替,构成典型的回归曲式。 【亨德尔: 创作特征: 1, 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但增加了法、英、德的因素。 2, 作曲速度很快。 3, 经常借用自己或他人的旧作。 4, 具有驾驭庞大结构的气魄,线条简洁而宽放,主调风格为主,善于用很经济的手法创造宏伟的效果。 创作体裁:歌剧、清唱剧、器乐曲 重点在清唱剧,特征: 1, 首创英语清唱剧。 2, 把歌剧创作的经验用于清唱剧。 3, 合唱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4, 宣叙调和咏叹调往往具有抒情沉思的情绪。 代表作举例:《弥塞亚》 【巴赫的音乐风格与历史地位 1, 广泛吸收18世纪初欧洲各国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并发展到新的高 度。 2, 和声与复调取得完美的平衡。 3, 作品数量多,质量高。 4, 不仅是巴罗克的辉煌终点,也是后来西方音乐的伟大源泉。 使巴赫不仅成为巴洛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的终点,而且也成为后来的西方音乐的一个取之不尽的伟大源泉。 【海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古典风格最典型的代表。 生平要点: 1、 从1761年到90年代为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服务了30年,创作了大部分作品,是他风格成熟的重要时期。 2、 90年代,居住在维也纳,两次应邀访问英国,创作了12首伦敦交响曲,达到他创作的顶峰。 创作要点: 1, 交响曲,经历了从早期、中期到晚期的漫长的发展道路。中期达到成熟,形成四个乐章的标准结构(196页第四段)。 2, 四重奏,发展轨迹与交响曲近似,佳作多在中晚期,奏鸣曲式和展开手法更加突出,四个声部的“交谈”更加平等。 3, 其他作品:钢奏,协奏曲,弥撒曲,康塔塔,清唱剧。 【莫扎特:短暂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是这个乐派中最多才多艺的作曲家,体现了最完美的古典风格。 生平要点: 1, 童年的神童经历,使他大开眼界,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他一生的最后十年(1781-1791年)定居维也纳,写出了他最优秀的一些作品,是他最辉煌的时期。 创作要点: 1, 歌剧:是他最重要的创作体裁。他最优秀的歌剧是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四部:《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女人心》和《魔笛》。前三部是达蓬特创作脚本的意大利式歌剧,最后一部是神话题材的德语歌剧。莫扎特善于用音乐刻画戏剧人物和场景,特别是重唱,在歌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 协奏曲:他对协奏曲的贡献很大,27首协奏曲经历了一个成熟的过程。维也纳时期也是他协奏曲的丰收年代,完善了钢琴协奏曲的古典形式,确立了“双呈示部”和“华彩乐段”的结构。 3,其他作品:交响曲,室内乐,宗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