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
终于在凌晨的时候看完了《心是孤独的猎手》,这本我读的异常迟缓的小说。
书的名字在一开始就点透了整个故事的主心。孤独。每个人看似相同却又有着天壤之别的孤独。由这份孤独散发出的冰冷和忧愁,化成打不开,也挣不脱的钟形瓶,罩在每个人的心里,将所有的人都与他人隔绝开来。谁也看不到谁,谁也听不到谁。
书里写着南方小镇里的两个形影不离的哑巴,高个儿哑巴辛格,和他的胖哑巴朋友安东尼帕罗斯。大部分的时间里,辛格总是对他的朋友激烈的打着手语,灰绿色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像是有着说不完的话。而安东尼帕罗斯,则是昏沉沉的靠在沙发里看着辛格,偶尔用手语笨拙的表达他是要吃东西还是喝酒。这就是他们之间全部的交流,“辛格从来不知道他的伙伴到底能明白多少他的话,可是这一点儿也不重要。”
直到有一天,胖哑巴不幸要被送往精神病院离开小镇。两个人的生活突然只剩下辛格一人,没有了安东尼帕罗斯陪伴的辛格,被这种生活的空虚和沉默击中,感到疲倦并且孤单,为了摆脱这份突如其来的孤离感,他不得不开始在小镇的四处晃悠,以打发掉黯淡无趣的一天又一天。
小镇的人们发现了辛格,并为他身上特有的沉静和安宁的气质吸引,人们不约而同的向他靠近。比如少女米克,比如愤青酒鬼布朗特,比如黑人老医生考普兰德,比如咖啡店老板比夫,比如……这些生活里几乎没有什么交集的人都选择了辛格作为他们的倾诉对象,他们围着辛格不断的说不断的说,说那些一直以来所有想要被理解被聆听却无法表达的悲伤,说那些压抑已久却无从排解的忧愁。所有的人都认为辛格的心里有一面与自己相通的镜子,那面镜子里照映的是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看到的孤独与痛苦。
之后的一天,辛格先生带着礼物和新鲜的水果去看望他的朋友。他坐上火车,脑海里浮现起安东尼帕罗斯粗大温柔的脸庞,他想起安东尼帕罗斯懒散的笑容就感到满足和喜悦。他又积攒了许多话想要对他的伙伴说,他觉得他的内心只有安东尼帕罗斯才会理解。然而,等待他的是安东尼帕罗斯的死讯。于是陷入绝望的辛格向自己的胸口扣动了扳机。
故事在这里恢复了平静,小镇的人们又重回自己的生活轨迹,他们为失去了一个心灵相通的知己而感到悲恸,但却没有人可以解释辛格为什么会自杀。这永远是一个迷。
麦卡勒森冷静的在笔底铺开一张怪网,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寻找那面能够映照出彼此内心的镜子,有了这面镜子,所有的孤独将不再孤独,所有的踽踽独行都将有所依傍。于是人们找到了辛格,认为只有辛格才能读懂自己的心,辛格的镜子里却只映照出安东尼帕罗斯的脸,在他眼里,小镇里的人们总是那么奇怪,他不懂这些人们为什么总要对他说个不停,而安东尼帕罗斯呢,除了吃喝贪占,他无所谓孤独无所谓理解。
看吧,这不过是一个揪心的玩笑,麦卡勒斯决绝的打碎掉所有隐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镜子。她通过一个孩子潦草而无谓的笔迹就安排了安东尼帕罗斯的死亡。甚至没有交代有关于他死亡的一星半点,就轻而易举的堵住了辛格内心的出口。这面镜子再也不存在了,于是所有的希望都在原来的地方萎谢。
然而更残酷的是,那面镜子根本就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已。
其实小说在一开始就将所有都毫不掩饰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安东尼帕罗斯离开辛格的时候“他的笑容平淡而遥远——仿佛他们早已相隔万里。”其实从来都没有靠近过,所有看似相互慰藉的心灵与相互依托的灵魂,不过是一场漫长的白日梦。
在11年的末尾读过这样一本小说,觉得很平静。
其实这是我最不愿再回首的一年。回忆微小而又庞大,它曾经如此细密的贴合过我的生活,所以当它被突然撕掉的时候,它存在过的地方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从那儿刮过来的风无孔不入的侵入我的生活,我必须时刻挣扎着寻找平衡才不会跌进去。
有时候觉得如果时间远了就可以忘怀,其实并不,回忆是一场杀戮。
“如果你觉得你理解我,那你一定理解错了。”
《猎手》在最后也没有告诉我孤独的出口,辛格死了,小镇上的居民被打回原形,继续生活继续孤独。
但,如果这面镜子不过是一个自我安慰的白日梦,我或许可以释然的倒掉我所有的碎镜离开,当所有的一切都无法解释也不可避免的时候,也许离开就是最后的答案。
否则我怕再也无法变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