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到底该如何做危机公关?
蒙牛又一次出丑闻了,还是产品质量问题,在我印象中,这至少是第四次了,前三次都闹得举国皆知,但据说只要有一个好公关团队,最后还是头过身就过,平安渡险。
这一次蒙牛应对危机依然是进退失据,第一个昏招是把问题归结到饲料,以推卸责任,第二个昏招到香港媒体说明产品质量和内地完全不同的,更是大失民心,第三个昏招是据某些媒体人说收到禁令,这我无法证实,但用金钱和行政力量干涉媒体报道,还真不是新闻。
每次企业遇到危机,网上就有一些所谓的公关高手表示不屑,言下之意只要我操盘,事情就不会沿着现在的轨迹发展。其实危机公关并不神秘,只是一些人喜欢把他神秘化,好从中狮子大开口,从中渔利。蒙牛这样规模的企业,在有多次教训后,依然在产品品质上出问题,其实本质要么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出了问题,要么是管理流程出了问题,要么是内部人员出了问题。
我们按照ISO体系要求是三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反馈”就可以很简单的得出应对方案,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危机公关。
作为黄曲霉素,大家先不要怕它是天然物里致癌性最强的,任何植物假如霉变,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黄曲霉素,这是很难避免的。
但是作为一家奶企,应该很清楚黄曲霉素一定会在部分看起来正常,其实开始霉变的饲料中存在,那么有没有采取手段对饲料进行监控?
蒙牛的说法是有些奶来自分散的农户,所以无法监控。这里面有两个疑问,第一,蒙牛合作的所谓大奶源,比如现代牧业的饲料就没有霉变问题?他们有怎样的流程控制霉变饲料?假如没有,某些大奶源未必就比农家更靠谱,蒙牛不也是大奶企么?还不是问题频频?第二,农家奶源分散,那么蒙牛有无对他们的品质控制要求和抽检制度,以阻止他们明明发现饲料霉变,但为了节约成本而继续投入喂养的行为?
就算饲料问题无法管理,作为奶源,蒙牛进厂时不做检查?是批捡还是抽检?为什么没有发现问题奶?在流程管理上有问题?还是在检验标准上有问题?又或者是检验仪器不巧出了问题没有发现?甚至是内部有人明明知道奶源有问题,但为了个人回扣而出卖企业的利益?
蒙牛对这些问题一概不做调研分析,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就让人无法相信,他们未来的事先预防会做得靠谱。
再说事中控制,从奶源收购入厂加工到出厂,蒙牛应该有环节监控产品质量,这些问题奶既然能被国家质检总局抽检出来,为什么蒙牛自己抽检不出来?
这依然可以归结到是抽检流程设计不合理,还是抽检标准有缺失,又或者是抽检设备不过关?当然我更加怀疑这是人的问题,还不是个别人以权谋私的问题,而是整个企业经营理念出了问题?
很多企业非常重视成本控制,要确保利润,这没有错,但假如一切只认当前成本控制确保利润,就很可能因为发现奶出了问题要报废时有人必须在内部承担责任,那么这些人为了避免个人损失,甚至是避免个人某些不法行为暴露,会不会想办法让问题奶出厂?
企业在管理制度设计上不能只考虑短期利润,还得考虑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平衡的问题。很多企业天天讲百年大业,讲企业文化,在具体经营指标上都是短期目标,利润导向,这样自然的结果就是在企业经营中都是赌徒行为,赌过了,平安无事,没赌过,就危机公关。
我可以负责任的讲,蒙牛的这种经营思维,不是个案,我还知道比蒙牛更恶劣的案例,也是今年,也是上市公司,产品还是专门给小孩子吃的药,原材料霉变,全部继续使用,不予销毁,只是为了避免所谓企业的成本造成重大损失。这事媒体根本就不知道而已,企业直接把不同意的员工维稳了。
就算前面的预防和控制都没有做到位,那么事后反馈也可以做一补救,第一确定问题奶有多少流向市场?第二第一时间发布问题奶批次信息,请各卖场帮助召回,对已经购买的消费者进行道歉赔偿,而不是立即表态没有流出厂,然后被迫公开相关信息,这很可笑。第三老老实实检讨一下我刚才提出的流程,标准,设备,人员四个环节上的管理问题,一一检讨有哪些环节没有控制住,导致这样一个基本检测指标不合格产品出厂,并告知全国人民解决方案,这才能换来一些谅解,并成为企业发展中的助力。
另外还要提醒一点,蒙牛在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归为国资,依然大玩兼并重组路线,在快速扩张的战略背后,是不是必然埋下了粗放式管理的种子?要知道企业的人才和管理模式不是一重组就可以复制的,但规模上去了,投入下去了,对业绩的要求压力上了了这倒是很直接的事情。
所以蒙牛毒奶事件不是偶然的个案,从中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战略,流程,人员方方面面的问题,加以分析,一一提出对策,就是最好的危机公关,也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应该做的事情。
恰恰是很多企业遇到问题,不去检讨自己的经营,反而求助媒体的力量做危机公关,这样下去企业迟早要出大事。
有人说,明明知道蒙牛的奶含三聚氰胺,大家还是继续买到它上市,这是蒙牛之所以敢不断坑爹的原因。这话有理,但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你骗我一次,两次,但事不过三,假如蒙牛让我觉得没有从根本上分析问题,还是采取我们有关部门一贯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拖字诀解决问题,我个人是肯定不会再买蒙牛奶了。
按公关公司的广告宣传,蒙牛是人盯人,关把关,双向监控,专业设备,第三方专家监督,可这都阻挡不了蒙牛一而再,再而三出问题奶,是可忍,孰不可忍?
企业就该回归企业的经营本分,少一点危机公关,多一点流程控制,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事! 关于作者 秋叶, 武汉某大学, 站着挣钱的,就是老师。
PPT策划,大项目售前售后技能,网络推广,写作出版,职业规划,男欢女爱等等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向文章付费 请作者吃饭 关于作者秋叶,
武汉某大学, 站着挣钱的,就是老师。PPT策划,大项目售前售后技能,网络推广,写作出版,职业规划,男欢女爱等等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向文章付费 请作者吃饭
原文链接:http://www.70man.com/?p=9432
这一次蒙牛应对危机依然是进退失据,第一个昏招是把问题归结到饲料,以推卸责任,第二个昏招到香港媒体说明产品质量和内地完全不同的,更是大失民心,第三个昏招是据某些媒体人说收到禁令,这我无法证实,但用金钱和行政力量干涉媒体报道,还真不是新闻。
每次企业遇到危机,网上就有一些所谓的公关高手表示不屑,言下之意只要我操盘,事情就不会沿着现在的轨迹发展。其实危机公关并不神秘,只是一些人喜欢把他神秘化,好从中狮子大开口,从中渔利。蒙牛这样规模的企业,在有多次教训后,依然在产品品质上出问题,其实本质要么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出了问题,要么是管理流程出了问题,要么是内部人员出了问题。
我们按照ISO体系要求是三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反馈”就可以很简单的得出应对方案,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危机公关。
作为黄曲霉素,大家先不要怕它是天然物里致癌性最强的,任何植物假如霉变,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黄曲霉素,这是很难避免的。
但是作为一家奶企,应该很清楚黄曲霉素一定会在部分看起来正常,其实开始霉变的饲料中存在,那么有没有采取手段对饲料进行监控?
蒙牛的说法是有些奶来自分散的农户,所以无法监控。这里面有两个疑问,第一,蒙牛合作的所谓大奶源,比如现代牧业的饲料就没有霉变问题?他们有怎样的流程控制霉变饲料?假如没有,某些大奶源未必就比农家更靠谱,蒙牛不也是大奶企么?还不是问题频频?第二,农家奶源分散,那么蒙牛有无对他们的品质控制要求和抽检制度,以阻止他们明明发现饲料霉变,但为了节约成本而继续投入喂养的行为?
就算饲料问题无法管理,作为奶源,蒙牛进厂时不做检查?是批捡还是抽检?为什么没有发现问题奶?在流程管理上有问题?还是在检验标准上有问题?又或者是检验仪器不巧出了问题没有发现?甚至是内部有人明明知道奶源有问题,但为了个人回扣而出卖企业的利益?
蒙牛对这些问题一概不做调研分析,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就让人无法相信,他们未来的事先预防会做得靠谱。
再说事中控制,从奶源收购入厂加工到出厂,蒙牛应该有环节监控产品质量,这些问题奶既然能被国家质检总局抽检出来,为什么蒙牛自己抽检不出来?
这依然可以归结到是抽检流程设计不合理,还是抽检标准有缺失,又或者是抽检设备不过关?当然我更加怀疑这是人的问题,还不是个别人以权谋私的问题,而是整个企业经营理念出了问题?
很多企业非常重视成本控制,要确保利润,这没有错,但假如一切只认当前成本控制确保利润,就很可能因为发现奶出了问题要报废时有人必须在内部承担责任,那么这些人为了避免个人损失,甚至是避免个人某些不法行为暴露,会不会想办法让问题奶出厂?
企业在管理制度设计上不能只考虑短期利润,还得考虑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平衡的问题。很多企业天天讲百年大业,讲企业文化,在具体经营指标上都是短期目标,利润导向,这样自然的结果就是在企业经营中都是赌徒行为,赌过了,平安无事,没赌过,就危机公关。
我可以负责任的讲,蒙牛的这种经营思维,不是个案,我还知道比蒙牛更恶劣的案例,也是今年,也是上市公司,产品还是专门给小孩子吃的药,原材料霉变,全部继续使用,不予销毁,只是为了避免所谓企业的成本造成重大损失。这事媒体根本就不知道而已,企业直接把不同意的员工维稳了。
就算前面的预防和控制都没有做到位,那么事后反馈也可以做一补救,第一确定问题奶有多少流向市场?第二第一时间发布问题奶批次信息,请各卖场帮助召回,对已经购买的消费者进行道歉赔偿,而不是立即表态没有流出厂,然后被迫公开相关信息,这很可笑。第三老老实实检讨一下我刚才提出的流程,标准,设备,人员四个环节上的管理问题,一一检讨有哪些环节没有控制住,导致这样一个基本检测指标不合格产品出厂,并告知全国人民解决方案,这才能换来一些谅解,并成为企业发展中的助力。
另外还要提醒一点,蒙牛在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归为国资,依然大玩兼并重组路线,在快速扩张的战略背后,是不是必然埋下了粗放式管理的种子?要知道企业的人才和管理模式不是一重组就可以复制的,但规模上去了,投入下去了,对业绩的要求压力上了了这倒是很直接的事情。
所以蒙牛毒奶事件不是偶然的个案,从中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战略,流程,人员方方面面的问题,加以分析,一一提出对策,就是最好的危机公关,也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应该做的事情。
恰恰是很多企业遇到问题,不去检讨自己的经营,反而求助媒体的力量做危机公关,这样下去企业迟早要出大事。
有人说,明明知道蒙牛的奶含三聚氰胺,大家还是继续买到它上市,这是蒙牛之所以敢不断坑爹的原因。这话有理,但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你骗我一次,两次,但事不过三,假如蒙牛让我觉得没有从根本上分析问题,还是采取我们有关部门一贯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拖字诀解决问题,我个人是肯定不会再买蒙牛奶了。
按公关公司的广告宣传,蒙牛是人盯人,关把关,双向监控,专业设备,第三方专家监督,可这都阻挡不了蒙牛一而再,再而三出问题奶,是可忍,孰不可忍?
企业就该回归企业的经营本分,少一点危机公关,多一点流程控制,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事! 关于作者 秋叶, 武汉某大学, 站着挣钱的,就是老师。
PPT策划,大项目售前售后技能,网络推广,写作出版,职业规划,男欢女爱等等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向文章付费 请作者吃饭 关于作者秋叶,
武汉某大学, 站着挣钱的,就是老师。PPT策划,大项目售前售后技能,网络推广,写作出版,职业规划,男欢女爱等等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向文章付费 请作者吃饭
原文链接:http://www.70man.com/?p=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