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说简单了,是个工作习惯问题,说复杂了,就非常复杂了,这已经不是一个矩阵的问题,而是一个立体的问题,下面简单地、一一道来吧(即使如此,我估计也会很长,毕竟是个太复杂的问题了):
1. 从维度上说,分为单个项目时间管理和总体时间管理
(1) 单个项目一定要列工作时间表,以便能对一个项目需要的时间总量、以及在某个时间段或者时间截点上需要的时间有所预期,从而对未来资源的分配有个概念,并能提前准备,譬如,在个人时间上能先做出预留,在团队上,提前安排出合适的人选备用,甚至提前招人;
(2) 总体时间上要根据单个项目进行协调安排,毕竟,一个律师会同时处理多个案子、多个项目。当同时需要处理的事情增多的时候,就容易显的混乱,此时,有几个方法,尽量使事情变得有序,(a)在每增加一个项目的时候都根据项目时间表对总体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并保留一定的时间留作机动安排;(b)记下关键时间点,并设置提示时间,根据事情具体的情况,提前一周、两三天或者半小时;(c)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什么事情都记在心里,会降低工作效率,令人焦虑,所以一定要记录下来,此时除了笔记本以外,可以利用秘书(如果有的话)和很多应用程序,本人比较土,一般就是邮件任务栏、excel表,目前我用的还可以,但相信会有更好的程序,也请朋友们给我推荐几款;(d)定期温习自己的记录;(e)在安排团队任务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时间表,使得他们在做各自的任务时,必须要提前向你做出提示。
2. 从线索上说,分为主线任务和插入任务
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都不可能按部就班,届时一定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所以除了在时间安排上需要留出一定机动时间外,具体处理时也有些办法:
(1) 每天早上上班时第一件事就是列一下当天需要做的to-do-list,这些就是当天的主线任务,同时也要想明白,主线任务中哪些是当天必须完成的,哪些可以稍微拖一下;
(2) 突发事件到来的时候,如果可以几分钟内处理完的,就立刻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待完成的任务数,可以减轻些精神压力;如果时间需要花费比较多,那么就根据轻重缓急分一分,重要、着急的事情,立即处理,否则就留待完成主线任务后再处理;
(3) 现在很多任务的产生都来自于邮件,我们每天上班的时候都会查邮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对主线任务进行调整,这也是我喜欢早上做to-do-list的原因,有不少朋友也会头一天晚上做;
此外,还有很多邮件会带来突发任务,我一般是完成了一项主线任务后才会去查一次邮件,然后分类处理。我一般不太相信,真正紧急的事情会只有一封邮件,而没有电话,所以,我不会实时查邮件,这会完全打乱我工作的连续性,降低工作效率。当然,也有朋友告诉我,律师是这样,但在公司里未必,有时候领导虽然着急,但也不会打电话,这点,我还在摸索中。
3. 从事项上说,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分类
曾看到过一本书,说事情分为四类,重要而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这种分类,对我很有启发,我在将一个任务是否列入主线任务、提前多少时间交给团队处理,以及交给团队中哪个成员处理的时候,都会以此为依据进行安排。
一般来讲,
(1) 重要而紧急的,我会列入主线任务,亲自处理,只会将一些支持工作交给团队;
(2) 重要而不紧急的,我会提前请团队进行准备、支持工作,然后亲自处理;
(3) 不重要但紧急的,请团队中得力的人立即处理,我会要求其随时汇报进度,并及时解决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不会有返工的时间,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自己是不是看;
(4) 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我会安排给团队,甚至作为新人的练手任务,由老人监督,我只要安排好完成时间(一般会比deadline有个提前量),然后听取汇报。
在我曾经培养的团队中,(3)、(4)是可以做到的,呵呵,但现在我还是都得要亲自处理,形成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流程,也是需要时间的。
4. 从主体上说,分为个人时间管理和团队时间管理
以前律师单打独斗的比较多,可能带一个助理、一个秘书就足够了,但现在不行,尤其是从事非诉讼业务的律师,有时候做一个项目就需要铺上去数十个人,所以培养核心团队是非常必要的,这时候,就需要团队时间管理了。
团队时间管理是非常有艺术性的,很考验人的智商和情商,毕竟人不是机器,得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才能有效管理,总体说来:
(1) 根据团队人员的年级、特点安排工作,组成单个项目的项目组,并要求他们也按照前三项方法进行各自的时间管理;
(2) 好的团队一定要有阶梯,因为律师团队是比较不稳定的,容易变动,所以有好的阶梯才能确保任何时候都有人能做senior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时间管理上也需要按照这个特点进行,老人管理新人,帮助新人安排任务,确定时间;负责人只要向老人确定确定时间要求即可。
5. 辅助时间管理的还有一些其他内容,包括文档管理、工作流程等等。
总结:
时间管理的问题,我相信涉及各行各业,对于律师来说,能否取得成功,除了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心态,时间管理,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因素,毕竟业务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当然业务的含金量也很重要,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现在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团队,现在正在花时间做这件事情。好的时间管理模型能否在一个团队里建立起来,对工作能否高效、有序的完成至关重要,但这,确实是需要大量时间去了解情况、了解背景、了解人员、相互磨合才有可能真正建立的。前面的总结,除了第3条,都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不确知会不会与别人雷同),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已经完美的实现,仅做抛砖引玉之用吧。
1. 从维度上说,分为单个项目时间管理和总体时间管理
(1) 单个项目一定要列工作时间表,以便能对一个项目需要的时间总量、以及在某个时间段或者时间截点上需要的时间有所预期,从而对未来资源的分配有个概念,并能提前准备,譬如,在个人时间上能先做出预留,在团队上,提前安排出合适的人选备用,甚至提前招人;
(2) 总体时间上要根据单个项目进行协调安排,毕竟,一个律师会同时处理多个案子、多个项目。当同时需要处理的事情增多的时候,就容易显的混乱,此时,有几个方法,尽量使事情变得有序,(a)在每增加一个项目的时候都根据项目时间表对总体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并保留一定的时间留作机动安排;(b)记下关键时间点,并设置提示时间,根据事情具体的情况,提前一周、两三天或者半小时;(c)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什么事情都记在心里,会降低工作效率,令人焦虑,所以一定要记录下来,此时除了笔记本以外,可以利用秘书(如果有的话)和很多应用程序,本人比较土,一般就是邮件任务栏、excel表,目前我用的还可以,但相信会有更好的程序,也请朋友们给我推荐几款;(d)定期温习自己的记录;(e)在安排团队任务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时间表,使得他们在做各自的任务时,必须要提前向你做出提示。
2. 从线索上说,分为主线任务和插入任务
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都不可能按部就班,届时一定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所以除了在时间安排上需要留出一定机动时间外,具体处理时也有些办法:
(1) 每天早上上班时第一件事就是列一下当天需要做的to-do-list,这些就是当天的主线任务,同时也要想明白,主线任务中哪些是当天必须完成的,哪些可以稍微拖一下;
(2) 突发事件到来的时候,如果可以几分钟内处理完的,就立刻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待完成的任务数,可以减轻些精神压力;如果时间需要花费比较多,那么就根据轻重缓急分一分,重要、着急的事情,立即处理,否则就留待完成主线任务后再处理;
(3) 现在很多任务的产生都来自于邮件,我们每天上班的时候都会查邮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对主线任务进行调整,这也是我喜欢早上做to-do-list的原因,有不少朋友也会头一天晚上做;
此外,还有很多邮件会带来突发任务,我一般是完成了一项主线任务后才会去查一次邮件,然后分类处理。我一般不太相信,真正紧急的事情会只有一封邮件,而没有电话,所以,我不会实时查邮件,这会完全打乱我工作的连续性,降低工作效率。当然,也有朋友告诉我,律师是这样,但在公司里未必,有时候领导虽然着急,但也不会打电话,这点,我还在摸索中。
3. 从事项上说,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分类
曾看到过一本书,说事情分为四类,重要而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这种分类,对我很有启发,我在将一个任务是否列入主线任务、提前多少时间交给团队处理,以及交给团队中哪个成员处理的时候,都会以此为依据进行安排。
一般来讲,
(1) 重要而紧急的,我会列入主线任务,亲自处理,只会将一些支持工作交给团队;
(2) 重要而不紧急的,我会提前请团队进行准备、支持工作,然后亲自处理;
(3) 不重要但紧急的,请团队中得力的人立即处理,我会要求其随时汇报进度,并及时解决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不会有返工的时间,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自己是不是看;
(4) 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我会安排给团队,甚至作为新人的练手任务,由老人监督,我只要安排好完成时间(一般会比deadline有个提前量),然后听取汇报。
在我曾经培养的团队中,(3)、(4)是可以做到的,呵呵,但现在我还是都得要亲自处理,形成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流程,也是需要时间的。
4. 从主体上说,分为个人时间管理和团队时间管理
以前律师单打独斗的比较多,可能带一个助理、一个秘书就足够了,但现在不行,尤其是从事非诉讼业务的律师,有时候做一个项目就需要铺上去数十个人,所以培养核心团队是非常必要的,这时候,就需要团队时间管理了。
团队时间管理是非常有艺术性的,很考验人的智商和情商,毕竟人不是机器,得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才能有效管理,总体说来:
(1) 根据团队人员的年级、特点安排工作,组成单个项目的项目组,并要求他们也按照前三项方法进行各自的时间管理;
(2) 好的团队一定要有阶梯,因为律师团队是比较不稳定的,容易变动,所以有好的阶梯才能确保任何时候都有人能做senior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时间管理上也需要按照这个特点进行,老人管理新人,帮助新人安排任务,确定时间;负责人只要向老人确定确定时间要求即可。
5. 辅助时间管理的还有一些其他内容,包括文档管理、工作流程等等。
总结:
时间管理的问题,我相信涉及各行各业,对于律师来说,能否取得成功,除了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心态,时间管理,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因素,毕竟业务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当然业务的含金量也很重要,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现在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团队,现在正在花时间做这件事情。好的时间管理模型能否在一个团队里建立起来,对工作能否高效、有序的完成至关重要,但这,确实是需要大量时间去了解情况、了解背景、了解人员、相互磨合才有可能真正建立的。前面的总结,除了第3条,都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不确知会不会与别人雷同),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已经完美的实现,仅做抛砖引玉之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