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之于数学,好比性爱之于手淫
好吧,首先要说的是,我不是标题党。文章大纲是这样的:
首先是关于我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引子;
是一段正经地关于学物理也不少几年的一些小小的可笑的感受;
是唯象地论证一下这个比喻的合理性;
是这个唯象理论可以演绎出的结果
-------------------------------------------------------------------------------------------------
这个东西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引子。之前看过,觉得很有趣,今晚想起来觉得越来越有道理。
如下图:
-----------------------------------------------------------------------------------------
突然觉得,这个比喻的有趣之处在于:
就好比在学习物理,看书的时候,常常会有两种东西给你快感。
一种感觉就好象是,你感觉世界上极端小极端大极端短极端长的各个领域里面,他们的道理居然就像自己蹬自行车自行车就会走,想让手打字手就能打出来,咖啡粉加了热水就有咖啡喝一样自然和简单,这就是本科的时候看完了《费曼物理学讲义》以至于让我很沉迷费曼的感觉。你得想想你可以用一个塑料薄膜……好吧,不要邪恶,是用塑料薄膜的震动模拟波函数,再往上面撒沙子看看哪里集中的最多来模拟概率幅度……量子力学不可以看见,但波动的行为是可以看见的……这中思路就像计算物理里面用随机数“撒沙子+称斤两”来算定积分一样。
一种感觉就好象是,你感觉原来那么简单的道理里面,数学——一种由更简单的现实现象而精炼归纳出来的结实的表达——可以更确切地给你一种安全感。让物理的某种“直觉”更顺畅地流淌。这是很美好的事情。这种结式的,自给自足的安全感……好吧,让我继续说下去。
---------------------------------------------------------------------------------------------
从上面的东西,可能有人会以为这是一篇介绍学习经验的比较正经的文章,不好意思,不是的。
为什么这个比喻很贴切呢,今晚在自习室看书有点累,身体疲乏。抱着量子光学看了半天一点开心的感觉都没有……好吧,几乎很快就睡着了。又想到了早上抄高等电动力学的答案的时候,居然随便就可以拿里面的积分和公式互相之间玩一玩。然后我这样想:
所谓性爱这种东西,是需要情境,需要情绪,需要机会和对象的。用码农的话来说,有点那么“面向对象”的意思。如果你身体不适?太累了?不能胜任比较持久的脑力劳动?不是很开心?物理概念不是很对自己胃口?那么不好意思,你是无法获得快感的。
但是手淫就不一样。随时随地……是吧。至少对于一部分人。另外,世界上有两种人最浪费纸,一种是宅男,一种是理论物理学家或者是某些做paper based basic math的人……我觉得这种对应惊人的好,就像薛定谔和薄膜一样……
好比你在很累的时候看一本物理书,你不会对里面的concepts and insights有很大的兴趣,你只会很疲惫地找到一个积分,找到一步推导,然后用自己的数学功底算出跟作者一样的结果。然后觉得很开心……我觉得这和疲惫的时候,随便搜搜以前的文件夹,温习一下A片然后开心地来一发之后去睡觉一样。很贴切。
-------------------------------------------------------------------------------------------
这个比喻给我的启示是什么呢?
1:就好比行为学实验里的小白鼠会按“刺激”而非“食物”的按钮直到自己死掉一样,疯狂地没有品味地做数学推导,是有悖人性,有悖健康的。
2:看物理的时候,不要沉沦于欣欣然地积分和微分之中。我知道有人是很正常的,好比我的室友,会用计算机解决这些积分问题;但我也知道有人是不正常的,好比我,就喜欢看到麻烦的积分就忍不住自己动笔尝试一下……好比,裸解双势阱薛定谔方程的定态解,并且解析表达,这种苦逼无用但是能浪费你七八个小时的事情,最合一年前我的口味。
3:偶尔当你烦躁的时候,不如找一个积分,来一发……
首先是关于我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引子;
是一段正经地关于学物理也不少几年的一些小小的可笑的感受;
是唯象地论证一下这个比喻的合理性;
是这个唯象理论可以演绎出的结果
-------------------------------------------------------------------------------------------------
这个东西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引子。之前看过,觉得很有趣,今晚想起来觉得越来越有道理。
如下图:
![]() |
-----------------------------------------------------------------------------------------
突然觉得,这个比喻的有趣之处在于:
就好比在学习物理,看书的时候,常常会有两种东西给你快感。
一种感觉就好象是,你感觉世界上极端小极端大极端短极端长的各个领域里面,他们的道理居然就像自己蹬自行车自行车就会走,想让手打字手就能打出来,咖啡粉加了热水就有咖啡喝一样自然和简单,这就是本科的时候看完了《费曼物理学讲义》以至于让我很沉迷费曼的感觉。你得想想你可以用一个塑料薄膜……好吧,不要邪恶,是用塑料薄膜的震动模拟波函数,再往上面撒沙子看看哪里集中的最多来模拟概率幅度……量子力学不可以看见,但波动的行为是可以看见的……这中思路就像计算物理里面用随机数“撒沙子+称斤两”来算定积分一样。
一种感觉就好象是,你感觉原来那么简单的道理里面,数学——一种由更简单的现实现象而精炼归纳出来的结实的表达——可以更确切地给你一种安全感。让物理的某种“直觉”更顺畅地流淌。这是很美好的事情。这种结式的,自给自足的安全感……好吧,让我继续说下去。
---------------------------------------------------------------------------------------------
从上面的东西,可能有人会以为这是一篇介绍学习经验的比较正经的文章,不好意思,不是的。
为什么这个比喻很贴切呢,今晚在自习室看书有点累,身体疲乏。抱着量子光学看了半天一点开心的感觉都没有……好吧,几乎很快就睡着了。又想到了早上抄高等电动力学的答案的时候,居然随便就可以拿里面的积分和公式互相之间玩一玩。然后我这样想:
所谓性爱这种东西,是需要情境,需要情绪,需要机会和对象的。用码农的话来说,有点那么“面向对象”的意思。如果你身体不适?太累了?不能胜任比较持久的脑力劳动?不是很开心?物理概念不是很对自己胃口?那么不好意思,你是无法获得快感的。
但是手淫就不一样。随时随地……是吧。至少对于一部分人。另外,世界上有两种人最浪费纸,一种是宅男,一种是理论物理学家或者是某些做paper based basic math的人……我觉得这种对应惊人的好,就像薛定谔和薄膜一样……
好比你在很累的时候看一本物理书,你不会对里面的concepts and insights有很大的兴趣,你只会很疲惫地找到一个积分,找到一步推导,然后用自己的数学功底算出跟作者一样的结果。然后觉得很开心……我觉得这和疲惫的时候,随便搜搜以前的文件夹,温习一下A片然后开心地来一发之后去睡觉一样。很贴切。
-------------------------------------------------------------------------------------------
这个比喻给我的启示是什么呢?
1:就好比行为学实验里的小白鼠会按“刺激”而非“食物”的按钮直到自己死掉一样,疯狂地没有品味地做数学推导,是有悖人性,有悖健康的。
2:看物理的时候,不要沉沦于欣欣然地积分和微分之中。我知道有人是很正常的,好比我的室友,会用计算机解决这些积分问题;但我也知道有人是不正常的,好比我,就喜欢看到麻烦的积分就忍不住自己动笔尝试一下……好比,裸解双势阱薛定谔方程的定态解,并且解析表达,这种苦逼无用但是能浪费你七八个小时的事情,最合一年前我的口味。
3:偶尔当你烦躁的时候,不如找一个积分,来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