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
作为一个默默无闻、每天足不出户在家“做作品”的人,我承认这样的生活非常奢侈。
也正因此,以前大学的时候,好像并不依赖网络,可是现在,大概除了菜场小贩,网络是我唯一能接触到社会的途径。
06年注册的豆瓣,但正式开始使用和上豆瓣应该是从去年开始的吧。原因是,好像除了这个平台,我没办法让任何人了解和看到我正在努力的事情,更谈不上沟通,对创作这件本来就应该是非常孤独的事情来说,这好像是我唯一感到自己和外界没有切断联系的连结点。
可是社交网络的弊端在于,它让一些你要躲避和遗忘的人、事,避无可避。我想过注销,频繁地动注销这个念头,后来又觉得非常窝囊,不应该软弱至此,没有这样的必要。
确实得到了很多的鼓励,让我觉得好像不那么孤独,有人喜欢我和欣赏我,有时候得到谬赞,得到很强烈的鼓励,一边高兴一边又抽自己,别太当真了,我没那么好。
留下来的代价就是,锻炼心灵,虽然有时候避不开,时不时的感觉扎,不过有一个社会基本的现实是,谁更活跃和长袖善舞,谁能争取到的就更多,如果你不能承受,选择离开,也就不要抱怨自己生不逢时什么的。
我的应对举措是,尽量不主动去看别人的东西,尽量不主动和别人说话,好像这是我能做的唯一也是最好的举动,而且网络的好处在于,很多时候,你不说,久久不说,你就消失了。
也正因此,以前大学的时候,好像并不依赖网络,可是现在,大概除了菜场小贩,网络是我唯一能接触到社会的途径。
06年注册的豆瓣,但正式开始使用和上豆瓣应该是从去年开始的吧。原因是,好像除了这个平台,我没办法让任何人了解和看到我正在努力的事情,更谈不上沟通,对创作这件本来就应该是非常孤独的事情来说,这好像是我唯一感到自己和外界没有切断联系的连结点。
可是社交网络的弊端在于,它让一些你要躲避和遗忘的人、事,避无可避。我想过注销,频繁地动注销这个念头,后来又觉得非常窝囊,不应该软弱至此,没有这样的必要。
确实得到了很多的鼓励,让我觉得好像不那么孤独,有人喜欢我和欣赏我,有时候得到谬赞,得到很强烈的鼓励,一边高兴一边又抽自己,别太当真了,我没那么好。
留下来的代价就是,锻炼心灵,虽然有时候避不开,时不时的感觉扎,不过有一个社会基本的现实是,谁更活跃和长袖善舞,谁能争取到的就更多,如果你不能承受,选择离开,也就不要抱怨自己生不逢时什么的。
我的应对举措是,尽量不主动去看别人的东西,尽量不主动和别人说话,好像这是我能做的唯一也是最好的举动,而且网络的好处在于,很多时候,你不说,久久不说,你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