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慈济
我所知道的慈济
四川之一
知道慈济是在四川地震灾区的时候,那时候我在吉祥寺的帐篷学校做志愿者老师,一天中午遇到了两个穿着白裤子蓝上衣的人,就和他们聊天,得知了慈济,后来我才知道穿这种蓝衣白裤是叫做蓝天白云,慈济人统一的衣服,需要培训和做满一定的志工时间受证之后才可以穿。
他们给我讲了好多慈济的人文和理念,很好奇,就和他们一起来到了慈济设在汉旺镇武都村的热食供应站,在这里,慈济免费提供给当地的村民热食。当天中午,我在这个热食供应的地方帮忙干了很多活,有一个头发花白的师姑热心的给我们讲慈济“竹筒岁月”的故事,我也知道了原来慈济四十年前刚开始的时候是从每天做一双婴儿鞋开始救济的,现在慈济已经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志愿者组织。
四川之二
慈济在四川的热食供应点每天免费供应当地的群众热食,其中每天两餐,午餐和晚餐,每餐三个素菜,素菜的花样很多,每天不重复,当然还有米饭,我后来几乎每天都去慈济武都村的热食供应点帮忙,主要就是发餐时候把热食从厨房搬运到发放处,做的很欢喜,有一天慈济的大爱电视台还采访了我,我对着话筒说了一些自己的感受,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天在这里帮忙,慈济的人总说“感恩,感恩”这句话让我很温暖,一个以感恩为基本价值观的组织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也很喜欢里面的人,都很亲切,很善良,觉得自己和慈济很有缘。
当时好像是遇到的慈济第十梯次的志工,有一个上海的师伯我印象很深,每天一有空就给我和其他的几个帮忙的大学生志愿者讲慈济的小故事,还有讲论语,讲苏东波,讲慈济,传统文化讲的很好,我觉得挺有智慧的,听的也很欢喜。后来我大约在慈济做志愿者有十来天,觉得这是我在四川地震灾区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了。
四川之三
在四川的慈济还认识了一些好朋友,也遇到了一些感人的事儿,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同胞和四川人民那种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这种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纯朴的爱是最动人的。
在慈济的热食供应点,有一位廖妈妈,她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帮忙,切菜,做饭,后来我有听说关于她的小故事,很感人,廖妈唯一的儿子不幸在地震中遇难了,她十分悲痛,伤心,每天以泪洗面,不肯见人,后来慈济人知道了她的情况,到家里看望她,关怀她,开导她,终于廖妈妈从家里走出来,她不但自己坚强的站起来,而且还介绍那些和她一样失去儿女的爸爸妈妈来到慈济,一起做志工,走出阴影,后来我还有王小波大哥,小唐,小勇都认廖妈做干妈,她的第二个孩子春晓现在也会说话了,很乖,我们都觉得很高兴,能认识廖妈妈很幸福,在四川又有了一个妈妈,有了一个家。
证严上人
从四川回到学校,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慈济的介绍,也对慈济及它的创办人证严法师有了一些了解,记得在百度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台湾《天下》杂志评选的近400年来对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结果前50名最具影响力的人中,证严上人位居第二,她在台湾的名声和影响力超过了孙中山,蒋介石,和蒋经国,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女性,证严上人被称作台湾最美丽的人。”
证严上人1937年出生在台湾台中县清水镇,她23岁的时候出家成为了一名比丘尼,1966年创办了慈济基金会,基金会的管理人员都是一些出家的比丘尼,她们信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理念,每天靠做蜡烛,豆粉为生,日常开支不动用基金会里的一分钱。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竹筒里节省五毛钱到今天的募集上百万的善款,从最初的30个信众到现在的近400万的会员,慈济的志业由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志业,扩及到海外赈灾、骨髓捐赠、小区志工、环保,成为“一步八脚印”。慈济人以智慧相结合,以爱心相扶持,闻声救苦,实时解难,发挥“一眼观时千眼观,一手动时千手动”的功能,使慈济所及,家家得安康,处处有温暖。证严法师开创了教富济贫的伟大事业。
慈济领路人
介绍我知道慈济的是一位师兄,一直想为这位师兄写点东西。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吉祥寺的帐篷学校,也是他给我讲了很多慈济的文化,后来回到北京,师兄经常给我发邮件,分享一些他觉得好的文章,记得有一次我去北京的打工子弟小学看到那里恶劣的条件,就给师兄发了一封邮件,师兄鼓励我“要用智慧来做慈善,如果仅凭着一念悲心来服务,是很难持久的,唯有慈悲与智慧兼备,我们才能期望把慈善工作做的圆满。”
后来,大约是涞源冬令发放的时候,师兄代表部门来北京访问,我和黄师姐去宾馆看师兄,他还给我们带了一些礼物,记得有一本四种语言的静思语,还有一些慈济歌曲的CD碟,我们一起喝了点东西,聊了聊天,短暂的相见,后来还一起去涞源进行冬令发放。之后师兄回台湾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只是通过Email网上联系。这便是我和我的慈济领路人的一些因缘,很感恩,遇到他们。
八月十五敬老院
回到北京和慈济的师姐联系上,有幸参加的第一个慈济活动是去敬老院关怀老人。那天记得正好是八月十五,一大早我坐地铁来到北京的会所,和这里的慈济人一同坐车前往天乐敬老院,在车上有一位慈济的师姑带动活动,教了我们好几个儿歌,要和老人一起互动,其中一个印象很深,是这样唱的“一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一共有十个指头,表示十种不同的动物,挺有意思。
来到敬老院,有好多老人已经等在这里,我们开始给老人做按摩,揉揉肩什么的,刚开始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可是看到其他的慈济师姐师姑都是像对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样给这里的老人按摩,揉肩,我也放开了,慈济的师姑师伯们还为老人精心准备了节目,这里的老爷爷奶奶也是多才多艺,演了很多精彩的节目,演完节目,我们开始每户每户的关怀,和老人聊天,给他们送上月饼,这里的每个老人都像一本书,有好多小故事。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很感恩,回来看了一本证严上人的书,上面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像月亮一样的爱心,月光是柔和的,无私的,我们的爱心也应该像月光一样柔和、无私,收获满满的。
黄师姐
在慈济,我还有一位领路人,那就是黄师姐,记得当时刚回到北京,李师兄告之我黄师姐的联络方式,我便和她联系,到她的住处去看她,第一次见她,感觉她是一位很有智慧,很善良,很优雅,很柔和的姐姐,因为共同对慈济文化的认同,觉得和她挺聊的来的。师姐有很多慈济的书,我经常去借阅,每次和她聊天都很开心,很欢喜。
师姐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们都是一家人”,觉得她真的把我们都当成她的一家人了,特别亲切,很温暖,后来在师姐的带领下,我又参加了很多慈济的活动,冬令发放,新春茶会,参加活动时候看到师姐她总是对我会意的点头微笑,很默契,觉得这种一家人的感觉真好,感恩慈济,让我遇到了师姐,以及更多的慈济里的可爱的师姑、师伯,真的是好感恩,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恩。
何日升先生演讲
在慈济听的第一场演讲是何日升先生的演讲,当时感觉非常好,回来后觉得头脑非常清醒,就像洗完澡一样的轻松。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对那次演讲的内容又缺少了一些更形象的记录,记得当时是记在了本子上,可是后来搬家小本子也丢了,现在看来一定要及时的整理自己的所得,及时的备份。
何先生的演讲都是关于慈济的,他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证严上人的小故事,一个是关于“不流泪的蜡烛”,是证严上人发明的一种不会流泪的蜡烛,当时觉得证严上人真的好用心;另一个小故事是说大家一起去访视,路过一片泥地,同行的人都发现自己的鞋子上沾上了泥巴,可是证严上人却是干干净净,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要用心在生活上的每一处细节,比如走路这样的小细节都要用心。他后来又给我们看了一些慈济援建的学校的图片,非常好,环境优雅,建筑结实,是百年不坏的一流建筑。在他的演讲中有一条我觉得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是“付出无所求”,慈济人付出无所求,这样才能快乐,才能欢喜,他还说道,一滴水,想要不干涸就要融入大海。这次演讲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听一位慈济人的分享,觉得收获很大。
慈青家聚
来到北京的慈济大家庭,师姑得知我还在上学,便让我也参加北京慈青的一些活动,慈青就是还在读书的慈济人的一种称呼,听说在台湾慈青还有专门的组织,比较正式,可能北京这边的慈青大部分还是针对台湾留学生来说的,人比较少。我到觉得可以让更多的大陆的学生参与到慈青的活动中来,毕竟北京有那么多的高校,有好多同学都是有爱心的,也很想有机会能付出一些,这就需要我们的努力了,让更多人了解慈济,知道慈济。
慈青的家聚每两周一次,每次大约都是从上午开始,中午师姑还会为我们准备可口的素食午餐,其乐融融,真的像回到家一样的感觉。通过慈青家聚也认识了像静妍,陈昱,浦娟等好朋友,他们都是很善良,也很有想法的年轻人。慈青的女孩子都要绑两个很秀气的小辫子,我觉得非常好,很符合传统的中国文化,让人一见就觉得亲切,朴实。负责我们慈青活动的是一位慈济的师姑,师姑说话慢慢的,很柔和,对我们就像对自己家的孩子。现在快毕业了,也好久没有去过慈青的家聚了,不过那段参加慈青聚会的时光,想起来都是很美好,很甜蜜的。
盛师姐家
好几次去黄师姐那儿,她都会带我去楼上的盛师姐家做客,吃一顿美味的素食晚餐,聊聊天。
盛师姐也是慈济多年的志工,觉得她很安详,很柔和,他们家的灯上面写着“感恩,知足,惜福”,我发现她们吃饭前还要祈祷,感恩天下的众生辛勤劳动,师姐有一个小男孩,很有福报,从小就在这种感恩的环境里成长,接受善和爱的教育。
和盛师姐聊天,我能感到她对慈济非常的信任,也非常的热爱这个组织,她把和我们聊天当做一次爱的接引,给我们讲慈济,讲环保,讲素食的好处,在她家还经常能遇到一些有缘的朋友,一起分享各自的小故事。记得我第一次给她说我是在四川遇到的慈济,她告诉我说这是一段很深的缘,让我好好珍惜,及时行善,行善行孝不能等。盛师姐多年吃素,也很健康,很有精神,她这种博爱付出无所求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记得她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美国慈济老阿嬷的故事,说这位老阿嬷刚到美国,发现美国没有慈济,她也不会英语,但是她很希望把慈济的种子带到美国,于是便开始一家一户的介绍慈济,很多人美国的华人都是因为这位老阿嬷才知道的慈济,开始做志工,她是美国慈济的一粒爱的种子。师姐鼓励我们也做慈济爱的种子,让爱在心里生根发芽,从而带动更多的人。
涞源发放之一
自从来到北京的慈济,就听说了涞源的冬令发放,所以一直心里也很向往,希望能参加一次。所以听说冬令发放可以报名,我就早早给师姑报了名。去发放之前先要接受一个短暂的培训,记得培训那天人非常多,会所里站满了人,首先培训我们的是模拟发放,就是有两个慈济的师姐扮成涞源的乡亲,领东西,人们模拟给他们发放,发放的时候要说感恩,要鞠九十度的躬,要很真诚,还模拟了一些临时会出现的问题,接着又培训了行为礼仪,走路的时候要把包拿在右手上,吃饭的时候怎么放环保碗筷,环保水杯如何摆放,都有要求,还有打开环保碗的盖子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非常注重细节,整体美来自于个体美。
记得是2009年的1月9日,下午从北京出发的,坐一辆大巴前往涞源,一路上都有慈济的蓝天白云师姑带动活动,教手语歌曲,行程也不觉得单调了,在中途师姑还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了热玉米和热包子给大家吃,非常好,每一个细节都想到了。大约经过三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涞源,下车的时候走路要排成很整齐的队伍,右手拿着包,每个人都戴着慈济的白帽子,穿着慈济的羽绒服,远远看去非常有秩序,走到宾馆里面的时候也是排成队,然后我们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回房间休息,准备明天的发放。
涞源发放之二
1月10日一大早,我们就起来,吃过早饭,坐上大巴前往南屯乡进行发放,一路上都有当地的警车开道,可见当地政府还是很重视这次发放的。当地的气温很低,手冻的疼,在南屯乡的发放我参与的工作是引导当地的乡亲领东西,当时特别让我心酸的是看到竟然有这么多穷人,和北京的车水马龙简直是天上地下,有好多老人,残疾人,看上去生活非常困难的,对于我这样一名在大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来说真是太有教育意义了。见苦知福,知福更应当惜福,要好好珍惜生活。
下午来到了留家庄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给乡亲们搬面粉。累的够呛,弄了一身的面粉,想想自己好像还没怎么给自己家里搬过面粉,又上了一课,收获满满的。晚上回来在宾馆开会,听了很多慈济师兄师姐的分享,很有收获,分享这个环节非常好,可以听听不同的人不同的岗位上的小故事。有点累,晚上回房间休息。
涞源发放之三
1月11日,这天上午的发放是在王二小希望小学,有了昨天一天的磨合,今天的发放显得有秩序多了,很顺利。在发放的过程中,和我一起的是一位香港来的师姑,人文真善美的师姐采访她,我也听到一些,她的经历让我觉得挺感动的,她说她是2007年才知道的慈济,接触慈济以前的人生就像一株漂泊不定的小草,遇到慈济和证严上人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已经70多岁了,但是依然坚持参加四川、涞源发放的志工工作。我在想,她这么大的年龄还依然说自己有幸遇到慈济,看来做慈济是没有年龄关系的,不管什么时候遇到,都是自己的福报。
下午我和这位师姑一起去家访,走了几户慈济发放的人家,都挺困难的,家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炕,墙上贴满了年画,也贴上了刚刚领到的静思语,还有一户人家竟然连玻璃都没有装,只有一层纸糊在窗户上,在城市里生活惯了的人是无法想象这里的贫穷的。家访结束,我们回到宾馆,吃了晚饭,踏上了回北京的行程,路上感觉好累啊,但是这两天的发放收获却是很大的。
新春感恩茶会之一
忙完冬令发放,慈济的志工们又投入到了新春茶会的准备中,我有幸也参加了2009年的感恩茶会的一些节目的演出,演了两个节目,一个是手语歌曲《拉车向前行》,另一个是数来宝的节目。感恩茶会的节目虽然称不上新颖,但是从头到尾都能感到是慈济人很用心在准备的一场晚会。
自从确定了演出的时间,师姐让我邀请身边有爱心的同学和朋友来看,我便开始给大家发出邀请,从打电话通知到把票送到朋友手上,都要用心去做,我大约邀请了有四十个左右的同学、朋友来观看,他们都说节目很好,很感动。演出之前大约排练了几次。提前一天我们去准备和观众的结缘品,有苹果,有橘子,苹果都是准备的很大很红的,要认真的用湿布子擦过,还有蛋糕,要从包装的袋子里打开然后装到小塑料袋子里。大家都很用心的准备和观众的结缘品。
新春感恩茶会之二
新春茶会如期进行,演出也很成功,很多观众看了节目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我印象最深的环节是领福慧红包,观众顺序走上舞台,慈济的师姑把祝福的红包拿给观众,让后还要给观众鞠躬,我也走上去领了一个红包,然后下来的时候看到熟悉的师姐、师姑师伯的身影,心里涌上一阵阵的感动。
我宿舍的同学去观看演出,他告诉我他印象最深的两个环节一个是关于四川大地震的宣传片,一个是退场的环节,退场时候慈青在舞台上教观众手语《爱与关怀》,慈济的志工从后往前顺序引导观众离场,秩序井然有序,一点都不乱,观众出来都领到了象征祝福的慈济结缘礼包,有苹果象征平平安安,有橘子象征吉祥如意,还有小蛋糕象征年年高,最后我还有学到一句很受用的静思语“不说辛苦说幸福”,是啊,如果这样想,我们不是都很幸福吗?
佳勋师姐分享
感恩茶会的最后一场是谢佳勋师姐主持的,非常好,中英双语,很有幸后来又在慈济会所听了一场她的分享。佳勋师姐说她是一个很幸运的女孩,在年轻的时候,她有做过空姐,《绕着地球跑》的主持,基本上看遍了世界上最美的风光,后来她又加入慈济,又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她给我们讲了一个她自己的小故事,她说她做外景主持的时候,有一次在印度,看到很多很贫穷的小孩,想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品,但是当地的向导说不能给,给了会很麻烦,她感到很难过,虽然可以帮忙却办不到。后来在慈济,她才看到了团体的力量,能够真正的为世界各地不论种族,不论宗教信仰的人服务。慈济让她看到了希望。
后来她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次香港明星足球队比赛募集了很多善款,由他们的队长曾志伟代表将善款转交给证严法师,证严法师为了表示感谢,还提前看了几部曾志伟主演的电影,当他们见面时,证严法师对曾志伟说的第一句话是:“曾志伟先生,你的电影怎么演的都是打打杀杀?”曾志伟当时头上都快冒汗了,他从此非常佩服证严法师的高风亮节。佳勋师姐的分享很有意思,她让我们用手比作眼睛和耳朵,还分享了我们一些生活中与朋友相处的心得,那个晚上过的非常愉快。
林副总分享
后来又听了一场林副总的分享,也挺有收获的,她先个给我们分享了一句诗,叫“千江有水千江月”,这种意境非常美,非常大气,她还说我们每天谁会想到去感谢太阳呢,感谢月亮呢,就像我们得到父母家人的爱,总是觉得理所应当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感恩他们的爱。
林副总的演讲我觉得挺深的,她讲了一些哲学和佛经里的知识,还讲了一些证严法师的出家、拜访师傅的故事,她还讲,有心就能做志工,义工和志工是不一样的,义工是有时间有精力才会去做,而志工是一个士者的心,是自己的志向,自己定的这个方向要去付出,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责任,是希望自己的生命的丰富。她还有分享慈济医院的故事,她说医疗是为了守护生命,以人为本,人本医疗,医疗是不能当生意的。我觉得这个理念非常好。她还说慈济不应当是慈济人独有的慈济,而是全球人共享的慈济,大陆的慈济应当是属于大陆同胞的,而不是台湾的慈济.
慈济歌曲之一
慈济歌曲是慈济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歌曲还有相对应的手语,非常美。我也听了一些慈济的歌曲,都很好听,有宣扬孝顺的《跪羊图》,关于爱心的《答案》《人间有爱》,还有传唱最广的《一家人》,还有活泼一点的《拉车向前行》《幸福美满呼啦啦》,关于上人建医院的歌曲《盘山过岭》,宣传环保的《一个干净的地球》《让爱传出去》等等吧,可能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我还没有听过。
《盘山过岭》这首歌就像一首诗,把证严上人建医院的心愿、艰辛的过程都表达出来了,悠扬的旋律,让人沉浸其中,“台湾东边的海岸,日头浮海先照着山,人口无多人讲后山,尚欠病院起在这儿; 盘过山,盘过山,盘山过岭为按怎,为着亲人的性命,三更半暝扛列行……慈济人对师父行。”还有一首慈济的歌曲让我听了很感动的,叫《立愿文》,好多慈济的师姑听到这首歌都会流眼泪,我想这首歌也唱出了很多慈济人的心声吧,“传承法脉心相系,弘扬宗门志不移,慈济因缘会珍惜,静思法髓无量义,吾等弟子当谨记,敬请上人莫忧虑。”
慈济歌曲之二
在四川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一家人》这首歌,觉得很好听,前几天把它翻译了一下,摘抄如下:
一家人
我的快乐,来自你的笑声
而你如果流泪
我会比你更心疼
我的梦想,需要你陪我完成
而你给我的爱
让我勇气倍增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依相惜 彼此都感恩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分担分享 彼此的人生
还有一首歌,是新春茶会的时候听到的,叫《人间有爱》,当时还有慈济在四川的画面,非常感人。
人间有爱
感谢你,给了我
温暖的拥抱
让我能渡过,生命低潮
一颗心,装满爱
风再大不飘摇
学会把肩膀 借别人依靠
用真心 给了你
了解得微笑
陪着你解开,心事困扰
看着你,抬起头
泪停了,那一秒
感动在胸口围绕
我相信人间有爱值得去期待
长久封闭的心终究会打开
体谅会化解伤害,关怀会化解疑猜
最动人的爱是信赖。
静思语
静思语是证严法师的一些很有智慧的话语,第一次读到它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记得当时把那本书借给了好多朋友看,都觉得挺好的,最近一段时间,黄师姐借我一本中英双语的静思语,我通过这本书也能学学英语,还发到了QQ群里给好朋友分享,好多人都觉得挺受用的。静思语是慈济文化的精髓,是用简单的语言传达一种善的美好的理念,非常适合现代人读,净化心灵。
摘抄几句经典的静思语:“‘前脚走,后脚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让它过去,用心专注于今天该做的事。”“未来的是妄想,过去的是杂念。保护好此时此刻的爱心,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等等好多,细细思量,真的是很有智慧的话,很有用。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原文出自《论语》“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就达到理想的境界了。一次在慈济的网站上看到证严上人也在推动“克己复礼”的观点,原因是现代社会人心失序,放纵私欲,地球已经有很多的危机了,证严法师呼吁我们从自己开始救地球。
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复礼就是人和人之间要以礼相待,我也谈谈我自己的理解吧,克制自己的私欲,在生活体现在买东西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尽量素食,减少碳的排放,夏天尽量少用冷气,吹自然风,平时多走楼梯,少用电梯,我想这些方面都能做到其实挺难的,看到慈济的师姐素食、环保,我都挺佩服的,自己还得更加努力才行。人与人之间一团和气,也许“礼”的目标就实现了吧。
大爱电视台
慈济大爱电视台是一个不收商业广告的电视台,其资金来自于慈济环保志工做垃圾回收的所得,“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变清流,清流绕全球”,其成立目的旨在通过电视传播,净化人心。大爱台的口号是“大爱,让世界亮起来”。大爱台的新闻节目的主旨是“报真”“导正”,引导观众看的更真,想得更深。
前段时间在家休息,我在网上看了不少大爱台的节目,我最喜欢的节目一个是大爱新闻,一个是《大爱会客厅》,大爱新闻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那样全是领导人的身影,而是真正的报道全世界的新闻,还有一些慈济在各地的消息,很真实。大爱会客厅的主持人叫陈竹琪,挺喜欢她主持的节目的,温柔而不失智慧,这个节目可以听到一些慈济志工的小故事,大爱剧场也还不错,但有的节目时闽南语我不是很懂。还有一个音乐的节目也挺喜欢的,但好像不是每天都能看到。
慈济书籍
慈济书籍是慈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觉得印象比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本:《静思语》《撒下好命的种子》《与地球共生息》《清平致富》《琉璃同心圆》《Master tells stories》《静思语》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慈济的书,上面的话都很有智慧,读来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前几天看了《琉璃同心圆》这本书不是证严法师的著作,是一位作家眼中的慈济世界,她写的挺客观,也很全面,把慈济的四大志业,八大法印都写到了,是一本了解慈济文化很不错的书,《Master tells stories》是一本全英文的书,主要是讲佛陀的故事,我看完了,刚开始还有些吃力,看到后面感觉非常轻松就能看懂了。慈济的书还有好多,我还需要继续学习,继续精进。
慈济QQ群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到了一个慈济的QQ群里,在这里有好多慈济的志工,还有一些人是知道慈济,但是当地没有慈济的朋友。每天会有热心的师兄发静思语,我也通过这个QQ群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好巧的一次是在这里遇到了廖妈干儿子王小波大哥,他也加入到这里了,我和她聊了聊天,觉得十分亲切。
还有深圳的黄师兄,和他也聊过几回,他说他在慈济遇到了很多感人的小故事,让他很受益,他给我讲他们排练手语剧的时候的感人情景。在这个QQ群还认识了一位杜师兄,他说他学佛多年,最终发现慈济的路是最适合自己的,也许这也是他的人生的体验吧。很开心,能认识这样一些有爱心的朋友。
后记
写了二十多天,终于把“我知道的慈济”完成了,这点点滴滴的记录,都是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所写的,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吧,也许随着日子的推移,我还会接触到更多的关于慈济的小故事,那么将来还要继续写下去。
最后,还是要感谢您的阅读,感谢您的一起分享。
周丰 感恩合十
2010-11-30 14:24
北航新主楼
四川之一
知道慈济是在四川地震灾区的时候,那时候我在吉祥寺的帐篷学校做志愿者老师,一天中午遇到了两个穿着白裤子蓝上衣的人,就和他们聊天,得知了慈济,后来我才知道穿这种蓝衣白裤是叫做蓝天白云,慈济人统一的衣服,需要培训和做满一定的志工时间受证之后才可以穿。
他们给我讲了好多慈济的人文和理念,很好奇,就和他们一起来到了慈济设在汉旺镇武都村的热食供应站,在这里,慈济免费提供给当地的村民热食。当天中午,我在这个热食供应的地方帮忙干了很多活,有一个头发花白的师姑热心的给我们讲慈济“竹筒岁月”的故事,我也知道了原来慈济四十年前刚开始的时候是从每天做一双婴儿鞋开始救济的,现在慈济已经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志愿者组织。
四川之二
慈济在四川的热食供应点每天免费供应当地的群众热食,其中每天两餐,午餐和晚餐,每餐三个素菜,素菜的花样很多,每天不重复,当然还有米饭,我后来几乎每天都去慈济武都村的热食供应点帮忙,主要就是发餐时候把热食从厨房搬运到发放处,做的很欢喜,有一天慈济的大爱电视台还采访了我,我对着话筒说了一些自己的感受,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天在这里帮忙,慈济的人总说“感恩,感恩”这句话让我很温暖,一个以感恩为基本价值观的组织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也很喜欢里面的人,都很亲切,很善良,觉得自己和慈济很有缘。
当时好像是遇到的慈济第十梯次的志工,有一个上海的师伯我印象很深,每天一有空就给我和其他的几个帮忙的大学生志愿者讲慈济的小故事,还有讲论语,讲苏东波,讲慈济,传统文化讲的很好,我觉得挺有智慧的,听的也很欢喜。后来我大约在慈济做志愿者有十来天,觉得这是我在四川地震灾区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了。
四川之三
在四川的慈济还认识了一些好朋友,也遇到了一些感人的事儿,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同胞和四川人民那种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这种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纯朴的爱是最动人的。
在慈济的热食供应点,有一位廖妈妈,她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帮忙,切菜,做饭,后来我有听说关于她的小故事,很感人,廖妈唯一的儿子不幸在地震中遇难了,她十分悲痛,伤心,每天以泪洗面,不肯见人,后来慈济人知道了她的情况,到家里看望她,关怀她,开导她,终于廖妈妈从家里走出来,她不但自己坚强的站起来,而且还介绍那些和她一样失去儿女的爸爸妈妈来到慈济,一起做志工,走出阴影,后来我还有王小波大哥,小唐,小勇都认廖妈做干妈,她的第二个孩子春晓现在也会说话了,很乖,我们都觉得很高兴,能认识廖妈妈很幸福,在四川又有了一个妈妈,有了一个家。
证严上人
从四川回到学校,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慈济的介绍,也对慈济及它的创办人证严法师有了一些了解,记得在百度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台湾《天下》杂志评选的近400年来对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结果前50名最具影响力的人中,证严上人位居第二,她在台湾的名声和影响力超过了孙中山,蒋介石,和蒋经国,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女性,证严上人被称作台湾最美丽的人。”
证严上人1937年出生在台湾台中县清水镇,她23岁的时候出家成为了一名比丘尼,1966年创办了慈济基金会,基金会的管理人员都是一些出家的比丘尼,她们信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理念,每天靠做蜡烛,豆粉为生,日常开支不动用基金会里的一分钱。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竹筒里节省五毛钱到今天的募集上百万的善款,从最初的30个信众到现在的近400万的会员,慈济的志业由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志业,扩及到海外赈灾、骨髓捐赠、小区志工、环保,成为“一步八脚印”。慈济人以智慧相结合,以爱心相扶持,闻声救苦,实时解难,发挥“一眼观时千眼观,一手动时千手动”的功能,使慈济所及,家家得安康,处处有温暖。证严法师开创了教富济贫的伟大事业。
慈济领路人
介绍我知道慈济的是一位师兄,一直想为这位师兄写点东西。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吉祥寺的帐篷学校,也是他给我讲了很多慈济的文化,后来回到北京,师兄经常给我发邮件,分享一些他觉得好的文章,记得有一次我去北京的打工子弟小学看到那里恶劣的条件,就给师兄发了一封邮件,师兄鼓励我“要用智慧来做慈善,如果仅凭着一念悲心来服务,是很难持久的,唯有慈悲与智慧兼备,我们才能期望把慈善工作做的圆满。”
后来,大约是涞源冬令发放的时候,师兄代表部门来北京访问,我和黄师姐去宾馆看师兄,他还给我们带了一些礼物,记得有一本四种语言的静思语,还有一些慈济歌曲的CD碟,我们一起喝了点东西,聊了聊天,短暂的相见,后来还一起去涞源进行冬令发放。之后师兄回台湾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只是通过Email网上联系。这便是我和我的慈济领路人的一些因缘,很感恩,遇到他们。
八月十五敬老院
回到北京和慈济的师姐联系上,有幸参加的第一个慈济活动是去敬老院关怀老人。那天记得正好是八月十五,一大早我坐地铁来到北京的会所,和这里的慈济人一同坐车前往天乐敬老院,在车上有一位慈济的师姑带动活动,教了我们好几个儿歌,要和老人一起互动,其中一个印象很深,是这样唱的“一只手指头啊,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一共有十个指头,表示十种不同的动物,挺有意思。
来到敬老院,有好多老人已经等在这里,我们开始给老人做按摩,揉揉肩什么的,刚开始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可是看到其他的慈济师姐师姑都是像对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样给这里的老人按摩,揉肩,我也放开了,慈济的师姑师伯们还为老人精心准备了节目,这里的老爷爷奶奶也是多才多艺,演了很多精彩的节目,演完节目,我们开始每户每户的关怀,和老人聊天,给他们送上月饼,这里的每个老人都像一本书,有好多小故事。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很感恩,回来看了一本证严上人的书,上面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像月亮一样的爱心,月光是柔和的,无私的,我们的爱心也应该像月光一样柔和、无私,收获满满的。
黄师姐
在慈济,我还有一位领路人,那就是黄师姐,记得当时刚回到北京,李师兄告之我黄师姐的联络方式,我便和她联系,到她的住处去看她,第一次见她,感觉她是一位很有智慧,很善良,很优雅,很柔和的姐姐,因为共同对慈济文化的认同,觉得和她挺聊的来的。师姐有很多慈济的书,我经常去借阅,每次和她聊天都很开心,很欢喜。
师姐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们都是一家人”,觉得她真的把我们都当成她的一家人了,特别亲切,很温暖,后来在师姐的带领下,我又参加了很多慈济的活动,冬令发放,新春茶会,参加活动时候看到师姐她总是对我会意的点头微笑,很默契,觉得这种一家人的感觉真好,感恩慈济,让我遇到了师姐,以及更多的慈济里的可爱的师姑、师伯,真的是好感恩,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恩。
何日升先生演讲
在慈济听的第一场演讲是何日升先生的演讲,当时感觉非常好,回来后觉得头脑非常清醒,就像洗完澡一样的轻松。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对那次演讲的内容又缺少了一些更形象的记录,记得当时是记在了本子上,可是后来搬家小本子也丢了,现在看来一定要及时的整理自己的所得,及时的备份。
何先生的演讲都是关于慈济的,他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证严上人的小故事,一个是关于“不流泪的蜡烛”,是证严上人发明的一种不会流泪的蜡烛,当时觉得证严上人真的好用心;另一个小故事是说大家一起去访视,路过一片泥地,同行的人都发现自己的鞋子上沾上了泥巴,可是证严上人却是干干净净,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要用心在生活上的每一处细节,比如走路这样的小细节都要用心。他后来又给我们看了一些慈济援建的学校的图片,非常好,环境优雅,建筑结实,是百年不坏的一流建筑。在他的演讲中有一条我觉得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是“付出无所求”,慈济人付出无所求,这样才能快乐,才能欢喜,他还说道,一滴水,想要不干涸就要融入大海。这次演讲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听一位慈济人的分享,觉得收获很大。
慈青家聚
来到北京的慈济大家庭,师姑得知我还在上学,便让我也参加北京慈青的一些活动,慈青就是还在读书的慈济人的一种称呼,听说在台湾慈青还有专门的组织,比较正式,可能北京这边的慈青大部分还是针对台湾留学生来说的,人比较少。我到觉得可以让更多的大陆的学生参与到慈青的活动中来,毕竟北京有那么多的高校,有好多同学都是有爱心的,也很想有机会能付出一些,这就需要我们的努力了,让更多人了解慈济,知道慈济。
慈青的家聚每两周一次,每次大约都是从上午开始,中午师姑还会为我们准备可口的素食午餐,其乐融融,真的像回到家一样的感觉。通过慈青家聚也认识了像静妍,陈昱,浦娟等好朋友,他们都是很善良,也很有想法的年轻人。慈青的女孩子都要绑两个很秀气的小辫子,我觉得非常好,很符合传统的中国文化,让人一见就觉得亲切,朴实。负责我们慈青活动的是一位慈济的师姑,师姑说话慢慢的,很柔和,对我们就像对自己家的孩子。现在快毕业了,也好久没有去过慈青的家聚了,不过那段参加慈青聚会的时光,想起来都是很美好,很甜蜜的。
盛师姐家
好几次去黄师姐那儿,她都会带我去楼上的盛师姐家做客,吃一顿美味的素食晚餐,聊聊天。
盛师姐也是慈济多年的志工,觉得她很安详,很柔和,他们家的灯上面写着“感恩,知足,惜福”,我发现她们吃饭前还要祈祷,感恩天下的众生辛勤劳动,师姐有一个小男孩,很有福报,从小就在这种感恩的环境里成长,接受善和爱的教育。
和盛师姐聊天,我能感到她对慈济非常的信任,也非常的热爱这个组织,她把和我们聊天当做一次爱的接引,给我们讲慈济,讲环保,讲素食的好处,在她家还经常能遇到一些有缘的朋友,一起分享各自的小故事。记得我第一次给她说我是在四川遇到的慈济,她告诉我说这是一段很深的缘,让我好好珍惜,及时行善,行善行孝不能等。盛师姐多年吃素,也很健康,很有精神,她这种博爱付出无所求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记得她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美国慈济老阿嬷的故事,说这位老阿嬷刚到美国,发现美国没有慈济,她也不会英语,但是她很希望把慈济的种子带到美国,于是便开始一家一户的介绍慈济,很多人美国的华人都是因为这位老阿嬷才知道的慈济,开始做志工,她是美国慈济的一粒爱的种子。师姐鼓励我们也做慈济爱的种子,让爱在心里生根发芽,从而带动更多的人。
涞源发放之一
自从来到北京的慈济,就听说了涞源的冬令发放,所以一直心里也很向往,希望能参加一次。所以听说冬令发放可以报名,我就早早给师姑报了名。去发放之前先要接受一个短暂的培训,记得培训那天人非常多,会所里站满了人,首先培训我们的是模拟发放,就是有两个慈济的师姐扮成涞源的乡亲,领东西,人们模拟给他们发放,发放的时候要说感恩,要鞠九十度的躬,要很真诚,还模拟了一些临时会出现的问题,接着又培训了行为礼仪,走路的时候要把包拿在右手上,吃饭的时候怎么放环保碗筷,环保水杯如何摆放,都有要求,还有打开环保碗的盖子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非常注重细节,整体美来自于个体美。
记得是2009年的1月9日,下午从北京出发的,坐一辆大巴前往涞源,一路上都有慈济的蓝天白云师姑带动活动,教手语歌曲,行程也不觉得单调了,在中途师姑还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了热玉米和热包子给大家吃,非常好,每一个细节都想到了。大约经过三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涞源,下车的时候走路要排成很整齐的队伍,右手拿着包,每个人都戴着慈济的白帽子,穿着慈济的羽绒服,远远看去非常有秩序,走到宾馆里面的时候也是排成队,然后我们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回房间休息,准备明天的发放。
涞源发放之二
1月10日一大早,我们就起来,吃过早饭,坐上大巴前往南屯乡进行发放,一路上都有当地的警车开道,可见当地政府还是很重视这次发放的。当地的气温很低,手冻的疼,在南屯乡的发放我参与的工作是引导当地的乡亲领东西,当时特别让我心酸的是看到竟然有这么多穷人,和北京的车水马龙简直是天上地下,有好多老人,残疾人,看上去生活非常困难的,对于我这样一名在大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来说真是太有教育意义了。见苦知福,知福更应当惜福,要好好珍惜生活。
下午来到了留家庄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给乡亲们搬面粉。累的够呛,弄了一身的面粉,想想自己好像还没怎么给自己家里搬过面粉,又上了一课,收获满满的。晚上回来在宾馆开会,听了很多慈济师兄师姐的分享,很有收获,分享这个环节非常好,可以听听不同的人不同的岗位上的小故事。有点累,晚上回房间休息。
涞源发放之三
1月11日,这天上午的发放是在王二小希望小学,有了昨天一天的磨合,今天的发放显得有秩序多了,很顺利。在发放的过程中,和我一起的是一位香港来的师姑,人文真善美的师姐采访她,我也听到一些,她的经历让我觉得挺感动的,她说她是2007年才知道的慈济,接触慈济以前的人生就像一株漂泊不定的小草,遇到慈济和证严上人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已经70多岁了,但是依然坚持参加四川、涞源发放的志工工作。我在想,她这么大的年龄还依然说自己有幸遇到慈济,看来做慈济是没有年龄关系的,不管什么时候遇到,都是自己的福报。
下午我和这位师姑一起去家访,走了几户慈济发放的人家,都挺困难的,家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炕,墙上贴满了年画,也贴上了刚刚领到的静思语,还有一户人家竟然连玻璃都没有装,只有一层纸糊在窗户上,在城市里生活惯了的人是无法想象这里的贫穷的。家访结束,我们回到宾馆,吃了晚饭,踏上了回北京的行程,路上感觉好累啊,但是这两天的发放收获却是很大的。
新春感恩茶会之一
忙完冬令发放,慈济的志工们又投入到了新春茶会的准备中,我有幸也参加了2009年的感恩茶会的一些节目的演出,演了两个节目,一个是手语歌曲《拉车向前行》,另一个是数来宝的节目。感恩茶会的节目虽然称不上新颖,但是从头到尾都能感到是慈济人很用心在准备的一场晚会。
自从确定了演出的时间,师姐让我邀请身边有爱心的同学和朋友来看,我便开始给大家发出邀请,从打电话通知到把票送到朋友手上,都要用心去做,我大约邀请了有四十个左右的同学、朋友来观看,他们都说节目很好,很感动。演出之前大约排练了几次。提前一天我们去准备和观众的结缘品,有苹果,有橘子,苹果都是准备的很大很红的,要认真的用湿布子擦过,还有蛋糕,要从包装的袋子里打开然后装到小塑料袋子里。大家都很用心的准备和观众的结缘品。
新春感恩茶会之二
新春茶会如期进行,演出也很成功,很多观众看了节目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我印象最深的环节是领福慧红包,观众顺序走上舞台,慈济的师姑把祝福的红包拿给观众,让后还要给观众鞠躬,我也走上去领了一个红包,然后下来的时候看到熟悉的师姐、师姑师伯的身影,心里涌上一阵阵的感动。
我宿舍的同学去观看演出,他告诉我他印象最深的两个环节一个是关于四川大地震的宣传片,一个是退场的环节,退场时候慈青在舞台上教观众手语《爱与关怀》,慈济的志工从后往前顺序引导观众离场,秩序井然有序,一点都不乱,观众出来都领到了象征祝福的慈济结缘礼包,有苹果象征平平安安,有橘子象征吉祥如意,还有小蛋糕象征年年高,最后我还有学到一句很受用的静思语“不说辛苦说幸福”,是啊,如果这样想,我们不是都很幸福吗?
佳勋师姐分享
感恩茶会的最后一场是谢佳勋师姐主持的,非常好,中英双语,很有幸后来又在慈济会所听了一场她的分享。佳勋师姐说她是一个很幸运的女孩,在年轻的时候,她有做过空姐,《绕着地球跑》的主持,基本上看遍了世界上最美的风光,后来她又加入慈济,又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她给我们讲了一个她自己的小故事,她说她做外景主持的时候,有一次在印度,看到很多很贫穷的小孩,想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品,但是当地的向导说不能给,给了会很麻烦,她感到很难过,虽然可以帮忙却办不到。后来在慈济,她才看到了团体的力量,能够真正的为世界各地不论种族,不论宗教信仰的人服务。慈济让她看到了希望。
后来她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次香港明星足球队比赛募集了很多善款,由他们的队长曾志伟代表将善款转交给证严法师,证严法师为了表示感谢,还提前看了几部曾志伟主演的电影,当他们见面时,证严法师对曾志伟说的第一句话是:“曾志伟先生,你的电影怎么演的都是打打杀杀?”曾志伟当时头上都快冒汗了,他从此非常佩服证严法师的高风亮节。佳勋师姐的分享很有意思,她让我们用手比作眼睛和耳朵,还分享了我们一些生活中与朋友相处的心得,那个晚上过的非常愉快。
林副总分享
后来又听了一场林副总的分享,也挺有收获的,她先个给我们分享了一句诗,叫“千江有水千江月”,这种意境非常美,非常大气,她还说我们每天谁会想到去感谢太阳呢,感谢月亮呢,就像我们得到父母家人的爱,总是觉得理所应当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感恩他们的爱。
林副总的演讲我觉得挺深的,她讲了一些哲学和佛经里的知识,还讲了一些证严法师的出家、拜访师傅的故事,她还讲,有心就能做志工,义工和志工是不一样的,义工是有时间有精力才会去做,而志工是一个士者的心,是自己的志向,自己定的这个方向要去付出,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责任,是希望自己的生命的丰富。她还有分享慈济医院的故事,她说医疗是为了守护生命,以人为本,人本医疗,医疗是不能当生意的。我觉得这个理念非常好。她还说慈济不应当是慈济人独有的慈济,而是全球人共享的慈济,大陆的慈济应当是属于大陆同胞的,而不是台湾的慈济.
慈济歌曲之一
慈济歌曲是慈济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歌曲还有相对应的手语,非常美。我也听了一些慈济的歌曲,都很好听,有宣扬孝顺的《跪羊图》,关于爱心的《答案》《人间有爱》,还有传唱最广的《一家人》,还有活泼一点的《拉车向前行》《幸福美满呼啦啦》,关于上人建医院的歌曲《盘山过岭》,宣传环保的《一个干净的地球》《让爱传出去》等等吧,可能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我还没有听过。
《盘山过岭》这首歌就像一首诗,把证严上人建医院的心愿、艰辛的过程都表达出来了,悠扬的旋律,让人沉浸其中,“台湾东边的海岸,日头浮海先照着山,人口无多人讲后山,尚欠病院起在这儿; 盘过山,盘过山,盘山过岭为按怎,为着亲人的性命,三更半暝扛列行……慈济人对师父行。”还有一首慈济的歌曲让我听了很感动的,叫《立愿文》,好多慈济的师姑听到这首歌都会流眼泪,我想这首歌也唱出了很多慈济人的心声吧,“传承法脉心相系,弘扬宗门志不移,慈济因缘会珍惜,静思法髓无量义,吾等弟子当谨记,敬请上人莫忧虑。”
慈济歌曲之二
在四川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一家人》这首歌,觉得很好听,前几天把它翻译了一下,摘抄如下:
一家人
我的快乐,来自你的笑声
而你如果流泪
我会比你更心疼
我的梦想,需要你陪我完成
而你给我的爱
让我勇气倍增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依相惜 彼此都感恩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分担分享 彼此的人生
还有一首歌,是新春茶会的时候听到的,叫《人间有爱》,当时还有慈济在四川的画面,非常感人。
人间有爱
感谢你,给了我
温暖的拥抱
让我能渡过,生命低潮
一颗心,装满爱
风再大不飘摇
学会把肩膀 借别人依靠
用真心 给了你
了解得微笑
陪着你解开,心事困扰
看着你,抬起头
泪停了,那一秒
感动在胸口围绕
我相信人间有爱值得去期待
长久封闭的心终究会打开
体谅会化解伤害,关怀会化解疑猜
最动人的爱是信赖。
静思语
静思语是证严法师的一些很有智慧的话语,第一次读到它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记得当时把那本书借给了好多朋友看,都觉得挺好的,最近一段时间,黄师姐借我一本中英双语的静思语,我通过这本书也能学学英语,还发到了QQ群里给好朋友分享,好多人都觉得挺受用的。静思语是慈济文化的精髓,是用简单的语言传达一种善的美好的理念,非常适合现代人读,净化心灵。
摘抄几句经典的静思语:“‘前脚走,后脚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让它过去,用心专注于今天该做的事。”“未来的是妄想,过去的是杂念。保护好此时此刻的爱心,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等等好多,细细思量,真的是很有智慧的话,很有用。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原文出自《论语》“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就达到理想的境界了。一次在慈济的网站上看到证严上人也在推动“克己复礼”的观点,原因是现代社会人心失序,放纵私欲,地球已经有很多的危机了,证严法师呼吁我们从自己开始救地球。
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复礼就是人和人之间要以礼相待,我也谈谈我自己的理解吧,克制自己的私欲,在生活体现在买东西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尽量素食,减少碳的排放,夏天尽量少用冷气,吹自然风,平时多走楼梯,少用电梯,我想这些方面都能做到其实挺难的,看到慈济的师姐素食、环保,我都挺佩服的,自己还得更加努力才行。人与人之间一团和气,也许“礼”的目标就实现了吧。
大爱电视台
慈济大爱电视台是一个不收商业广告的电视台,其资金来自于慈济环保志工做垃圾回收的所得,“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变清流,清流绕全球”,其成立目的旨在通过电视传播,净化人心。大爱台的口号是“大爱,让世界亮起来”。大爱台的新闻节目的主旨是“报真”“导正”,引导观众看的更真,想得更深。
前段时间在家休息,我在网上看了不少大爱台的节目,我最喜欢的节目一个是大爱新闻,一个是《大爱会客厅》,大爱新闻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那样全是领导人的身影,而是真正的报道全世界的新闻,还有一些慈济在各地的消息,很真实。大爱会客厅的主持人叫陈竹琪,挺喜欢她主持的节目的,温柔而不失智慧,这个节目可以听到一些慈济志工的小故事,大爱剧场也还不错,但有的节目时闽南语我不是很懂。还有一个音乐的节目也挺喜欢的,但好像不是每天都能看到。
慈济书籍
慈济书籍是慈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觉得印象比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本:《静思语》《撒下好命的种子》《与地球共生息》《清平致富》《琉璃同心圆》《Master tells stories》《静思语》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慈济的书,上面的话都很有智慧,读来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前几天看了《琉璃同心圆》这本书不是证严法师的著作,是一位作家眼中的慈济世界,她写的挺客观,也很全面,把慈济的四大志业,八大法印都写到了,是一本了解慈济文化很不错的书,《Master tells stories》是一本全英文的书,主要是讲佛陀的故事,我看完了,刚开始还有些吃力,看到后面感觉非常轻松就能看懂了。慈济的书还有好多,我还需要继续学习,继续精进。
慈济QQ群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到了一个慈济的QQ群里,在这里有好多慈济的志工,还有一些人是知道慈济,但是当地没有慈济的朋友。每天会有热心的师兄发静思语,我也通过这个QQ群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好巧的一次是在这里遇到了廖妈干儿子王小波大哥,他也加入到这里了,我和她聊了聊天,觉得十分亲切。
还有深圳的黄师兄,和他也聊过几回,他说他在慈济遇到了很多感人的小故事,让他很受益,他给我讲他们排练手语剧的时候的感人情景。在这个QQ群还认识了一位杜师兄,他说他学佛多年,最终发现慈济的路是最适合自己的,也许这也是他的人生的体验吧。很开心,能认识这样一些有爱心的朋友。
后记
写了二十多天,终于把“我知道的慈济”完成了,这点点滴滴的记录,都是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所写的,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吧,也许随着日子的推移,我还会接触到更多的关于慈济的小故事,那么将来还要继续写下去。
最后,还是要感谢您的阅读,感谢您的一起分享。
周丰 感恩合十
2010-11-30 14:24
北航新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