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有感
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來成都之後的幾次感冒都是要發燒了。。。
曾經有那麼一個人,他寫了一本書,叫什麼《傷寒雜病論》(?),然後就提出了一堆名詞,什麼風寒風熱涼燥暑濕。又根據一堆這樣那樣不同的鼻涕咽喉發熱流汗舌苔等等來區分。。。然後又是某個人,或者是一群人,說江南以南沒大風,沒大寒,所以,有了一批“棄傷寒論”的醫師。。。而我,從小生長在木不落葉,天不降雪,水不結冰,一年四級皆可短衣的南粵大地。按照這麼一批南派的醫師說,這裡是沒有傷寒的,我自己又不是從小學醫行醫,怎麼知道有沒。。。暫且當沒。。。
然後,來到這麼一個要美女沒美女,要太陽沒太陽,要星星都沒星星的成都,一切都是寒的,水寒地寒氣寒。很好。所以,我來到的第一個星期,印象深刻的拉肚子。然後一切正常,腸胃在這裡適應得很好。。。3年來,貌似只有半次比較嚴重的腸胃不舒服,有一個白天經常去廁所,總比在廣東經常肚子嚴重不舒服要去醫院打點滴爽。
然後,在這裡,感冒就不同了。。。在廣東的感冒,基本都是風熱,嚴重點就是涼燥,區別嘛,大家有空自己google之。。。而我在成都,總是風寒,然後就在天氣好的時候來點涼燥。。。很好。。。這樣我就發燒了。。。發燒之後,西藥的降溫比較快,要捂汗,捂汗這個是針對風寒的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但只對風寒有用,而對於其他呢,沒用,還加深病情。起碼貌似是這樣。。。而且,西藥吃多了,總是會覺得惡心不適,甚是不爽。。。於是自我查證,食療,靠食物的物性來中和自己體內的特性。於是,有所進步。。。
曾經有那麼一個人,他寫了一本書,叫什麼《傷寒雜病論》(?),然後就提出了一堆名詞,什麼風寒風熱涼燥暑濕。又根據一堆這樣那樣不同的鼻涕咽喉發熱流汗舌苔等等來區分。。。然後又是某個人,或者是一群人,說江南以南沒大風,沒大寒,所以,有了一批“棄傷寒論”的醫師。。。而我,從小生長在木不落葉,天不降雪,水不結冰,一年四級皆可短衣的南粵大地。按照這麼一批南派的醫師說,這裡是沒有傷寒的,我自己又不是從小學醫行醫,怎麼知道有沒。。。暫且當沒。。。
然後,來到這麼一個要美女沒美女,要太陽沒太陽,要星星都沒星星的成都,一切都是寒的,水寒地寒氣寒。很好。所以,我來到的第一個星期,印象深刻的拉肚子。然後一切正常,腸胃在這裡適應得很好。。。3年來,貌似只有半次比較嚴重的腸胃不舒服,有一個白天經常去廁所,總比在廣東經常肚子嚴重不舒服要去醫院打點滴爽。
然後,在這裡,感冒就不同了。。。在廣東的感冒,基本都是風熱,嚴重點就是涼燥,區別嘛,大家有空自己google之。。。而我在成都,總是風寒,然後就在天氣好的時候來點涼燥。。。很好。。。這樣我就發燒了。。。發燒之後,西藥的降溫比較快,要捂汗,捂汗這個是針對風寒的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但只對風寒有用,而對於其他呢,沒用,還加深病情。起碼貌似是這樣。。。而且,西藥吃多了,總是會覺得惡心不適,甚是不爽。。。於是自我查證,食療,靠食物的物性來中和自己體內的特性。於是,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