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笔记--老八张
当今凡对古琴有一定了解的古琴爱好者没有不知道“老八张”的,“老八张”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根据1960年编创的珍贵古琴录音母带整理出版发行的“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全套共八张CD的简称。195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成立以后,对古琴音乐进行大量搜集和整理工作。195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三人小组(查阜西、许健、王迪)赴全国各地二十一个省市开展古琴音乐的采访和调查,访问了86位琴家,搜集270多首琴曲,在中国唱片社及各地电台的支持下,共录制琴曲约1500分钟。
在这次采访的推动下,各界对古琴有了重新认识,并促使多年不弹琴的琴家,纷纷重操七弦;有的不顾年老体弱,日以继夜的刻苦钻研,发掘打谱,使绝响百年的古曲又重放光彩;有的招收弟子,传授琴艺,使古琴艺术后继有人。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沈阳等音乐学院先后设立古琴专业,不少地区成立了古琴会,古琴事业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5至1978年,中国琴坛再度萧条,原准备出版的古琴唱片也无法付梓。但老一辈琴家并没有放弃努力,终于在1994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与中国唱片总公司将1960年编创的古琴唱片进行重新编辑,分批出版。
这套激光唱片是一份珍贵的音乐遗产,因为这是古琴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搜集的古琴精华,它包括了广陵、虞山、泛川、九嶷、新浙、诸城、梅庵、淮阳、岭南等九大琴派,二十二位琴家,五十三首琴曲。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琴家都是各派的第一流高手,至这套唱片出版时已有二十位琴家先后作古,因此这套唱片可称为中国古琴音乐的稀世珍宝,不可再得。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老八张”特邀编辑王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为这套CD写的“编者的话”)
“老八张”前几年很难购得,2009年已有再版,现已不难买到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CD序言 刘森民
古琴(即七弦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照传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瑟」,那就更早,可以说是中国弹拨音乐的「鼻祖」了。
我非常喜欢古琴音乐,年轻的时候,听过一些琴曲,了解一些乐曲的性能,那时古琴给我的印象,似乎神秘,深奥,距现代生活十分遥远。近年来因为中国唱片总公司要出版一套古琴专辑,临时抱佛脚,听了一些录音,阅读了一些资料,学习了一下,在惊讶之余,倒是有些体会。古琴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素以题材广泛 曲目丰富而著称。据《琴曲集成》一书记载,仅60年代前後收集到的琴曲就有3000多首,《琴谈》 《琴赋》等理论著述一百五十余种,可见祖先留给我们这份艺术遗产份量很重,的确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笔巨大财富,值得保留继承,发扬光大。
古琴音乐作为高雅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倾注心血,谱曲填词,著述琴论,从而推动古琴艺术发展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涌现了许多琴家大师,许多名曲经典流传至今。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学《文王操》,作《幽兰》,伯牙作《高山》 《流水》,师旷作《阳春》 《白雪》;公元140年战国时期的《关山乐》;魏晋时期的《广陵散》 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南北朝刘义庆的《乌夜啼》;唐代王维的《阳关三叠》 潘庭坚的《捣衣》;宋代郭沔的《潇湘水云》;元代毛逊的《渔歌》 《樵歌》 《山居吟》;明代朱权的《平沙落雁》,李水南的《普庵咒》以及清代的《鸥鹭忘机》等等,曾给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还有许多生动的故事传说,脍炙人口,如「伯牙遇知音:,司马相如弹琴结良缘,嵇康遭司马氏杀害,临刑弹奏《广陵散》以为寄托,聂政为父报仇,学琴十年,刺杀韩王的故事;更有三国空城计: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演义等等,为世人传为佳话。
古琴能有这样长久的影响,不是偶然的,它有几个特点是值得提出的,首先,它的大部分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像歌颂民族气节的《苏武思君》 《正气歌》;充满爱国热情的《潇湘水云》;歌颂英勇斗争的《广陵散》;借景抒怀的《阳春》 《白雪》 《佩兰》;歌颂大自然美的《高山》 《流水》;同情女性不幸遭遇的《昭君出塞》 《秋霞吟》 《大胡笳》及《汉宫秋》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次,七弦琴音乐从思想内容 艺术形式 曲体结构 表现技巧上都高於民间音乐,但它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并从中吸取营养而发展提高的,而且它的音乐语言和民间音乐几乎完全相同,像《欸(ai4)乃》一曲,就是直接引用了劳动号子,经过加工提炼而创作的;另像张鞠田编写的十几首琴曲,都是从明清流行的民歌和戏曲音乐中选来加工改编的。所以,可以说七弦琴音乐与民间音乐有著血肉的联系,第三,七弦琴音乐是结合诗 歌 词 赋,并从民间传统故事中吸取题材而发展的,因此,有著文化根底。如《关雎》取材於诗经,《离骚》取材於楚辞;《秋江夜泊》取材於唐张继诗《枫桥夜泊》;《岳阳三醉》是根据苏轼赤壁赋中的「羽化登仙」一句而作。还有《手挽长河行》 《禹凿龙门》是依据孟姜女和大禹治水的传说而写的。至於历来诗人词家李白 杜甫 韩愈 白居易 岳飞 李清照 苏氏三杰 姜白石等大师的作品,不论在琴歌,或在琴曲中,则屡见不鲜,数量是很多的。
近几千年来,古琴艺术一直比较辉煌,只是在近百年当中有所冷落,而且日趋凋寒。为弘扬民族文化,抢救祖国这笔音乐艺术遗产,中国唱片总公司和中国音乐研究所联手编辑了一套大型有声节目 《中国音乐大全 古琴卷》,第一部分共八集,将在今年出版发行,值得提出的是这八集汇集了五 六十年代初不同流派的著名琴家演奏的精品,其中除了个别大师尚健在,大多已先後作古,成为绝版,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它的问世,对於继承发展古琴艺术,使之更好地为当今社会服务是不无重要意义的,对於专业音乐工作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欣赏 研究 借鉴,也是很有价值的。
近年来古琴音乐开始复苏,一些海内外有识之士通过交流研讨,正掀起一股「古琴热」,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振兴古琴音乐大有希望,流传了数千年的中国古琴音乐,一定会在新的艺术天地里,重放异彩。
CD01
1 碣石调幽兰 演奏:管平湖
2 离骚 演奏:管平湖
3 广陵散 演奏:管平湖
CD02
1 阳春 演奏:吴景略
2 墨子悲丝 演奏:吴景略
3 潇湘水云 演奏:吴景略
4 梧叶舞秋风 演奏:吴景略
5 忆故人 演奏:吴景略
6 秋塞吟 演奏:吴景略
7 渔樵问答 演奏:吴景略
CD03
1 洞庭秋思 演奏:查阜西
2 长门怨 演奏:查阜西
3 渔歌 演奏:查阜西
4 梅花三弄 演奏:张子谦
5 龙翔操 演奏:张子谦
6 樵歌 演奏:刘景韶
7 听泉引 演奏:詹澄秋
CD04
1 流水 演奏:管平湖
2 欸乃 演奏:管平湖
3 胡笳十八拍 演奏:管平湖
CD05
1 高山 演奏:姚丙炎
2 华胥引 演奏:姚丙炎
3 酒狂 演奏:姚丙炎
4 大胡笳 演奏:姚丙炎
5 楚歌 演奏:姚丙炎
6 良宵引 演奏:溥雪斋
7 鸥鹭忘机 演奏:溥雪斋
8 梅花三弄 演奏:溥雪斋
9 普庵咒 演奏:溥雪斋
CD06
1 韦编三绝 演奏:乐瑛
2 沧海龙吟 演奏:乐瑛
3 岳阳三醉 演奏:乐瑛
4 列子御风 演奏:乐瑛
5 鹿鸣 演奏:杨葆元
6 伐檀 演奏:杨葆元
7 归去来辞 演奏:杨葆元
8 平沙落雁 演奏:杨葆元
9 静观吟 演奏:夏一峰
10 秋江夜泊 演奏:程午加
CD07
1 搔首问天 演奏:吴兆基
2 渔歌 演奏:吴兆基
3 石上流泉 演奏:詹澄秋
4 忆故人 演奏:吴兆基
5 流水 演奏:顾梅羹
6 捣衣 演奏:徐立孙
CD08
01 乌夜啼 演奏:杨新伦
02 平沙落雁 演奏:沈草农
03 捣衣 演奏:龙琴舫
04 高山流水 演奏:候作吾
05 佩兰 演奏:喻绍泽
06 渔樵问答 演奏:关仲航
07 醉渔唱晚 演奏:卫仲乐
08 流水 演奏:卫仲乐
在这次采访的推动下,各界对古琴有了重新认识,并促使多年不弹琴的琴家,纷纷重操七弦;有的不顾年老体弱,日以继夜的刻苦钻研,发掘打谱,使绝响百年的古曲又重放光彩;有的招收弟子,传授琴艺,使古琴艺术后继有人。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沈阳等音乐学院先后设立古琴专业,不少地区成立了古琴会,古琴事业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5至1978年,中国琴坛再度萧条,原准备出版的古琴唱片也无法付梓。但老一辈琴家并没有放弃努力,终于在1994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与中国唱片总公司将1960年编创的古琴唱片进行重新编辑,分批出版。
这套激光唱片是一份珍贵的音乐遗产,因为这是古琴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搜集的古琴精华,它包括了广陵、虞山、泛川、九嶷、新浙、诸城、梅庵、淮阳、岭南等九大琴派,二十二位琴家,五十三首琴曲。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琴家都是各派的第一流高手,至这套唱片出版时已有二十位琴家先后作古,因此这套唱片可称为中国古琴音乐的稀世珍宝,不可再得。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老八张”特邀编辑王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为这套CD写的“编者的话”)
“老八张”前几年很难购得,2009年已有再版,现已不难买到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CD序言 刘森民
古琴(即七弦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照传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瑟」,那就更早,可以说是中国弹拨音乐的「鼻祖」了。
我非常喜欢古琴音乐,年轻的时候,听过一些琴曲,了解一些乐曲的性能,那时古琴给我的印象,似乎神秘,深奥,距现代生活十分遥远。近年来因为中国唱片总公司要出版一套古琴专辑,临时抱佛脚,听了一些录音,阅读了一些资料,学习了一下,在惊讶之余,倒是有些体会。古琴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素以题材广泛 曲目丰富而著称。据《琴曲集成》一书记载,仅60年代前後收集到的琴曲就有3000多首,《琴谈》 《琴赋》等理论著述一百五十余种,可见祖先留给我们这份艺术遗产份量很重,的确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笔巨大财富,值得保留继承,发扬光大。
古琴音乐作为高雅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倾注心血,谱曲填词,著述琴论,从而推动古琴艺术发展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涌现了许多琴家大师,许多名曲经典流传至今。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学《文王操》,作《幽兰》,伯牙作《高山》 《流水》,师旷作《阳春》 《白雪》;公元140年战国时期的《关山乐》;魏晋时期的《广陵散》 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南北朝刘义庆的《乌夜啼》;唐代王维的《阳关三叠》 潘庭坚的《捣衣》;宋代郭沔的《潇湘水云》;元代毛逊的《渔歌》 《樵歌》 《山居吟》;明代朱权的《平沙落雁》,李水南的《普庵咒》以及清代的《鸥鹭忘机》等等,曾给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还有许多生动的故事传说,脍炙人口,如「伯牙遇知音:,司马相如弹琴结良缘,嵇康遭司马氏杀害,临刑弹奏《广陵散》以为寄托,聂政为父报仇,学琴十年,刺杀韩王的故事;更有三国空城计: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演义等等,为世人传为佳话。
古琴能有这样长久的影响,不是偶然的,它有几个特点是值得提出的,首先,它的大部分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像歌颂民族气节的《苏武思君》 《正气歌》;充满爱国热情的《潇湘水云》;歌颂英勇斗争的《广陵散》;借景抒怀的《阳春》 《白雪》 《佩兰》;歌颂大自然美的《高山》 《流水》;同情女性不幸遭遇的《昭君出塞》 《秋霞吟》 《大胡笳》及《汉宫秋》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次,七弦琴音乐从思想内容 艺术形式 曲体结构 表现技巧上都高於民间音乐,但它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并从中吸取营养而发展提高的,而且它的音乐语言和民间音乐几乎完全相同,像《欸(ai4)乃》一曲,就是直接引用了劳动号子,经过加工提炼而创作的;另像张鞠田编写的十几首琴曲,都是从明清流行的民歌和戏曲音乐中选来加工改编的。所以,可以说七弦琴音乐与民间音乐有著血肉的联系,第三,七弦琴音乐是结合诗 歌 词 赋,并从民间传统故事中吸取题材而发展的,因此,有著文化根底。如《关雎》取材於诗经,《离骚》取材於楚辞;《秋江夜泊》取材於唐张继诗《枫桥夜泊》;《岳阳三醉》是根据苏轼赤壁赋中的「羽化登仙」一句而作。还有《手挽长河行》 《禹凿龙门》是依据孟姜女和大禹治水的传说而写的。至於历来诗人词家李白 杜甫 韩愈 白居易 岳飞 李清照 苏氏三杰 姜白石等大师的作品,不论在琴歌,或在琴曲中,则屡见不鲜,数量是很多的。
近几千年来,古琴艺术一直比较辉煌,只是在近百年当中有所冷落,而且日趋凋寒。为弘扬民族文化,抢救祖国这笔音乐艺术遗产,中国唱片总公司和中国音乐研究所联手编辑了一套大型有声节目 《中国音乐大全 古琴卷》,第一部分共八集,将在今年出版发行,值得提出的是这八集汇集了五 六十年代初不同流派的著名琴家演奏的精品,其中除了个别大师尚健在,大多已先後作古,成为绝版,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它的问世,对於继承发展古琴艺术,使之更好地为当今社会服务是不无重要意义的,对於专业音乐工作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欣赏 研究 借鉴,也是很有价值的。
近年来古琴音乐开始复苏,一些海内外有识之士通过交流研讨,正掀起一股「古琴热」,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振兴古琴音乐大有希望,流传了数千年的中国古琴音乐,一定会在新的艺术天地里,重放异彩。
CD01
1 碣石调幽兰 演奏:管平湖
2 离骚 演奏:管平湖
3 广陵散 演奏:管平湖
CD02
1 阳春 演奏:吴景略
2 墨子悲丝 演奏:吴景略
3 潇湘水云 演奏:吴景略
4 梧叶舞秋风 演奏:吴景略
5 忆故人 演奏:吴景略
6 秋塞吟 演奏:吴景略
7 渔樵问答 演奏:吴景略
CD03
1 洞庭秋思 演奏:查阜西
2 长门怨 演奏:查阜西
3 渔歌 演奏:查阜西
4 梅花三弄 演奏:张子谦
5 龙翔操 演奏:张子谦
6 樵歌 演奏:刘景韶
7 听泉引 演奏:詹澄秋
CD04
1 流水 演奏:管平湖
2 欸乃 演奏:管平湖
3 胡笳十八拍 演奏:管平湖
CD05
1 高山 演奏:姚丙炎
2 华胥引 演奏:姚丙炎
3 酒狂 演奏:姚丙炎
4 大胡笳 演奏:姚丙炎
5 楚歌 演奏:姚丙炎
6 良宵引 演奏:溥雪斋
7 鸥鹭忘机 演奏:溥雪斋
8 梅花三弄 演奏:溥雪斋
9 普庵咒 演奏:溥雪斋
CD06
1 韦编三绝 演奏:乐瑛
2 沧海龙吟 演奏:乐瑛
3 岳阳三醉 演奏:乐瑛
4 列子御风 演奏:乐瑛
5 鹿鸣 演奏:杨葆元
6 伐檀 演奏:杨葆元
7 归去来辞 演奏:杨葆元
8 平沙落雁 演奏:杨葆元
9 静观吟 演奏:夏一峰
10 秋江夜泊 演奏:程午加
CD07
1 搔首问天 演奏:吴兆基
2 渔歌 演奏:吴兆基
3 石上流泉 演奏:詹澄秋
4 忆故人 演奏:吴兆基
5 流水 演奏:顾梅羹
6 捣衣 演奏:徐立孙
CD08
01 乌夜啼 演奏:杨新伦
02 平沙落雁 演奏:沈草农
03 捣衣 演奏:龙琴舫
04 高山流水 演奏:候作吾
05 佩兰 演奏:喻绍泽
06 渔樵问答 演奏:关仲航
07 醉渔唱晚 演奏:卫仲乐
08 流水 演奏:卫仲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