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参半 索尼全幅单反α900完全解读(三)
作者:郭宸宸 来源:PCPOP 责任编辑:哲明 日期:2008年9月12日
没有LV也不要紧!α900独特的智能御览
也许索尼真的人为,只有像自己的α350那样,又翻转屏幕,能用主取景光路进行TTL相位差检测AF的Live View模式才是真正的实时取景,而那些靠打开反光镜用主传感器进行小DC一样的反差检测AF的机型,譬如EOS50D之类并不值得提倡。于是α900干脆没有加入Live VIew功能。
不过为了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索尼还是加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功能:智能照片御览:
用户可以依靠按下机身正面的景深预视按键(你会感觉到反光板抬起的嘭一声),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当前机身参数设置所能拍摄出来的实际光影效果。
用户可以在这个界面上对部分机身参数进行快速调整,然后在拍摄这一场景,实际上该功能在曝光效果御览方面的作用几乎等效于EOS40D那样的实时取景,只是画面必须固定,且本质上并非取景而是御览罢了……不过,客观的讲,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这个功能还是非常实用的,而且富有创新意义!该功能的演示效果可以参考上面的几张照片。
α900的软肋:AF系统简单化不符合潮流
当年的美能达单反,有许多独特的理念,比如对高端机型的对焦点布局设计问题,美能达认为高端机型的用户,喜欢干干净净的取景界面,避免复杂的信息干扰拍摄者的视觉和思路。
所以当年的A9的对焦系统非常独特——单个对焦点,合焦能力世界一流,但是AF点数量和布局却是十分陈旧的:1+1的中央单十字三点对焦系统。
α900的对焦点分布图,中央是双十字对焦点,周围有8条线性点,另外如黑色箭头所指的绿色区域是不可选的手动AF点,只在自动多区对焦时其作用——但该系统由于扩展了单个点的AF覆盖面积,会影响对焦区域指示灯的标定范围。当然,在大家真正最常用的手动选择AF点时,这些辅助点完全不会干扰操作。
没想到10年过后,索尼α900不谋而合的采取了相同的策略:α900的可选对焦点布局其实非常简单:AF点类似佳能的菱形9点分布。当然,这和α700的布局有点相似,但和传统上美能达重视对焦点在9宫格上分布的精神有所悖离——目前这个对焦点布局是否合理,也是关于α900主要争论的问题之一。
不过我们在这里不谈这个,笔者其实是比较欣赏简单的对焦点布局的,因为几十个对焦点密密麻麻排列在取景器内,选择AF点麻烦,而众多的符号又干扰对焦——其实有经验的摄影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点——当然,如果微距对焦,点多了当然好,但问题是,在微距状态时相机的AF系统精度大多难以满足要求。
另一个关于α900的AF系统的争议在于,对焦系统工作范围:当然,由于LED对焦辅助灯的帮助,在近距对焦时α900的合焦能力基本上是无敌的——其实α700时已经无敌了。但EV0-+18的AF系统工作范围连A7D都不如,更是落后于对手同类机型的-0.5-+18以及-1-+19。
在佳能,尼康越来越多吹嘘自己的45点或51点对焦时,索尼的9点AF系统很可能再次成为秃子头顶的虱子!毕竟消费者没那么多时间来研究你的双十字传感器有多强。
没有LV也不要紧!α900独特的智能御览
也许索尼真的人为,只有像自己的α350那样,又翻转屏幕,能用主取景光路进行TTL相位差检测AF的Live View模式才是真正的实时取景,而那些靠打开反光镜用主传感器进行小DC一样的反差检测AF的机型,譬如EOS50D之类并不值得提倡。于是α900干脆没有加入Live VIew功能。
![]() |
官方图示 |
![]() |
菜单选项的位置 |
不过为了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索尼还是加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功能:智能照片御览:
![]() |
注意,上图的白平衡处于 AWB状态,注意照片的颜色倾向,和下图对比 |
![]() |
曝光量不变,处于白炽灯WB的A900在智能御览中的图片明显偏蓝 |
用户可以依靠按下机身正面的景深预视按键(你会感觉到反光板抬起的嘭一声),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当前机身参数设置所能拍摄出来的实际光影效果。
用户可以在这个界面上对部分机身参数进行快速调整,然后在拍摄这一场景,实际上该功能在曝光效果御览方面的作用几乎等效于EOS40D那样的实时取景,只是画面必须固定,且本质上并非取景而是御览罢了……不过,客观的讲,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这个功能还是非常实用的,而且富有创新意义!该功能的演示效果可以参考上面的几张照片。
α900的软肋:AF系统简单化不符合潮流
当年的美能达单反,有许多独特的理念,比如对高端机型的对焦点布局设计问题,美能达认为高端机型的用户,喜欢干干净净的取景界面,避免复杂的信息干扰拍摄者的视觉和思路。
所以当年的A9的对焦系统非常独特——单个对焦点,合焦能力世界一流,但是AF点数量和布局却是十分陈旧的:1+1的中央单十字三点对焦系统。
![]() |
α900的对焦点分布图,中央是双十字对焦点,周围有8条线性点,另外如黑色箭头所指的绿色区域是不可选的手动AF点,只在自动多区对焦时其作用——但该系统由于扩展了单个点的AF覆盖面积,会影响对焦区域指示灯的标定范围。当然,在大家真正最常用的手动选择AF点时,这些辅助点完全不会干扰操作。
没想到10年过后,索尼α900不谋而合的采取了相同的策略:α900的可选对焦点布局其实非常简单:AF点类似佳能的菱形9点分布。当然,这和α700的布局有点相似,但和传统上美能达重视对焦点在9宫格上分布的精神有所悖离——目前这个对焦点布局是否合理,也是关于α900主要争论的问题之一。
![]() |
不过我们在这里不谈这个,笔者其实是比较欣赏简单的对焦点布局的,因为几十个对焦点密密麻麻排列在取景器内,选择AF点麻烦,而众多的符号又干扰对焦——其实有经验的摄影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点——当然,如果微距对焦,点多了当然好,但问题是,在微距状态时相机的AF系统精度大多难以满足要求。
![]() |
这种对焦点布局有利于长焦镜头的使用 |
另一个关于α900的AF系统的争议在于,对焦系统工作范围:当然,由于LED对焦辅助灯的帮助,在近距对焦时α900的合焦能力基本上是无敌的——其实α700时已经无敌了。但EV0-+18的AF系统工作范围连A7D都不如,更是落后于对手同类机型的-0.5-+18以及-1-+19。
![]() |
注意,镜头接环上伸出的AF耦合杆的位置 |
在佳能,尼康越来越多吹嘘自己的45点或51点对焦时,索尼的9点AF系统很可能再次成为秃子头顶的虱子!毕竟消费者没那么多时间来研究你的双十字传感器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