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人生(28)——我看完了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1《丁丁历险记》:又是一部披着动画外衣的现代冒险片,感觉换成真人拍摄,效果甚至会更好一些。不过斯皮尔伯格导演,基本质量还是有保障的,故事讲得比较生动,但略微感觉节奏快了点,技术环节也基本没有值得诟病的,威廉姆斯的配乐也保持了一贯的水准。目前看来,第84届奥斯卡动画片的角逐有可能是丁丁大战兰戈的局面。评分:79.
2《君子好逑》:一部平凡但不庸常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大龄男女的婚恋题材也许在50年代的美国引起了 不小的共鸣。从电影的角度讲,也许本片经典性不够,但温馨细腻的感情,真切自然的表演也足以成为一部佳作。最后开放式的圆满结局也很有新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得到理想婚姻的秘诀其实就是单纯地做个好人。评分:78.
3《拉里克劳》:汤姆汉克斯第二次自导自演的作品,应该也是与大嘴罗伯茨的第二次合作吧。影片中规中矩,精彩的亮点不多,但也少有致命的硬伤。一个很容易让人猜到结局的现代爱情故事,最后有点煽情,整体结构的起伏不多,有一些细节还做得不错。汤姆做导演,算不上让人失望吧,但感觉还是做演员优秀得多。评分:72.
4《伯爵夫人的耳环》:围绕着一对耳环的不停易主,反复的谎言远比足球场上的“越位和反越位”战术复杂多了。影片将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的虚伪、浮夸、奢靡揭露得淋漓尽致。精致美观的画面,缠绵幽深的镜头,更使得这种讽刺有了一种内敛、隽永的力度。尤其喜欢风雪中洒落撕碎的信件那段,最后的结局有点迷离。评分:82.
5《楢山节考》(木下惠介版):精美雅致的摄影和美工,多变的色调,呈现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典型东方乐器的配乐,也增添了许多日本文化的韵味。镜头深邃隽永,主题更是发人深省。以前老听人说黑泽明是非常西化的日本导演没什么感觉,看了两部“纯”日本电影有些新的认识了。评分:78.
6《罗密欧与朱丽叶》:莎翁那古典优雅的戏剧台词被一帮穿着现代装束的演员说出来,总感觉有点不伦不类。既然台词基本照搬原著,为何不直接拍成古装剧呢?莱昂纳多年轻的时候真是不折不扣的小正太。评分:73.
7《奇可和丽塔》:挺不错的爱情电影,结构合理完整。纵然在肉体上放纵,在物质上奢华,在光环下虚荣,也无法抹杀心灵上的深交。有可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评分:80.
8《百老汇的旋律》: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也是第一部有声最佳影片,还可以算是第一部获奖的歌舞片,应该可以算是米高梅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歌舞片。除了这么多“第一部”,能说的貌似不多了,而本片现在最大的价值也似乎就是这些历史上的“第一部”了。评分:70.
9《魔法奇幻秀》:In memory of Heath Ledger! 感觉有些乱糟糟的,没有太看懂。但还是很有奇幻色彩,几大男影星顶替接替莱杰尔出场似乎也充满了人情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本片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评分:73.
10《壮志千秋》:一部波澜壮阔的西部史诗。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壮志男儿的毕生精力,有辽阔雄壮的西部风情,慷慨激昂的奋斗历程,除暴安良的侠义情怀。也许本片现在已经有些过时了,我感觉问题在于连贯性不好,但本片对于西部片和史诗片的开创意义已足以留名影史。评分:76.
11《环游世界八十天》:确实不太能算一部由名著改编的成功电影,也不是奥斯卡一次非常正确的选择。主要问题是太冗长,太平淡。原著很多重要的细节没有展现,反而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环节上节外生枝。福格和法国仆人的形象和演技都跟心目中有所反差。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技术环节了,摄影、配乐等都做得很精致。评分:71.
12《最后两个大法师》:本身就很诡秘的影片,又错过了前十几分钟,看得稀里糊涂。但这种充满英式幽默的灵异色彩还是很有观赏性的,配乐也相得益彰。之后的导演见面会很有意思。评分:75.
13《日月精忠》:一部严肃悲壮的英国宫廷戏,很有英国古典史诗片的韵味,也颇具宗教的神圣感。略感前半部分节奏慢了点,托马斯被判入狱后拍得非常精彩,尤其是结尾的法庭审判和断头台行刑。国王的荒淫和对宗教的至死不渝使影片的悲壮感达到顶峰。评分:79.
2《君子好逑》:一部平凡但不庸常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大龄男女的婚恋题材也许在50年代的美国引起了 不小的共鸣。从电影的角度讲,也许本片经典性不够,但温馨细腻的感情,真切自然的表演也足以成为一部佳作。最后开放式的圆满结局也很有新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得到理想婚姻的秘诀其实就是单纯地做个好人。评分:78.
3《拉里克劳》:汤姆汉克斯第二次自导自演的作品,应该也是与大嘴罗伯茨的第二次合作吧。影片中规中矩,精彩的亮点不多,但也少有致命的硬伤。一个很容易让人猜到结局的现代爱情故事,最后有点煽情,整体结构的起伏不多,有一些细节还做得不错。汤姆做导演,算不上让人失望吧,但感觉还是做演员优秀得多。评分:72.
4《伯爵夫人的耳环》:围绕着一对耳环的不停易主,反复的谎言远比足球场上的“越位和反越位”战术复杂多了。影片将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的虚伪、浮夸、奢靡揭露得淋漓尽致。精致美观的画面,缠绵幽深的镜头,更使得这种讽刺有了一种内敛、隽永的力度。尤其喜欢风雪中洒落撕碎的信件那段,最后的结局有点迷离。评分:82.
5《楢山节考》(木下惠介版):精美雅致的摄影和美工,多变的色调,呈现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典型东方乐器的配乐,也增添了许多日本文化的韵味。镜头深邃隽永,主题更是发人深省。以前老听人说黑泽明是非常西化的日本导演没什么感觉,看了两部“纯”日本电影有些新的认识了。评分:78.
6《罗密欧与朱丽叶》:莎翁那古典优雅的戏剧台词被一帮穿着现代装束的演员说出来,总感觉有点不伦不类。既然台词基本照搬原著,为何不直接拍成古装剧呢?莱昂纳多年轻的时候真是不折不扣的小正太。评分:73.
7《奇可和丽塔》:挺不错的爱情电影,结构合理完整。纵然在肉体上放纵,在物质上奢华,在光环下虚荣,也无法抹杀心灵上的深交。有可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评分:80.
8《百老汇的旋律》: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也是第一部有声最佳影片,还可以算是第一部获奖的歌舞片,应该可以算是米高梅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歌舞片。除了这么多“第一部”,能说的貌似不多了,而本片现在最大的价值也似乎就是这些历史上的“第一部”了。评分:70.
9《魔法奇幻秀》:In memory of Heath Ledger! 感觉有些乱糟糟的,没有太看懂。但还是很有奇幻色彩,几大男影星顶替接替莱杰尔出场似乎也充满了人情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本片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评分:73.
10《壮志千秋》:一部波澜壮阔的西部史诗。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壮志男儿的毕生精力,有辽阔雄壮的西部风情,慷慨激昂的奋斗历程,除暴安良的侠义情怀。也许本片现在已经有些过时了,我感觉问题在于连贯性不好,但本片对于西部片和史诗片的开创意义已足以留名影史。评分:76.
11《环游世界八十天》:确实不太能算一部由名著改编的成功电影,也不是奥斯卡一次非常正确的选择。主要问题是太冗长,太平淡。原著很多重要的细节没有展现,反而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环节上节外生枝。福格和法国仆人的形象和演技都跟心目中有所反差。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技术环节了,摄影、配乐等都做得很精致。评分:71.
12《最后两个大法师》:本身就很诡秘的影片,又错过了前十几分钟,看得稀里糊涂。但这种充满英式幽默的灵异色彩还是很有观赏性的,配乐也相得益彰。之后的导演见面会很有意思。评分:75.
13《日月精忠》:一部严肃悲壮的英国宫廷戏,很有英国古典史诗片的韵味,也颇具宗教的神圣感。略感前半部分节奏慢了点,托马斯被判入狱后拍得非常精彩,尤其是结尾的法庭审判和断头台行刑。国王的荒淫和对宗教的至死不渝使影片的悲壮感达到顶峰。评分:79.